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海底的人为“痕迹”:采矿是否应该牺牲海底生命?

作者&投稿:郎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距离陆地数百公里的太平洋海底,有一些任何动物都不可能留下的奇怪印记。有些像是在苍白淤泥上凿出的狭窄凹槽,有些则像爪印,像是由某种巨大的海底怪物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挖出来的。

  事实上,这些都是人类留下的。人类在地球表面留下了无数的印记,但这些长期存在于海底的挖痕却大都不为人知。它们偶尔会被遥控潜水器的聚光灯照亮,但之后又回归黑暗。它们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就像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一样,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们洗掉。

  在一张拍摄于几年前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一条已经有37年 历史 的挖痕,其下方的标记则可以追溯到1989年。类似的标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至80年代,它们是深海采矿试验的首批废料碎屑。装备有挖泥器和开沟机的船只在作业之后,遗留下这些废料,然后就离开了。

  最近,科学家们带着相机和探测器回到这里,观察此处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他们发现了一道道从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很快,就会有更多这样的挖痕将遍布海洋深渊——地球上最后一片未被触及的荒野之一。未来的几代人会如何看待这些痕迹?他们会对21世纪初人类对资源的追逐说些什么?

  海底挖痕从何而来?

  为了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挖痕,以及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我们需要潜入史前的海洋。某一天,一颗牙齿从鲨鱼的嘴里掉落,漂到了几百米深的海底。渐渐地,金属从海水中沉淀出来,形成了含水的沉积物,使牙齿上覆盖了一层矿物质。于是,地球上最慢的地质现象之一——多金属结核(polymetallic nodule)的生长——便开始了。

  并不是所有的多金属结核都是从牙齿开始的,也有的从贝壳或骨头碎片开始,或者根本就没有核心,但它们的共同点是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只能生长几厘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异常丰富,以至于覆盖了大片的深海平原。

  多金属结核最早是英国皇家海军挑战者号在1873年的航行中发现的。水手们把这些结核拖出水面,就像抓着岩石做的土豆一样,在手里捏得支离破碎。它们摸起来似乎顶部更为光滑,但与周围沉积颗粒接触的底部则很粗糙,就像浮石一样。水手们可能还嗅了嗅,但这些结核没有任何气味。

  参与挑战者号远征的化学家是最先注意到多金属结核并非毫无价值的人之一。他写道,它们由“过氧化锰”组成,而这是“制造漂白粉的主要物质之一”。从物质组成上,多金属结核由铁或锰的氢氧化物以一个核心凝固而成,因此也被称为锰结核。然而,这些结核所处的地方过于偏远,意味着“它们永远不可能成为能够赚钱的资源”。很显然,这位化学家完全没有意识到多金属结核对深海生物,以及后来的人类会有多么重要。

  数年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结核就像存在某些特有生命形式的岛屿。它们所处的深海平原占地球表面的50%——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壮观规模。如果海洋突然消失,我们将会看到一半的地球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广阔沙漠。在这片贫瘠的平原上,多金属结核为生命提供了一个罕见而牢固的表面。一些特有的海绵动物和软体动物固着其上,而线虫和甲壳类动物的幼虫则生活在它们的缝隙中。

  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学中心的丹尼尔·琼斯主要从事人类干预对深海生物影响的研究。他说:“它们就像花园中的多石区域——在那里生活的物种比在只有土壤的情况下生活的物种更多。”

  近年来,这些结核也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因为其中所含的多种物质可以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参与1873年远征的那位化学家没有发现的是,锰结核还含有钴、镍、铜、钛和稀土等金属元素,而这些东西有朝一日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价值。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各种金属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比如用于锂电池的钴。在 汽车 和电子产品中,锂电池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的问题是,许多金属材料的来源都有问题,涉及资源储量和开采活动的过程等。

  于是,这些深海的多金属结核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目标,尽管开采它们的工程挑战令人生畏。例如,东北太平洋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的结核如果全部开采并干燥,其总量保守估计将达到200亿吨。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开采这些海底矿产很不经济,但现在,一些矿业组织正发起行动,着手开采多金属结核及其他类型的海底矿产。如果他们的计划顺利进行,每年挖掘的海底面积将会达到数百平方公里。

  这样的开采会造成什么影响?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研究人员和采矿公司进行了初步试验,以评估开采结核的可行性和环境后果。在CCZ的不同位置,以及秘鲁附近的Discol试验场,采矿船用专门的机械犁耙刮过太平洋底部,将结核铲起并拖到海面。尽管这项试验并没有完全模拟未来采矿计划所用的采掘机械,规模也小得多,但其结果已经足以让我们了解采矿对海底生态系统的影响。

  某些挖痕是科学家留下的,他们很好奇一个从未被触及的生态系统在被挖掘之后会发生什么。一些新兴的矿业组织在测试开采技术时也会留下挖痕,甚至美国中央情报局也留下过自己的印记。海洋矿产公司(OMCO)是一个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领导的工业集团联盟,利用“格洛马探险家号”(Hughes Glomar Explorer)进行了试验性开采。这艘船后来因为其他原因而出名——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的一次秘密打捞行动中,这艘船携带了一个巨大的钩爪,用于打捞一艘苏联潜艇。

  对深海生命的影响

  多年之后,随着深海采矿计划的加速和勘探许可的开放,研究人员回到了太平洋的这些地点,开始研究采掘多金属结核的长期影响。他们发现,即使在几十年后,这些人造沟槽里的生命依然没有恢复正常。

  在陆地上,被犁耕过的田地往往会萌发出新的生命,但在深海,这些沟槽却相对贫瘠。原先依赖多金属结核的生物,在结核被移除之后便找不到可附着的表面。而另一些需要在软质沉积物中挖洞并觅食的动物,无法在人工压实的海底表面生存。比利时根特大学的Lara Macheriotou及其同事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总结道:“在这些含有结核的深海平原,生物群落会特别容易受到开采结核带来的灭绝风险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社会 学家芭芭拉•亚当曾提出,世界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相邻的“时间量程”(timescapes),各自具有其独特的节奏。据她的描述,工业或农业时间量程的移动速度会比自然和生态的快得多。所有这些时间量程都是相互交织的,当其中一个被迫以另一个的节奏向前移动时,长期的环境破坏就会成为一种风险。

  深海的时间量程是缓慢而富有耐心的。因此,当人类把机器送到海底去采集这些矿产时,两种不同的时间机制便碰撞在一起:一种是深海的节奏,另一种是新技术所带来的快速且短期主义的渴望。

  在地球上,距离苍翠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加速发展的人类 社会 最远的,就莫过于这些深海平原。那里的温度接近冰点,压力巨大,几乎没有光线。依附生命的有机体以“海雪”为生。所谓海雪,是指深海中像雪花一样不断沉降的有机碎屑。这些碎屑时刻不停地飘落,经常被海洋生物消化三到四次。

  “这是一个低温、低能量、食物稀少的环境,这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节奏,”丹尼尔·琼斯说,“在浅水区,动物通常不会发生极端的生理变化。但在这里,任何一个扰动可能都会持续很久。”

  当然,与热带浅水区的珊瑚礁相比,这些地区就像海洋中的沙漠,但它们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并通过自然封存过程在碳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琼斯说:“我们见到了许多在科学上全新的动物……一些有机体还具有药物活性化合物。”长期来看,这些海底区域也有可能与上方水体的渔业相互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群落所发挥的功能可能几个世纪都不会具有价值”。

  在这个巨大的空间中,我们很难看到生命,因为它们太小,分布太分散;我们也无法用照片来显示这个立体空间的规模。和电影中的场景不同,那里并没有魅力十足的巨型动物,但生命种类也足够繁多,毕竟覆盖了地球一半的面积。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为了获取有价值的资源,破坏深海生态系统是值得做出的牺牲。然而,埃克塞特大学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的戴维·桑提洛表示,一种采矿方式不太可能简单地取代另一种采矿方式。他最近在《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杂志上与人合著了一篇关于海底采矿及其潜在影响的综述,文中写道:“这涉及不同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侧压力和激励机制……因此,如果海底采矿真的开始发展,它更有可能成为一种辅助性的矿物来源。”

  尽管从人类道德或经济的角度,我们很难量化深海生命的重要性,但它们的确具有内在价值。至于那些挖掘出来的痕迹,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影响着海底生命的生活。用《脚印》(Footprints)一书的作者大卫•法里尔的话来说,这些痕迹最终会成为“未来的化石”。他指出,在人类世(Anthropocene),我们正留下种种不需要的工业、化学和地质遗迹,而这些遗迹将存在几个世纪。“未来的化石是我们的遗产,因此我们有机会选择自己将被如何记住,”他写道,“它们将记录我们是明知前方有危险,仍不顾一切地继续前进,还是足够在乎地球而选择改变方向。我们的印记会向仍在世的人揭示我们是如何生活的,暗示那些我们珍惜或忽视的东西,以及我们走过的路和选择的方向。”

  这些印记很可能被解读为我们在21世纪初期消费习惯的标志之一。“如果在耗尽某些矿物之后,我们不得不破坏海底的大片区域,那么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现有矿物的浪费有多严重,”桑提洛说,“如果开采海床的最终目的只是将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再延长30年,甚至是通过向市场输送更多材料来加速这种模式……那我们的未来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亲眼目睹广袤无垠的深海世界,甚至现在的深海科学家也是使用远程摄像机,而不是自己下潜到海底。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深海和其中的生命都有着超乎想象的规模,并且不受陆地上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然而,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纪,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人类在海底留下的可不止一两道挖痕或几堆碎屑。当研究人员谈到人类对深海的干预时,他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是“干扰”(disturbance)。用科学的语言来说,这指的是沉积物的漂浮和扩散,以及对海底生物群落的影响;但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非理性的混乱”。作为一个追求理性的物种,我们应该更慎重地对待开发海底多金属结核的问题。(任天)




大洋海底的人为“痕迹”:采矿是否应该牺牲海底生命?
“如果在耗尽某些矿物之后,我们不得不破坏海底的大片区域,那么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现有矿物的浪费有多严重,”桑提洛说,“如果开采海床的最终目的只是将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再延长30年,甚至是通过向市场输送更多材料来加速这种模式……那我们的未来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亲眼目睹...

海南海底下发现72座村落,仍有生活痕迹,难道真有人居住?
由于这个村落一直掩埋于海底之中,所以房屋建筑及物品都保存尚好,可以明确地说明的是这些房屋曾经的确是有人居住过,因为的确有着明显的人生活过的痕迹,不过现阶段是不可能发现有人居住过的迹象。对于这些村落的建筑群为何会出现在海底,专家给出的说法与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完全不一致。当地老百姓认为这些村...

台湾海底发现金字塔,真的有“人类”生存痕迹吗?
难道海底真的有人住?人们在台湾宜兰市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金字塔,这里存在“人类”生存痕迹。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得出,这里的海底文明存在大概有1.2万年了!不过关于这座文明却没有找过任何相关的记载。海底除了金字塔之外还有许多的人头雕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于回廊城墙的建筑物。二、沉入海底...

太平洋底部出现的650公里长痕迹,究竟是什么留下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塔状物体以及这条痕迹非常神秘,有不少网友则认为,这可能是远古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飞行器,它一直在海底移动,只是后来被放弃了,因此在它身后留下了那条长长的痕迹,因为它在深深的太平洋底部,所以长期以来就一直没有人类发现,直到当今的人类通过卫星地图才发现了它的存在,不得不说,...

5000米海底深处突然出现巨大抓痕,这是史前文明存在的痕迹吗?
1. 在地球上最深的海洋区域,科学家们发现了塑料垃圾,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因为它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深远影响。2. 在5000米深的海底,出现了巨大的抓痕,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猜测。有人怀疑这是未知海洋生物的痕迹,也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史前文明的证据。3. 然而,事实可能并不那么神秘。海洋并不是...

5000米海底深处突然出现巨大抓痕,这是史前文明存在的痕迹吗?
在太平洋,存在巨大的沟槽,5000米海底深处突然出现巨大抓痕,触目惊心的抓痕,是怪兽所为还是史前文明存在的痕迹?怪兽现实中不存在,也不存在“哥斯拉”,这个抓痕的始作俑者就是人类,听上去不可思议,人类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准确地来说,确确实实是人类所为,虽然很不想承认。是战争做出...

海南海底发现了72座村庄,依然有活动的迹象,海底难道真有人住?_百度知...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虽然海底人至今为止依然是世界上的谜题,但是这个海底村落的人类痕迹,要归结于百年以来,沿岸村民举行的海葬和祭祀的习俗,导致对海底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这些海底村落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琼山东寨港一带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认为当地人没有按照流程祭祀,结果海龙王发怒...

为什么海里有很多有规则的划痕?我在谷歌地球上面发现的,有可能是外星人...
还有部分有规则的划痕应该是谷歌地图在收集地形时造成的,因为你放大看并不是地形问题而图片分辨率造成的痕迹 航拍机或者测绘船只的航道,海底地形不可能全部用测绘船只探明,船只走过的地方地形比较清晰,航道之间的大部分面积都没有办法探明,只能依靠精度较低的测绘卫星来补充,谷歌为了更好的衔接卫星图,不...

关于海洋神秘之处的资料,越多越好!
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底人”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理由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例如喜食盐、会游泳、爱吃鱼等。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 俄罗斯学者鲁德尼茨基认为,这个大胆的假设很有道理。假...

科学家在北海海底发现了“丢失”石器时代聚落的可能痕迹
科学家在他们乘坐RV Belgica号研究船在北海的11天航行中,从被淹没的化石森林中提取了沉积物样本,该船位于被称为布朗岸或布朗岭的多格兰地区。科学家们说,他们确信他们很快就能在被淹没的土地上找到史前人类聚居的痕迹。[看到北海海底的宝藏图片]“KDSPE”“KDSPs”“我们绝对确信我们非常接近和解,”...

温州市15392677952: 关于人类破坏海洋的资料400字 -
黄舍外用: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②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洋矿产资源的特点及用途 -
黄舍外用: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天然气和海滨、浅海中的砂矿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大洋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中的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矿产.大洋锰结核这一巨大的潜在矿产,广泛分布于世界的洋底.由于其形态和成分上的...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底矿产资源分为几类? -
黄舍外用: 海底的各类矿产资源,包括海滨砂矿在内,统属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丰富,从海岸到大洋均有分布.海滨砂矿床很早已被人类开采利用.浅海的石油勘探已遍及世界各个海域,现已扩展到半深海区域.目前海上产油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所占比重今后还会增长.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床等储量巨大,含金属品位高,随着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将进入开发深海底矿产资源的新阶段.根据矿床的成因、赋存状况等,海底矿产资源可分为砂矿、海底自生矿产和海底固结岩层中的矿产几种类型.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洋中哪里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
黄舍外用: 海洋矿产资源 又名海底矿产资源.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 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底有哪些矿产? -
黄舍外用: 海底里蕴藏着许多矿产,有煤、铁、镁、锰、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稀有的金属.海底煤矿是一种很重要的矿产,它的开采量在已开采的海洋矿产中占第二位,仅次于石油.从海底采的煤有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目前,世界上已探查出的海底最大煤田是英国诺森伯兰海底煤田.我国渤海湾和台湾省沿岸也发现了较大规模的海底煤田.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温州市15392677952: 急急急急 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大洋锰结核矿)广泛分布在各大洋的 - ----米深的海底,总储量约5∽7万亿吨. -
黄舍外用: 选C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 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而以生成于4O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锰结核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储量占一半以上,约为17000亿吨.锰结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积上有100多公斤,简直是一个挨一个铺满海底.

温州市15392677952: 人为破坏大海的行为导致灾难的行为 -
黄舍外用: 范例:海藻引发赤潮.海藻主要营养素是氮磷,一些工业和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到大海,使水中的氮磷越来越多.氮磷超过一定的限度以后,使水中的藻类吸收了这些营养元素,在一个合适的条件下,比如说温度,特别是夏季,会造成大量的藻类出现在岸边.藻类在海洋生物里面竟争力是最强的,一旦遇到营养物,就会迅速增长,必然会威胁到别的海洋生物的生存.在团岛附近海边,有些小鱼苗已经死亡. 水体当中的氧是一定的,当藻类吸收一定氧以后,会导致溶解氧降低,就是缺氧,在缺氧的状态下,鱼类就难以生存,所以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温州市15392677952: 地表面越薄开采石油就容易,所以海底开采石油远远比陆地上开采的容易和多,那么石油是怎么形成的呢?石油 -
黄舍外用: 地球上70%的海洋,所以海洋下面的石油比陆地多. 但是由于海洋的存在,开采方式和陆地上有很大不同,海洋石油开采是不用磕头机的. 勘探开发难度远大于陆地.越是深海越不容易,风险越大.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骸在地下环境中经过很长很长时间形成的.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
黄舍外用: 在大洋中脊和海底火山周围比较多

温州市15392677952: 海底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你对“海洋一资源的宝库”是怎么理解的? -
黄舍外用:[答案] 陆地上主要矿产资源可采年限大多在30年~80年内,天然气的开采也只能维持38年~50年.而海洋中除盐、镁、金、铀、溴化... 这说明重金属软泥也是一种重要的海底资源.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专门从事大洋多金属研究勘测和深海采矿国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