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历史演变呈现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德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呈现什么特征~

(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特征: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
(2)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就能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会产生分裂和斗争.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破裂.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
中国正式作为国家名称是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也就是叫作中华的国家。
现在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民国,当时合汉、满、蒙、回、藏五个大族为一家,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其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lO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但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一名,在外交文献上出现,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

原创自己写的。大致列了三条。
一、中央集权化
影响中国国家的地理因素:1.农耕民族依赖水利设施兴修,但大江大河纵横千里,常常水患。2.强敌环伺,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了中国从原始部落时期开始,就需要不断联合(比如大禹治水),最后形成一个强大、统一集权国家来对内治水,对外御敌。中国历史演变的第一条脉络,就是整体从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早起的部落联盟、周朝的封建制),经过秦汉两朝的集权强化(郡县制),到了唐宋形成了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明清两朝中央集权又进一步强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社会阶层扁平化
第二个趋势是贵族阶层的消失。从郡县制的建立,到唐宋科举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阶层逐渐扁平化、平民化,除了皇族等极少数统治阶层外,世袭的贵族阶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相对流动性的官僚-士绅阶层。而贵族阶层的消失和皇权的集中是相辅相成。当然,元和清两朝仍然具有统治民族的贵族,是不平等的社会。
三、文明南移化
中华文明发源于北方黄河流域。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侵袭以及北方因为战争、气候等原因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北宋灭亡等等),使得南方不断开发,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个回答挺有意思的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演变呈现出以下特点:1. 皇权中心化: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强大的皇权中心,皇帝拥有绝对权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均由皇帝掌控。2. 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道德伦理,注重家庭、社会、国家的秩序和稳定。3. 周而复始的朝代更替: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但也会不断出现政治权力的更替。4. 集权主义:中国历史上一直倾向于集权主义,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地方自治相对较少。5. 封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曾经一度盛行,贵族、地主、农民等社会阶层分明,社会上层享有特权,下层受到剥削。6. 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上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汉朝时期的东方文化、唐朝时期的西域文化、明代时期的欧洲文化等。外来文化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中国在历史演变呈现什么特点
由模糊、不明确到清晰、明确。

中国在历史演变呈现什么特点
三、文明南移化 中华文明发源于北方黄河流域。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侵袭以及北方因为战争、气候等原因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北宋灭亡等等),使得南方不断开发,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什么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介绍
1、奴隶社会、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原始社会时间很长,但无文字记载,其间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始群居生活的标志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这几种文化的历史跨度从距今170万年前到1万8千多年前之间。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公元前221年,秦始...

家,国二字的数千年演变,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家、国二字的数千年演变,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以下特点:注重家庭和家族观念:家、国二字在演变过程中,始终与家庭、家族紧密相连。中华文化注重家庭和家族的观念,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念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于家庭和家族的重视。强调社会...

“中国”二字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写法是什么样子的呢?
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1、五代十国时期,从907年唐朝灭亡至1296年南宋灭亡,历时近390年。这一时期是连接唐朝与宋朝的重要历史环节,见证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传承。2、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历史由动荡逐渐走向稳定,统一的大趋势持续增强。特别是周世宗的改革,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新的繁荣时期。3、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1、从907年至1296年的390年间,承上启下,是多民族国家和多元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2、五代十国时期是从动乱走向稳定的转折期和统一趋势不断增长的时期,尤其是周世宗的改革,使中国历史再一次步入了新的繁荣期。3、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的开始和发展阶段,是民族关系変动...

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历史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呢?
1.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了一种分合交替的大势。经历了隋唐两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时代之后,天下再次陷入分裂,这或许是历史的某种必然规律。2. 分裂之后,又是天下一统。在五代十国之后,宋朝诞生,其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的演变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中国”一词作为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的正式使用。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9. “中国”一词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但一直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使用,没有一个王朝将其作为政体直接名称。10. “中国”一名在外交文献上首次出现是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

中国100多年前主要历史,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

麻江县17032664874: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 -
南泼谷氨:[选项]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运动

麻江县17032664874: 从历史疆域的变迁中,看出中国发展有哪些特点 -
南泼谷氨:[答案] 由中国历代疆域变迁可以看出,中国是由北向南,有内陆到沿海的发展.随着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和南迁,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步南移.唐朝时在长江流域已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随后宋朝时期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随之南...

麻江县17032664874: 从秦到清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
南泼谷氨: 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愈演愈烈,到鸦片战争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麻江县17032664874: 中国民族特点 -
南泼谷氨: 第一,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聚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第二,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第三,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兼容并蓄. 第四,多样性,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呈现丰富多彩的差异.

麻江县17032664874: 简述中国历史的发展三大框架 -
南泼谷氨: 中国古代史的断限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的鸦片战争前夕,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中国的古代社会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社会相比,既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也有自己的明显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分裂割据时期,但长期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明显趋势.所以我们最重要要把握好时间概念,然后在时间轴上面添加重点的历史时间.就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了.

麻江县17032664874: 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
南泼谷氨: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

麻江县17032664874: 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趋势是什么 -
南泼谷氨: 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⑴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

麻江县1703266487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呈现出那些时期的特点?出现了那些历史趋势?预测后来的历史发展趋势?获得什么启示? -
南泼谷氨:[答案] 总概括: 春秋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三个时期之一,他们形成的主要特点就是而这三个时期最大的特点都是 历史形成: 东周末期,王室对诸侯国的管辖力度大为减弱,甚至诸侯国呈现出不朝拜、不纳贡的局面,从而...

麻江县17032664874: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文化都有哪些特点? -
南泼谷氨: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在西方人那里,做人就不是什么“问题”,或者说没有“做人”的问题.因为人是上帝做的,即便出了问题,也是上帝的事.事却是人做的,出了问题就得人来负责.中国文化认为,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自己“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