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对儒释道三家的观点与用途?

作者&投稿:盍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总结儒释道的核心思想 还有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最好详细一点~

核心思想是:三道合一
影响:儒家修身 道家养性 佛家修心 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的处世和哲学基础,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渊持久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就是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三家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断发展进步,其中以儒家为主而释道两家为辅,但其实又没法完全界定三家的区别,因为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界限。总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三家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以这三家为典型代表的

想写作文你就去http://www.docin.com/p-267388635.html抄抄

1、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儒家的主要特点:
(1)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
(2)崇尚礼仪即注重维护尊卑上下等级秩序;
(3)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4)尊崇孔子。
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与万物的关系,就静态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是最高的价值,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就动态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万物得以相生、相续、转化、发展的实现性原理。
道家的主要特点:
(1)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
(2)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3)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
(4)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3、释家:代表人物是释迦牟尼。
释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释家的主要特点:
(1)相信因果。“因、缘、果”三个字,贯穿于整个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佛法的中心;
(2)众生平等的思想。众生是平等的,只因业力不同而现相不同,均是因缘生法;
(3)发出离心,修解脱行;
(4)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提心就是广大心,既有智慧又有悲心。

扩展资料
中华儒释道三教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中华文明是在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信仰方式一般通称为儒释道三家,三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又有“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说法,当然也有“儒术独尊”的传统。
综观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儒释道三教连称,彼此独立,相提并论,出现三教一致的萌芽。唐宋时期三教加强了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和吸收,但其主流而言,仍各树一帜。元明清阶段出现了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此三个阶段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发展和融合的基本过程,第二阶段是在继承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反映了三教合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三教合一发展中,其内容是动态的,三家思想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各有侧重,出现了以佛家、以儒家和以道家思想为主要形态的三教合一文化,以及形成具有宗教意义上的“三教合一”新文化形态,前者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历史性的飞跃。
儒、道、佛三教,中古以来并称“三教”,南北朝时,即有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
明代以降,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学者为中心,并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以儒学为主干,吸收了佛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与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相结合,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最终完成了三教的融合。
程颢和程颐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受到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竭力排斥佛教,但是在其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都带有佛教的烙印。
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儒释道三教是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五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反应了中国及周边国家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释道

这里的三家论道,主要指的是东方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派,在其学派的哲学思想方面所体现的各自的思想,以及相互的特点。作为东方文明的主要思想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东方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三家的思想也因各自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了交锋,这对东方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作为三种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中国。而在中国,这三中思想的交锋又因为时代的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中国的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的交锋,这主要是因为这两派是中国本土的学派,都同时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两派的主要思想不同点体现在:对“仁”的运用方面。道家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强调“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而孔子在对”仁“这个方面却十分地强调,并把“仁”上升到了儒家的核心地位和核心思想的层面。孔子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从上面可见,这两个学派对“仁”所持的观点因所占的角度不同,致使所得到的观点也不同。老子是从自然的层面,从道学的最高层的核心意义上讲“仁”是“道”和“德”后面的层面。而孔子却是从社会的层面来谈“仁”的孔子讲求从“仁”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所站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其所得到的最好结果也不同。但是不管是站在任何角度,这两家之言都给中国乃至东方世界提供了影响深远的思想成果。值得提及的是,在汉朝初期道家在政治上一直是为执政者所推崇,但是到了汉朝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因为汉朝大儒董仲舒在政策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乃至董仲舒对道家,阴阳等理论的吸收,使儒家的思想在汉朝时成为了主导的思想。在这个历史时期,因为政治的需要,儒家在后来占得了主导。
在汉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在开始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并不顺利。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因得到当朝皇帝的推崇而使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这期间虽然曾经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打击,但是很快又恢复了过来。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佛道两家和儒家都为当朝的政府所扶持,但是在唐初的时候,佛道两家还是因为各自教义的不同而导致了双方的辩论。唐初佛道争辩中,论题主要围绕着道与自然,道与万物,道可否言说等方面展开,佛教攻击道教的策略:一是以日常经验思维去否证道教的终极信仰———"道"———的至上性;再则是指出道教自身对"道"理解不具有一致性,存在着矛盾。从记载来看,道教学者的辩白是无力的,他们对佛教问难的较合理的解答更多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些著作既是道教学者的应难之作,也展现了道教发展的历史轨迹。这其中最根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道家认为大道无名生育天地,吾不知其名,强曰为道!这个道是万物之宗的意思,就是我们宇宙从何而来,而起点就是道!也就是说无一物不是道的造化,无一物不是道的本身!若说道是什么 可以打个比喻 道乃万物之宗 好比宇宙的起点 好比创造这个起点的就是道!而佛家认为,宇宙众生种种幻化,皆由心生。这一点我认为有几点关键问题。是宇宙创造万物还是我们自己的心创造宇宙。因为这些的分歧点,以及佛道在宗教利益的争夺上,获取政治资源上相互在历史上争锋。进而导致了魏武灭佛的情况。但是在历史上各个事情,儒道佛这三家,除了儒家以外,道佛两家都属于“在野派”。因为这两家都没有和政治成为真正地连体者。因此,儒家虽然在中国没有成为宗教,但是其所信仰的人却是最多的。其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儒家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不是宗教的宗教。
儒道佛这三家在经历了相互的交锋以后,也同时在相互地吸收着对方的理论成果为己所用。进而在中国形成了三家鼎立,相映成辉的局面,直到今天。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也因为这三家思想相互融合逐渐的在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的东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给整个人类文明增添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人一般对儒者治国;道术修身;佛家静心啊;正确与否啊兄弟?


简答题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存的世界奇迹?
一,都被统治阶级利用过,曾经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推崇,就会给国民留下深刻的烙印,成为三教并存的可能。二,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继承为主,人会把前人总结出的文化精华自觉继承,这也是形成三教并存的条件。三,中国有包容的文化传统,这是形成三教并存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三大支柱?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中国人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的思想都不同的原因,这三要素缺一不可,不然就会变成像现如今的日本和韩国一样三不像,中国文化也是由这三个支柱构成的,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的文化就是由儒释道三支柱构成的,在现在这个时代,五十六个民族早就已经不分...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三教合一”现象?
而像我们国家,还是以儒家作为最主要的思想系统,所以无论佛教、道教如何兴盛,儒家思想的主流位置仍旧无可否认。而儒家本身不是一个宗教,但是却也有深刻的宗教情绪,而这些情绪都是一种细密的情感。而在当时,儒家,道教,佛教可谓是三足鼎立,而这三教分流又该如何相处呢。而从汉代开始,这三教可谓是...

中国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
虽然佛教是真正的宗教,而且佛门的茶事也非常兴盛,但是对茶道产生深刻影响的还是禅宗的思想。因此称儒、释、道“三家”比称之为“三教”要更确切些。需要明白的是,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非三家平分秋色.而是儒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中国茶道精神所呈现的儒家色彩也必然更为浓厚、明显。不过,儒释道三家...

中国传统茶文化
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地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没有儒释道的共同参与,我们今天就无法享受与体味这种文化了。” 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中也说:“中国茶道作为我国优秀的...

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经典著作都有什么呢,要到哪里才能都买到正版的呢...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三家各自拥有经典著作,这些文献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宗教,而且对于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儒家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其中“五经”是最早的文献,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随后,汉代增加了《论语》和《孝经》,...

为什么说中元节是“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如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孟子所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孝事亲、以孝奉君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重要传统美德。祭祀活动也是孝心的体现,是人们寄托哀思,追悼亲人的主要方式。中元节还是小秋,有很多农作物已经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

中国古代的三教一般是指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2],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人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教”一词的.《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文,...

李唐奉道教为国教,那么儒家在当时处于什么地位?
道教以宗教信仰为中心,包罗了许多古代科学技术,在唐朝历史上这一点非常重要,药王孙思邈、天文大师李淳风等人都属于道教人物。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这是形成盛唐气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儒家在唐朝的地位不断提高,玄宗很重视在官学里研习儒家经典,并允许...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流派众多,其中占主体的三家是谁?
儒家,佛家,道家,这三家文化是主流思想,当然在不同的朝代,他们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巴中市17843866024: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儒道法三家思想是如何为君主所用的?
乌徐盐酸: 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知识(读书科举),后来科举制主要内容道家养生,发展成道教.迎合那些想长生不老的、超脱的皇帝法家治国(法律),严格管理

巴中市17843866024: 请举一个历史上的名人说明儒释道三者的矛盾统一. -
乌徐盐酸: 你应该看看雍正皇帝写的三教同源的文章,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是一样的,不过换了换名词,换了换角度阐述罢了,认为三者矛盾的,只能说明儒释道三家都没有搞清楚

巴中市17843866024: 儒家思想的地位作用 -
乌徐盐酸: 儒学的影响 [编辑] 作为宗教的儒学 儒家文化的哲学认为时间是有始无终的一条因果链,空间是有限的,可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于儒教是一种准唯物的宗教,只关心现世,将来世交给其他的宗教,因此对其他宗教有很大的宽容性,任何宗教,只要...

巴中市17843866024: 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乌徐盐酸: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 孔子(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本为宋的贵族,后迁于鲁.他从五十岁起,才开始在鲁国做过较大的官,不久即失去职位,以...

巴中市17843866024: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干什么的? -
乌徐盐酸: 中国传统文化为儒释道,儒家视身心灵为三宝,追求合一;释家视佛法僧为三宝,追求皈依;道家视精气神为三宝,追求三二一归一.

巴中市17843866024: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文化精髓是什么? -
乌徐盐酸: 儒释道文化,三教的精华,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虽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讲是一非二.那么什么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禅.在道教来讲就是道;在儒家来讲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语表达不一样,言外之意都是说宇宙的绝对真实.我们安祥禅管它叫安祥,但是这个安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还是因人而异,随缘度化.打个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势.跟聋子就不能说悄悄话.因为人的认知局限性的不同,接受启发的条件就不一样.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禅?

巴中市17843866024: 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 -
乌徐盐酸: 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挖掘它的积极面,对市场经济有着建设性作用,对现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巴中市17843866024: 初一历史:简要谈谈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
乌徐盐酸: 早期儒学 代表有孔子 思想核心是 仁 主张有教无类孟子 主张仁政荀子 主张仁义和王道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之后董仲舒 汉代儒家 他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中历史第一课和第二课就讲儒学~!到时候听听吧

巴中市17843866024: 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结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
乌徐盐酸: 三者共同来谈有点泛泛.而理趣唯儒道,禅之谓觉顿之法,(走不出庄子)除此并无它义.三家之说为一体需知三家之区别.如人生哲学,道家教我大道深远是不可造作而可知,寻知识之过程,而儒家教我“欲工善其利,必先善其器”在认识知识这条理的大道上必须要有认识之工具才能更好获有知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