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评价一下中唐宰相武元衡?

作者&投稿:铎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唐宰相武元衡当街被杀之谜:究竟谁是凶手~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
  建中四年时,武元衡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武元衡的主要成就有他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赠道者》。元和八年,征还秉政的时候,在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死,谥号为忠湣。
  武元衡从小就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后因为他工作出色,连升三级,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后来武元衡确实成为了铁血宰相。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成就,他在文学同样也大有成就,武元衡擅长写诗,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武元衡擅长五言诗,很多人都喜欢传抄他的诗篇,并且配上乐曲传唱。武元衡的一生写了很多诗,列如:《武元衡集》、《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等等,武元衡的诗,以藻丽绮丽、琢名精妙著称。元和十年,武元衡赶赴大明宫上早朝,刚进入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跟他一起的还有同样上早朝的副手裴度遇刺受伤。武元衡去世后,赠司徒,谥忠愍。
  武元衡遇刺案
  武元衡,公元758年出生在河南缑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也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宰相。武元衡为人忠诚,对于他的评价都是肯定以及赞赏的,那么武元衡遇刺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元和八年,也就是814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重新返回朝廷,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当时的宰相李吉普和李绛不和,不断争吵,而武元衡对二人的这种做法不偏不向,宪宗称赞他为忠厚长辈。元和十年时候,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就让武元衡率军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这一举动引起了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等人割据势力的恐慌,于是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的大臣。李师道认为:“皇上一心想要声讨蔡州的根由,是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如果我前去将他刺死,武元衡死了之后,其他宰相就不敢出来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只会争着劝说皇上停止用兵。”
  于是在元和十年的六月三日,早晨的鼓刚敲过,天色还没有亮,大唐宰相武元衡就开门,出了他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147米左右的道路左侧行进,赶赴大明宫去上早朝,刚出靖安坊东门,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被刺伤的还有同样上朝的副手裴度。公元815年,武元衡被刺死,在他逝世后,赠司徒,谥忠愍。这就是著名的武元衡遇刺案的故事。
  武元衡的成就
  武元衡,字伯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诗人宰相。武元衡缑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东南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他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在建中四年,就因为他的诗赋文佳被金榜题名,位列进士的榜首。那么现在就来看看武元衡的成就吧。
  
  武元衡的主要成就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在784年,武元衡被金榜题名后担任华原县令。德宗召见武元衡,表示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就赐他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比部员外郎,后因为他工作表现突出,被升职为御史中丞。
  武元衡有一个头衔叫做“铁血宰相”,这说的就是武元衡致力于藩镇割据。在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社会矛盾和政治出现了危机,在顺宗坐了一年皇帝后,宪宗即位,他再次迁升武元衡,当时藩镇割据,威胁了中央,武元衡主张催李锜兼程进京。李锜反叛,月余被平。之后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主政西川,并成功削弱藩镇割据。
  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大有成就,在文学上也是大有成就。武元衡十分精于写诗,他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武元衡的写作风格中,诗的艺术感染力是极其强的,平平之句却引人意外之想。在《旧唐书》中记载,武元衡擅长写五言诗,并被很多人传颂。他的代表作品有《临淮集》,《春兴》,《赠道者》等等。
  武元衡评价
  武元衡,字伯苍,缑氏人,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同时也是宰相,武元衡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可见他的成就不少,那么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是怎样的呢?现在就来看看吧。
  
  建中四年,武元衡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诗赋文佳,因此被金榜题名,任命他为华原县令。之后德宗李适召见武元衡,并表示很欣赏他的才能,还给他升职。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又连升三级,常常与德宗商议国事,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从这可见,德宗对于武元衡的评价还是极其高的,古代的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德宗这样评价他,说明武元衡是真的很有才能。
  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评价武元衡说:“武元衡律诗胜古,五字句又胜七字。”从他的评价中能够看出武元衡在文学的成就也是很高的,特别是武元衡的五言诗,常常被很多人所传抄,并配上乐曲传唱。
  晚唐的诗人张为在他所著的《诗人主客图》中评价武元衡与白居易齐名,而刘禹锡还在他们的下面,可见张为对武元衡的评价是多么的高。在他这本著作中,评论诗人的流派,其中以白居易、孟云卿、李益、孟郊、鲍容、武元衡6人为主,其余为客,每人名下摘句举例,各有标目,他把武元衡奉为“瑰奇美丽为主。”所以说大家对于武元衡评价都是肯定的,以及给予那么高的评价。

他的一生可以用“前明后暗”来概括。

宪宗继位后刚明果断,能用忠谋。力图削平 藩镇割据 ,恢复唐朝的统一。他在位初期,任用 杜黄裳 、 裴度 、 李绛 相继为相。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先后平定了四川节使度 刘辟 、江南 李琦 的叛变,整顿了江淮财赋,招降了河北强大的藩镇, 魏博节度使 田弘正 ,任用了名将 李愬 ,全力消灭了 淮西节度使 吴元济 ,使其他藩镇相继降服,归顺朝廷。结束了自 肃宗 以来,各地藩镇专横跋扈,各自任免官吏,对朝廷不供贡赋的局面,全国出现了暂短的统一。


但是,在和藩镇的战争中,宪宗又重用 宦官 ,竟任命心腹太监 吐突承璀 为左、右神策、兼河中、河阳、 浙西 、 宣 歙等道行营兵马使和招讨处置使等要职,作为统帅带兵出征,使宦官势力大大增长。有的大臣劝说宪宗要防止 宦官 权力过大,他却回答说:“ 吐突承璀 只不过是一个家奴,不管给他多大的权力,我要除掉他,还不是如同拔掉一根毛那样轻而易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宪宗还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后,就自以为立下了不朽之功,渐渐骄侈。任用皇甫博、 李吉甫 而罢贤相 裴度 ,政治日见衰败。他还信仙好佛,想求长生不老之药。公元818年,他下诏征求方士。宰相皇甫博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 柳 泌的山人,由他配制长生药。又遣 宦官 使至 凤翔 迎接佛骨。 刑部侍郎 韩愈上疏,恳切诤谏。宪宗勃然大怒,准备对韩愈处极刑。朝臣裴度等奏言韩愈忠直,乃贬为 潮州 刺史。第二年,宪宗开始服用长生药,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 宦官 ,宦官集团又分为两派, 吐突承璀 一派策划立李恽为太子, 梁守谦 、王守澄一派拥护 李恒 为太子。


公元820年正月庚子日夜间, 王守澄 , 陈志宏 等 宦官 为了立 李恒 为帝,潜入寝宫谋杀了宪宗,然后守住宫门,不准朝臣入内,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还刺杀了 吐突承璀 。


从此, 唐朝皇帝 的废立,都由 宦官 所操纵。

武元衡,是一位极温雅沉静彬彬有礼的书生,晚唐著名诗人,诗风雅正,音韵清朗,切合音律。据正史所载,武元衡每有新诗出,必被好事者谱入歌曲,广为传唱。张为曾做《诗人主客图》分元和诗人为六派,各有主人一人,升堂、入室、及门等宾客若干,以武元衡为瑰奇美丽主,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尚在其下,可见其影响力。高崇文虽有平蜀之功,然善治军不善治蜀,宪宗于是让武元衡代他为西川节度使。高崇文走的时候满载军资金帛伎乐古玩而归,“蜀地几为之空”。武元衡到任之后选贤才,安黎民,抚蛮夷,为政廉明,生活节俭,政绩卓著,中外同钦。然而蜀地自韦皋以来已养成了诗酒花韵召伎宴饮的官场习气,即席赋诗对于文采风流的武元衡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但持身甚正的他并不真喜欢这种浮华风气,《新唐书》说他“雅性庄重,然淡于接物”,就是说他不喜欢应酬。从那句“满堂谁是知音者”的宴饮诗里,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片觥筹交错中武元衡那温和有礼而又有些寂寞的微笑。一次宴席上,西川从事(州府佐官)杨嗣喝得大醉,强逼武元衡用大酒杯喝酒。武元衡不喝,杨嗣就把酒浇在他身上,并声称我用酒来给你洗澡。武元衡一动不动,任他浇完了酒,才缓缓地站起来,淡淡一笑,换了一身衣服,又参加酒会,终不让宴会不欢而散。
  
  然而,谁若以为他的温文尔雅是怯懦无用,他的彬彬有礼是软弱可欺,那就错了。这个清雅俊逸如鹤一般的男子,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失礼,但任何压力都不能让他低头。元和三相,以他的性格最为倔强刚烈,是朝廷里最为强硬的主战派。得宪宗信任拜相之后,所有兵事都由武元衡主持,平定浙西节度李锜之乱,又力主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时强藩相互勾结,又重金贿赂朝廷大臣,互为呼应,武元衡承受着极重的压力,却从不为所动,一力主战,声色俱厉,决不对强藩退让半步。对于杜黄裳,藩镇想过贿赂,对于武元衡,就只有诋毁和攻击。在一切政治手段均告无效之后,元和十年,武元衡被藩镇派遣的刺客刺杀身亡。武元衡之死,极为惨烈悲壮,唐书描述如下:
  
  元衡宅在静安里,十年六月三日,将朝,出里东门,有暗中叱使灭烛者,导骑诃之,贼射之,中肩。又有匿树阴突出者,以棓击元衡左股。其徒驭已为贼所格奔逸,贼乃持元衡马,东南行十余步害之,批其颅骨怀去。及众呼偕至,持火照之,见元衡已踣于血中,即元衡宅东北隅墙之外。时夜漏未尽,陌上多朝骑及行人,铺卒连呼十余里,皆云贼杀宰相,声达朝堂,百官汹々,未知死者谁也。须臾,元衡马走至,遇人始辨之。既明,仗至紫宸门,有司以元衡遇害闻。上震惊,却朝而坐延英,召见宰相。惋恸者久之,为之再不食。
  
  武元衡是唐朝我最喜欢的宰相之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那悲剧性的结局吧。他的诗作以瑰奇艳丽著称,唐诗中色彩最浓烈的诗作就莫过于他的那首“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末句色彩对比之强烈感性,常常让我想起他温和的微笑和悲情的结局,想起飞腾的火焰和淋漓的鲜血,昭示着生命的壮烈与不屈。他终以自己的生命为献祭,来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简单评价一下中唐宰相武元衡?
既明,仗至紫宸门,有司以元衡遇害闻。上震惊,却朝而坐延英,召见宰相。惋恸者久之,为之再不食。武元衡是唐朝我最喜欢的宰相之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那悲剧性的结局吧。他的诗作以瑰奇艳丽著称,唐诗中色彩最浓烈的诗作就莫过于他的那首“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

崔祜甫在宰相任中有何作为?
崔祐甫(721~780),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宰相。天宝年间考中进士,补寿安县尉,肃宗时任起居舍人,代宗时为中书舍人。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敢直言极谏。代宗朝常衮为宰相,时中书省缺侍郎,祐甫以舍人摄省事,二人常遇事争执不下。于是常衮调他任吏部选事,崔祐甫每次拟定的官...

中唐宰相元载深受代宗重用,为何又会被清理出局呢?
唐代宗上位后,开始信任程元振、鱼朝恩、后来信任元载,都是标准的大奸臣。至于后来的大唐帝国,权力核心就是由四个大太监控制着。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四贵,其他人再牛,也在他们的阴影下存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皇帝为什么总是信任奸臣呢?在传统史书中,千篇一律的回答,自然是皇帝糊涂,所以才信任奸臣。

姜公辅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一生尽心辅弼唐德宗
姜公辅(730年-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唐朝宰相。建中四年十月,朱泚率叛军进攻奉天,姜护驾,献策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言忤德宗,罢为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即位,起用为吉州刺史,未及到任而卒于九日山。人物简介 姜...

有关杜牧的评论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

唐代宰相名号是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也就是说,官员只被任命为左右仆射而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便不是宰相,不能参与宰相事务。开元(713~741)、天宝(742~755)之后,中书令和侍中也不再轻易授人,“安史之乱”后,两省长官已基本停止单授。大历二年(767),中书令、侍中升为正二品,只有藩镇勋臣才带此称号,但只具有...

唐代宰相是如何参与朝政的,这一做法有何影响?
一、三省长官同为宰相。 高祖时代,唐承隋旧,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同掌相权,“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这就把秦汉时代创立的相权一分为三,分隶于三省。而三省之职,中书拟旨,门下封驳,尚书执行。唐代三省制组织严密,机构整齐,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长期发展得产物,也是君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产物。三省长...

唐朝为什么宰相三品官权利比较大?
1. 唐代的“宰相”并非三品官职,而是因属于“三司”或有封爵,其品秩最高可达到从一品。2. 在唐代,“宰相”并非固定一人,也没有“宰相”这一正式官名。中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首长,共同担任“宰相”,实际上构成一个集体宰相的体系。3. 三省的首长分别是中书省的 中书令、门下省的...

权德舆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
元和五年(810),权德舆以“陈说谋略多中”,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宪宗元和八年(813),权德舆免去宰相职务,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转刑部尚书,出镇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因病求还,818年八月二十七日(9月30日)卒于途中。赠左仆射,谥日文,著有《权德舆集》五十卷 。 抢首赞 已赞...

武元衡的简介是什么?武元衡遇刺案是怎么回事?
后因为他工作出色,连升三级,贞元二十年,武元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德宗称赞他说:“这人真是有宰相的才能啊!”后来武元衡确实成为了铁血宰相。\\x0d\\x0a武元衡不仅在政治上很有成就,他在文学同样也大有成就,武元衡擅长写诗,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诗人宰相。根据《旧唐书》中...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唐朝宰相的特征 -
倪宙鞣酸: 如今我们谈起宰相风度,特征不仅仅在于他们面目的俊秀,风度的优雅,更在于他们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那铁石般的意志和宽厚的心胸.为国家、为公义,一往无前,九死而无悔,对于个人的名利荣辱,却是淡然处之,毫不萦怀.武元衡受辱于小...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春兴(唐)武元衡的详解! -
倪宙鞣酸: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僵师缑氏镇)人.建中进士,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任宰相.元和十年被刺身死.《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十卷.《全唐诗》存其诗二卷.这首诗题作《春兴》.依题意,当是诗人由春日景...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琵琶行》一文的学习“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在哪里? -
倪宙鞣酸: 同在两人都是人生不得志.白居易当时因为在上表主张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的凶手这件事上得罪了藩镇势力,加上他平时多有作讽喻朝中权贵之诗,所以被加以“擅越职分”之罪,贬到江州做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春兴》(唐 武元衡)的赏析 -
倪宙鞣酸: 这首诗题作《春兴》.依题意,当是诗人由春日景物而引起的种种情思.春天是万象更新,景色动人的季节,极易牵动人们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刻,诗人被春光唤起的,是人生至死不渝的乡情.“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邱”(《楚辞·...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什么 -
倪宙鞣酸: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是曹丕《典论论文》开篇之句,细究起来,也不尽然,当刘禹锡遇到了白居易,却留下了千古佳话.中唐时期,宦官弄权,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乱,可能是乱世出才子吧,这个年代,却造就了一批诗坛圣...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白居易还叫什么
倪宙鞣酸: 白居易字乐天,别号香山居士,所以也叫白乐天、白香山.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白居易的人生可分为哪些时期,这些时期分别是哪些 -
倪宙鞣酸: 白居易的一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想知道关于白居易与元稹的资料 谢谢大家
倪宙鞣酸: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如听仙乐耳暂明什么意思 -
倪宙鞣酸: 含义:今天晚上听了琵琶弹奏的乐曲,就像是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变得顿时清明起来. 出处:《琵琶行并序 》. 作者:唐代白居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7646501776: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倪宙鞣酸: 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