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将儒,道,佛称为三教?

作者&投稿:璩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由于佛教在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所以早期的“三教”里并没有佛教。传说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老子与元始天尊创立“阐教”,通天教主自立“截教”,再加上三位人皇统领人间,称“人道教”,如此为“三教”。

  2. “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在这之外还有小说家,因此有”九流十家“之说(出自《汉书·艺文志》)。

  3. 今天认为是贬义的“三教九流”一词是民间对于地位和职业名称来划分的。三教没有什么特殊区分,而九流就不一样了。九流有两种说法:

    第一:

    民间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第二: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

    地位和职业的区分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古代小说将其变成了含有贬义的词语。早在汉朝之前的三教九流的名称是不含贬义的。



儒释道三家,讲的都是同一个“道”,同一个“理”,本质是一种教育,儒释道的古圣先贤教育人类认识宇宙人生的本质,所以古人常常讲“儒释道三教是一家”,也常常简称“三教”,“三教九流“一词也是来源于此。

古人,不会很古,据传佛教传入在先秦时期,且早期就是跟着道教学习,开始时候很低调,所有有传老子化胡的说法,后期在两晋时期,佛教开始大肆传播,尤其是受到上层接受。而道教产生就是在两晋时期,无论是名词还是形式上的道教整体形式的出现,而同时期佛教逐渐成为具备有影响力的一个团体,儒教自古就是存在的一个教派,而合称三教的,在隋唐时期,唐朝三教并立,道教为尊。这才有三教的称呼。


先秦诸子中除了儒,道,法,墨,名,杂,纵横,阴阳外还有吗?顺便问一下阴阳家...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

社会上分九等人,分别是哪九等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本表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它以古代人物为经,以品第人物为纬,按九品分了九栏。根据表序“上智”“下愚”的理论及表所分的具体情况来看,品第标准,是以人的品行为主,参之以事功的大小和学术的高低。表名“古...

儒道互补的内涵是?
古人将这样的人生道路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外王”是人生的努力目标。儒道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儒道两家学说在...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在《南华长老题名记》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并且肯定南华长老认为佛家虽是出世的,但与入世的儒家实际相通不悖的思想:“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本来是很不相同的,他却极力调和,可见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是要努力使儒、释、道三家熔于一炉。对韩...

中国历史上对儒释道三家的观点与用途?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从上面可见,这两个学派对“仁”所持的观点因所占的角度不同,致使所得到的观点也不同。老子是从自然的层面,从道学...

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为末的排序,怎么来的
这是唐朝李世民欲融入汉族的一种方式,李世民实际上是鲜卑族,但是假托是李耳的后代,就比较容易得到汉族一统的用户,自然尊道为先,但是也就是仅仅一个名分而已,实际上,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古人有云,“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根据南怀瑾老师的阐述,共同...

古代有下九流之说,九流指的是什么?
上九流:一流佛祖(释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龙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烧锅(酒厂,封建时代曾是最大厂家)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这一说法似是受了道家田园情趣的影响)中九流:一流举子(举人)二流医(...

儒释道有什么区别
1、创立时间不同:儒创立于春秋末期;释即佛教传入中国约在后汉初期;道建立时间是东周时期。2、创立人不同:儒教创立者是鲁国的孔子,名丘,字仲尼;佛教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道教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

古人为什么相信儒释道
儒释道是古人先圣留下的可证可行的指导方向,他实际本身是一套教导人类在世间遇到种种困惑、以及思考自身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先进的思想行为指导体系。儒释道你也可以理解为信仰,追寻只是个体的升华,是否去按照指引去证实的行为,他无关神灵的注视。而‘迷信’则是人性的产物。人类渲染种种色相为私欲而...

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为末的排序,怎么来
这是唐朝李世民欲融入汉族的一种方式,李世民实际上是鲜卑族,但是假托是李耳的后代,就比较容易得到汉族一统的用户,自然尊道为先,但是也就是仅仅一个名分而已,实际上,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古人有云,“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根据南怀瑾老师的阐述,共同...

崆峒区18785772106: 中国古代三教是那三教分别有何作用? -
桂帘胰激: 三教各有不同的主张,儒教主张“仁、义、礼、智、信”;佛教主张“生、老、病、死、苦”;道教主张“金、木、水、火、土”.“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1].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

崆峒区18785772106: 何谓三教九流? -
桂帘胰激: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三教,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儒(即儒教) 佛(即佛教) 道(即道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

崆峒区18785772106: 我国的三教是什么?创始人是谁? -
桂帘胰激: 三教,中国三大传统宗教:儒(即儒教)创始人为孔子 佛(即佛教)佛教创始人为印度的释迦牟尼 道(即道教) 道教创始人为张陵

崆峒区18785772106: 中国古代三教是那三教分别有何作用 -
桂帘胰激: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佛、道三家. 三教各有不同的主张, 儒教主张“仁、义、礼、智、信”; 佛教主张“生、老、病、死、苦”; 道教主张“金、木、水、火、土”

崆峒区18785772106: 什么是三教啊 -
桂帘胰激: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家 动物三教:蛟龙麟凤之属,近于儒者也;猿狐鹤鹿之属,近于仙者也;狮 子牯牛之属,近于释者也 植物三教:竹梧兰蕙之属,近于儒者也;蟠桃老桂 之属,近于仙者也;莲花葡萄之属, 近于释者也

崆峒区18785772106: 三教指哪三教? -
桂帘胰激: 求采纳 “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崆峒区18785772106: 佛与道的含义?历史的渊源在讲述着什么? -
桂帘胰激: 我来凑凑热闹 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一个大题目,甚至已经涉及到中华文明的深层之中,我试着说一说我的理解.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那么"三教合一"并...

崆峒区18785772106: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 -
桂帘胰激: 三教:儒教(以孔子为代表)、佛教(释迦牟尼创建)、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盛行起来

崆峒区18785772106: 为什么儒释道三教一源呢 -
桂帘胰激: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儒与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释迦佛曾说,不学小乘先学大乘,非佛弟子,但中国的儒与道其义理与小乘无二无别,所以唐中叶以后,小乘在中国被儒与道代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佛教在中国二千处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崆峒区18785772106: 请问 三教九流的 九流有儒 道 为什么没有佛教呢 -
桂帘胰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九流”可以算作史学家们对百家的划分,而这种的分化,是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形成了的.而佛教东传多被学界视为两汉时期的事情,“九流”形成时汉地很可能还没有佛教,所以九流有儒道而没佛教是可以理解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