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修身之道和教育思想是什么

作者&投稿:敖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论语五则中你了解到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和修身之道~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五则》是有关修养和学习方面的论述,通过“君子”和“小人”在学习和修养上的对比区别,突出地阐述了儒家圣人孔子关于修养和学习上的观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和警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他是古代的结晶,他的修身之道是廉洁,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修身之道:忠恕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修身之道是:豁达开朗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

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的修身之道和教育思想是什么
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

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孔子明确提出了君子道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有三条: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1、“君子三德”强调了三个“不”字,即不忧、不惑、不惧,这源于君子在“智”“仁”“勇”三方面的历练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2、犹如“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真正的强者,总是喜欢藏锋守拙...

中国古代的“修身养性”之道,与当今道德教育有何相通之处,结合个人理想...
1、古人遵循”礼制“”礼节“,同时也注重个人修为2、“修身”分“内修”与“外修”,并坚持两者的统一。3、古人不断通过学习达到既定目标4、现代人要平衡好个人善举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提升个人人格魅力

忠恕之道是孔子修身智慧的精髓其中的恕道指的是
忠恕之道是孔子修身智慧的精髓其中的恕道指的是如下:一、解答 忠恕之道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个人以自身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消极自由是个人在对抗公意时所需要保留的最起码的自由界限,就是不受公意干涉的最低限度的权力。积极自由是个人为了实现自己,...

孔子及其弟子在修身做人上有哪些观点?
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一次一名弟子问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答曰:“若藏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

处世修身格言
徐干在《中论》中认为,君子修身要自重言行,“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明确指出修身之道的要义在于贵言,也即自重言行,《论语》中也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人的言行,一举一动要自重;讲话,一言一行要自重;处世,一事一物要自重;人生,一时一刻要自重。人若不...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1、教育思想: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

关于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修身,和学习方面的句子
一、“制民之产” 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好的政治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孟轲的“仁政”学说为几百年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准备了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并与孔丘思想一道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孟轲被奉为位次孔丘的“亚圣”。 修身的有: 子曰:君子无所争,...

《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提出的精神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教子之道?
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是一部经典的教育书籍,书中包含了丰富的精神方面的见解和教子之道,下面是一些精神方面的独特见解:1.对儿子的性格培养:傅雷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其将来的成功与否,他写道:“品性高下,是非得失,所有的教育都是从此而来。”他认为要“博览群书”,懂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来凤县13218823987: 六条孔子的教育思想或治学之道是什么?
却鱼怡维: 孔子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不断地自觉修养自己的德行.总结了修养德行六条原则:(一)立志,他要求一个人不应以...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 -
却鱼怡维:[答案]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他提出 “仁 ”的学说.他的教育成就有:第一、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
却鱼怡维:[答案] 政治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刑杀,恢复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利益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开办私学,因材施教

来凤县13218823987: 七年级上历史里的孔子教育思想是什么? -
却鱼怡维:[答案]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却鱼怡维:[答案]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
却鱼怡维: 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

来凤县13218823987: 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有谁知道? -
却鱼怡维:[答案] 教学思想:有教无类,经世济民,尊王道、重礼仪.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受.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教育思想或治学之道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却鱼怡维: 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及其弟子在修身做人上有哪些观点? -
却鱼怡维: 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

来凤县13218823987: 孔子的教育思想 -
却鱼怡维: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