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清朝掌握大权中,都采取了哪些文化措施?

作者&投稿:纳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鸿章在清朝时是被形式所逼吗?~

其实忠奸都是由后人评说的 只能看他当值的时候 他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 其实能让百姓吃的饱穿得暖就是个好官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咸丰八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书。鸿章生活颇无规律,晚睡懒起,曾国藩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言讫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其后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帝、光绪帝之师翁同和长兄)对太,平,天,国,战,争时弃城逃跑,曾国藩起草《参翁同书片》时采用李鸿章之草稿:“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翁同书之父翁心存处高,位),并因此更欣赏李鸿章的才华。
咸丰十年,李鸿章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李鸿章及淮军五虎将、援军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进攻太,平,军。
同治二年和三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因功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李鸿章军,功显赫,累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哭失声”,太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原籍和立功行省,建祠十处,赐帝都建祠。京师之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人官员燕京建祠者,仅此一人。
梁启超《李鸿章传》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李鸿章被称作“东方俾,斯,麦”。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伊,藤,博,文,自,传》)。
经过两次英,法,联,军的失败,清,朝,统,治者痛定思痛,意欲图强。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英,法,联,军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沦胥吏。
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余所近代新式学校,用来培养科,学、军,事、翻译人才。著名的翻译机构同文馆也于1862年建立;翻译及出版西书,推广西学;在1872年至1875年间,每年向美,国派遣30名幼童留学,他们大多成为日后中国的重要人物。其中著名的如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与铁路专家詹天佑。
洋,务,派在1879年于天津和大沽之间铺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其后于1881年开设电报总局,并铺设由上海至天津的电报线路。1874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率兵奔赴台,湾,参,战时感到修建现代通讯事业的急迫性,但奏报被守,旧,官,僚否决。1874年,李鸿章在天津至大沽间修建电线,效果良好。1880年,他便提议修建天津至上海的陆路电线,经费由北,洋,军饷垫付,并按照轮船招商局的体制招股集资。同年修建电报总局与电报学堂。委派盛宣怀为总办,郑观应与谢家福为会办。1881年,该线建成。
自1882年4月起,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企业,募集股本8万两,当年缴还官本6万两,5年后分年缴还2万两,其余垫款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有关公务的电报作为头等官报,从应受电报费中陆续抵缴,抵还完毕后,头等官报依然不收费,以尽商人报效。津沪间保护铁路而设立的士兵和巡路费用,5年内仍然由淮军军饷垫付。
天津至上海的电报开通后,英,国代理公,使维纳乘机要求建设上海至宁波,汕头等口岸的海底电线。李鸿章和总管理衙,门反复函商,决定由电报总局接办上海至广东各口岸的陆上电线,以防止外夷的干涉。1884年,经历了一年前的金融恐慌后。上海至广东的路线竣工。电报总局由天津迁往上海,仍有盛宣怀督办。次年,至汉口的电报接通。此后电报事业逐渐扩充,几乎遍及各个主要城市,其中有些是官,督,商,办的,也有的为官,办。
电报总局成立后,营业发展很快。所拖欠的北洋垫款至1884年已由头等官报中扣抵而有余。但中,法,战,争爆发后,头等官,报日增而商报锐减,以至赔累不堪。
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机构和系统今天还能见到,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铁路系统、招商局、江南造船厂、交通银行等均由晚清延续至今。
洋,务,运,动维持三十多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败给日,本,其重点项目北洋舰队覆没,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最终失败。李鸿章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
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例如慈禧太后,挪用军费起建颐和园,又极力阻挠洋,务,运,动的发展。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指出,所谓“洋,务”乃由于西,方社会注重效率,与中,国,传,统社会习惯大相迳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之约束,而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响。如开办各类实业工厂,社会上需要有各类商业组织作配合,如零件、银,行、保险等等,但这些在十九世纪的中国都全付阙如;会计没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会计帐目不能有效核实;人事管制漫无标准,盖因传统文化欠缺现代人事管理思维。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在洋,务,运,动其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而引入西,方,科,技,则令中国开,始,现,代化。期间创办的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编译书籍。
派遣留学生。

办新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可惜没成功!

洋务运动——新式学堂

西学中用,翻译外国著作,派遣赴美留学生

洋务运动


李鸿章在清朝掌握大权中,都采取了哪些文化措施?
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李鸿章及淮军五虎将、援军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进攻太,平,军。同治二年和三年,李鸿章...

李鸿章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千古罪人
李鸿章从平太平军捻军发家,到最后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几乎是晚清最重要的职位上来,他可以说是晚清第一权臣,觉得不能简

曾国藩的功劳明明比李鸿章大,为何地位却不如李鸿章呢?
所以说,曾国藩的能力地位都在李鸿章之上的,至于为何最后曾国潘的地位不如李鸿章了,就是在于曾国藩交出了兵权,而李鸿章没有!

同为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之间是什么关系?
李鸿章,也是晚清名臣,还是淮军的创始人,主要负责洋务运动。而曾国藩是他的师傅,曾经给过他帮助。但后来的李成忠又告诉新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等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师徒两人同时在朝廷为官,有时候会有纷争,但有时候也会形同失声,所以关系非常的复杂。

清朝的李鸿章的正确评价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

清朝历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名单
②、文华殿大学士:和珅、董诰; ③、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福康安、保宁、勒保、松筠、明亮; ④、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庆桂、章煦、戴均元; ⑤、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苏凌阿、禄康、松筠、托津; ⑥、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朱珪、费淳、戴衢亨、刘权之、曹振镛; ⑦、协办大学士:保宁、庆桂、书麟、吉庆、琳宁、...

李鸿章的事迹及对其的评价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这八个字的评价很形象。因为李鸿章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而中国又是一个弱国,常言弱国无外交,在外交上他无论如何绞尽脑汁,总逃不脱受制于列强的命运。当然李鸿章本人在如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用人举措上,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讲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不敢越封建体制的雷池...

高中历史,关于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小论文范文1500字。急用!
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权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内攘外”,维护清王朝的稳定。他凭借清廷爬上权力顶峰,清廷则把他誉为华夏栋梁,声称“无鸿章,无清朝”。他的悲剧在于既看出清朝统治风雨飘摇,犹如“敝絮塞漏舟,朽木支广厦,稍一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实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余”时,仍“勤勤恳恳...

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裱糊匠”,他究竟是无奈还是真无能?
到处缝缝补补,也难怪后世称他为“裱糊匠”了。其实平心而论,在当时的情况下,内忧外患,还有翁同龢捣蛋,历史上又有几人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出色?可惜,李鸿章始终没有掌握过真正的实权,真正的大权始终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掌握在满清贵族手中,所以李鸿章也只能当一个“裱糊匠”了。

李鸿章死后为什么被拖尸?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当数李鸿章。大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大清实际权力的老太后,这是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当然,没有所有权的人,也不是没有卖国的念头,但那仅限于谋求执政的在野者。作为洋务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李鸿章在主持这项晚清自强自富云顶的过程中也是大发横财,...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清政府避战求和的态度给列强的侵华产生怎样的影响? -
况艳儿感: 1.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必然性2.中国:统治更加腐败,避战求和――可能性3.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4.朝鲜:1894年,爆发东学党起...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甲午之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况艳儿感: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清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 ( 1894年9月17... 然而掌握着清廷外交大权的李鸿章却把北洋海军视为一己私产,采取“避战 自保”的...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中国与越南历史 -
况艳儿感: 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两国经历过同志加兄弟的美好时光,也经历过反目成仇的岁月,如今,中越关系虽早已走上正常化,但争端和摩擦不断,兄弟之情难再,网上关于越南的信息...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中法战争输在谈判桌上”的过程? -
况艳儿感: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对外战争.中法战争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主要负责外交事务的大臣,曾经与法国外交代表宝海、脱利古两次进行外交谈判.这两次谈判的背景、过程、气氛、结果均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原因...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创建卫生城市手抄报内容 -
况艳儿感: 热爱名城、热心创卫! 2、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3、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4、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5、漳州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6、做城市主人,当创卫先锋! 7、关爱城市家园,倡导品位人生! 8、...

鲅鱼圈区17782163859: 甲午战争是哪一年? -
况艳儿感: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