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验的丰富与缺失对心理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者&投稿:本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早期经历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具有影响~

  人格是一种心理特征,它是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彭聃龄)。所以才有:“人心不同,各有其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千差万别的人格特征。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是较难改变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同时人格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那么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当代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彭聃龄)。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学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更为重要。后天环境的因素多种多样,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的早期经历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
  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丰富多样,各种心理流派,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个体的早期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中国民间一直有一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童年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心理学家对早期经历对人格影响的研究也很多。弗洛伊德更是强调婴幼儿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到6岁时,其人格的基本模式就大致形成了。一个成人的人格适应问题,追根溯源常常可以从早期童年阴影中找到答案。弗洛伊德是以泛性论思想为基础,主张人的性心理发展就是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好前一阶段的矛盾和冲突,就不能完全过渡到较高一阶段,并且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和倒退。人格的停滞和倒退是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某些人在成年以后,还保留着早期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因为他在早期阶段有过停滞或倒退的经验。进一步说,一个成人的人格特征往往是他早期阶段发展的停滞和倒退的反应。卡特尔也相信早期经历对人格的形成特别重要。认为个体人格的基本形成发生在7岁以前。而行为学家华生更有其经典名言:“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我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塑造个体要从婴幼儿开始,可见早期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而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习得的,通过各种学习形成了自身的行为风格,形成个体不同于别人的人格特征,而童年早期正是学习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因此童年期的经历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儿童早期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影响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一个人的痛苦追根溯源的话,都来自于人在母体胎儿期所经历的痛苦。这虽然是玩笑的说法,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并非全无道理。据研究,胎儿在母体不仅有满足营养的需要,更有安全依恋的需要。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个体出生后,在婴儿期,安全依恋和食物供给同样重要。安全性依恋的儿童,比较容易发展独立自信的人格,而不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则较易发展了退缩,抗拒,不自信或者有较多情绪问题的人格特性。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能同时提供食物和较舒适温暖的布质母猴,和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丝质的母猴。拥有后者的幼猴比前者,发育的更缓慢,也更冷漠和退缩。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幼年生活中森林的“狼孩”,当被发现后,各个方面的特征都是动物性,再经过训练,语言,认知,思维,情感等各方面都只能达到幼儿的水平,斯皮茨(Spitz)在对孤儿院里的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并且有人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
  个体的人格应该是人的认知,思维,情感,行为,气质,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完善的人格应该是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和发展。
  早期经历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在儿童期正确学习性别角色,成人后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童年期,儿童会学会男女性的区别,学会如何做男孩和女孩,通过父母的榜样,学到成人期后如何做父亲和母亲,并从家庭和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学会如何和异性相处。如果童年期性别角色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从青春期开始就极易发生性别混乱,以至于影响整个人生发展。童年期,一些不正确的性观念,负性的记忆,也是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
  早期经历对气质形成的影响: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是依赖还是独立,是冲动还是冷静,是积极还是退缩,是懦弱还是坚强,使宽容还是自私……往往取决于童年期家庭教养,社会环境等早期经历。拥有爱和安全,儿童会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日本曾有报道记载:少年期发生不良行为的孩子中,有60%在婴儿期没有在母亲的怀抱里得到过母乳喂养。童年期良好的家庭教养,积极地鼓励,不过份的保护和打击,是培养儿童独立的关键,儿童期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会一直延续终生。良好的家庭关系,也是儿童学会正常人际交往的模型。相反,不良的家庭关系,会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不良。
  早期经历对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科学表明,1—7岁,特别是1—3岁儿童的大脑正值智力发育的黄金段。此间脑对外来信息接受能力占人一生脑接受能力的50%;更重要的是,幼儿脑还是一片空白,犹如建设、基础设施的好坏对后来至关重要。从个体出生到青春期,大脑处于急速发展阶段,是动作,语言,思维等各种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对儿童后期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形成关系密切。
  早期经历对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早期创伤经历对个体的价值观、自我评价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孩子常认同其父母,他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应付外界的变化。如果父母的任一方出现情绪障碍,或其它适应不良的情况,孩子也将采用相仿的方式来应对环境,生活中有的父母不善于应付挫折,他们骂孩子,或者拿孩子出气,这对于儿童而言是极为痛苦的。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挨批评是因为父母的挫折耐受性低,而会以为碰到问题就应该这样解决。作为被攻击对象,他们常常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真的很坏。长大以后,再碰到类似困难,或者教养自己的孩子时,也会是出同样的方法,所以才会有“有其父必有其子”之说。许多抑郁症患者回忆,他们早年的生活缺乏一种爱,有时父母甚至很粗暴。
  早期经历对不良行为的影响:有一句俗语叫:不良行为三岁起。是指个体的不良行为,在儿童期甚至更早就埋下了火种。早期的经历为日后的行为模式打下了基础。童年时期与同伴的交往模式也会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社会交往,那些经常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成年后往往会有暴力倾向。童年期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容易发生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是,幼年期被溺爱的孩子,长大了,发生不良行为的比率会更高一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需求的欲望总是轻易被满足,更自私,任性,缺乏控制能力和正常社会交往的能力,缺少了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模式停留在幼年阶段,长大了,极易产生各种不良行为,纠正起来也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早期经验的影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在性别角色、气质、性格形成,认知和思维模式确立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个体的人格在学龄前期已基本定型,这一时期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之后的其他时期。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人格健康发展,不幸的童年可能会引发不良人格的形成,甚或影响到个体一生的幸福。

早期经验也就是曾经的经历和体验,简单地说:如果当事人是消极接受的话,其心理发展可能比较消极低沉;相反,如果当事人是积极接受的话,其心理发展必然健康乐观。所以,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多些积极的分析和思考是有好处的!

  父亲缺失(father absence)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etherington 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Wallerstein 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影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父亲缺失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上,西方学者的研究有过较长的历史:二战结束后关注于由于战争原因而导致的父子分离、父亲缺失对儿童的影响,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关注由于妇女解放潮流导致大量单身母亲的产生以及当前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的背景下的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当前,父亲缺失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美国 1996 年统计,每年大约30%的新生儿是未婚母亲所生,单亲母亲家庭的比率由 50 年代的 6%上升到 1996 年的24%。并且这一趋势还在迅速增长。而据《今日日本》(Japan today)报道,2003 年日本的单亲母亲家庭已经达到 122 5400 个,比 1998 年增长 28%;俄罗斯 2003 年人口普查显示有 1/3 的孩子为单身母亲所生。据我国民政部统计,2003 年我国

  离婚率达到2.1‰,而离婚家庭的子女主要跟随母亲,致使父亲缺失现象持续增多。因此,对父亲缺失现象的研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1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性别角色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研究显示,单亲家庭中的母亲往往表现出更多的雌雄同体性(既当母亲,又当父亲),比父母俱在的家庭母亲显示出较少的传统性别角色行为,拥有更少的传统观点。并且,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强化模式和角色示范可能导致父亲缺失的儿童拥有更少的性别角色行为。

  1.1 、父亲缺失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几乎所有发展理论都认为父亲在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会使儿童将父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而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很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的身上体现出来;而对于女孩,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参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异性伴侣,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从女孩的情感发展来看,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往往更强,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认知观点则强调儿童在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会通过处理大量不同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有研究指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将会发展出不同的,也可能是更少的传统性别图式,父亲存在家庭中的男孩在很小的时候表现出拥有更多的性别类型活动的知识。

  Biller 将性别角色分为三部分:性别角色定位(sex role orientation),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和评价;性别角色偏爱(sex role preference),个体对社会价值认可的典型性别行为的偏爱;性别角色采择(sex role adoption),怎样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同性别的其他人。通过对父亲缺失家庭和完整家庭对比发现,完整家庭的男孩比父亲缺失的男孩在性别角色定位上表现出较多男子气,在游戏的性别角色偏爱上表现出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儿童 4 岁以前,其对儿童性别定位发展的延缓作用要大大强于 4 岁以后,但在性别角色偏爱和性别角色采择上要取决于父亲离开的时间长度和时机。在 Biller 对白人和黑人的比较发现,在父亲存在的家庭中,白人男孩和黑人男孩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缺失的环境中,白人男孩比黑人男孩显得更男性化,并且这种差异在性别角色定位上表现得尤其显著,因为在学前阶段,当一个男孩缺少父亲,他与男性交流和模仿男性行为的能力通常严重受限。Biller 的观点得到了Beaty 等大量研究的支持。

  1.2 、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支持父亲缺失影响孩子特别是男孩性别角色发展的观点。Stevens,Golombok 等人通过对 6420 个核心家庭和对14000个母亲及他们孩子的追踪研究发现,在父母报告的性别角色行为中,父亲缺失家庭和父亲存在的家庭中不论男孩女孩都没有表现出差异,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在没有真实(live-in)父亲形象存在的环境下也能够得到典型的发展。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儿童生活中的其他男性,像朋友、亲戚,甚至电视或书中的男性形象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榜样。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父母在儿童的性别发展中发挥着有限的作用,儿童同伴的影响要大于父母的影响。近年来,儿童同伴对其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受到极大关注,结果证明性别分离(gender segregation,儿童愿意和同性别同伴玩的倾向)能够产生并维持其性别类型(sex-typed)的行为。Maccoby 认为儿童更愿意和他们具有相同特征并相互作用的同伴玩,女孩避开男孩因为男孩行为具有更多的肢体活动和攻击性,男孩避开女孩因为他们发现女孩是固定和安静的。

  现实生活是复杂而动态的,儿童可以接收的信息来源十分丰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控制非常困难,研究结果的差异也正是对这种现状的反映。Stevensen 和 Black 通过元分析检查了在1988 年以前的 67 个对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家庭的儿童性别化行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女孩性别角色方面并没有发现差异,在学前男孩上,父亲缺失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性别角色行为,但是这种影响由于很微弱并且结果可能被其他因素特别是最近父母离婚的经历所搅乱。因此,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2 、父亲缺失影响儿童道德发展和犯罪行为发生

  2.1 、父亲缺失与儿童道德发展和犯罪行为发生

  传统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父亲作为儿子的道德传输者的重要性,Hoffman 研究发现:父亲缺失家庭的男孩比父亲存在家庭的男孩在内部道德判断、愧疚、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一致性上得分要低。Santrock 研究了120个处于低下阶层且父母在很早就离婚(6岁前)、后来离婚的(6~10 岁)和父母都存在家庭的儿童,并且考虑了母亲的管教和情感,具体是通过问母亲如何处理孩子的越轨行为(专断、放纵和爱的收回);儿童的道德行为通过抵制诱惑任务、自我批评、利他性和补偿等测量。研究发现当相关变量(比如智商(IQ)、社会经济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年龄、兄妹状况等)被控制后,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的儿童之间很少有差异,但父亲缺失儿童在教师报告中比父亲存在儿童道德上得分要低;离婚女性带的儿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背离(social deviation)”,并且比从小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道德判断上有更高的得分。

  Priffner 等人研究了父亲缺失和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父亲存在家庭的儿童比父亲离开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反社会症状,在多种 SES 状况下都如此。反社会行为在 SES 最低、父亲缺失的家庭中表现最高,表明家庭中父亲的参与可以降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同时父亲缺失儿童的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并没有因为继父的出现而有所减弱,并且它也不能被较低的 SES 所解释。Cynthia 等对少年犯的研究发现,在父亲缺失家庭中儿童面临高犯罪的风险,在存在继父继母的家庭中,特别是母亲-继父的家庭中儿童的犯罪率最高,并且父亲的作用不能被继父代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父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2、 对父亲缺失与儿童犯罪行为增多原因的探索

  查普曼研究发现:在美国 90%的犯罪行为都出自于未结婚的年轻人,并且有很多一部分的入狱者来自单亲家庭或其他各种功能失调的家庭,特别是缺少父亲的家庭。许多的研究对导致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父母的管教。Paschall 等通过对母亲报告数据和儿童报告数据比较发现:母亲对儿子的管教控制是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如果母亲加强对儿子行为的监视和监督,儿童的犯罪行为将会明显减少。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比贫困等因素影响更大,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单亲家庭儿童与青少年犯罪紧密相关的原因。因为严厉而周密的管教对于一位单身母亲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她的权威性也经常会受到挑战,孩子们通常认为父亲更强有力。有研究也表明,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父亲比母亲更容易终止它。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是松弛的,这容易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增多。

  其次是母亲和孩子的交流。据美国 1997年的统计,占人口 15%的黑人却占犯罪案件的 41%和被移交刑事法庭的案件的 52%,研究者认为黑人犯罪率高不是源于黑人文化,而是美国黑人家庭破损率较高。Stephen 等对 12~19 岁美国黑人的研究发现,父母与儿童的交流和儿童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McLoyd 等研究发现,单身黑人母亲通常具有有限的经济资源,这使得他们必须为生计而忙碌,往往限制了他们监督儿童和与儿童有效交往的能力和时间。家庭的情感交流能够使孩子体验到父母亲的关爱,从而发展出爱人之心。家庭不完整容易导致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失调,许多正常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得不到发展,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

  3、 对父亲缺失的其他相关研究

  3.1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分离-个体化发展

  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进程包括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进程。分离,指婴儿从一个安全状态转移到一个相对远离爱的主体的心理历程;个体化,指达到心理自动化和独特性的过程。Mahler 提出分离-个体化包含几个次级阶段:区别(differentiation)、练习(practicing)和依附(rapprochement)。每个次级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行为上、情感上的特殊表现。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分离-个体化进程如果没有父亲的作用便不可能被真正掌握。Blos 认为儿子从和父亲的关系中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它充当个体化过程中的激活动因;Jones 等人发现父亲缺失的男孩心理分离在几个维度上与父亲存在的家庭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如果控制了母亲-儿子和父亲-儿子的关系,这个差异就不再显著。表明父亲缺失的作用可以通过母亲-儿子关系的质量得到调节,良好的母子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父亲缺失和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Spivack 和 Shure 编制了《学前儿童人际问题解决能力测验》(PIPS)用来测量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该测验包含两种类型问题:一个儿童想和另一个儿童玩另一个儿童正在玩的玩具;一个儿童被问如何在弄坏了母亲的东西后避免母亲生气。Stanley 等用此测验测查了 25 名父亲离开超过 8 个月的4~5 岁幼儿。发现父亲缺失的孩子的得分要显著低于父亲存在的家庭的孩子,表明父亲缺失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一个常用的解释是父亲缺失的儿童缺少男性角色的榜样作用,但是在 Stanley 的研究中,据母亲报告,儿童都经常和成年男性接触,并且这个解释也不能说明女孩人际交往能力低的原因。因此,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3.3 、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

  在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结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Judy 等认为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这一结论得到 Teachman 等许多研究的支持。但 Svanum 等研究了 5493 个父亲存在家庭和 616 个父亲缺失家庭,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家庭儿童的学业成绩和 IQ 分数,结果发现在非控制 SES 的状态下,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的孩子之间在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控制了 SES 后,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经济条件往往要逊色于父亲存在家庭,儿童受到的教育、所接触的环境相对贫乏所致。Soren 等回顾了 70 年代以来对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 28 个研究,发现有16 个研究认为有决定作用,有 9 个研究认为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无影响,有3个研究认为他们是交互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由于研究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十分复杂,不同研究结论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是进一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4 、对父亲与儿童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些理论也对父亲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父亲角色理论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对父亲与儿童关系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在与儿童的关系上存在着差异,Paquette 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激活关系(father-child activation 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进而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 mother-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认为父亲和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Lamb 等认为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主要建立在母亲的抚养和敏感之上,儿童与父亲的关系更多建立在活跃的游戏中。儿童在遇到痛苦时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想玩时,则更多地想到父亲。父亲缺失就会使儿童缺少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5 、未来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

  离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母亲-孩子”的单亲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产生父亲缺失现象。父亲缺失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成为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在我国,有关的研究尚未真正起步,更无可借鉴的研究结论。因此,探讨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干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父亲缺失的影响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父亲缺失影响的角度和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西方学者对父亲缺失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相对于西方更开放的婚姻观,我国传统文化在对待单亲母亲的包容上更保守,给她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西方学者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另外,传统上对父亲缺失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其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关注于父亲缺失对儿童道德和犯罪行为的作用等,对父亲缺失与儿童个体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人格特质,比如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等方面却很少涉及,未来的研究应该在这些方面深入探讨。

  在对父亲缺失作用的研究上,许多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甚至对立。这首先归因于社会的复杂性,父亲缺失家庭儿童缺少的恐怕不只是来自父亲的影响,父亲缺失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地位相对低下,儿童受到的监控、教育机会以及与母亲交流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同时,父亲的作用可能被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中其他的群体所弥补,比如英雄人物、成人和同伴等都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对父亲缺失研究方法的单一(主要运用调查法)也是造成结论分歧的原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父亲的作用从社会影响和家庭作用中分离,是未来尚需探讨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当前质的研究的兴起,将深度访谈、个案追踪、个案分析等方法运用到对父亲缺失的研究上,必将能够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在更深层次上揭示父亲的作用和价值。


为什么有的人恋爱经验很丰富,还是没有对象?
首先,恋爱经历特别多的人往往更不容易,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挑花眼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追求的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各方面条件都要非常的出色。学历要好,长相要好,身材要好,脾气还要好,还要有钱。好像哪一点缺失,就会不满意。其次,他们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我们...

如何解决职业生涯中常见困惑
然而,大龄求职者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等。所以大龄求职者应善于扬长避短,择己所长,补己所短。 ■应聘心态要平和:因为年龄原因被单位婉拒之后,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还能有所作为。 ■应聘要求切勿苛刻:大龄求职者不能自恃以前待遇如何高,而要求较高。 ■多种渠道求职:积极地通过劳动力市场、...

婴儿期普遍存在记忆缺失现象
即没有相关的记忆的存在,因此无法利用早期记忆。但近来的研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婴儿能够回忆较早的经验,并且在婴儿期内相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回忆。因此,研究者认为并不是所以婴儿都存在记忆缺失的现象。婴儿期记忆缺失的原因有哪些 1.婴儿的大脑皮层的额叶尚未发展成熟的缘故。大脑额叶对记忆的...

婴儿期记忆缺失定义
婴儿期记忆缺失定义 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是指婴儿不能记住生命中最初的两年或三年里发生的时间,以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婴儿这一时期不能形成持久的关于自身经验的表征。“儿童记忆缺失症”一词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899年提出。弗洛伊德发现,他见过的所有患者都无法记起三岁前...

实习期怎么写学历证明缺失原因?
实习期写学历证明缺失的原因,那就写没有毕业所以没有学历,或者你就写个本科学历,如果一定要填的话就写未毕业

职业生涯规划十大典型困惑及解决方案
然而,大龄求职者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等。所以大龄求职者应善于扬长避短,择己所长,补己所短。 ■应聘心态要平和:因为年龄原因被单位婉拒之后,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还能有所作为。 ■应聘要求切勿苛刻:大龄求职者不能自恃以前待遇如何高,而要求较高。 ■多种渠道求职:积极地通过劳动力市场、...

童年幸福经历对成年的重要影响?
1. 心理健康:童年时期的良好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会帮助建立更强大的情感支持,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相反,家庭不和谐、亲密关系缺失的童年经历与心理健康问题显著相关。2. 社交能力:在成长过程中,童年时期的朋友和教育环境也对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产生影响。童年时期有丰富的社交经验和积累,可以有助于成年...

口袋怪兽使用学习装置经验缺失
可能上场的精灵是和别人换来的。或者你玩的是黑白版 ,黑白版很正常 按强度给经验。

HR嫌弃你的工作经验少,不妨这样解释!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能够招一个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对于这个硬性规定让不少的求职者人员退避三舍。那么工作经验较少的员工在面试的过程中若被HR嫌弃,他们该如何去解释呢?毕老师来支招!HR 为什么这样问?其实在审查简历的时候,HR就已经知道你工作经验少了,那么面试的时候还要这么问,就说明工作经验...

儿童早期经验和儿童早期心理创伤有区别么
儿童早期经验一般是指幼儿期的孩子的经历经验,因为儿童是到12岁为止,后为青少年期,而儿童早期一般就是指的6岁以下的孩子!儿童早期心理创伤是6岁以下儿童在幼儿期受到重大事件影响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 两者的区别在于,有研究表明,大部分成人有儿童记忆缺失的心理现象,就是对儿时的记忆并不深刻,而...

东胜区14717559617: 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呢?
豫鲍牛黄: 一、早期经验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早期经验的获得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东胜区14717559617: 早期经验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怎么样? -
豫鲍牛黄: 早期经验也就是曾经的经历和体验,简单地说:如果当事人是消极接受的话,其心理发展可能比较消极低沉;相反,如果当事人是积极接受的话,其心理发展必然健康乐观.所以,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多些积极的分析和思考是有好处的!

东胜区14717559617: 儿童发展心理学早期经验对孤儿的影响 -
豫鲍牛黄: 早期经验会影响一生.孤儿的成长更为特殊,因为他们早年缺少父母的关爱,更容易产生诸多的不适和心理阴影.即使没有心理阴影,那么像欢乐颂里的安迪,智商超常,情商低下.也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

东胜区14717559617: 论述早期对于幼儿后期行为发展的影响? -
豫鲍牛黄: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东胜区14717559617: 你认为造成人格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豫鲍牛黄: 1、人格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如半自传体小说《24个比利》这样的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描述让人叹为观止,但是也都和自身的经历——来自近亲属的性侵反有关联. 2、人格偏差和早期童...

东胜区14717559617: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
豫鲍牛黄: 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条件,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和生理成熟),社会因素(社会生活条件,早期童年经验) 主观因素是儿童心理本身内部发展需求的因素,包括儿童自我意识的成长,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人际交往和主动参与发展过程的能动性等

东胜区14717559617: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
豫鲍牛黄: 你好!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东胜区14717559617: 谁强调早期经验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
豫鲍牛黄: 早期教育对个体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每个成人表现出的个性特质只要认真研究,就不难找到其在幼儿期至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方式的痕迹,如果家长能尽可能了解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利用有效的手段来避免负强化、增强正强化,为孩子塑造出能和他人融洽相处的平衡的人格.由于本人对心理学方面系统知识的了解不深,仅通过有限的阅读学习,就对以上五个个体进行了粗浅分析,武断地套用心理学家的理论,不免在结论上会有偏颇,更可能有“确定性假设检验”之嫌.

东胜区14717559617: 弗林效应证明什么对智力发展重要的影响? - 上学吧
豫鲍牛黄:[答案]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一、遗传.二、环境.三、教育.四、个体能动性能.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二、前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 3、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