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第一篇中的道究竟是什么

作者&投稿:谢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内容是什么?~

《孙子兵法》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
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三十六计:
1、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5、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6、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7、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8、暗度陈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9、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10、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11、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2、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13、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14、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15、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16、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17、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18、擒贼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19、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21、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22、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23、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24、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25、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26、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27、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28、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29、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30、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31、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32、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33、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34、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35、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36、走为上计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生优育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指三十六条计谋,具体如下: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一、《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孙子兵法中的“道”,是指与战争相关的政治因素,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所谓“道”,可以使民众与统帅同心,为了实现统帅确定的目标,民众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并且没有丝毫的疑惑和犹豫。孙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与战争相关的政治因素,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考虑战争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分析和判断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是不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判断战争能否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果有了“道”,我们就可以调动起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会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战争伟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不仅是战争,做其他任何事情也是一样,必须首先考虑到“道”,必须师出有名。只有这样,你的目标才能与社会的目标一致起来,你的事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大众的支持,你的努力才会获得成功并得到社会回报。就经济领域而言,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将自己的目标首先定位在社会效益上,都有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民众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民众也会将它放在第一位。有的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只有首先考虑最大的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许多事实证明,靠损害社会和群众利益的企业,只有得逞于一时,不可能得逞于一世,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老子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的内涵用一般的语言是难以表述清楚的。因此,这个“道”字,对外国人来说是非常难翻译的。许多外国的《孙子兵法》译著,将“道”注音译为“tao”,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译法,虽然尊重了原义,但语言障碍没有排除,外国人还是无法理解其中深刻的涵义。根据中国古人对“道”的解释,它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还包括有多种意思。
“道”是万物之本,这是属于哲学本体论方面的一个含义,即“道”是构成万物并决定万物变化的最本原的东西。正如中国古人所说:“夫道者,无为之理体,玄妙之本宗,自然之母,虚无之祖。高乎盖天,深乎包地。与天地为元,与万物为本。”从哲学本体论方面来看,“道”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它具有无所不包、无边无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无限性。如果从战略上理解这个“大”字,就是一种高远的战略意境,就是一种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战略胸怀。“道”是一种恒常不变的东西。“道”就是“道”,它不为其他因素所左右,不为任何条件所制约。它自身不变,却引发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并且决定周围一切事物变化的形态和方向。按照现代哲学理论来理解,“道”就是一种以不变致万变的“绝对的存在”。对战略来说,理解“道”的这层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道”,战略才能够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高深境界。“道”作为万物之本,是一种“无”,是一种无形、无声、无臭的存在物。它不具有万物所具有的任一特性,却能产生万物所有的特性;它不会有万物任一固定的形态,却能产生万物所有的形态。老子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真正的“无形”体现在“有形”之中,它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一种不固定、无常形的客观存在。这就是老子所讲的“道法自然”。“道”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自在。这就是说,在刻意寻求“无”的意境中,不能得“道”,只有在顺其自然的和谐意境中,才能得“道”。讲到本体,人们常用“一”来作形象的描述。现代哲学概念中也有“本一”的说法。同样,中国许多古人用“一”来解释“道”的涵义。就战略而言,知一者,无一不知,不知一者,无一能知。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程颐所说:“天下之理一也,余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明白“道生一”的道理,就是要着眼事物最本原的“道”,善于捕捉事物的最本质的东西,善于从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出发,对周围复杂的现象进行缜密的符合逻辑的思考。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领会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无为”讲的是“道”不专为,而“无不为”讲的是“道”无所不为。只有把握“道”,把握事物本质,才能够关照到事物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无不为”。但是,这种关照,又不是事无巨细,又不是直接具体,这叫做“无为”。

“道”有方法、技能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用兵的方法”,如方法得当可起到后面所说的作用(看效果应该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军队政委的作用吧)。

“道”指政治。民众和国君有共同意愿,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
同时还指战争是否正义,得民心。

道是指整个世界的一种因果大循环,即为道


《孙子兵法》有哪三十六计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

qiu孙子兵法和36计
《孙子兵法》 孙武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

孙子兵法有多少计?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

三十六计故事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第一集:上屋抽梯 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立,小国被鱼肉,大国争霸权。 在中原的鬼谷,有一个既知天时地理,又知兵法战阵的奇人,人称鬼谷子。鬼谷子手下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子(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应魏国之邀,先于孙膑出山,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独自传于孙膑一人...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第一套 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

《孙子兵法》有哪36计?
○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

请问三十六计是哪些??有它们的故事吗?
第四计:金蝉脱壳 公孙阅托媒人到钟离家说情,钟离秋的姐姐钟离春为使妹妹忘记疯子孙膑,收下聘礼。孙膑面对死亡,仰天长叹,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钟离春方知孙膑是装疯。钟离春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国都,遇到了齐国将军田忌,将孙膑的遭遇告诉了...

孙子兵法共六大套,请问分别是什么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

孙子兵法36计都是什么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把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如果把敌人逼得无路可走,它就会拼命反扑。让敌人逃路则可消减他的气势。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原文是什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分别是: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三十六计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中的“道”的含义是什么,且做详细解释 -
郅威吲哚: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要解释这里的“道”,其实孙子自己在其他篇章中有说,我姑且举个旁证; 张藏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阖闾曰:“古今之皆言治国...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中“道”什么意思 -
郅威吲哚: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有讲“道”.孙子中的“道”,目前有两个版本,十家集注版本和出土的竹简版本.前者,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谓危”,翻译成现代文,就是“道,就是要能让民众与君主有共...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和联系 -
郅威吲哚:[答案] 区别:1.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年代比较早,是中国最早的兵法.三十六计是明末反清复明洪门帮派所总结的,具体作者不详,要晚一些. 2.孙子兵法论述的内容是战略战术,是用兵作战的大方略.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回事吗? -
郅威吲哚: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孙武所著,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与36计有何关系? -
郅威吲哚: 三十六级基本上出自与<>的(不信的,你可以查一下).而孙子兵法里有13篇,每一篇都对不同的情况,环境的说法,理论等等(如:政治,军事,管理等等)各方面都有提及到的.而36计是浓缩了<>的.至于孙宾的那一套兵法,就更不用说了,孙宾是孙武(即是 孙子),孙宾的兵法理论都是源于<>的,他主张兵法理论中的虽然各方面都有说到,但是都主张虚和实的.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
郅威吲哚: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
郅威吲哚: 不是吧,《孙子兵法》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三十六计》 两个没有关系的 《三十六计》是各种军事智慧的总结,叫《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孙武所写的军事书.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三十六计》孙膑根据《孙子兵法》和战斗实际经验得出的 回答者:52281063 - 试用期 一级 4-19 14:31” 你说的不对,三十六计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说西汉韩信的,此时战国时期孙膑的骨灰都不见了.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关系 -
郅威吲哚:[答案] 都是兵法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第一计是什么? -
郅威吲哚: 的确,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没关系【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白话文】如果以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

坊子区15578731304: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第一条是什么 -
郅威吲哚: 《三十六计》第一计是: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瞒天过海 :字面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清代无名氏将“瞒天过海”收进其所编《三十六计》中,并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而“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最先使用,应不晚于明代末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