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不是两人或者四人?

作者&投稿:古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是三个人,两个或四个不行么?~

这里的【三】,并不表示三个人,并不表示肯定是三个

这里的【三】,表示众多的


在数字的表达中,一可以表示整体,二表示二分法,例如【阴阳】


两个或四个不行么?

【答】:二个是不行的,因为会理解成【阴阳】的
四个的说法,不如三个,因为三个已经表示众多的

三人指的是多个人。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原文解释】: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三,泛指多数。
  【现代解释】:许多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要改正;如果没有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读解】:比喻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应该去多向别人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后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选择他们中的优点跟从着学习这些优点

这是个典故。至于三人四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理解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只是指一个数字而已.寓意是几个人当中,定会有一人比我们强.但这个强字.并不是定指学识.可以是多方面的.因为事事都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见解吧.....

3在古代指很多或者几个的意思.例如老子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不是老子不会数数只会数到三,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的概念中三就是最大的无穷的很多很多的意思.这样明白了吧哈.

三指的不是确切的三,而是指多个,三人必有我师,就是周围的人肯定在某方面能够指引自己。

三,在中国古文中,三、六、九等是指虚指
也就是用这几个数可以代表很多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有比自己长处的地方

回答的可以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说的,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一个人一定有什么地方比我优秀,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什么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儒家圣师孔子的《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论语》的创作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的作者:孔子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精神:自觉修养,虚心好学。合称四书的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人行必有我师?该怎么理解?
答:3人行必有我师,应该这么理解: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但是请记住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即许多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要改正;如果没有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

三人行,必有我dx也啥意思?
就是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的话。毕竟有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可以当作我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行是什么意思
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注意句中的“三”,并不是说数字里的3.而是一个虚数,泛指几个人.焉的意思为:在.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虽然“三人行...

...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
不矛盾。这两段话讲的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前者强调温故知新,后者要看完整的句子才能更好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的是一种达者为师的谦虚心态。所以两段话其实想要表现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学习心态。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四人行呢?
你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三个人里面假设,必有一个人的优点或技能超越于另外一个人,哪如果四人更不要说了,肯定超越另一个人了。

荣成市14783626379: 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二人行必有我师”? -
邰度爱芬: 我记得是一个典故,是说孔子成名之后,在旅行的路上碰到一个木匠(忘记了),他发现这个木匠木工技术很好,然后他们一起走,又碰到一个铁匠(也忘记了职业,囧!)他发现这个铁匠技术也蛮好,所以就认为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他们都可以当自己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应该是在《子曰》里面的吧.

荣成市14783626379: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不是两人或者四人?两个人的话,一样有互相不足的地方啊,为什么是三人,不是四人呢? -
邰度爱芬:[答案] 这是个典故.至于三人四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理解《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

荣成市14783626379: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不说成“二人行必有我师”呢 -
邰度爱芬: 三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也有多的意思 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具体的指三个人 而是在很多人中总会有能让我以师侍之的人 三也是一个充满了玄机的数字 道家说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这也就是人们喜欢用三或者是三的倍数的原因 如"三顾茅庐" "三气周喻""九九八十一难" "三打白骨精"等等~

荣成市14783626379: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什么不是“双人行,必有我师焉.”呢?
邰度爱芬: 孔子这句话中的“三”,是个虚指.意思是几个人. 但如果用双字,在古文中就不是虚数了.是实指两个.所以用三,不能用双. 一点浅见,请楼主参考.

荣成市14783626379: 为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
邰度爱芬: 以理解为三人是指多人,也可理解为“即使有三个人在一起,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为孔子在这里有所限制,至少连同自己要有三个人.为什么不说“两人行必有我师焉”?因为两人就没有选择,也可能其中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死对头. 结论,把其中的“三”坐实求义,未尝不可.

荣成市14783626379: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不是两人或者四人?
邰度爱芬: "三"在古代并不是实指3个,虚指多个.

荣成市14783626379: 纳闷!!!为什么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二人行必有我师?
邰度爱芬: 这里的“三”是虚指,并不是确切的数字.古人常用“三”来表示多的意思

荣成市14783626379: 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邰度爱芬: 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不说二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个人在一起就比较有稳定性,就好像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一样,两个人比高低需要一个参考点,就是第三个人了,有了这个支点后双方才能在交往时保持心理的平衡!所以孔子只说三人行而不说二人行,因为二人很难成群!

荣成市14783626379: 为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行就不能是必有我师? -
邰度爱芬: 能..一人行也能必有我师..可以自学啊,跟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就是说你在时间的变化中已经在学东西了..

荣成市14783626379: 为什么不可以“两人行必有我师” -
邰度爱芬: 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指的是多个人~ 三 在中国古代文章中多代表多个的意思,不一定就是准确的三个 所以意思就是说 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