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原因有哪些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

作者&投稿:老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从~

(1)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养牛成本较高.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3)原因:农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缺乏。影响:农产品的形成世界市场。领跑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 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耕犁革新”“ 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江南水田中使用”,第(2)问要抓住“铁搭”信息 第(3)问的“原因和影响”答案来自材料三,近代史与工业革命相联系。

变化: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口增加了,养牛成本高,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约束。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形态大致经过了早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农业按照原始农业(原始社会-商周)、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明清)分两大块。贰部分特点:
  原始农业:
  原始社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商周
  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麦、桑、麻
  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战国
  铁犁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西汉
  耦犁
  二牛三人、一牛二人
  耧车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隋唐
  曲辕犁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
  2、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3、水利灌溉: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4、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商周
  集体劳作
  土地国有
  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
  有利于提高工效
  春秋战国
  小农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
  铁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
  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发展缓慢因为中国农业的特点: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两段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古代明清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变化
古代明清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变化明清时期(截止于鸦片战争),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杭嘉湖平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六府所辖的江南地区,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的发达水平臻至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于当时

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术的特点有哪些?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过了七八百年,《隋书...

我国南方的耕作技术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东汉时,我国的水稻生产开始由直播向移栽发展。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将北方的先进工具传到南方,这样便促进了南方耕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耖相结合的水田作业。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晚唐时江南的耕作方法便是“耕而后粑……耙而后砺焉,有碌碡焉。”耙耖由于砺、碌碡...

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对中国的影响
1、积极: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消极: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发展。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牛耕得到推广。2、三国时期魏国马均发明制造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3、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

耕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体系是怎样的?
东汉时,我国的水稻生产开始由直播向移栽发展。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将北方的先进工具传到南方,这样便促进了南方耕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耖相结合的水田作业。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晚唐时江南的耕作方法便是“耕而后粑……耙而后砺焉,有碌碡焉。”耙耖由于砺、碌碡...

明代江南地区水稻耕作技术提高的表现
明代江南地区水稻耕作技术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肥料施用:明代江南地区采用了人、畜、鸟、草等有机肥料和绿肥等多种肥料的混合施用,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2、种植技术:江南地区在种植水稻方面,采用了晚稻、早稻轮作的种植方式,并在水田的土壤处理、田间管理、水利设施等方面进行了...

简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答案】: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具体表现为:(1)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铁农具推广和施肥技术兴起。如隋唐时期江南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成熟,出现了曲辕犁。(2)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

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中国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三国时期,北方重视水利,进行了屯田制,加上南方孙吴集团开发江南,江南的农业也初步得到了发展,到了两晋南北朝,随着大量北方遗民流入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大量开发了江南土地,江南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到了隋唐,随着大运河的建设完成,江南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概括我国远古农耕文明呈现的特征
四. 精耕细作农业扩充套件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五.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第一阶段属原始农业范畴,二、三、四、五阶段属传统农业范畴。 这是从生产力角度考察...

北流市19757495892: 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 -
偶彪奥美:[答案] 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养牛成本较高.

北流市19757495892: 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原因有哪些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 -
偶彪奥美:[答案]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形态大致经过了早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农业按照原始农业(原始社会-商周)、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明清)分两大块.贰部分特点: 原始农业: 原始社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

北流市19757495892: 我国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偶彪奥美: 和北方深浅搭配的耕作方法不同,明清时期,南方水田耕作中深耕得到提倡,深耕的深度通常在八、九寸,有的甚至达到二尺余,为此出现了套耕的耕作方法,深耕多选择...

北流市19757495892: 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
偶彪奥美: 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

北流市19757495892: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偶彪奥美:[答案] (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长沙出土的铁锄.理由:第一手材料(或实物史料).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3)变化...

北流市19757495892: ...《太湖地区农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 -
偶彪奥美:[答案] 26.(12分)(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2分)(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2分)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2分)根源...

北流市19757495892: 明清时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 -
偶彪奥美: 1、土地利用的深入发展,如桑基鱼塘的出现;2、甘薯、土豆、花生、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3、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4、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5、《农政全书》等农书的出版.

北流市19757495892: 耕作制度及其助成部分有哪些
偶彪奥美: 耕作制度一、原始社会——撂荒制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竹器、骨角器和蚌器.石斧、石锛一类砍伐工具的应用是原始农业的特点之一,与之并存的是播种用...

北流市19757495892: 铁犁牛耕的出现
偶彪奥美: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产生: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地位: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方式:刀耕火种:发展:七八千年前,我国农业进入“耜(sì)耕”或“石器锄耕”时代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培...

北流市19757495892: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 -
偶彪奥美:[选项] A. 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有利于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 C. 客观上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 D. 是政府抑制兼并的结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