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集》翻译!急急急!!!从“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翻意

作者&投稿:焦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范文正公集》翻译!急急急!!! 从“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翻意~

严光先生,是汉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以道义相结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顺时应变,统治的臣民,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接着严光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动了星象,后来又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礼敬重他。在《易经》蛊卦上九的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节操自守。严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易经》屯卦初九的爻辞中说,在帝德正亨通的时候,却能以尊贵的身份去敬重卑贱的人,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严先生的心,比日月还要光明;光武帝的气度,比天地还要广阔。没有严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没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严先生的清高呢?而严先生的德行能使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这对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仲淹来睦州任太守,开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严先生后代子孙四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去奉行祭祀的事。还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苍茫一片,江水浩大无边。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像山一样崇高水一样长远。”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一文中的句子。不是词。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严先生祠堂记》全文是: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康定元年(1040),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此后又知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集有《范文正公集》,其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四。他上继李、杜、韩、柳,下启欧阳修、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与穆修、柳开一起,为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一,《范文正公集》翻译,从“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翻译

严光先生,是汉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以道义相结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顺时应变,统治的臣民,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接着严光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动了星象,后来又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礼敬重他。在《易经》蛊卦上九的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节操自守。严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易经》屯卦初九的爻辞中说,在帝德正亨通的时候,却能以尊贵的身份去敬重卑贱的人,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严先生的心,比日月还要光明;光武帝的气度,比天地还要广阔。没有严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没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严先生的清高呢?而严先生的德行能使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这对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仲淹来睦州任太守,开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严先生后代子孙四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去奉行祭祀的事。还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苍茫一片,江水浩大无边。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像山一样崇高水一样长远。”

二,《 范文正公集叙》原文及翻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予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庆历三年,我以童年之身进入乡校(读书),有一个从京城来的读书人,把山东人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给我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偷地看,就能背诵那词句,(我)问老师,诗中称颂的十一人是什么人啊。老师说:“小孩子何必知道他们。”我说:“(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问知了;如果也是人,为什么不可以知道呢?”老师对我的话很感惊奇,于是就把(他们的情况)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是人中之杰。”当时虽然不全明白,却已暗暗记下了。

嘉祐二年,我才中进士,到了京城,就(碰到)范公去世,安葬以后,墓碑之文流传出来,(我)读着它以至流下泪来,说:“我知道他的为人已十五年了,没有见他一面,难道不是命吗!”这一年我应考及第,才被欧阳公引为知已,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都以待国内杰出人才的礼节待我,说:“遗憾的是您没见到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呜呼!公的功德不用通过文章就彰显了,您的文章也不需要序就流传天下了,但是不敢推辞的原因,是因为我敬爱您,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杰我都跟他们游学过,而您我唯独不认识,(我)认为(这)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挂名在您的文章中,而自挂名于您门下读书人的未尾,难道不是我过去的心愿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姜太公、管仲、乐毅这一类人,他们的治国方略,是早就在当平民时定下了的,不是从政后才学习的。淮阴侯韩信在汉中见到汉高祖,评论刘邦、项羽的长处和短处,计划攻取三秦,如同指着手掌(谈论一般地容易),等到辅佐高帝平定天下,他在汉中所说,没有一样不实现的。诸葛孔明卧于草庐之中,与刘备(共同)制订对付曹操、孙权的计策,规划夺取刘璋(之地),凭借蜀地的资源,来争夺天下,终身不改他的话。这难道是靠别人口传自己听取,再试探着做,就能侥幸成功的吗?

范公在天圣年间,为母居丧时,已有忧念天下达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了万言书来送给宰相(晏殊),天下传诵。到被任用为将领,拔擢为朝廷官员,考察其平生所做的,没有超出这本书的。


范仲淹守则全文翻译
原文: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靠近)郭(外城)常稔(rěn,谷物成熟)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去世),后世子孙修其业...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翻译
该句出自是宋代范仲淹的一首记叙文《范文正公收彬州》。原文: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翻译: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时带领...

范文正公仲淹字希文 在长白山原文及翻译
范文正公仲淹字希文在长白山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

范文正公仲淹既贵古文翻译
1、范文正公仲淹:即范仲淹,“文正”是他的谥号。2、贵:指地位高。3、俭约:俭省;节约。《荀子·非十二子》:“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后汉书·郎顗传》:“夫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唐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诗:“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宋罗大经...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岳阳楼记文言文翻译:第一段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第一段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

义田记原文及翻译
翻译: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

江上渔者这首诗的翻译?
全诗用词精练,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了不平常的艺术效果。作品名称 江上渔者 作 者 范仲淹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范文正公集》作品体裁 五言绝句 作品别名 赠钓者 作品原文 江上渔者1 江上往来人,但2爱3...

李泰伯改字原文注释翻译
”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2、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3、翻译: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

义田记原文及翻译
翻译如下: 范文正公,蘇州人。范文正公,苏州人。 一生乐於周济别人,挑选那近亲近族而家里贫困、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救助他们。一生乐于周济别人,挑选那近亲近族而家里贫困、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救助他们。 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用来赡养救济一群族里的...

范文正公夜读书有感翻译
”仲淹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忘对,仲淹即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翻译】丞相晏殊留守南京,范仲淹因为母亲去世,寄住在城下,晏殊就请他掌管府学。范公经常住在学校里面,训诫教导学生都要...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范文正公集》翻译!急急急!!! 从“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翻意 -
夫波恩利: 严光先生,是汉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以道义相结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顺时应变,统治的臣民,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接着严光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动了星象,后来又回到富春江畔...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范文正公集叙的翻译,急急急~~ -
夫波恩利: 庆历三年,我刚八岁,开始进入乡校读书.一天,有一位从京城来的士人,拿出鲁人石守道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老师阅览.我从旁观看,就能朗读记诵诗中的词句,并问先生诗中所颂的十一人是何许人?老师说:“小孩何必要知道他们...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时虽未尽了,则以私识之矣.《范文正公文集的》这句怎么翻译,谢谢! -
夫波恩利: 时间虽然还没完尽,但凭着私下的行为已经认识他了麻烦采纳,谢谢!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范文正公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还是书名?全诗的诗词和译文! -
夫波恩利: 就是范仲淹.文正是他的谥号.范仲淹的作品被收入《范文正公集》.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古文《义田记》翻译 -
夫波恩利: 义田记 (作者: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范文正公文集》序的翻译
夫波恩利: http://www.yw76.com/fanyi/qizi/200805/3835.html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翻译《范文正公集》序中的一句话.
夫波恩利: 这怎能只用口去说,让人只是听,我曾经试着这样做,但怎能使人侥幸有所成就呢?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范文正公仲淹既贵,常以简约训人.子纯仁娶妇将归,以罗为帷幔,公闻之不悦曰: -
夫波恩利:[答案] 出自《贤弈编·卷二》---“家闲”. 原文为: 万石君归老于家,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有过失不诮让... 故家人有一衣稍华,必于库中易之,不敢令公见. 范文正公仲淹既贵,常以俭约训人,戒诸子曰: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岳阳楼记》的译文 -
夫波恩利:[答案] 翻译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在岳阳楼上刻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巴...

田家庵区17621071806: 弟子宋闻名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彼三杰(指欧阳修、富弼、韩琦)者,皆得从之游 -
夫波恩利: 而公独不识,宋闻名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清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