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过纪念鲁迅的文章?

作者&投稿:盖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纪念鲁迅的文章有哪些?~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臧克家的《有的人》

鲁迅精神是历史的思想丰碑。
鲁迅在世的年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饱经内忧外患,鲁迅曾经用“风雨如磐”、“寒凝大地”、“万家墨面”描绘自己生活的时代。一方面,主权丧失,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生灵涂炭;另一方面,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维新变法,义和团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鲁迅就是在这种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的搏斗中,产生出来的思想巨人。
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历史容量和战斗性,是中国文化史上所少有的;他的作品的精神力量,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奋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任何别的作家都无法比拟的。

  萧红《纪念鲁迅先生》
  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 鲁迅先生的客厅里摆着长桌,长桌是黑色的,油漆不十分新鲜,但也并不破旧,桌上没有铺什么桌布,只在长桌的当心摆着一个绿豆青色的花瓶,花瓶里长着几株大叶子的万年青。围着长桌有七八张木椅子。尤其是在夜里,全弄堂一点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那夜,就和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的。当夜谈了许多关于伪满洲国的事情,从饭后谈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后到十一点钟。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一个多月,刚好了的。 但鲁迅先生并没有疲倦的样子。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并且还上楼一次,去加穿了一件皮袍子。
  那夜鲁迅先生到底讲了些什么,现在记不起来了。也许想起来的不是那夜讲的而是以后讲的也说不定。过了十一点,天就落雨了,雨点淅沥淅沥地打在玻璃窗上,窗子没有窗帘,所以偶一回头,就看到玻璃窗上有小水流往下流。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急,几次站起来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再说再坐一下;十二点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所以一直坐到将近十二点,才穿起雨衣来,打开客厅外边的响着的铁门,鲁迅先生非要送到铁门外不可。我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送是应该的吗?雨不会打湿了头发,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吗?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茶”字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字,就是这个‘茶’的隔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的那样清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鲁迅先生的卧室,一张铁架大床,床顶上遮着许先生亲手做的白布刺花的围子,顺着床的一边折着两床被子,都是很厚的,是花洋布的被面。挨着门口的床头的方面站着抽屉柜。一进门的左手摆着八仙桌,桌子的两旁藤椅各一,立柜站在和方桌一排的墙角,立柜本是挂衣服的,衣裳却很少,都让糖盒子、饼干桶子、瓜子罐给塞满了。有一次××老板的太太来拿版权的图章花,鲁迅先生就从立柜下边大抽屉里取出的。沿着墙角往窗子那边走,有一张装饰台,桌子上有一个方形的满浮着绿草的玻璃养鱼池,里边游着的不是金鱼而是灰色的扁肚子的小鱼。除了鱼池之外另有一只圆的表,其余那上边满装着书。铁床架靠窗子的那头的书柜里书柜外都是书。最后是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那上边也都是书。 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
  鲁迅先生的写字台面向着窗子,上海弄堂房子的窗子差不多满一面墙那么大,鲁迅先生把它关起来,因为鲁迅先生工作起来有一个习惯,怕吹风,风一吹,纸就动,时时防备着纸跑,文章就写不好。所以屋子里热得和蒸笼似的,请鲁迅先生到楼下去,他又不肯,鲁迅先生的习惯是不换地方。有时太阳照进来,许先生劝他把书桌移开一点都不肯。只有满身流汗。 鲁迅先生的写字桌,铺了张蓝格子的油漆布,四角都用图钉按着。桌子上有小砚台一方,墨一块,毛笔站在笔架上。笔架是烧瓷的,在我看来不很细致,是一个龟,龟背上带着好几个洞,笔就插在那洞里。鲁迅先生多半是用毛笔的,钢笔也不是没有,是放在抽屉里。桌上有一个方大的白瓷的烟灰盒,还有一个茶杯,杯子上戴着盖。
  鲁迅先生的习惯与别人不同,写文章用的材料和来信都压在桌子上,把桌子都压得满满的,几乎只有写字的地方可以伸开手,其余桌子的一半被书或纸张占有着。 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
  冬天在楼上吃饭,鲁迅先生自己拉着电线把台灯的机关从棚顶的灯头上拔下,而后装上灯泡子。等饭吃过,许先生再把电线装起来,鲁迅先生的台灯就是这样做成的,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棚顶上。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这台灯下写。因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多半是下半夜一两点起,天将明了休息。卧室就是如此,墙上挂着海婴公子一个月婴孩的油画像。 挨着卧室的后楼里边,完全是书了,不十分整齐,报纸和杂志或洋装的书,都混在这间屋子里,一走进去多少还有些纸张气味。地板被书遮盖得太小了,几乎没有了,大网篮也堆在书中。墙上拉着一条绳子或者是铁丝,就在那上边系了小提盒、铁丝笼之类。风干荸荠就盛在铁丝笼,扯着的那铁丝几乎被压断了在弯弯着。一推开藏书室的窗子,窗子外边还挂着一筐风干荸荠。
  “吃吧,多得很,风干的,格外甜。”许先生说。
  楼下厨房传来了煎菜的锅铲的响声,并且两个年老的娘姨慢重重地在讲一些什么。厨房是家庭最热闹的一部分。整个三层楼都是静静的,喊娘姨的声音没有,在楼梯上跑来跑去的声音没有。鲁迅先生家里五六间房子只住着五个人,三位是先生的全家,余下的二位是年老的女佣人。 来了客人都是许先生亲自倒茶,即或是麻烦到娘姨时,也是许先生下楼去吩咐,绝没有站到楼梯口就大声呼唤的时候。所以整个房子都在静悄悄之中。只有厨房比较热闹了一点,自来水哗哗地流着,洋瓷盆在水门汀的水池子上每拖一下磨着嚓嚓地响,洗米的声音也是嚓嚓的。鲁迅先生很喜欢吃竹笋的,在菜板上切着笋片笋丝时,刀刃每划下去都是很响的。其实比起别人家的厨房来却冷清极了,所以洗米声和切笋声都分开来听得样样清清晰晰。 客厅的一边摆着并排的两个书架,书架是带玻璃橱的,里边有朵斯托益夫斯基的全集和别的外国作家的全集,大半都是日文译本。地板上没有地毯,但擦得非常干净。海婴公子的玩具橱也站在客厅里,里边是些毛猴子,橡皮人,火车汽车之类,里边装的满满的,别人是数不清的,只有海婴自己伸手到里边找些什么就有什么。过新年时在街上买的兔子灯,纸毛上已经落了灰尘了,仍摆在玩具橱顶上。客厅只有一个灯头,大概五十烛光。客厅的后门对着上楼的楼梯,前门一打开有一个一方丈大小的花园,花园里没有什么花看,只有一株很高的七八尺高的小树,大概那树是柳桃,一到了春天,喜欢生长蚜虫,忙得许先生拿着喷蚊虫的机器,一边陪着谈话,一边喷着杀虫药水。沿着墙根,种了一排玉米,许先生说?quot;这玉米长不大的,这土是没有养料的,海婴一定要种。”
  春天,海婴在花园里掘着泥沙,培植着各种玩艺。三楼则特别静了,向着太阳开着两扇玻璃门,门外有一个水门汀的突出的小廊子,春天很温暖的抚摸着门口长垂着的帘子,有时帘子被风打得很高,飘扬的饱满的和大鱼泡似的。那时候隔院的绿树照进玻璃门扇里边来了。
  海婴坐在地板上装着小工程师在修着一座楼房,他那楼房是用椅子横倒了架起来修的,而后遮起一张被单来算作屋瓦,全个房子在他自己拍着手的赞誉声中完成了。 这间屋感到些空旷和寂寞,既不像女工住的屋子,又不像儿童室。海婴的眠床靠着屋子的一边放着,那大圆顶帐子日里也不打起来,长拖拖的好像从棚顶一直拖到地板上,那床是非常讲究的,属于刻花的木器一类的。许先生讲过,租这房子时,从前一个房客转留下来的。海婴和他的保姆,就睡在五六尺宽的大床上。 冬天烧过的火炉,三月里还冷冰冰的在地板上站着。 海婴不大在三楼上玩的,除了到学校去,就是在院里踏脚踏车,他非常欢喜跑跳,所以厨房,客厅,二楼,他是无处不跑的。 三楼整天在高处空着,三楼的后楼住着另一个老女工,一天很少上楼来,所以楼梯擦过之后,一天到晚干净的溜明。 一九三六年三月里鲁迅先生病了,靠在二楼的躺椅上,心脏跳动得比平日厉害,脸包色微灰了一点。 许先生正相反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显得大了,讲话的声音是平静的,态度并没有比平日慌张。在楼下一走进客厅来许先生就告诉说: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鲁迅先生呼喘的声音,不用走到他的旁边,一进了卧室就听得到的。鼻子和胡须在扇着,胸部一起一落。眼睛闭着,差不多永久不离开手的纸烟,也放弃了。藤椅后边靠着枕头,鲁迅先生的头有些向后,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来了吧?”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难……到藏书的房子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特别凉……回来就……”
  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紧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 医生看过了,吃了药,但喘并未停。下午医生又来过,刚刚走。 卧室在黄昏里边一点一点地暗下去,外边起了一点小风,隔院的树被风摇着发响。别人家的窗子有的被风打着发出自动关开的响声,家家的流水道都是哗啦哗啦的响着水声,一定是晚餐之后洗着杯盘的剩水。晚餐后该散步的散步去了,该会朋友的会友去了,弄堂里来去的稀疏不断地走着人,而娘姨们还没有解掉围裙呢,就依着后门彼此搭讪起来。小孩子们三五一伙前门后门地跑着,弄堂外汽车穿来穿去。 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地,不动地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染红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
  许先生轻轻地在楼梯上走着,许先生一到楼下去,二楼就只剩了鲁迅先生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呼喘把鲁迅先生的胸部有规律性的抬得高高的。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作,赶快作。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里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容易伤风,伤风之后,照常要陪客人,回信,校稿子。所以伤风之后总要拖下去一个月或半个月的。
  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校样,一九三五年冬,一九三六年的春天,鲁迅先生不断地校着,几十万字的校样,要看三遍,而印刷所送校样来总是十页八页的,并不是统统一道地送来,所以鲁迅先生不断地被这校样催索着,鲁迅先生竟说:
  “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
  有时客人来了,一边说着笑话,鲁迅先生一边放下了笔。有的时候也说几个字了……请坐一坐……”
  一九三五年冬天许先生说: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饭馆里去请客,来的时候兴致很好,还记得那次吃了一只烤鸭子,整个的鸭子用大钢叉子叉上来时,大家看这鸭子烤的又油又亮的,鲁迅先生也笑了。 刚上满了,鲁迅先生就到躺椅上吸一支烟,并且阖一阖眼睛。一吃完了饭,有的喝了酒的,大家都闹乱了起来,彼此抢着苹果,彼此讽刺着玩,说着一些人可笑的话。而鲁迅先生这时候,坐在躺椅上,阖着眼睛,很庄严地在沉默着,让拿在手上纸烟的烟丝,袅袅地上升着。 别人以为鲁迅先生也是喝多了酒吧!
  许先生说,并不的。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吃过了饭总要闭一闭眼睛稍微休息一下,从前一向没有这习惯。”
  周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了,大概说他喝多了酒的话让他听到了。
  “我不多喝酒的。小的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喝了酒,脾气怎样坏,母亲说,长大了不要喝酒,不要像父亲那样子……所以我不多喝的……从来没喝醉过……”
  鲁迅先生休息好了,换了一支烟,站起来也去拿苹果吃,可是苹果没有了。鲁迅先生说:
  “我争不过你们了,苹果让你们抢没了。”
  有人抢到手的还在保存着的苹果,奉献出来,鲁迅先生没有吃,只在吸烟。 一九三六年春,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但没有什么病,吃过了夜饭,坐在躺椅上,总要闭一闭眼睛沉静一会。
  许先生对我说,周先生在北平时,有时开着玩笑,手按着桌子一跃就能够跃过去,而近年来没有这么做过。大概没有以前那么灵便了。
  这话许先生和我是私下讲的:鲁迅先生没有听见,仍靠在躺椅上沉默着呢。
  许先生开了火炉门,装着煤炭哗哗地响,把鲁迅先生震醒了。一讲起话来鲁迅先生的精神又照常一样。
  鲁迅先生睡在二楼的床上已经一个多月了,气喘虽然停止。但每天发热,尤其是在下午热度总在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之间,有时也到三十九度多,那时鲁迅先生的脸是微红的,目力是疲弱的,不吃东西,不大多睡,没有一些呻吟,似乎全身都没有什么痛楚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时候张开眼睛看着,有的时候似睡非睡的安静地躺着,茶吃得很少。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纸烟听子不放在床边,而仍很远的蹲在书桌上,若想吸一支,是请许先生付给的。 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过度地忙了。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吃药,按着时间给鲁迅先生试温度表,试过了之后还要把一张医生发给的表格填好,那表格是一张硬纸,上面画了无数根线,许先生就在这张纸上拿着米度尺画着度数,那表画得和尖尖的小山丘似的,又像尖尖的水晶石,高的低的一排连地站着。许先生虽每天画,但那像是一条接连不断的线,不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这高峰越高越不好,也就是鲁迅先生的热度越高了。 来看鲁迅先生的人,多半都不到楼上来了,为的请鲁迅先生好好地静养,所以把客人这些事也推到许先生身上来了。还有书、报、信,都要许先生看过,必要的就告诉鲁迅先生,不十分必要的,就先把它放在一处放一放,等鲁迅先生好些了再取出来交给他。然而这家庭里边还有许多琐事,比方年老的娘姨病了,要请两天假;海婴的牙齿脱掉一个要到牙医那里去看过,但是带他去的人没有,又得许先生。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他上楼来是一边跑着一边喊着,许先生连忙拉住了他,拉他下了楼才跟他讲: “爸爸病啦,”而后拿出钱来,嘱咐好了娘姨,只买几块糖而不准让他格外的多买。
  收电灯费的来了,在楼下一打门,许先生就得赶快往楼下跑,怕的是再多打几下。
  海婴最喜欢听讲故事,这也是无限的麻烦,许先生除了陪海婴讲故事之外,还要在长桌上偷一点工夫来看鲁迅先生为有病耽搁下来尚未校完的校样。 在这期间,许先生比鲁迅先生更要担当一切了。
  鲁迅先生吃饭,是在楼上单开一桌,那仅仅是一个方木桌,许先生每餐亲手端到楼上去,每样都用小吃碟盛着,那小吃碟直径不过二寸,一碟豌豆苗或菠菜或苋菜,把黄花鱼或者鸡之类也放在小碟里端上楼去。若是鸡,那鸡也是全鸡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拣下来的肉;若是鱼,也是鱼身上最好一部分,许先生才把它拣下放在小碟里。
  许先生用筷子来回地翻着楼下的饭桌上菜碗里的东西,菜拣嫩的,不要茎,只要叶,鱼肉之类,拣烧得软的,没有骨头没有刺的。 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了楼梯上了楼。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鸡汤和牛奶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把饭送上去,有时许先生陪在旁边,有时走下楼来又做些别的事,半个钟头之后,到楼上去取这盘子。这盘子装的满满的,有时竟照原样一动也没有动又端下来了,这时候许先生的眉头微微地皱了一点。旁边若有什么朋友,许先生就说:“周先生的热度高,什么也吃不落,连茶也不愿意吃,人很苦,人很吃力。”

  有一天许先生用波浪式的专门切面包的刀切着面包,是在客厅后边方桌上切的,许先生一边切着一边对我说: “劝周先生多吃东西,周先生说,人好了再保养,现在勉强吃也是没有用的。”
  许先生接着似乎问着我:
  “这也是对的?”
  而后把牛奶面包送上楼去了。一碗烧好的鸡汤,从方盘里许先生把它端出来了,就摆在客厅后的方桌上。许先生上楼去了,那碗热的鸡汤在方桌上自己悠然地冒着热气。
  许先生由楼上回来还说呢:
  “周先生平常就不喜欢吃汤之类,在病里,更勉强不下了。”
  许先生似乎安慰着自己似的。
  “周先生人强,喜欢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饭……”
  许先生楼上楼下地跑,呼吸有些不平静,坐在她旁边,似乎可以听到她心脏的跳动。
  鲁迅先生开始独桌吃饭以后,客人多半不上楼来了,经许先生婉言把鲁迅先生健康的经过报告了之后就走了。
  鲁迅先生在楼上一天一天地睡下去,睡了许多日子,都寂寞了,有时大概热度低了点就问许先生:
  “什么人来过吗?”
  看鲁迅先生好些,就一一地报告过。
  有时也问到有什么刊物来吗?
  鲁迅先生病了一个多月了。
  证明了鲁迅先生是肺病,并且是肋膜炎,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鲁迅先生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净,共抽过两三次。 这样的病,为什么鲁迅先生一点也不晓得呢?许先生说,周先生有时觉得肋痛了就自己忍着不说,所以连许先生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怕别人晓得了又要不放心,又要看医生,医生一定又要说休息。鲁迅先生自己知道做不到的。
  福民医院美国医生的检查,说鲁迅先生肺病已经二十年了。这次发了怕是很严重。
  医生规定个日子,请鲁迅先生到福民医院去详细检查,要照X光的。
  但鲁迅先生当时就下楼是下不得的,又过了许多天,鲁迅先生到福民医院去检查病去了。照X光后给鲁迅先生照了一个全部的肺部的照片。
  这照片取来的那天许先生在楼下给大家看了,右肺的上尖是黑的,中部也黑了一块,左肺的下半部都不大好,而沿着左肺的边边黑了一大圈。 这之后,鲁迅先生的热度仍高,若再这样热度不退,就很难抵抗了。
  那查病的美国医生,只查病,而不给药吃,他相信药是没有用的。
  须藤老医生,鲁迅先生早就认识,所以每天来,他给鲁迅先生吃了些退热药,还吃停止肺病菌活动的药。他说若肺不再坏下去,就停止在这里,热自然就退了,人是不危险的。
  在楼下的客厅里,许先生哭了。许先生手里拿着一团毛线,那是海婴的毛线衣拆了洗过之后又团起来的。
  鲁迅先生在无欲望状态中,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想,睡觉似睡非睡的。 天气热起来了,客厅的门窗都打开着,阳光跳跃在门外的花园里。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飞去,院子里的小孩们唧唧喳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像带着热气,扑到人的身上,天气刚刚发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
  楼上老医生和鲁迅先生谈话的声音隐约可以听到。
  楼下又来客人,来的人总要问:“周先生好一点吗?”
  许先生照常说:“还是那样子。”
  但今天说了眼泪又流了满脸。一边拿起杯子来给客人倒茶,一边用左手拿着手帕按着鼻子。
  客人问:“周先生……”
  许先生说:“没有的,是我心窄。”
  过了一会鲁迅先生要找什么东西,喊许先生上楼去,许先生连忙擦着眼睛,想说她不上楼的,但左右看了一看,没有人能代替了她,于是带着她那团还没有缠完的毛线球上楼去了。
  楼上坐着老医生,还有两位探望鲁迅先生的客人。许先生一看了他们就自己低了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不敢到鲁迅先生的面前去,背转着身问鲁迅先生要什么呢,而后又是慌忙地把线缕挂在手上缠了起来。
  一直到送老医生下楼,许先生都是把背向着鲁迅先生而站着的。
  每次老医生走,许先生都是替老医生提着皮提包送到前门外的。许先生愉快地、沉静地带着笑容打开铁门闩,很恭敬地把皮包交给老医生,眼看着老医生走了才进来关了门。 这老医生出入在鲁迅先生的家里,连老娘姨对他都是尊敬的,医生从楼上下来时,娘姨若在楼梯的半道,赶快下来躲开,站到楼梯的旁边。有一天老娘姨端着一个杯子上楼,楼上医生和许先生一道下来了,那老娘姨躲闪不灵,急得把杯里的茶都颠出来了。等医生走过去,已经走出了前门,老娘姨还在那里呆呆地望着。

  “周先生好了点吧?”
  有一天许先生不在家,我问着老娘姨。她说:“谁晓得,医生天天看过了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可见老娘姨对医生每天是怀着期望的眼光看着他的。
  许先生很镇静,没有紊乱的神色,虽然说那天当着人哭过一次,但该做什么,仍是做什么,毛线该洗的已经洗了,晒的已经晒起,晒干了的随手就把它团起团子。 “海婴的毛线衣,每年拆一次,洗过之后再重打起,人一年一年地长,衣裳一年穿过,一年就小了。”
  在楼下陪着熟的客人,一边谈着,一边开始手里动着竹针。
  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空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
  许先生自己常常说:“我是无事忙。”
  这话很客气,但忙是真的,每一餐饭,都好像没有安静地吃过。海婴一会要这个,要那个;若一有客人,上街临时买菜,下厨房煎炒还不说,就是摆到桌子上来,还要从菜碗里为着客人选好的夹过去。饭后又是吃水果,若吃苹果还要把皮削掉,若吃荸荠看客人削得慢而不好也要削了送给客人吃,那时鲁迅先生还没有生病。 许先生除了打毛线衣之外,还用机器缝衣裳,剪裁了许多件海婴的内衫裤在窗下缝。
  因此许先生对自己忽略了,每天上下楼跑着,所穿的衣裳都是旧的,次数洗得太多,纽扣都洗脱了,也磨破了,都是几年前的旧衣裳,春天时许先生穿了一个紫红宁绸袍子,那料子是海婴在婴孩时候别人送给海婴做被子的礼物。做被子,许先生说很可惜,就拣起来做一件袍子。正说着,海婴来了,许先生使眼神,且不要提到,若提到海婴又要麻烦起来了,一要说是他的,他就要要。 许先生冬天穿一双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时还穿着。
  1939年,10月。

鲁迅精神永存——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8周年
今年10月19 日,鲁迅先生去世68周年。
我开始接触鲁迅是在中学课本上,好象是短篇小说《孔乙己》,后来读过《药》、《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及杂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等等。先是零散的读,后是系统的读。跟许许多多热爱鲁迅作品的人一样,我被鲁迅石破惊天的文字和战斗不息的精神深深吸引。
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故乡》里的闰土,还有阿Q、祥林嫂……那一个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的悲惨遭遇,他们的愚昧无知,无不是对封建思想、礼教吃人本质的控诉、揭露和批判。还有鲁迅大量的杂文,那更是“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是战士和诗人高度一致的产物,象投枪、象匕首,矛头直指没落的道德、文化、礼教和现实的一切腐恶,读时酣畅淋漓、击案叫绝,读后发人深省。
无论是鲁迅杂文还是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张扬科学与民主,向一切腐朽没落的道德、文化、礼教、制度宣战。
这就是鲁迅精神。

鲁迅精神是历史的思想丰碑。
鲁迅在世的年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饱经内忧外患,鲁迅曾经用“风雨如磐”、“寒凝大地”、“万家墨面”描绘自己生活的时代。一方面,主权丧失,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生灵涂炭;另一方面,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维新变法,义和团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鲁迅就是在这种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的搏斗中,产生出来的思想巨人。
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历史容量和战斗性,是中国文化史上所少有的;他的作品的精神力量,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奋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任何别的作家都无法比拟的。

鲁迅精神是中国的民族魂魄。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严重扭曲了中国的国民性,“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坟.灯下漫笔》)人一旦丧失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剩下的也许只有奴性了。正是对国民灵魂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鲁迅不遗余力,全方位地展开对我们民族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国民劣根性”的活写照。为此,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提出“立人”思想,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正如毛泽东所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逝世后,上海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和悼念活动,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民族魂”正是中国人民对于自己伟大代表的最中肯贴切的评价。

鲁迅精神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锐利武器。
今天,鲁迅所诅咒的那个中国人民当奴隶或当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闰土、祥林嫂的后代们已经成为今天小康生活的建设者。我们正一步步告别贫穷落后,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但鲁迅精神没有过时,如果我们丧失了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鲁迅精神,那些封建专制的东西就会卷土重来。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但国际敌对势力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我国的颠覆企图,如果我们丧失了最可宝贵鲁迅精神,让“奴性”统治我们的思想,我们还会重新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
其实,鲁迅去世68年来,歪曲和贬损鲁迅重来就没有停止过,近些年还把贬损鲁迅说成什么“研究”、“探讨”,其实不过是根植在他们骨子里的那些“奴性”的表现罢了。
他们的贬损丝毫无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

先生去世68年了。68年来,历史已发生巨变,但先生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向一切封建专制、腐朽没落、腐化堕落宣战!向那些人骨子里的“奴性” 宣战!
纪念先生逝世68周年的最好方式就是:接过先生的匕首和投枪!

鲁迅精神永存!

要像鲁迅那样生活

今天,我们上海人民,同全国人民在一起,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鲁迅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贡献了他的伟大的一生。我们上海人民感到光荣的是,在很长的时期内,鲁迅的光辉的战斗生活,是同上海人民在一起度过的。因此,在今天,我们上海人民怀着极大的尊敬和亲切的感情,来纪念我国文化革命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鲁迅。

二十年来,我国人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鲁迅所憎恶的旧社会、旧势力已经溃灭,“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已经“掀掉”;鲁迅所欢呼的社会主义的曙光已经普照祖国大地。假如鲁迅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切,他该是多么高兴呵!

社会主义革命在我国的胜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为了克服我国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我国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毫无疑问,我们的文化战线,必须在实现这个任务的过程中,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并把我国人民的文化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繁荣的时代。

社会主义革命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今天的文化工作者,同鲁迅当时的处境相反,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公开地、不受干涉地揭露反动势力的罪恶,歌颂革命人民的伟大,批评新社会的落后现象,畅所欲言地说自己要说的话,可以到他们愿意接近的人民群众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间去,可以自由地为革命斗争、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贯彻执行,拾我们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但是,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如同我们的人民一样,正在做我们的先人没有做过的事。比如,表现社会主义的新人物,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作家、艺术家遇到的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也正如鲁迅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鲁迅以战斗的一生,探索过多少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呵。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想成为鲁迅的好学生,最根本的是: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工作中作出最坚决,最勇敢、最热忱的努力,在同革命实际、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联系的过程中,寻找出最适当的前进的道路。大家知道,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安全地带”是没有的。遇到困难就“绕过去”,那只会停滞不前。鲁迅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面前,从来不畏缩。他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写了至今仍然光芒四射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不但在思想上是深刻的,在表现形式上也是综合了中国和外国的经验创造出来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为我国的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那些年份里,鲁迅仍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题材和艺术形式,写了那些不朽的杂文,来为革命斗争服务。今天,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有着广阔的天地,可以自由地接近人民,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和艺术形式,创作各式各样的作品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我们相信: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像鲁迅那样创造性地工作和生活,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为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

随着人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广泛地组织文化工作者的队伍。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努力,清除各种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更好地安排现有的各种力量,继续逐步地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另方面,要加强对新生力量的培养教育,使他们经过刻苦的学习,得到不断的提高。上海的文化工作者的队伍还有很大的潜在力量,我们希望各个有关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作出更好的安排,使上海文化工作者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中作出更出色的贡献。

“忘记我。”这是鲁迅二十年前的嘱咐。但是,二十年过去了,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谁也没有忘记鲁迅。鲁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成为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鼓舞力量。不断地向鲁迅学习,用新的学习成绩来纪念鲁迅,这就是我们的责任。鲁迅先生永垂不朽!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八日写,十九日发表

有一个叫川岛的日本人写过:<<和鲁迅相处的日子>>.我家有这本书,就纪念鲁迅的,从旧书店高价买的,有收藏价值.


关于回忆鲁迅有哪些课文?
1、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2、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回忆鲁...

我们曾经学过纪念鲁迅的文章有
三、《社戏》四、《风筝》五、《阿长与》六、《藤野先生》七、《雪》八、《故乡》九、《孔乙己》

还有什么人写过纪念鲁迅的文章
为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郭沫若于该年作了《写在菜油灯下》一文。在此文末尾写了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回忆鲁迅先生主要内容是什么?
《回忆鲁迅先生》文章共回忆了鲁迅的四件事,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赏析 本文中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

巴金《悼念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鲁迅先生走了,他是中国的良心,他感动了有良心的中国人,他是英勇的战士,伟大的导师,知己朋友。鲁迅先生的逝世是国家之痛,是国人之痛。先生具有伟大的人格,他高举思想的火炬,为年轻人指引着光明的方向。从文章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巴金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无比的悲痛。

我们曾经学过纪念鲁迅的文章有
五年级鲁迅先生的文章《三味书屋》七年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七年下《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八年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八年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九年上《故乡》选自小说...

别人写鲁迅的文章,只要题目!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陈丹青《笑谈大先生》郁达夫《回忆鲁迅》或者看这本:《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

那些作家写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臧克家的《有的人》 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通过赞美鲁迅先生,突出那是社会的黑暗

一篇纪念鲁迅去世的文章《朋友》
等饭吃过,许先生再把电线装起来,鲁迅先生的台灯就是这样做成的,拖着一根长长的电线在棚顶上。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这台灯下写。因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多半是下半夜一两点起,天将明了休息。卧室就是如此,墙上挂着海婴公子一个月婴孩的油画像。 挨着卧室的后楼里边,完全是书了,不十分整齐,报纸和杂志或...

纪念鲁迅的文章
《悼鲁迅先生》巴金 原文写回答 15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

卫滨区18234176449: 那些作家写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
欧阳杰健肝: 很多,基本跟他接触过的都写过,萧红、唐弢等吧

卫滨区18234176449: 七律·纪念鲁迅先生谁写的 -
欧阳杰健肝: 七律·纪念鲁迅先生是赵成志写的 原文如下: 七律·纪念鲁迅先生 作者:赵成志千古文章仰北罡,先生风骨世无双.横眉呐喊人间路,荷戟彷徨月下窗. 蓄热发春肥劲草,遣温上笔写长江. 今生有愿追桃李,同荐轩辕血一腔!

卫滨区18234176449: 名人纪念鲁迅的文章 比如说这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写和鲁迅发生的事. -
欧阳杰健肝:[答案] 萧红写了《海外的悲悼》 臧克家写了诗《有的人》 郁达夫写了《怀鲁迅》 藤野先生的《谨记周树人君》

卫滨区18234176449: 著名作家藏克家在鲁迅先生去世后,曾写什么文章 -
欧阳杰健肝:[答案] 诗歌《有的人》.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

卫滨区18234176449: 巴金为纪念鲁迅写了哪些著作 -
欧阳杰健肝: 巴金的《怀念鲁迅先生》

卫滨区18234176449: 藤野先生怀念鲁迅的文章 -
欧阳杰健肝: 谨忆周树人君(1937/3)林思云译译者按:鲁迅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回忆他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鲁迅逝世后,藤野先生也写了一篇回忆鲁迅的...

卫滨区18234176449: 他人描写、纪念、回忆鲁迅的文章两篇 -
欧阳杰健肝: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鲁迅传记》

卫滨区18234176449: 关于鲁迅的哦! -
欧阳杰健肝: 叫:周树人侄女:周晔 写了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内容: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

卫滨区18234176449: 《一面》是作者阿累(以一个售票员的身份)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而写的;文章颂扬了鲁迅对青年的爱护. -
欧阳杰健肝:[答案] en 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卫滨区18234176449: 臧克家写过一篇纪念鲁迅的诗是什么?闻一多的代表诗有什么?(2篇) -
欧阳杰健肝: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闻一多的诗】死啊!我的灵魂底灵魂! 我的生命底生命, 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 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 但是我有什 可以求于你的呢? 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底汪波里! 让我烧死在你心房底熔锈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