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二十二臣都是谁?

作者&投稿:慕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帝本纪·虞瞬翻译求翻译啊!!!!~

请速采纳!谢谢

【原文】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
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
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
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於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
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
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震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
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
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
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
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译文】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父亲人称瞽叟,瞽叟父亲名叫桥牛,桥牛父亲名叫句望,句望父亲名叫敬康,敬康父亲名叫穷蝉,穷蝉父亲就是帝颛顼,颛顼父亲名叫昌意:到舜已经七代了。从穷蝉一直到帝舜,都卑微,只是普通百姓。

  舜的父亲瞽叟瞎了眼睛,舜的母亲死后,瞽叟续弦生了象。象狂傲骄纵。瞽叟欢喜后妻的儿子,时常想杀死舜,舜每次都躲避开;有小过失的时候,便接受处罚,以顺从的态度待父亲、后母和弟弟,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

  舜是冀州人,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作过陶器,在寿丘作过多种手艺,又在负夏赶集作过小生意。

  舜的父亲瞽叟心不向善,母亲言不及义,弟弟象狂傲骄纵,都想杀死舜。舜顺从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友善。象想杀他,找不到借口;他却一心只是希望常侍候在父母的身边。

  舜二十岁有孝名,三十岁的时候,帝尧询问可用之材,四位诸侯领袖都推荐说虞舜可以。于是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怎样治家;又使九个儿子与舜共处,观察他怎样处世。舜住在妫水湾里,家居行为认真不苟,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身份高贵而骄傲,侍奉舜的亲人,能遵守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都更加友爱。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能让出自己的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上的人都能让出自己的住所;在黄河沿岸作陶器,黄河沿岸出产的陶器没有粗制滥造的。一年之后,他所住的地方成了村落,两年便成城邑,三年便成都市。尧于是赏给舜细葛的布衣和琴,又为他建筑仓廪,并送给他牛羊。瞽叟还是想杀死他,要舜到仓廪上去涂合缝隙,瞽叟从下面放火焚烧仓廪;舜利用两个斗笠护住身子,跳下来逃走了,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时候,特别开了个隐密的小孔道,可以从旁边出来。等舜已经深入井中,瞽叟与象合力倾倒泥土把井填实,舜从隐密的小孔道潜逃出来跑走了。瞽叟和象非常高兴,以为舜已死。象说:“主谋的是象,象愿意把舜的财物分给父母一份。”接着说:“舜的妻子——尧的两个女儿和琴,象来享用;牛羊仓廪,分给父母。”于是象就到舜的卧室居住,弹他的琴。这时,舜去看他,象愕然不快,说道:“我想念你正想得厉害啊!”舜说:“这样的话,你就很好了啊!”舜仍然孝顺瞽叟,友爱弟弟,更加仔细小心。于是尧试用五种伦理和各种官职来考察舜的才能,结果都办得令人满意。

  从前,高阳氏有八个好儿子,世人受了他们的好处,称他们叫做“八恺”。高辛氏有八个好儿子,当时人们称之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能继续前人的善行,不曾损毁过他们的令誉。到了尧的时代,尧没有能任用他们。舜任用八恺的后人,使主持地政,揆度各地适合生长的农作,结果没有一处不是相宜的。又任用八元的后人,使宣扬五种伦理于四方,于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家庭融洽,社会祥和。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儿子,掩盖(他人的)善行,隐瞒(自己的)罪过,好做坏事,天下人称他“浑沌”。少暤氏有个不成材的儿子,诋毁诚信,嫉恶忠直,奖饰邪恶的言论,天下人称他“穷奇”。颛顼氏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接受教训,不知道什么是好话,天下人称他“梼杌”。这三个家族,世世代代为人所患。到了尧的时代,没有能驱逐他们。缙云氏有个不成材的儿子,贪饮食,好货财,天下人称他“饕餮”,大家讨厌他,把他和浑沌、穷奇、梼杌三个恶徒相比。舜被派到四门接待宾客,便放逐这四个凶族,把他们赶到四境最偏远的地区,去抵御人面兽身的妖魔鬼怪。于是(宾客络绎道中),四门敞开,大家都相传没有凶人了。
  舜进入原始森林,遇暴风雷雨而不迷失,尧于是知道舜足以托付天下。尧自己从帝位退下来,使舜代行天子之事,巡视天下。舜被重用,替尧办事二十年,尧使他代行政事。代行政事八年,帝尧逝世,三年之丧过后,让位给丹朱,天下人都来归属于舜。

  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等人,从尧的时代都已被任用,却没有分配适当的职务。于是舜到先祖庙,谋商于四方诸侯领袖,大开四面城门,以畅通四方的见闻;命令十二州首长,评论天子的言行,施厚德于民,不接近谄佞的人,蛮夷便都能服从。舜对四位诸侯领袖说:“谁能够努力工作,光大帝尧的事业,就使他任官辅佐政事。”都说:“使伯禹作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水土,可要尽忠职守啊!”禹跪拜叩头,想让给后稷、契和皋陶。舜说:“很好,你去吧。”舜说:“弃,老百姓已经没有吃的,你来主持农业,种植各种谷物。”舜说:“契,老百姓不和睦,父母兄弟子女不融洽,你来作司徒,用心推行五常之教,可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舜说:“皋陶,野蛮民族扰乱华夏,杀人越货,内忧外患,你来作士。五种刑罚要量刑适中,裁定的五种罪犯,分送三处执行;五种放逐要有一定尺度,裁定的五种罪犯,给予三种居所。只有公正廉明才能使人心服。”舜说:“谁能办好我的工务?”都说:“垂可以。”于是使垂作共工。舜说:“谁能管理我山陵沼泽的草木鸟兽?”都说:“益可以。”于是使益作朕虞。益跪拜叩头,想让给几个同僚朱、虎、熊、罴。舜说:“去吧,你最合适。”就派朱、虎、熊、罴为助理。舜说:“啊,四位诸侯领袖,什么人能主持我的三种典礼?”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啊,伯夷,由你作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清明才能正直。”伯夷想让给夔和龙,舜说:“他们是不错的。”使夔作典乐,教导贵族的子弟,正直而能温和,宽容而能谨慎,刚强而不暴虐,平易而不怠慢。用诗来表达意志,用歌唱来曳长语音,用音乐衬和着曼妙的歌声,用律吕来调节音乐。各种乐器的声音要能和谐,不要乱了节奏,神和人便都能和穆了。夔说:“啊!我用轻重不同的手法敲击石磐,连野兽都相率地舞蹈起来了。”舜说:“龙,我厌恶谗言和伪善,骚扰我的人民,命你为民喉舌,晨昏替我宣布政令,并转达下情,一定要信实。”舜说:“啊,你们二十二个人,要小心谨慎啊!要时刻辅助上天交付我的事业。”每三年考核政绩一次,经过三次考核,该降级的降级,该升迁的升迁,该疏远的疏远,该亲近的亲近,于是一切事业都振兴了起来;并且分解了三苗。

  这二十二个人都能完成他们的工作。皋陶作狱官,能持平,百姓都对他们所得到的判决心服。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都能谦让。垂主理工官,每一项工务都能完成。益主理虞政,山陵沼泽都开辟了。弃主持农业,各种谷类都长得茂盛。契作司徒,百姓亲睦。龙主持接待宾客,远方人都来到中国。十二州首长所至之处,大九州的人没有敢回避的。只有禹的功劳最大,导通了九大山,整治了九大泽,疏浚了九大河,界定了九大州。各州都拿特产来入贡,没有不合规定的。五千里见方的领域,一直通到边陲的荒服。南方安抚了交阯、北发,西方的戎、析枝、渠庾、氐、羌,北方的山戎、发、息慎,东方的长、鸟夷。四海之内,都感戴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九韶的音乐,使各方奇异的珍品都致送到中国来,凤凰也来展献舞姿。天下颂扬帝德,都从虞舜开始。

  舜二十岁有孝名,三十岁尧举用了他,五十岁代行天子之事,五十八岁尧去世,六十一岁取代帝尧登上帝位。登帝位后三十九年,到南方巡狩,死于苍梧之野。葬于长江之南的九疑山,这就是零陵。

  舜登上帝位之后,车上建着天子的旗,去朝见父亲瞽叟,恭恭敬敬的一点不敢大意,完全是人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封弟象为诸侯。

  舜的儿子商均也不贤,舜于是早作打算,把禹推荐给上天(代行天子之政)。十七年后寿终;三年之丧过后,禹也把天子之位让给舜的儿子,就像舜让位给尧的儿子一样。直到诸侯都来归属于他,然后才登上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有封地,以供奉先人的祀典,穿自己的衣服,礼乐也都用自己的;用客人的身份见天子,天子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臣下,表示不敢专有天下。

尧、舜是我国历史上由部落联盟发展为国家后的第一、二代帝王。帝王的产生由各地的地方领袖(泛称“四岳”)协商推举的,在换届之际,也是由尧征求四岳的意见而后禅让于舜的,舜也依此惯例禅位于禹。但是禹以改为帝王世袭制,成为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开国之君。尧在位时,朝中的大臣尚未明确分工,舜继位之后,才开始了官职的设置,行政体制才系统化而完备,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全国中央政府机构是由舜开始的。记载这次分工的,其最早史籍是《尚书》(俗称《书经》)中的《尧典》和《舜典》,这二典原为一篇,名为《尧典》 (或名《帝典》),原来的《舜典》失传了,后儒就把《尧典》一分为二,将其后半篇定名为《舜典》了。
二典的由口头文学记录为文字,应该是在文字的出现相当成熟的时期殷商时代开始的,因为《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据国家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11月发布)的研究,夏禹的在位于公元前 2070年左右,而殷商王朝的建立则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那末,二典的产生是在舜时代的四五百年之后,所记史实必然难免失真,而且它的在民间传播,则又是由儒家和墨家开始的。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距二典的著录又约一千年,在长期承传之中,又可能有增删之处。此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度失传,幸亏济南伏生保存了它。伏生时代,二典已成为仅有的孤本,如有遗漏错讹也无从校勘,自然也有失真的可能。何况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由博士各担任一经的讲授,由于是官学,而且学生的入仕要经其师之认可,因此不敢提出相反的问题,强调“师承家法”,所授经文任由博士主观传授,他所传授的如经其改动,也难于发现,这又更增加了失真的可能。如此看来,二典所记的史实是真伪混杂的,因而在篇章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之处,甚至不合情理之处。但是它终究是最古的记载,我们只能在存疑的情况下予以保留,在有力的反证未发现之前,只能沿袭旧说,以二典为据来叙说这段历史。
由于王朝的行政分工机构是由舜来开始的,引起读者的重视,但在《舜典》中所记的舜所说的“二十二人”与其具体分工的人数不合,从而引发了历代学者的聚讼,说法多种,迄无定论。如今试探求一下,希望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答案,敬请读者教正。
据《舜典》文本,舜在继位之后: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咨十有二牧,曰:“时哉唯食。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使之靠近朝廷)………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允许之)其下即依次记述舜任命大臣分职的情况:禹被任命时,曾让于“稷、契暨皋陶。”但是舜仍任命之,说:“汝往哉!”并采纳禹的提议,即命弃任后稷,契任司徒,皋陶任士(士师)。然后又征询大家,“畴若予工!”佥曰:“垂哉”,虽然垂将共工一职让给殳斨暨伯与,但是舜不允,说“往哉!汝谐”。舜又向大家询问“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益虽让与朱虎、熊罴,但是舜未允,仍任命他任“虞”这职位。(《史记》则有舜只让朱虎、熊罴为益之佐,之事)舜又“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于是任伯夷为秩宗。伯夷又让职于夔、龙,舜未允许,但是采纳其推荐,任夔为典乐,龙为纳言之职。分配职位完毕后舜于是说“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问题是出在“二十二人”的数目,他具体任命了自禹至龙共九位大臣,如果加上四岳、十二牧则是二十五人,如果去掉四岳,则是二十一人,于是引出学者各作出不同的解释:
(一)东汉马融以为“稷、契、皋陶皆居官久,无所复敕。禹以下及垂皆初命,凡六人。与上十二牧、四岳,凡二十二人。”(《史记·五帝本纪》之《集解》所引)但是,排除稷、契、皋陶,是因居官久,文本并无交代,而四岳等则更“居官久”,为何不排除?又何况四岳并非朝臣。因此不能说服人。
(二)马融的弟子郑玄为了弥补其师说。将四岳排除,另加上诸臣推荐未任职的殳斨、伯与、朱虎、熊罴来代替四岳(参见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文)。因为郑玄知道四岳是地方领袖,连帝王也由其推荐,又是大臣的推荐者,自然不是朝廷命官,所以不数四岳。但是他另举的四人也存在问题,因为这四人名字因读法各异,有的学者渎“殳、斨“暨伯与”。认为殳是一人,斨是一人,伯与是一人,共三人”。有的学者得读“朱、虎、熊、罴”为四人,那末这四人就成为五人或六人,甚至七人了。何况这些人并未承担具体职务,即使依照《史记》的说法,以朱虎、熊罴为佐,也能算数,即使算数,因句读不同,人数各异,还是对不起这二十二人的号来。
(三)宋人蔡沈《书集传》,据程颐、朱熹的意见,则以为“四岳”是“官名,一人而总四岳诸侯之事也。”这倒简便,十二牧加九大臣为二十一,四岳成了一人,正好凑足二十二之数。不过,这说法太牵强武断。因为文本明明在尧、舜征求四岳意见时,常写作“佥日”,即“都说”,如是一人,为何写“佥日”,而且不止一次这样写。更明显的是文本写舜在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至南岳,八月至西岳,十一月至北岳,与“四岳”是一人岂不矛盾?如此武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四)近人顾颉刚以为“十二牧”不是先秦的文本原句,而是由汉代人受了汉武帝的将全国划为十三州的启发,去掉中央直辖一州而为十二州,而将原本九州而改为二十州的。这样,四岳加上舜所任的九官,为十三人,再加上所谓纠正过来的“九牧”,正是二十二人。(据《尧典著作时代考》,见河北教育版《顾颉刚卷》)顾氏以禹才开始平九州,不可能在禹平水土之前先画为十二州,故“十二牧”实应为“九牧”。虽然是有其道理的,但在文本中尚出现了“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的文字,并且是紧接舜巡守四岳之后的记事出现的。可见文本是先以四方为基数,每方再加倍,每方各分为左中右三方,正是十二之数,它可分为八、十二、十六,但不能分为九的。《韩诗外传》云:“王者必立牧,方三人者何?(每方命三个人为何呢?)所以使窥远牧众也。”《说苑·君道篇》云:“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白虎通义·封公侯篇》云:“唐虞谓之牧何?尚质,使大夫往来牧视诸侯,故谓之牧。旁(同“方”)立三人,凡十有二人。”以上的文献都出自汉代,《说苑》则是辑自汉代以前的旧文的。可见,不应轻易否定“十二牧”而代以“九牧”。从上举三古籍可以看出四岳与十二牧的分别来,即四岳为四方诸侯之长,而十二牧则是朝中命官,“使窥远牧众”,“出举远方之民”,“使大夫往来牧使诸侯。”可见它是朝廷派出的巡阅使之类的官员,是朝中之臣,与四岳不同,故可以归入“二十二人”之数。
如果不从以上诸说,如何解释二十二人的具体名目呢?其实,参照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文字是可以解决的。《史记》原文是抄录《舜典》的,由于传授渠道不同。他依据的文本与今本《舜典》稍有异同。《本纪》在记叙舜“谋于四岳”向群臣分配职务之前,还有一段文字,为:
(舜)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按以上共十人),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这段文字中有彭祖其人,正好是十位。但是正如《舜典》一样,在分配职务时,《史记》也未举出彭祖有何分职。这是为什么?清人皮锡瑞在《今文尚书考证·卷一》云:“九官之外增彭祖者,盖史公所据古说有之。《大戴礼·五帝德篇》‘孔子日:举腕、彭祖而任之。’则彭祖自尧时已举,正与史公说合。”看来先秦文本确有彭祖其人,不过在汉儒写抄传授《舜典》时遗漏了,而《史记》所据文本则未漏载。彭祖的失载,也许因他没有具体职务,被抄写者忽略。彭祖之未有明确分职,当如后世的“不管部大臣”或“无任所大臣”一样,是负责协调或代理其他分职大臣的事务的。
据上所述,我们自应依靠《史记》所据的旧说,因为《史记》的撰写,并不必汉儒传授的《尚书》的时间晚,甚至更可靠一些。我们现据《史记》将“二十二人”的名目分列于下:
1.伯禹——司空
2.弃——后稷
3.契——司徒
4:皋陶——士(《史记》另处写作“大理”)
5.垂——共工(另处写作工师)
6.益——虞(另处写作主虞)
7.伯夷——秩宗(另处写作主礼)
8.夔——典乐
9.龙——纳言(另处写作主宾客)
10.彭祖——“无任所”至于十二牧,则根据上举《韩诗外传》等书,认为四方之每方各分左中右三牧。虽然有的学者对“十二州”的解释,参照古书中的州名凑齐,而又各不相同,却难于使用。十二牧为:
11.东方左牧
12.东方中牧
13.东方右牧
14.南方左牧
15.南方中牧
16.南方右牧
17,西方左牧
18.西方中牧
19.西方右牧
20.北方左牧
21.北方中牧
22.北方右牧
这样与前面十人相加,正好是二十二人。
另外,我再重申,《舜典》与《史记》对尧舜的事迹记载,虽来自古久的传说文籍,但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显然不合,因为它的制度甚至比后来夏商还精密。尤其是我们注意到,舜手下的大臣:
禹是夏朝开国之君
契是商朝之祖
弃是周朝之祖
益是秦朝之祖同时,在《史记》有关上述各王朝的《本纪》中都写到他们的姓氏也是舜所赐予的。这就不由得令我们联想到是出于春秋前后的矛盾强调全国团结,强调同祖同根的愿望而拟出的理想局面。这更使我们联想到战国以后,齐国五行学派流行,造出了比尧舜更古的黄帝、炎帝来,以达到加强“炎黄子孙”的共识的目的。虽然,这未必是事实,然而关于尧舜的传说,到底比黄帝的出现要早,是反映着若干史实和史影的,在未有更可靠的文献出现(如近代新发现的甲骨文、汉墓简牍等类)之前,还是以慎重的态度,照录为妥,即使在存疑保留之下也罢。

---作者:徐北文

1、伯禹——司空

2、弃——后稷

3、契——司徒

4、皋陶——士(《史记》另处写作“大理”)

5、垂——共工(另处写作工师)

6、益——虞(另处写作主虞)

7、伯夷——秩宗(另处写作主礼)

8、夔——典乐

9、龙——纳言(另处写作主宾客)

10、彭祖——“无任所”

至于十二枚,则根据上举《韩诗外传》等书,认为四方之每方各分左中右三牧。虽然有的学者对“十二州”的解释,参照古书中的州名凑齐,而又各不相同,却难于使用。十二牧为:

1、东方左牧

2、东方中牧

3、东方右牧

4、南方左牧

5、南方中牧

6、南方右牧

7、西方左牧

8、西方中牧

9、西方右牧

10、北方左牧

11、北方中牧

12、北方右牧

这样与前面十人相加,正好是二十二人。


大凡君子与君子文言文译文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

《史记·五帝本纪》翻译
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

《朋党论》字词疏理
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这是说:“互相称美...

欧阳修写过哪些古文??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饮滁水而甘。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义所惜者名节的汉语意思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鹏文言文翻译
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

我想问一句文言文,译文好像是火看起来比较可怕,就没有人去靠近,水看...
然而都因此致乱而使他们亡国。而彼此称道赞美、推举谦让而自信不疑的,莫过于舜的二十二臣,舜也并不怀疑他们且都予以任用。然而后代的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倒称赞舜是聪明的圣人,因为他能辨识君子和小人呵。周武王时代,推举他的国里臣子三千人合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结为朋党的...

尧圣的故事有哪些所有关于尧舜的故事
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 (三) 尧帝陵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尧冢也有好几...

舜的事迹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595赞·21,186浏览2018-02-23关于敬老爱老的小故事五十字左右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

欧阳修写了一篇什么文章,会让雍正读罢放话:修在今日,朕必诛之?
欧阳修写了一篇皇帝与臣子共治天下的文章,而且欧阳修他把士大夫写的非常的清高,他把君臣地位写得差不多一样,所以雍正皇帝读欧阳修写的文章之后,就非常的想杀了他。欧阳修他是当时宋代的一位非常厉害的儒家学者,当时宋代的时候君臣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密切。两宋时期的君臣关系非常的和平。皇帝和臣子子...

任县15753806980: 虞舜二十二臣都是谁?
臧琛罗塞: 1、伯禹——司空 2、弃——后稷 3、契——司徒 4、皋陶——士(《史记》另处写作“大理”) 5、垂——共工(另处写作工师) 6、益——虞(另处写作主虞) 7、伯夷——秩宗(另处写作主礼) 8、夔——典乐 9、龙——纳言(另处写作主宾客) 10、彭祖——“无任所” 至于十二枚,则根据上举《韩诗外传》等书,认为四方之每方各分左中右三牧.虽然有的学者对“十二州”的解释,参照古书中的州名凑齐,而又各不相同,却难于使用.十二牧为: 1、东方左牧 2、东方中牧 3、东方右牧 4、南方左牧 5、南方中牧 6、南方右牧 7、西方左牧 8、西方中牧 9、西方右牧 10、北方左牧 11、北方中牧 12、北方右牧 这样与前面十人相加,正好是二十二人.

任县15753806980: 欧阳修写的小人无朋的意思 -
臧琛罗塞: 朋党论/欧阳修翻译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从古代就有了,只是希望国君能够分清楚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一般说来,君子和君子是因为志趣相同而结为朋党,小人和小人则是因为利益相同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啊! 然而臣下...

任县15753806980: 月薪制的是22天工作日还是30天 -
臧琛罗塞: 每个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应该是,每个月的总的天数-双休日-国定假期=当月工作日 如果是计算加班的话,现在应该是月工资除以21.75=标准平均日工资(/8小时),然后在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计算加班费.

任县15753806980: 今天是周日,从明天起,第22天是周几?怎么算? -
臧琛罗塞: 今天是周日,明天也就是周一.、 周一算第一天的话,一周有7天,三周也就是21天,第21天就是第三周的周日.第22天就是三周后的第二天,就是周一.

任县15753806980: 我家养了两只巴西龟.家里室温22℃,所以...用冬眠么.另养巴西龟有什么注意事项 -
臧琛罗塞: 那么温暖是不会冬眠的 是不是缸太小了?也有可能只是在玩而已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