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的发展和过程

作者&投稿:元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炮弹的发明和完善都经历了什么?~

所有早期的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的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但性能很差。在1421年攻克科西嘉的圣博尼法斯的战斗中使用了安有导爆索的炮弹,威尼斯人1376年在贾德拉也使用了这种炮弹。使用这种带导爆索的炮弹对炮手来说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制或铁制的炮弹壳内装上炸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结果是许多炮筒部爆炸了,炮手也当即丧命。
1510年,又出现了铸造的整发弹和球形实心弹。这些炮弹由称作“榴弹炮”的特种火炮发射,弹上装有弹托装置,可以使“弹眼”和引信准确地对准炮膛轴线,朝向炮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开始研究榴霰弹。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都把炮弹称为“枪榴弹”,这个词原意指“石榴”,因为弹壳内的炸药看起来象无数的石榴籽。
英国人施拉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了子母弹,里面装的炸药不多。而在此以前设计的炮弹都装药甚多,因为人们认为是用爆炸力量使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散的。施拉普内尔的想法是只用足够的炸药炸开弹壳,让弹壳内的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子母弹于1804年在苏里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应用,但由于炮弹在离开炮筒时要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所以很难掌握时机。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炮弹,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他的炮弹在1864年开始使用,称为“隔膜弹”。
由于博克塞引进了时间准确的引信,从1867年起,标准炮弹有了很大的改进。1882年,黑色炸药首次为苦味酸所取代,接着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开始用无烟火药。至此,炮弹已发展成熟了。
炮弹的种类现代炮弹的种类繁多,达上千种。若按用途分,可分为主用弹、特种弹、辅助弹3种。
主用弹即直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的炮弹,如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这3种俗称“榴弹”)以及混凝士破坏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纵火弹、化学弹、霰弹等。特种弹即完成特定战术任务的炮弹。如发烟弹、照明弹、宣传弹、曳光弹、干扰弹、电视侦察弹等。辅助弹是部队训练和靶场试验等非战斗使用的炮弹。如训练弹、教练弹、试验弹等。
按装填物的类别,炮弹可分为常规炮弹、原子炮弹、化学炮弹、生物炮弹等。
按配用炮种可分为加农炮弹、榴弹炮弹、坦克炮弹、航空炮弹、高射炮弹、岸(舰)炮弹、迫击炮弹和无坐力炮弹等。
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定装式炮弹和分装式炮弹。定装式炮弹的弹丸和药筒结合为一个整体,发射药质量固定不变,发射时一次装入炮膛。分装式炮弹根据有无药筒,可分为药简分装式和药包分装式。药简分装式炮弹发射时先装弹丸,再装发射装药,射速较慢,但能改变发射药量,以获得不同的初速和射程;药包分装式炮弹没有药筒,发射时将弹丸、发射药包和点具分3次装填,依靠炮闩来密闭火药燃气,其射速更慢。
按弹丸稳定方式可分为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两类。旋转稳定炮弹由线膛炮发射,出炮口时获得高速旋转而产生陀螺效应,使弹丸稳定飞行。尾翼稳定炮弹可在滑膛炮或线膛炮上发射,利用其尾翼使气动力压心移到质心后面,形成稳定力矩以保持弹丸飞行稳定。
按弹径与火炮口径的配合可分为适口径、次口径和超口径3种。次口径炮弹的弹径小于火炮口径,初速高,有些穿甲弹和杀伤弹力提高威力和射程就采用这种结构。超口径炮弹的弹径大于火炮口径,弹丸露于炮口外,可获得较好的毁伤效果,如迫击炮弹、长榴弹等。
对付活动目标的末制导炮弹火炮对付的大多是固定的点状目标或集团群体目标,所以一般使用具有显著杀伤爆破作用的榴弹,如果要对付远距离的活动点状目标,普通炮弹就无能为力了。于是美国首先为其155毫米火炮研制成功了激光半主动末段制导炮弹——“铜斑蛇”。
发射这种“铜斑蛇”炮弹时,火炮就象发射普通炮弹一样,把末制导炮弹送到目标附近的上空,飞行到靠近目标的一定范围时,接收到来自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开始制导飞行,直至命中目标。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靠另外一个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到目标上,所以是半主动式末制导炮弹。这种未制导炮弹集中了许多优点,如火炮初速高、弹丸飞行大部分时间靠自然弹道飞行、不会受到外来干扰、弹丸在飞行最后阶段可改变飞行弹道追踪目标以及命中精度高等,使大炮真正具备了攻击远程活动点状目标的能力。
炮弹的构成现代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构成。弹丸包括引信、弹体和装填物,用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体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发射装药包括发射药、药筒、底火和辅助元件。发射药是发射弹丸的能源,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底火和盛装发射药,保护发射药不受潮或损坏。发射时,筒体膨胀,与火炮药室贴紧以密闭火药气体。底火受火炮机械或电的作用发火,点燃发射药,产生膛压推动弹丸运动。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机。公元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后,这种抛石机便用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
宋代在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火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这种身管射击火器的出现,对近代火炮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了最古老的火炮——火铳。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元代至顺三年(1332)制造的青铜铸炮,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炮口直径105毫米,炮身上有“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绥追讨寇军第叁佰号马山”等铭文。炮的尾部有两个方孔,可装耳轴。
中国明朝政府设有“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仅在正德到嘉靖年间(1506~1566)制造的火炮就有数十种。“虎蹲砲”用铁爪限制后坐,射击时后坐不过五寸,能装小铅弹百个以上。
“攻戎砲”装在车上发射,便于骡马挽曳,用铁锚限制后坐。“无敌大将军砲”重千斤,装在车上,能装铁子500个,击宽二十余丈,“毒火飞砲”、“飞摧炸砲”能发射爆炸弹。
00这种炮弹为铁铸空心体,内装火药及其他药剂,并装有将药线安放在竹管内的引信。发射时将弹丸装入炮管,先点燃引信,后点燃炮管内发射药,弹九到达目标后爆炸。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16世纪前期,意大利人N·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
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
17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
18世纪中叶,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J·B·V·格里博沃尔曾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19世纪初,英国采用了榴霰弹,并用空炸引信保证榴霰弹适时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
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
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线膛炮的采用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线膛炮身还被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则为迫击炮等继续使用。
反后坐装置的创制19世纪末叶前,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刚怜炮架。刚性炮架在火炮发射时受力大,火炮笨重,机动性差,发射时破坏瞄准,发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
19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后坐装置,炮身通过它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弹性炮架。1897年,法国制造了装有反后坐装置(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讥)的75毫米野炮,后为各国所仿效。
弹性炮架火炮发时时,因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小,火炮重量得以减轻,发射时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得到提高。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火炮结构趋于完善,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纪末期,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提高了火炮性能。采用猛炸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
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0000米,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射击,广泛使用了迫击炮和小口径平射炮。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广泛使用高射炮。飞机上开始装设航空炮。
随着坦克的使用,出现坦克炮。机械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对提高炮兵的机动性有重要的影响。骡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当时交战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径火炮外,还重视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发展。一般采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
法国1917年式220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达22公里。德国1912年制成的420毫米榴弹炮,炮弹重1200公斤,最大射程9300米。各国还采用过在铁道上运动和发射的铁道炮。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进一步改善。通过改进弹药、增大射角、加长身管等途径增大了射程。轻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弹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农炮增大到20~25公里。
改善炮闩和装填机构的性能,提高了发射速度。采用开架式大架,普遍实行机械牵引,减轻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由于火炮威力增大,采用自紧炮身和活动身管炮身,以解决炮身强度不够和寿命短的问题。
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时间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径和直射距离不断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提高了飞行高度,出现了大口径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达在内的火控系统。由于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成了军队的主要威胁,出现了无后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01.炮弹最开始是铅铁砂,铁搓屑制成的散弹;
02.然后随着铸造工艺提升,可以制造和炮膛吻合的圆实心炮弹,同时散弹发展成小钢珠形式;
03.实心炮弹穿透力不足,破坏力不足,出现了卵形炮弹,包括实心弹和开花弹;
04.卵形炮弹发射出去弹道不稳定,出现膛线;
05.为了提高射速,出现后膛炮;
06.后膛炮出现后,为了简化装填,较小口径的弹丸和发射药被制造在一起,出现定装弹药;
07.由于定装弹药工艺的发展,弹丸最后定型为近似锥形的形状
08.实心弹作为实弹消失(枪弹仍然存在),开花弹发展成为早期穿甲弹(AP)和早期榴弹(HE);
09.满足海军炮的需要,穿甲爆破弹被研制出来,本质是穿甲弹和榴弹的中间形态,使用延时引信,出现马卡洛夫弹帽(增强穿甲能力);
10.满足坦克炮的需要,出现了坦克用实心穿甲弹,炮弹为类似于实心弹的钢芯或钨芯穿甲弹,同时高爆弹定型(HE),并限定榴弹炮(包括迫击炮)发射,穿甲弹限定加农炮发射;
11.根据瑞士某科学家的理论(忘记谁了),出现空心装药破甲弹(主要用于火箭筒,反坦克导弹,详情见百度百科空心装药破甲弹词条),金属射流描述的就是破甲弹的攻击方式;
12.出现脱壳穿甲弹(一般是钨芯),同时出现碎甲弹;
13.由废弃核燃料制成贫铀穿甲弹,实质是贫铀合金为弹芯制造的穿甲弹;
14.实心弹作为电磁炮弹再登场,同时出现激光武器。

从前膛炮到后堂炮,从无膛线到有膛线。从铅弹到今天的子弹头


炮弹的发展和过程
01.炮弹最开始是铅铁砂,铁搓屑制成的散弹;02.然后随着铸造工艺提升,可以制造和炮膛吻合的圆实心炮弹,同时散弹发展成小钢珠形式;03.实心炮弹穿透力不足,破坏力不足,出现了卵形炮弹,包括实心弹和开花弹;04.卵形炮弹发射出去弹道不稳定,出现膛线;05.为了提高射速,出现后膛炮;06.后膛炮出现后...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被研发成功的?
经过两年的理论建设,在邓稼先的组织下。研制小组成功地用老式的计算器模拟了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通过模拟,他们不仅弄清了原子弹爆炸的过程,掌握了规律,而且还纠正了苏联专家的一个比较大的错误结论。随后,邓稼先又采取了一项重大措施:组建高级理论班子,专门研究解决原子弹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一举...

缘发式子弹的历史
17世纪时,瑞典人有一项杰出的发明,把弹丸和发射药装在同一个纸筒内,装填时将纸筒撕破(咬破),把发射药和弹丸一块装入枪膛中去,既简化了装填过程,又保证了发射药的定量装填,它预示了一种新型的定装枪弹的出现, 19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枪弹也告别了它漫长的‘童年时代而进入‘青春期‘。 19世纪初,英国人明了...

反坦克导弹有怎样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后面接有长尾巴导线,通过它来控制导弹的飞行。第一代的导弹最具代表的是苏联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和法国飞弹。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线进行半自动控制。导弹发射后,射手只要把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导弹就会按照设在地面上的仪器发出的命令飞向目标,从而减轻了射手操作的疲劳,也提高...

航空炸弹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6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制导技术的成熟,使制导炸弹有了迅速的发展,电视制导、激光制导、红外制导和雷达波来制导的制导炸弹相继出现。特别是1960年激光器诞生后,出现了不同型号的激光制导炸弹,精度大大提高,命中目标的圆周概率误差也减小到7.5米以内。这就使一枚制导炸弹可以起到往几十乃至到...

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10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万多人受伤。原...

原子弹的制造过程和原理
在最新的改进型内爆触发设计中,引爆的过程如下: 1.炸药爆炸并制造冲击波。 2.冲击波驱动钚碎片形成一个球。 3.钚碎片撞击位于球心的铍\/钋弹丸。 4.裂变反应开始。 5.核弹爆炸。 聚变弹B61空投核弹完全拆解图裂变弹能够爆炸,但是它们的效率不高。聚变弹,也称热核弹,有比裂变弹更高的当量和效率。要设计聚变弹...

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海麻雀的导弹的改进几乎是同同型空空弹同步的。AIM-7E空空弹研制成功后,雷锡恩公司发展了AIM-7F型空空弹,其技术当然也运用在海麻雀上,这就是RIM-7F。其改进主要集中在导弹上,采用了新型的双推力发动机(大力神MK58或者Aerojet MK 65),这进一步增大了射程。此外它还采用了固态化的电子导引和控制系...

中子弹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的?
美国于1958年开始由塞姆·科恩着手于中子弹的研发,虽然总统肯尼迪曾反对过中子弹的发展,1962年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发展成功,并在内华达州引爆。中子弹又称强型辐射弹,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围比较小。中子流的贯...

空空导弹的发展经历
战后,空空导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空空导弹只能对机动性能比较差的亚音速轰炸机实施尾追攻击,射程2~6千米,主要有美国的“响尾蛇”AIM-9B,苏联的AA-1导弹。第二阶段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超音速轰炸机的出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空空导弹的射程、横向过载、适用...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古代火炮炮弹是一个铁球吗 -
蒸狗威锐: 火炮的发展过程大概是这样: 1、实心弹时期——这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大铁球,使用方法和原理跟早年的火枪类似,即先填入一定量火药,然后填入实心弹(那个大铁球),用专门的器械疏通炮管之后(前装滑膛枪也有类似的操作),点燃火药发射; 2、散弹炮时期——这种火炮装填的就不是一个实心的大铁球了,而是一大堆小的原型铁球(例如100mm的口径,里面塞了一大堆10mm直径的弹丸,这样打出去的时候就会散射),这个技术和实心弹并行了很长时间(射程非常近) 3、开花弹时期——早期榴弹炮出现,炮弹能够在发射之后爆开,这个时候就不再是实心大铁球了;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中国最早的开花弹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蒸狗威锐: 明代中期,部分火炮的炮弹已由实心弹发展为爆炸弹.这是中国炮弹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开花弹.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所造的毒火龙炮,是“熔铁为子,虚其子而实之药”,用母炮将飞弹打出200步外“炸碎敌人”.世宗嘉靖时减轻炮和炮弹的重量,制成铁棒雷飞炮.史料载,可用“以冲击(野战)或至空而震(炸)或至地而袭,或中人马而震,铁物之所曾击者,无不糜烂者”.《武备志》所载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龙云霹雳猛火炮、毒雾神烟炮等都发射爆炸弹,以炮弹的破片和喷出的毒火、毒烟杀伤敌人.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为什么有些炮弹壳是铁的有的是铜的,榴弹和穿甲弹是铁还是铜的?谢谢! -
蒸狗威锐: 炮弹壳是铁的或铜的,这取决于制造炮弹时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在炮弹的发展过程中,材料和工艺不断改进,使得炮弹的重量和威力得到了提升.榴弹是一种常用的炮弹,通常由火药和金属制成.在早期的榴弹中,火药占用了大部分重量,因此需要使用铁来制造炮弹壳.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榴弹的重量逐渐减轻,可以使用铜等轻金属来制造炮弹壳.穿甲弹是一种用于穿透装甲的炮弹,通常由高强度钢或合金制成.由于穿甲弹需要承受装甲的防护,因此需要使用铁等金属来制造炮弹壳,以提高其穿透力.总之,炮弹壳的材料和工艺取决于其用途和历史背景.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弹药是怎么发展的? -
蒸狗威锐: 弹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采用高破片率钢材制作弹体或装填重金属、可燃金属的预制、半预制破片,提高战斗部的杀伤威力;发展智能引信,实现最佳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提高战斗部对目标的作用效率;研制复合作用战斗部,增加单发弹药的多用途功能;发展集束式、子母式和多弹头战斗部,提高弹药打击集群目标和多个目标的能力;在航空弹药和炮弹上加装简易的末段制导或末段敏感装置,提高弹药对点目标的命中精度;发展各类特种弹药,执行军事侦察、战场监视(听)及通信干扰等任务,适应未来全方位作战需要;采用高能发射药、改善弹药外形,或探索简易增程途径,增大弹药射程.此外,在弹药部件结构上,还应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组合化,简化生产及勤务管理.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电磁炮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
蒸狗威锐: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已发现了电磁力.后来,许多国家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没有取得进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与电磁发射有关的技术才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12月12日,美国研发的强力武器电磁轨道炮离成功再迈进一步.海军在试射中,将电磁炮以音速5倍的极速,击向200千米外目标,射程为海军常规武器的10倍,而且破坏力惊人,是试射的最佳成果. 美军希望在8年内进行海上实测,并于2025年前正式配备于军舰上. 由此可见,电磁炮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新式武器,从而代替火药火炮.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炮弹的构成是怎样的? -
蒸狗威锐: 现代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构成.弹丸包括引信、弹体和装填物,用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体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发射装药包括发射药、药筒、底火和辅助元件.发射药是发射弹丸的能源,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底火和盛装发射药,保护发射药不受潮或损坏.发射时,筒体膨胀,与火炮药室贴紧以密闭火药气体.底火受火炮机械或电的作用发火,点燃发射药,产生膛压推动弹丸运动.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关于火药的发明资料 -
蒸狗威锐: 火药,顾名思义,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据《范子叶然》的记载,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23].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清末火炮原理,特别是所用的炮弹 -
蒸狗威锐: 广州沙面镇江炮台的大炮是带火药的,大部分是广州佛山铸造的,滑膛、圆球形炮弹、火门点火发射.还有几门是从德国进口的,线膛、圆柱形炮弹、击发机撞击发射.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清朝沿海炮台基本上都是这样,大部分炮自制,基本上都是从明朝末年时仿制葡萄牙的佛朗机式炮的样式,小部分进口自英、德.洋务运动后清朝火炮发展很快,也能自制线膛击发机炮. 清朝早中期的火炮甚至不如明朝火炮先进、型号多,炮弹大多数是实心弹、霰弹. 爆炸弹较多,命中目标时爆炸,霰弹不多,主要对付人员目标.

那曲地区18989907005: 大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用明火引燃发射的? -
蒸狗威锐: 1846年,意大利陆军少校G·卡瓦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门后装线膛炮,炮管内有两条螺旋膛线,使发射后的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该炮设计了新型的尾部炮闩,实现了炮弹的后膛装填,发射速度明显提高.卡瓦利还一改过去的球形弹丸形状,发明了与后装式线膛炮相匹配的具有圆柱型弹体、船尾形弹尾、锥形弹头的炮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与现代炮弹外形相似的卵形炮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