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蝈蝈有关的资料

作者&投稿:闭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蝈蝈的资料~

蝈蝈全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52909.htm

俗称为蝈蝈,无脊椎动物,昆虫类,一般指螽斯科包括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在内的一些善鸣的雄虫。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体,翅发达或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

螽斯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宛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1.形态特征

螽斯有时也被称为蝈蝈,又称哥哥,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侧扁。触角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一对听器。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栖息于树上的种类常为绿色,无翅的地栖种类通常色暗。

2.生物学习性

螽斯科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多产于植物组织中,或成列产于叶边缘或茎干上,一般不产在土中,若虫需蜕皮5~6次才能变为成虫。蝈蝈一年一代,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善于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因此,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夏日炎炎,常引亢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每到夏秋季节,大街小巷中常可见到骑自行车叫卖蝈蝈的小贩。

3.饲养方法

饲养蝈蝈并不难,它的食性很杂。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茎、叶、瓜果,也会捕食小昆虫,甚至斗胆捕捉蝗虫。人工饲养很容易,通常用竹丝笼、玉米秆、篾片编织笼为好,并悬挂于通风处,避免日光暴晒。它们有相互残杀的习性,故每笼一只,不能混养。在饲养中只要荤素搭配得当,一定会养得体壮善鸣。素食主要喂以柿子椒、南瓜花、葱、毛豆、丝瓜、甘蓝、茭白、青菜等。荤食可用蛋黄、肉糜、肝粉等混合喂养。入冬以后,装入葫芦,贴身保暖,通常可以养到来年春节前后。将饲养笼挂在阳台或庭院向阳处,你便可以听到它响亮的鸣叫声,犹如身处大自然。

4.种类与分布

蝈蝈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约7 000种。我国约有百余种,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如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黑眼铁哥”等。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

5.发音器官

螽斯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它们的“乐器”长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区具一略呈圆形的发音锉,锉周缘围以较强而弯曲的翅脉,中间横贯一条加粗的翅脉作为音锉,音锉上有许多小齿;右覆翅上具边缘硬化的刮器,音锉与刮器相互摩擦,即可产生声音来,由于不同种类音锉的大小、齿数、齿间距都不相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此外,翅的薄厚和振动速度也影响鸣声的节奏和高低。品种不同,发声的频率也不一样。频率通常在870赫~9 000赫之间。整个夏天它摩擦前翅5 000万~6 000万次。

6.螽斯为什么鸣叫

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雄虫通过发出自己独特的鸣声(声音通讯),借以寻找配偶,吸引同种雌虫前来交配,进行生殖活动。以此为目的鸣叫是一种多音节或单音节构成的唧唧声,称作“婚恋曲”,雄虫往往能连续唱很长时间,并常会有几头雄虫同时高歌,雌虫闻讯赶来,一般选中歌声洪亮者作为自己的“恋人”。声音除了用来吸引异性外,还能起到自卫和报警的作用,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便高唱“战歌”,面对面摆好架式,摇动着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双方只有后撤才会相安无事。如果周围出现异常或危险,螽斯便发出“警报”,警告其他螽斯。

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

雄虫体长35-4]毫米,雌体长40-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戏喜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

【另】

蝈蝈是一种昆虫,

体形类似蚂蚱,

喜食植物的嫩叶,

成虫有鸣叫的习惯,

繁殖期好斗,

网络上有许多人网名和论坛名都叫蝈蝈,

所以

蝈蝈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一种现象。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法国科学家破解蝈蝈跳水自杀之谜

自然界中的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经常因为无法忍受身上一种叫线虫的寄生虫而跳水“自杀”。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法国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了答案。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3日发布的公报介绍,当线虫还在幼虫时期,会藏身蛐蛐或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的体内。然而,当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度过其成年阶段,并在水中进行繁殖。于是,线虫幼虫会“迫使”寄主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纵身跳入水中。

线虫幼虫对寄主如此惊人的控制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法国发展研究所的戴维·比龙等人研究了有寄生线虫的蝈蝈以及没有寄生虫的蝈蝈的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还研究了蝈蝈跳水“自杀”前与“自杀”后细胞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解开了蝈蝈等跳水“自杀”之谜。

科学家们首先发现,控制蝈蝈中枢神经细胞生长的特定蛋白,可以控制蝈蝈昼夜更替的节奏感和神经活动等。他们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线虫可以分泌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结构上模仿蝈蝈等寄主的特定蛋白。如此生成的假蛋白能够严重破坏寄主的中枢神经,从而使蝈蝈等失常,并被假蛋白“诱导”而跳水“自杀”。


和蝈蝈有关的资料
蝈蝈一年繁殖一代,成虫在7至9月最为活跃。它们的食性包括植食、肉食或杂食,多栖息在草丛、矮树和灌木丛中,且善于跳跃,不易捕捉。在捕捉时必须小心,因为雄虫有时会断腿逃生。成虫脱皮后3至10天开始鸣叫,尤其在夏日,它们的鸣声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声越响亮。在我国,蝈蝈的鸣声南北皆有,民间...

蝈蝈的资料
1、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就有几百年编笼捕蝈蝈的历...

和蝈蝈有关的资料
螽斯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宛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1.形态特征 螽斯有时也被称为蝈蝈,又称哥哥,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

昆虫资料 蝈蝈
蝈蝈又名蛞蛞或蛐子,是集食用、玩赏于一身的优良昆虫,蝈蝈作为昆虫宠物和天然绿色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夏季每只用来听音的公蝈蝈的售价在1~2元,冬季最高价格可卖到100元以上。油炸蝈蝈和炒蝈蝈卵,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每千克50元以上,供不应求。1粒蝈蝈的受精卵,售价在 ...

蝈蝈的资料?
蝈蝈是我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时代就被人们饲养了。因它能繁殖众多的子孙,故被古人视为兴旺的吉祥物。至今,民间在小儿摇篮边还挂着蝈蝈的笼子。蝈蝈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体色也各...

蝈蝈的资料有哪些
1、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2、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3、蝈蝈属杂食性,食肉性强于食植性。4、一般都是在夏天或者冬季喂养蝈蝈作为宠物。

蝈蝈蝈蝈生活习性
蝈蝈的食性广泛,属于杂食性昆虫。它们的食肉倾向更强于植食,主要以捕捉昆虫和农田害虫为食,是农田生态的重要守卫者,对于控制害虫数量有显著作用。它们的食物种类丰富,包括植物类如黄豆、白菜、油菜和胡萝卜,昆虫类如蝗虫、蝉和黄粉虫,以及杂食类食物如玉米粉、黄豆粉和南瓜花等。

蝈蝈喜欢什么,怎样饲养它?
蝈蝈是蝈蝈杂食,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较多。由于它能捕食一些害虫,所以应合理捕捉利用。柞蚕区视为害虫。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该虫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瞒、蝗螂,有时在捕食蚂蜂时有被鳌死的情况。它除做...

蝈蝈有什么习性,喜欢吃什么,适合养在什么地方
蝈蝈是杂食动物,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较多。由于它能捕食一些害虫,所以应合理捕捉利用。柞蚕区视为害虫。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该虫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瞒、蝗螂,有时在捕食蚂蜂时有被鳌死的情况。它除做...

蝈蝈、蚂蚱与蝗虫的区别是什么?
1、属性不同:蝗虫,蛐蛐和蝈蝈属直翅目。蚂蚱植食性昆虫。2、外形不同:蝈蝈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蟋蟀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蚂蚱口大、下巴发达。蝗虫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3、食物不同:蝗虫食物范围广...

霍邱县18353146798: 关于蝈蝈的资料? -
蓬冉托卡: 蝈蝈分布于 河北 、河南、 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山东、江苏和安徽.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而蝈蝈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南宋宰相贾似...

霍邱县18353146798: 昆虫记绿蝈蝈内容概括,30字左右.拜托谢谢. -
蓬冉托卡: 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中国...

霍邱县18353146798: 蝈蝈的伺养
蓬冉托卡: 1、蝈蝈是杂食性昆虫,饭粒、面包屑、豆类小颗粒无所不食.喂蝈蝈的食物以毛豆为最佳,其它如各种蔬菜的叶子、各种瓜果的小颗粒都可拿来喂食.不过,为了使它体...

霍邱县18353146798: 蛐蛐、蝈蝈、蟋蟀有什么区别? -
蓬冉托卡: 1、外形不一样:蝈蝈形似于蚂蚱,蝈蝈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壮实,虫体绿色,因产地不同,颜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绿至深绿之间.2、颜色不一样:蝈蝈一般是草绿色的,不发亮;蛐蛐和蟋蟀身体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

霍邱县18353146798: 关于蝈蝈的寿命问题
蓬冉托卡: 蝈蝈的寿命一般在5~8个月,其长短与温度和鸣叫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冬天的蝈蝈特别要注意温度,温度低时,尽量不要让它鸣叫,白天放在葫芦里,揣在怀中,温度借人体温度升高,蝈蝈乐于鸣叫,但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一天不超过三次,否则会缩短蝈蝈的寿命.

霍邱县18353146798: 如何引诱蝈蝈开叫
蓬冉托卡: 蝈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鸣虫,在每年的收获季节叽叽喳喳的叫声非常吸引人,其实这些鸣虫的外观并不漂亮,但依旧有很多人喜欢它,喜欢它的主要原因是鸣虫会发出响亮...

霍邱县18353146798: 蝈蝈会叫吗蝈蝈要到繁殖季节才会鸣叫
蓬冉托卡: 蝈蝈会叫吗,现在很多人迷上了饲养蝈蝈,不过在饲养蝈蝈前,小编还是建议大家首先去多了解了解蝈蝈的挑选技巧以及饲养方法,方便大家来饲养蝈蝈,不过很多还未养...

霍邱县18353146798: 昆虫记绿蝈蝈内容概括 -
蓬冉托卡: 蝈蝈 今天早晨,我在家门口的草丛里抓到一只蝈蝈.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的身体是绿色的,长着长长的胡须,有六只脚,前四只脚是用来走路的,后两只脚是用来跳跃的.它的嘴是透明的,由四个部分合成.它没有牙齿,吃东西时是先用一...

霍邱县18353146798: 蝈蝈的鼻子在哪里?
蓬冉托卡: 蝈蝈是外骨骼动物,呼吸通过遍布体内的器官系统进行呼吸,气管与外界相连的构造称为气门,分布在腹部侧板下端.蝈蝈没有鼻子的构造,气管系统可满足其呼吸的需要. 那么,蝈蝈是以什么器官来司嗅觉的呢?是它的触角,大多数昆虫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及其他功能.雄虫就是依靠触角来接受雌虫释放的性诱激素前来与其交尾的.

霍邱县18353146798: 我的蝈蝈为什么白天不叫晚上老叫
蓬冉托卡: 在晚上叫是蝈蝈的生活习性,是正常的.蝈蝈的鸣叫主要和温度有关,温度低即使是白天他也不爱叫,温度高的话晚上也会叫个不停,给你的建议是把它放到向阳的地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