中国古代文书概述

作者&投稿:达奚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古代文书,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载体,其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起始于战国之前的早期阶段,被视为文书发展的初期阶段,那时的文书形式相对简单。


进入秦代,直至南北朝,文书进入中期阶段。这个时期,文书种类日益丰富,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专业名称,并开始确立固定的程式。例如,官方文书、法律文书等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格式,体现了文书处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最后,隋唐至清代,文书进入晚期阶段。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纸张成为文书的主要载体,极大地推动了文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书处理程序更为严谨,各文种的程式趋于完善,如奏折、公文、契约等都有了成熟的处理流程和书写规范,标志着中国古代文书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书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精细,从纸质媒介的引入到规范化处理程序的形成的过程,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扩展资料

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战国以前属于前期,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隋、唐到清代为后期。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各文种的程式也日臻成熟。




中国古代文书概述
中国古代文书,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载体,其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起始于战国之前的早期阶段,被视为文书发展的初期阶段,那时的文书形式相对简单。进入秦代,直至南北朝,文书进入中期阶段。这个时期,文书种类日益丰富,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专业名称,并开始确立固定的程式。例如,官方文书...

中国古代文书古代文书的文种
秦汉以后的文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首先,皇帝使用的文书称为"诏令文书",如诏书、诰书、敕令等;其次,臣僚上奏皇帝的文书称为"奏疏";再者,官府之间相互往来的文书称为"官府往来文书"。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命名有了明确的规定,各个朝代如宋、元、明、清都对文种有所增删和调整。在清代,诏令文...

中国古代文书古代文书的载体
简是由狭长的竹、木片制成,通过皮条或丝绳编连成册,积累成典,记录了当时史官的活动和历史事件。东晋后期,纸张开始进入官方文书的使用领域,但诏令和重要奏疏仍沿用竹木简。直至隋代,竹木简才逐渐被淘汰。在这期间,文书载体还曾广泛采用金、玉、铜、铁、石、缣帛等贵重材料,以确保长期保存和特殊环...

中国古代文书古代文书的程式
中国古代文书程式深深烙印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据史籍记载,自秦汉时期,文书格式就有了初步的规定。其中,《庆元条法事类》于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颁布的宋代文书程式和《明会典》中所载的明代文书程式是比较完整且留存至今的官方规范。这些文书程式主要针对一般官员,而非诏令文书。明清两代的文书...

中国古代文书的介绍
中国古代文书,指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战国以前属于前期,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隋、唐到清代为后期。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各文种...

中国古代文书的文种
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都有新的规定。清代规定的诏令文书文种名称有诏、诰、敕,是沿用明代文种;经常使用处理政务、告诫臣僚的文书称为谕旨,是新增的文种;制书在明代是文种名称,清代则只作为发布诏令的一种文体。清代奏疏沿袭明制,使用奏本和题本,...

中国古代文书古代文书的印章
在古代的文献交流中,印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象征着文件的权威与有效性。最初的印章被称为"?"或"玺",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中叶,那时的正式文书被称作"玺书"。到了秦朝,印章制度进一步确立,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且通常采用玉质雕刻。汉代继承了秦制,皇帝、王侯及皇太后...

中国古代文书代表。
中国古代文书,指中国上古到清代末年各历史时期使用的文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战国以前属于前期,秦代到南北朝为中期,隋、唐到清代为后期。前期的文书比较简单,中期的各种文书逐渐形成专用的文种名称,各文种也开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后期通用文种的载体都已使用纸张,文书处理程序更加严密,各文种...

哪里能找到中国古代12种公文:制、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
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书,古代皇帝的诏书或奏章,文书。表,给皇帝上的奏章。露布,古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箴,古代用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记,古代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

敕命诰命敕命文书
诰命敕命文书,是一种特殊的官方文书,它承载于珍贵的丝织物上,彰显出其独特的地位。明代时期,这一文书的制作由工部下属的神帛制敕局(后称为南京织染局织造)负责,清代则交由江宁织造负责。诰命敕命以卷轴形式呈现,五种颜色——苍、青、黄、赤、黑,分别对应不同的官品等级。按照明代规定,亲王和...

蒙自县18660889046: 中国古代文书 - 搜狗百科
集种田七: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文书程式,在称谓、用语等各方面都贯穿着等级制精神.大体分为7个部分:①文件责任者的官衔、姓名;②事由;③正文;④结束语;⑤受文者官府名称 ;⑥行文年月日;⑦文种名称和文件责任者签押

蒙自县18660889046: 古代文书的种类有哪些?古代文书的种类有些哪些以及各类文书的写作方
集种田七: 文书 1.指公文、书信、契约等.例如: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文字书籍 ...

蒙自县18660889046: 古代文件怎么称呼 -
集种田七: 公文,文书,奏折等 从一些史籍的记载来看,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要领是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有一个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文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王充《论...

蒙自县18660889046: 请简述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
集种田七: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趋势是由繁到简.

蒙自县18660889046: 1,概述中国古代文献载体的发展状况. -
集种田七: 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单本的图书、零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

蒙自县18660889046: 简述我国古代百官向朝廷的上行文书 -
集种田七: [上书]奏议体之一.亦称“上言”、“上疏”、“上奏”、“奏书”. [疏]向天子陈事的文书. [奏疏]上天子之文的通称.亦称奏议、奏书、奏对、奏启、奏状、奏札、奏折、奏策、上书、奏章等. [奏策]献计进策的奏疏. [谏书]臣下向天子...

蒙自县18660889046: 古代的书是从什么到什么 -
集种田七: 本篇文章里:乃 丹 书 帛曰:“陈胜 王”翻译为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称王", 书为写上的意思 当然“书”还有其它的意思 (1)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2) 信件,信函 (3) 奏章;文书,文件 (4) 字体,字形 .如:书空(用...

蒙自县18660889046: 古代司法文书的特点是什么 -
集种田七: 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统一、固定的行文格式,以保证其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2)具有实事求是、严肃庄重、准确精练、逻辑严密的语体风格.(3)内容主要包括叙事、举证、说理和结论等,必须符合哲理、事理、法理、文理四者统一的原则.(4)结构相对固定,字迹端正.除标题、首部、尾部外,正文多数按照事实、理由、结论的顺序排列.

蒙自县18660889046: 关于古代“文书”
集种田七: 没有“文书”,但有“约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