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愚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的君和候有什么区别,哪个官位更大一些?~

春秋战国时君代表周天子,侯指诸侯。
君在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

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但“侯”的地位又较“君”的地位为尊。战国前期,韩、赵、魏等国国君的爵位就为侯爵。如魏文侯、韩昭侯、赵献侯等等。前323年,发生了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等“五国相王”事件,即五诸侯国互相承认其王号。但是,赵国的国君,也即后来的赵武灵王,认为凭赵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王。所以,在其回到赵国,不但没有称王,而且还贬号为君。让赵国臣民称其为赵君,而非赵侯。而到了战国后期,如卫国,其国土日削,于是也贬号为君。

到战国后期,虽然“侯”与“君”,在本质意义上都属於封君。但“侯”的封地远比“君”要大得多,“侯”属於超级大封君,如文信侯吕不韦,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而对封君来说,其封地能达到万户,就已经属“大封君”了。封“侯”的都是国相级人物(嫪毐有宠於赵姬,属特例)。所以,在战国时期,“侯”与“君”的地位是绝不可同日而语。
“侯”和“候”是容易被忽略的形近字,在使用时常被写混、读混.要分清这两个字,先得弄明白它们各自的意义.
“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如《周易》:“利建侯.”(有利于建国封侯)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以及成语“侯门似海”;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杜甫有诗“李侯有佳句”,“侯”相当于今天的“君”.“侯”可作为声旁,构成一些形声字,如“猴”“喉”“瘊”等.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比如“候车、候诊、候补”中的“候”.“候”也可指“问好”,如“问候”.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候”不充当声旁构成形声字.侯(hou第二声)

战国时期“君”和“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侯爵的级别要比“君”的级别大很多,大周王朝建立之后,分封有功之臣,在分封的时候,国君排名第一,一定要记住是国君而不是“君”,然后就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在这局等爵位当中,根本没有“君”这个称呼出现,在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平原君,信临君,都是由国君分封或者是由侯爵分封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侯的爵位比君的爵位大,这是在战国时期,非常讲究的一件事情,但是到了秦大一统的时候,君和侯就是融合在一起了,被人们称为君侯,不过无论是君还是侯,最终还是要听命于王,关于“君”这个称呼还真的有几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也就能看出君和侯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了。

齐国有一位,孟尝君,看见了吧,是在国君之下有一个叫孟尝君的,这就说明孟尝君在国君之下,也在公侯之下,孟尝君被人扣押在秦国的时候,由于孟尝君手底下的奇人众多,有一位人才装了狗洞,帮助孟尝君偷得了钥匙,然后又有一位人才学鸡叫,帮着孟尝君片开个大门,这样才得以让孟尝君离开了秦国,而回到了齐国,也就有个一个成语叫鸡鸣狗盗。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于“君”的故事,还真的有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大战,赵国想要去楚国求援,缺少一个去谈判的人,这时候赵国平原君门下有一个人叫做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去当这个谈判专家,这也就有个毛遂自荐这个成语,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平原君,这个称呼,而这个称呼,也只不过是赵国的一个大臣和皇帝的一位内亲而已,所以他和侯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这指的都是战国时期。

周王室分封的,是国君,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到战国诸侯都称王),我们统称诸侯。
君是诸侯分封的,在自己诸侯国内的采邑,这些采邑的统治者,我们称之为君。大的采邑的统治者有称侯的(如成侯邹忌)
他们没有具体的俸禄,君(侯)可以在自己的采邑里收税。君的封地一般是五十里左右,一千户左右。侯可以是五百里甚至个更多,如秦国的文信侯吕不韦,就封十万户。


春秋侯是一国之主,战国时为何大臣也称君侯?君和侯有什么区别
侯在春秋时期代表一国之主,“侯”、“王”、“君”三级称号,虽只是一字之差,若是在古时候用错这些称号,可是关乎家族存亡的大罪。同时对于绝大多数渴望建功立业的人而言,封君、封侯,更是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梦,例如飞将军李广便留下了“李广难封”的遗憾。 众所周知,封侯一事,至少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那时候“...

周朝时期王,侯,君,公,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
公:有时指爵位,如“宋公”、“虢公”等。如果用在谥号中则是指“先公”,如秦孝公、卫武公、齐桓公等。有时也是对王朝大臣的称谓,如周公、召公等。周朝爵位为公爵的诸侯只有宋国国君和虢国国君等少数几个。侯:周代五等爵中的第二个。周朝的诸侯大多数为侯爵,如齐、鲁、燕、韩、赵、魏...

春秋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为正文环节,是笔者个人对于君与侯之间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对还请指正。其一,不能封侯只能封君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属于礼崩乐坏的纷争乱世,但说一千道一万,各国之间还是有周王室这个存在。尽管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落到无人愿理的地步,但他依然是明面上的正统。而且周王室只要存在...

战国时候的君和侯有什么区别
如果他底气足,可以找个理由把自己提升为“王”,当然,有些时候是被重大外交活动里的被裹挟着称王的,比如苦逼的韩国和并不苦逼但特别会卖惨的赵国。当然,周天子始终有王号。战国时期的尊号还会变,和诸侯国的处境有关,混得太不顺的时候会用“侯”甚至“君”,并不是特别固定。西周和春秋的“公...

秦国的候和君哪个大?
君是诸侯分封的,所以说侯要比君的等级高,君的等级要低一些。秦惠文王之前,秦国只是一个很小的侯爵国,只要周王室在,秦国就得按照周王室的规矩来。秦昭襄王之前,秦国王室之外没有一位侯爵,后来才有了二十等级爵位,君爵是侯爵的次一级爵位,也就说说侯爵要比君爵大。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有能力...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
是的 春秋时代列国国君一般都被称为公或者候,也有部分是君,比如秦国和楚国,他们的爵位比较低

古代的诸候与君王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秦国爵位是伯,晋是侯,再如商朝的箕子,微子等就是子爵。而周天子就是王 但是,这仅仅是西周早,中期的格局。到了西周末年和东周,诸侯势力暴增,周实力大减,无力再控制诸侯国,天子渐渐只剩下个“名誉主席”的地位 到后来,随着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消除分封割据的局面。但是秦暴政,到二世而终。

春秋战国时,国君以下等级排列顺序是什么
国君以下等级排列顺序是:王、公、候、伯、子、男。爵禄在古代往往连称,受爵后必得禄。西周时,公、侯是封国内的君主,封国内的财政收入全归其所有,但公、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义务。以后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征收,而是由王朝拨给。后来食邑变成了一种虚名,只有...

周朝的爵位制度是怎样的?公、侯、君对应什么爵位?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

战国时“君”是什么爵位?
战国时,天子逐渐失去权威,各诸侯纷纷自封为“王”,在“王”之下,分封的最高等级的爵位就是“君”。其格式类似于皇帝封“王”。“君”的爵位在秦之后被其他爵位替代了,但仍有少数保留:一是女性爵位,如县君,类比县侯。汉武帝时有修成君金俗,历代王室女性均有县君、乡君、郡君的封号;二是...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请问战国时代给臣下封号里的君(例如武安君、安国君、战国四大君子)和侯哪个大?有何区别?谢谢 -
才崔艾本: 当然是侯大,公侯伯子男,君不入列记得采纳啊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战国时期的君的称号是一种尊称吗?
才崔艾本: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_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时期的君与侯(就拿武安君和应侯相比),哪个地位更高 -
才崔艾本: 君的地位更高. 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战国时,天子逐渐失去权威,各诸侯纷纷自封为“王”,在“王”之下,分封的最高等级的爵位就是“君”.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我国春秋战国的"君"是怎么回事? -
才崔艾本: 周王室分封的,是国君,有五等爵位,我们统称诸侯. 君是诸侯分封的,在自己诸侯国内的采邑,这些采邑的统治者,我们称之为君.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_丧服》篇讲:...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战国时期为何有的君主称号叫公、侯、王?各不相同 -
才崔艾本: 本来开始周天子还强盛时,各诸侯服周天子,那时都称公,后来,周天子不行了,各诸侯都强大起来,开始不服周天子,觉得自己可以独挡一面,便纷纷自称王,侯这个称呼用得少,只是公向王过度时用过,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和“王”有着怎样的区别? -
才崔艾本: 周代还没有“皇帝”这个称谓,最高统治者是周王,下属的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领地称为“国”.如鲁地,最早封给周公,其子孙世袭为公爵,称号就是“鲁X公”,封地是“公国”.而蔡叔度的其子孙世袭为侯爵,称号就是“蔡X侯”,封地为侯国.到了春秋时期周王统治力下降,有实力的诸侯都自称或是被称作“公”,周王也无可奈何.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基本已名存实亡,各个诸侯也先后称王,俨然与周王平起平坐了.无论“公”还是“王”,都是对一国之君的称谓,区别在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是春秋时期的君主,而“燕王”则为战国了.惟一一个例外是楚国,由于当时楚国处于南方偏远之地,周王朝势力鞭长莫及,早在西周的时候便开始称王.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我国春秋战国的“君”是怎么回事?
才崔艾本: 君的意思很多看他是什么时期或是和神子组成的词语,你所谓的君就是古代时期,君王统称可以说是君主,或是高管有时候也称自己为君. 君 jūn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战国时代君和公的职位那个大, -
才崔艾本: 君: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封爵“君”的为王室子弟或者权臣,如信陵君. 公:周朝时期,爵位的顺序本是“公侯伯子男”依次排序..进入战国时期后,各强大诸侯之间皆自称为“公”,如齐桓公.借以抬高身份. 可以说,此时的“公”为诸侯国王,“君”则辈份小一辈.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为什么战国时候的臣子都已君为爵位? -
才崔艾本: 爵一般称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给,长期不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世袭.西周的爵位有诸侯、大夫、士三级.战国时期各国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执圭是楚国特殊的爵称.战国时的爵称大都与官职分开,有的只有爵称而无官职.

恭城瑶族自治县15973419860: 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大夫和国君关系的区别,和变化 -
才崔艾本: 首先你要明白周朝的诸侯等级:男,子,伯,侯,公. 男,子,伯这些低等爵位就不说了. 士大夫封爵最高只能封侯,他们的国家叫侯国.如蔡侯,临淄侯等. 王室成员除储君外封爵最高只能是公,称公国.如齐桓公,晋文公等. 天子称王,威服四海是最高统治者.如周幽王,周文王等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只是周王室的臣民.而到战国时,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取而代之亦称王.完全是一方君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