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说要记得行善.但是中国自古以孝为先,无后为不孝.出家人看破红尘,六根清净.

作者&投稿:汪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扩展资料: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
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因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印度教、犹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扩展资料: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1、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2、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3、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 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宗教优缺点:
宗教有让宗教信仰者行动的能力,如果一个宗教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无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它可以使人断恶修善,惩恶扬善。
与优点相反,如果一个宗教宣扬不利于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思想,那么宗教信仰者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排他性: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或多或少都具有排他性,例如佛教徒认为道教最高神祉不过是未出轮回的天道众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冲突不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

古人说的话没错,佛家说的行善也没有问题,首先要知道出家做僧人,是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才行,如果父母不同意寺院是不收的。当然现今社会的怪相就另当别论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就是守了孝行啊。再者出家修行,得道后,父母是受大利益的。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你不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不会知道这里面的事情的。楼主这个问题问的好,但是如果楼主对佛教稍有了解就会发现这两者并无冲突,你的疑惑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个因缘很难得。不是谁想做僧人,谁就能做得了的。一要父母同意,二要有意志和定力,三要虔诚,等等。半途而废还俗者不在少数。也并不是说出了家的人就一定是看破红尘的,出了家的人就一定是六根清净的。出家只是为了远离世俗,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利于修行。如果真的能做到六根清净者那就是圣人了。不是一般的人。

出家并非无情抛弃了父母,而是看破世间万物本无常,因而誓愿斩断一切情欲从而了悟真理。

百善孝为先,这是诸佛所教!也是人伦纲常所不可或缺之德行。
出家了,并没有忘却父母情,而是以大行去回报父母之恩;何为大行?
1.修诸功德,回向父母
2.时刻不忘父母恩,并将天下一切男女视为父母尊长;同体大悲。如此现世父母必获无量福德。
3.出家人了悟佛理,不少得道者虽超脱世间然不忘父母恩,对父母行跪拜大礼以叩谢重恩
4.佛陀留有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其间详述父母十大恩难报,难报也得报;释迦牟尼佛曾了悟佛道,成就正果,然闻父母辞世消息,亦是悲恸不已,并亲自为父抬棺以表孝道。对父母亦以佛法超渡;值得一提的是,其母逝后,世尊尚赴天宫为母说法,堪为世人表孝之楷模。

因而,出家并非无情抛弃了父母,虽则舍弃了只拘束于形体执著的小爱,但以培积福德的大爱去回报父母,让父母罪业消除,身心安康,临终亦可超生善道;勤心修道者,功德皆回向了父母,父母的福报是非常大的,此外还能先亡得度,眷属安康。这是世间凡夫所不能理解与看到的。 与某些在家者不懂得行善积德,成天只知钩心斗角、玩弄心机,如此辈者,纵使时刻能满足父母的物欲需求,然这不是真孝,因为一旦父母去世,在世间若无行善积德,必堕地狱或恶道受尽苦痛,在世的儿女看得到这些吗?这时候所谓的孝心去了哪里?这些都是凡夫所难以理解的啊。唉!

出家人出家修道,不是不要父母,恰恰是为了自己得度以后救父母出离苦海,我们世人以为的孝是在家陪伴,但是佛家是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无。只有出离六道才能离苦得乐,要出离六道就要自己先成佛成菩萨,才有可能渡父母出离苦海。

所谓的看破红尘不是尘世无关
看破红尘的意义就是知道、明了、体悟世间的实相。佛教认为我们是不可能在世间满足自己的追求与欲望。裟婆世界的本质是不圆满,是苦的;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有情与无情终逃不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命运。当我们深入了解无常现象,我们亦然体悟“无我”乃是一切万物的实相。这有别于西方传统的知识与信仰认知,如犹太基督教认为我们的灵魂是永恒不变的。

看破红尘是洞悉与体悟世间的实相,而要追求永恒的悦乐则应该要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不是冷漠无情,六亲不认,而是在知性上体悟世间的本质:苦dukkha、无常anicca、无我anatta;在情感上不因执着而生起烦恼。

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初不出家,哪里有我们三千年的佛法承传,世尊都为我们世现了,成佛后回家劝自己的母亲摩耶夫人也成就。何为大孝,不是给多少钱,置多少地,父母离尘垢,子孝方成就。
看地藏菩萨,有两世是孝女,婆罗门女和光目女,发愿 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目连救母,才有今日盂兰盆节。
当处不论是善的还是恶的,只要结局为善,我们就应该去做。


关于佛。如果自己经常行善,而家里有人经常做恶,这会怎么样,会不会互相...
要知道:因果自受!,,你行善,他作恶,不会影响!,,但是有些事,是:家庭的共业!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都不疲倦。做好事,量力而为。善待别人,决定有好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古语常说「吃亏是福」。有一位仙人化成修道人的形象,每天早上都来林家要粉团。老婆婆心地善良,...

宗教总是一味的劝说人们“一定要行善,始终都要行善”,我怎么觉得这和...
抱歉,楼主你的意思我没有太明白,能把问题说清楚点吗?是不是你觉得劝人一直行善的这样的行为 本身就有点十'恶不赦?还是你觉得宗教认为人类十恶不赦,所以一直让我们行善.?是哪个意思呢?还是其他意思呢?好的,我明白了.我打个比喻:你有个孩子,一直闯祸,甚至犯罪,你作为孩子的家长,反复劝戒他,别...

多行善,多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们常听家里老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教育孩子们多做好事,多帮助人,言传身教,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这样的意识,觉得这是自然的事,不是故意为之。      孩子大了,走入社会,做事就会有正确底线,自然就会多做好事,当然,做好事,帮助人,有...

行善无需人见积德自有天知
你把一百块钱给老弱妇孺,别人会一辈子记得你。一百块钱,如果用作小车加油,几天就花完了,用作买烟酒,也许还不够;但是穷得揭不开锅的人,一百块钱也许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好钢花在刀刃上”,你不要把钱随便给别人,否则你虽然行善了,并不会得善报,或者说得到的善报更小一些。你好好存钱,然后把钱花在该...

常说的积阴德,阴德是什么?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说要积阴德,特别是老人,喜欢用这话来劝人行善,可积德就是积德,为什么要说积阴德呢?所谓行善积德,意思就是通过做善事,积累功德,以获得福报。那么阴呢,就是不显露出来,这里可以理解成不被别人所知。老人口中所说的积阴德,实际上是一种较为迷信的说法,但更重要的意义...

有财富的人不行善,家道连一代都过不了
所谓「积财伤道」,自己有钱了,旁边的邻居很困难,置之不理,结果突然自己家里起火了,没有人来帮忙。甚至旁边的人还说,苍天有眼,烧得好!你看,无视于别人的贫苦,无形当中都让人家寒心了。假如我们父母都是这样,那下一代就更不知道仁慈,不知道关心人了。所以有财富的人不行善,家道连一...

一代不上三代坟 一天不上两家坟 不可不知的祭祀禁忌
这样非但起不到祝福的作用,还是对逝者的大不敬。第二切忌踩踏别家坟墓,这是对亡者的亵渎。第三切忌明火,祭祀时要记住不能动用明火。这样不仅危害环境,还威胁人身安全。第四切忌在世不孝,俗话说的好:生前一次孝,胜过万次扫。生者在世要记得积德行善,这样对逝者尊敬,也能让自己多得福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什么意思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引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旨在强调要注重家风,鼓励“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

一个人要行善积德做好事的正能量句子
一个人要行善积德做好事的正能量句子(篇一) 1、人生在世,根本无法预测自己未来,一味的追求物质财富只会加重精神负担。在短暂的人生中,只有清心寡欲、积德行善、以苦为乐的态度才能活出生命的潇洒与豁达。 2、成功的人不一定快乐,快乐的人也不一定成功,但每一位快乐的人都能活的很幸福,修善心,传善言,修善行...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
柏乐双香:[答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是人类无比的瑰宝. 中华文化这个题目太大.简单地说,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 “君子、贤人、圣人”,再进一步成为道家的“仙人”,再进一步成为佛家所说的“罗汉、菩萨、佛”. “所谓文化,简单地...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孟子 有四端之说: “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 就其中... -
柏乐双香:[答案]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善,是埋藏于每个人心灵中的花种一个真诚的笑容,一次伸手的搀扶,一碗清澈的凉水,一句真心的鼓... 与人为善,心灵得以慰藉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传统观念中,又以"顺"为孝,不"顺"就是不孝.也就是说,父母,长辈说 -
柏乐双香: 应即使纠正.态度不蛮横.语气要委婉.举事例反驳更具有说服力.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如何看待”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与意义
柏乐双香: 孝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推崇的,这对于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创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为什么百善要以孝为先? -
柏乐双香: 我们的生命总是拜父母所赐.在古人思想中..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孝敬父母也是作为子女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儿女长大总是要顺从父母的思想.这也导致封建思想的衍生...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说的就是父母恩情最大 而且.父母从小看着我们长大.和我们感情最深厚. 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估计“仁”也是肯定做不到的!!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百事孝为先还是百善孝为先 -
柏乐双香: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出自清代著作《围炉夜话》.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译文:怀中常抱着仁孝之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佛家讲要行善, 但又似乎善恶不分,请问这是否自相矛盾呢 -
柏乐双香: 这需要从两个角度上讲.首先,善恶的概念究其实质,是人类按照自我需求而设定一个分别意识观,为了高度地满足自我私欲而不断地进行修改,所以又具有时空差异.从这个角度分析,所谓善恶观,其实并没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因而也就不...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佛家劝人行善的句子 -
柏乐双香: 佛教劝人行善的句子: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一阿含》 应该与聪明睿智、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经集》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杂阿含经》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你觉得有道理吗? -
柏乐双香: 完这个就明白了.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

海勃湾区13370292666: 为什么说“孝乃中华民族之传统文化” -
柏乐双香: 自古说:百善孝为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