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是怎么取胜的?打败的六国?

作者&投稿:曹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国是用何方法打败六国的呢?~

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溜:
秦灭六国计谋精,
远交近攻二步行,
打败削弱再灭亡,
十年统一顺民心。
战国晚期,秦国对于东边的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分二步:
第一步,打败、削弱六国。先打败靠它最近的韩、魏两国,夺得大片地方。又打败楚国,占领楚国都城郢。公元前260年,秦对力量较强的赵国发动了战争。赵王派名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按兵不动,坚守阵地三年。秦军不能取胜,就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贿赂赵国的大臣。还造谣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快要降秦了,秦军只怕赵括。赵括确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读了不少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加上主观和骄傲,不是一个好统帅。为了对付赵括,秦国派名将白起出战。白起正面佯装后退,暗里两翼包抄断后。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是计,居然冒险出击,陷入秦军包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降秦赵军40万人全被活埋。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歼灭战,“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源于此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其他诸侯国更不能抵挡秦国的进攻了。
秦灭六国。
秦王嬴政的时候,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到221年10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秦朝,都城在咸阳,国形势图”秦灭六国的顺序.
从春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终于结束,出现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局面。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什么?
.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秦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才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摆在秦王嬴政面前是更艰巨的巩固全国统一的任务。

按照历史书传统的说法,其潜在的前提条件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总是趋向于统一的,历史上中国有多次长期分裂,刚开始势力均衡,但是地域间的这种力量均衡最后都会被打破,必然会出现某个地方割据的崛起强大、出现雄才大略的领导者。但是为何是秦国打败六国,统一中国,而不是实力与之抗衡的赵国、楚国呢?

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了就是“商鞅变法”为秦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历经几代明君的经营,逐渐强盛起来;至赢政亲政开始部署统一中国的战争(历时10年)。
主要有两个战略:趁其他六国混乱之际,采用六国合纵策略,由内瓦解敌人;“远交近攻”策略,先弱后强,由近及远。先拿下相对较弱的韩国再攻打傍边的赵国“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可一举而坏韩、蛊魏、拔荆、东以弱齐燕”总而言之就是先去笼络远边上的齐国和燕国,再一边稳住楚魏,攻打韩赵,由此各个消灭,统一中国。

秦始皇图像
这期间比较难以对付的应该属赵国了,势力强还有大将李牧、司马尚,最后以反间计致使赵王杀了李牧,废弃司马尚,才得以灭赵。与之相反的齐是放弃抵抗向秦称臣。

以上只是教科书级的说法,比较浅显,有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了解,以国际关系势力制衡的角度思考秦兼并六国的深层次原因,并不说秦国强大了他就可以打败六国,统一中国(当然要打败六国必须是要强大的,这俩者不矛盾),国家的统一受限于地方势力均衡,所以也要了解其他六国当时的境况,以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

秦灭六国
1.秦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人民渴望统一
“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行战争,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给人民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孟老夫子的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因此,人民渴望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战国七雄”中谁能承担“统一”的历史重任呢?

(2)主观条件——“战国七雄”秦国实力最强
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它是各诸侯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国的肩上了。
2.秦怎样统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溜:
秦灭六国计谋精,
远交近攻二步行,
打败削弱再灭亡,
十年统一顺民心。
战国晚期,秦国对于东边的六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分二步:
第一步,打败、削弱六国。先打败靠它最近的韩、魏两国,夺得大片地方。又打败楚国,占领楚国都城郢。公元前260年,秦对力量较强的赵国发动了战争。赵王派名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按兵不动,坚守阵地三年。秦军不能取胜,就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贿赂赵国的大臣。还造谣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快要降秦了,秦军只怕赵括。赵括确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读了不少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加上主观和骄傲,不是一个好统帅。为了对付赵括,秦国派名将白起出战。白起正面佯装后退,暗里两翼包抄断后。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知是计,居然冒险出击,陷入秦军包围。结果赵括被秦军射死,降秦赵军40万人全被活埋。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歼灭战,“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源于此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其他诸侯国更不能抵挡秦国的进攻了。

第二步,秦灭六国。
秦王嬴政的时候,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到221年10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秦朝,都城在咸阳,国形势图”秦灭六国的顺序.
从春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终于结束,出现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局面。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什么?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秦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才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摆在秦王嬴政面前是更艰巨的巩固全国统一的任务。

一、秦据有关中、四川两个经济区,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中国北方自古有两大经济区,即关东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而关东经济区(即中原经济区)是最古老的一个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夏商时代都立国于此,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渐向着不利方面发展。在落后的木石工具和生产方法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它迅速走向了衰弱。商朝建国以后,都城多次迁徙,除政治原因之外,自然条件的恶化,经济区的衰败也是重要原因。当中原经济区走向衰落的时候,从西周初年开始,关中经济区崛起,并很快发展起来,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在各方面都凌驾于旧的中原经济区之上。全国经济中心于是由关东转移到关中。正是基于这种经济中心的转移,周顺利取代商,实现了政治中心向关中的转移。后虽经犬戎破镐京,平王将都城迁往洛邑,但经济中心并未因此转向关东。只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灌溉、施肥普遍之后,关东经济区才又恢复了活力。平王东迁,将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拱手转让给秦,这就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推行了一种全新的制度,充分调动起这一经济区的活力,再加上对四川的占有和经营,便形成了“席卷天下”的经济实力。此后的历史不断证明,谁据有了关中,谁就能赢得帝业。项羽败亡而刘邦获胜的经济根源,就在于项羽丢掉了关中这块最为重要的经济区,而刘邦则据有了这一地区。隋、唐仍建都于关中,说明关中经济到那时在全国仍举足轻重。

二、先进战胜落后,秦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秦较之六国是最先进的。首先是生产力的先进。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铁器出土遗址在古秦国之地;从水利工程看,也是秦最突出,郑国渠、都江堰都是闻名天下的宏伟工程,泽及子孙后代。先进的生产力、最宏大的水利工程都出现在秦,说明秦是当时经济最发达、最先进的地区,从而也是政治、军事上最强大的地区。第二,社会制度先进。秦建国以来,一直奉行法家思想,而法家思想在当时中国是先进的思想。如其中央集权思想、耕战思想、法治思想等。秦根据法家思想建立起来的以郡县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生产制度,按军功受爵禄的社会分配制度,这些都适应了以铁器、牛耕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及其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正是这些新的制度为关中经济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成为一块先进的样板。第三,文化先进。秦国文化较之六国,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最先进的。六国文字统一于秦之小篆,并非单纯是秦之高压政治,实乃秦国文字之先进。教材所印六国之“马”字,基本属原始图画类文字,唯有秦国的“马”最线性化、抽象化。一切抽象的东西才更概括。又如圆形方孔钱,较之六国货币,肯定是一种使用最为方便的货币。它能被历朝沿用就是一个明证。商鞅的新社会制度不能实施于六国却在秦得到实现,其根源就在六国较秦落后,秦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发展需要。

三、精英荟萃,秦具备人才优势
由于秦国制度先进,对人才大胆接纳并重用,秦一时成为社会精英的向往之地,六国各方面的人才于是都云集关中。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不用于六国,却被秦重用。商鞅不用于魏而秦任之为相;蔡泽不用于燕赵,秦则拜为相;张仪不用于楚赵,秦人用之终成连横……如此等等。总之,秦国当时是精英荟萃,人才济济。在这一大批精英的不断努力下,秦具备了“席卷天下”之势而扫平六国,统一中国。

四、优越的地理位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关中自古为四塞之地:东函谷、西散关、北萧关、南武关。河水为其护国之河,崤山为其屏障之山。六国则平原相连,征战不已,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秦积蓄力量的天然环境。在这个优越的环境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秦王嬴政仅用十年即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君主。
秦国历代君主的眼光长远,目标定位明确,也一直是朝着并吞六国的方向走的。当时六国的人才济济,但各国君主并不重视人才。比如赵国廉颇和蔺相如在的时候,秦王就一直不敢小看赵国。蔺相如死之后,秦王采用离间计使赵王弃用廉颇,终造成长平大败。在赵国最困难之时,赵王仍听信馋言,不用廉颇、李牧等大将,终成灭国。而秦王虽有猜忌之心,在关键时候仍能知人用人,如在灭楚国时,敢把全国兵力交于王翦一人手中。有这种心胸虽苏秦提出联众抗秦也被张仪提出的远交进攻所瓦解。所以秦国统一六国是历代秦君不断努力的成果。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统一历程】
[编辑本段]

  前230年 秦灭韩
  前228年 秦攻占赵都邯郸
  前225年 秦灭魏
  前223年 秦灭楚
  前222年 秦灭燕、赵
  前221年 秦灭齐,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历史上的秦国到底是怎样的
1、秦国(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2、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3、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天水...

战国时期七国是哪几个
1、秦国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2、齐国 齐国(前144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

战国时期的秦国是怎样吞并六国统一华夏的?
2. 韩国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韩桓惠王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秦始皇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基本上只有个国名了。3. 魏国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特别是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但信陵君窃符救赵,尤其是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

秦国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1、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并着手进行统一六国之策略。2、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玻???鹜觥?3、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4、前...

战国时期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1、秦国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领土随着兼并战争的频繁而变化。秦国初期占据甘肃、陕西等地,在白起、司马错等人的征伐下,领土扩展至四川、重庆以及山西、河南等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疆域更为广大。2、魏国 魏国在三晋分家后,占领了今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处于战国四战之地。3、韩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

秦国是怎么统一六国的?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1、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2、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3、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魏,...

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秦国在战国初期本是比较弱小落后的国家 直到秦孝公时期,秦国力图改变自身的落后,向列国招贤 卫国人卫鞅入秦,深得秦孝公赏识并加以重用 卫鞅就开始了历史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是卫鞅后来的官名,卫鞅在变法强秦后,秦孝公赐爵商君,后来就叫商鞅了 战国初期,秦国是弱小之国 旁边是魏国,南边是楚国...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
1、秦朝的法制体系已经僵化秦朝是一个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国家,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而秦朝却因循守旧,不思变通。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戍期,这本是一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秦法却不问经过,只看结果,最终迫使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2、...

战国时期,秦国是怎么取胜的?打败的六国?
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它是各诸侯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变法后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灭六国实现统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国的肩上了。2.秦怎样统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的过程,概括为四句顺口溜:秦灭六国计谋精,远交近攻二...

秦国时期有哪几个国
1、秦国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2、齐国: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3、楚国: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

庆阳市15249994149: 秦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依陈康必: 简单来说:秦谋臣良将林立,运筹帷幄和统兵征战以及战略策略协调运用均珠联壁合...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

庆阳市15249994149: 古代秦国战胜六国统一华夏的五大原因 -
依陈康必: ⑴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⑵主观条件: 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时期,决定秦国胜利的一仗是什么
依陈康必: 长平之战吧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时期秦国先后灭了那几个国家 -
依陈康必: 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率军攻赵,公元前229...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时期的5国为什么会被秦国给一举歼灭了
依陈康必: 因为秦国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打不到的用金钱美女来交,打得到的就慢慢依靠自己的实力蚕食他..六国的君主大都短视,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的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六国犯了什么错? -
依陈康必: 晋国本来是一个超级大国,但不幸分裂了. 秦国推行法家思想比较彻底,王公宗族势力也不是很强,这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也是秦最后败得那么彻底的原因. 六国自相残杀,面对秦国进攻时总是割地求和.

庆阳市15249994149: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
依陈康必: 其实我觉得就一句话,就是秦国的祖先肯努力,打好了基础,遇上了赢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可偏偏六国那时的君主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无能之辈,国力弱不说,更没什么前途!!这样的国家不被秦国灭,那才怪呢!!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七雄最后由秦国一统天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依陈康必: 六国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不能一致对敌,才让强秦有逐个击破的机会

庆阳市15249994149: 为什么战国时秦军与楚军交战,秦军每次都获胜? -
依陈康必: 秦,地处北方.受游牧文化部分影响.尽管冶青铜业不比楚军发达.但武器都做得简单又实用.节省了更多的青铜.不象楚军那样,虽然好看但不经打. 而且,据史书记载每当秦军出征时,都让将士们喝几口酒.这就能加强士兵战斗力,最重要的是秦军还规定谁杀了一个敌人便能领一份赏.所以秦军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每次归来多数士兵腰间都别着一个敌人的头,有的还更多. 如此看来秦军岂有不胜之理. 回答不好请笑纳 谢谢

庆阳市15249994149: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终会一统天下 -
依陈康必: 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国家日益强大, 而且秦国经过几代国君的征伐已经成为赫赫大国, 东方六国无一可和它争强的. 而且秦国在决定性的战争中都能取胜, 大大打击了其他六国. 秦国日益昌盛, 六国日益衰微, 所以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