谲判 (文言文阅读!!求答案)

作者&投稿:蒲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文言文《谲判》,完成相关问题~

1、故事中的母亲是一个老实本分、是非分明的人。
2、这样做合适。因为某官识破了丢银人不懂感恩的心态和诬陷拾银人的丑行,所以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给了拾银子的人,以此来惩罚说假话、诬陷人的人。

乾隆年间,苏州有一个姓李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去市场卖菜,用来赡养母亲,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封有钱的信封,回到家里打开,数了一下有45两银子。母亲看了大为惊奇,说:“你是一个穷人,每天凭自己能力所得不过才百钱,这是自己的本分,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你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啊,而且丢失钱的人可能另有自己的主人,可能遭到鞭刑责骂,甚至可能有人会逼你偿还这笔钱从而逼死你。”(母亲)催促他回到捡钱的地方等待,刚好丢钱的人到了,于是还给他。

那人拿到钱立马就走,市场中的人都责怪他没有感谢姓李的男子。众人要他拿出一部分钱酬谢姓李的男子,他不肯,狡辩说:“我丢的钱本来是50两,他却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这样又何必有给他酬谢呢?”市民都哗然。

刚好一个官员到了。问了这个事情的原委,假装对卖菜的李氏发怒,打了他五板子

,打开装金子的信封,指出其中写过的字对丢金的人说:“你丢掉的钱是50两,但是信封上却写着45两,这不是你的钱”拿着这个钱给卖菜的李氏说:"你没有罪:但是却受到了我的笞刑,这是我的过错,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但是你的母亲所说的不祥的事情已经验证了。”叫他拿着钱快点离开,百姓都举手称快。
请采纳,谢谢!

1.遗金者适之 “适”字的翻译 刚好
2.其人得金辄持去 “去”字的翻译 离开
3.市人咸怪其弗谢也 “咸”字的翻译 都,全部
4.翻译句子:(1)今骤获多金,恐不为汝福也 (2)汝金故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
1:如今忽然得到这么多金子,恐怕不是你的福气。
2:你的金子有五十两,而现在只有四十五两,因而这不是你的金子。

5.某官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是给了拾到银子的人,这样做合适吗
?为什么?

我觉得合适。因为拾到银子的人不私吞银两,而是站在捡到银子的地方等失主找来并还他银子,也不求回报。而失主的人不仅不道谢,还反过来诬陷拾到银子的人。
这种人虽然是银子的主人,却嘴脸丑恶,如果不给其教训,人心难平。
所以后来的官员将银子判给了检到银子的人 官员的理由是
“你没有罪,而无故遭到我的鞭打,是我的过失。现在(这金子)作为一点补偿吧。”
他之前佯怒先鞭打了捡到银子的人,所以判给他银子倒也有借口。而且那主人也自己说他的银子是有五十两,(其实只有四十五两,他是为了诬陷拾到银子的人),所以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乾隆年间,苏州乐桥有一李姓男子。每天早起,在市集卖菜,赚钱供养母亲。某日,他在路上拾到一封金子,回家拆开来看,发现里面有四十五两。他的母亲看见,惊恐地说:“你是一个穷苦人,算算你劳动所得,每天不过是百钱,那是应该的。如今忽然得到这么多金子,恐怕不是你的福气。而且那个失金的人,可能也另有主人,(他)可能将要遭到(主人)的鞭打责罚,也有可能已经被逼死了。”(母亲)敦促(儿子)拿着金子到拾金的地方等待,刚好失金的人到来,于是把金子还给了失金的人。那个人得到金子后就走,市集的人都责怪那个人不答谢(李氏),想让那个人分一些金子给李氏作为酬谢,那个人不肯,狡猾的说:“我本来有五十两,他已经匿藏其中的五两了,又怎么还需要酬谢呢?”市集的人哗然。
刚好某位官员来到,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听罢)假装迁怒卖菜的人,打了他五鞭。然后,指着那封金子对失金着说:“你的金子有五十两,而现在只有四十五两,因而这不是你的金子。”把金子给卖菜的人说:“你没有罪,而无故遭到我的鞭打,是我的过失。现在(这金子)作为一点补偿吧。而你母亲所说的不祥之兆如今应验了。”(官员)敦促(卖菜人)离开,市集的人拍手称快

1.适逢、恰巧遇到
2.离开
3.全部
4.(1).今天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你会有不好的事前发生啊。
(2).你的银子原来有五十两,但这里只写明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银子。
5.适合。因为这样断案,既惩罚了得人帮助不知感谢,反而昧着良心含血喷人的人;又褒扬了拾金不昧者,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1、刚好,恰好。
2、立刻,立马。
3、都,全部。
4、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你会有不好的事前发生啊。
你的银子确定是五十两,但这里写明为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银子。
5、为了惩罚得人帮助不知感谢,反而昧着良心含血喷人的人。(你可以自己再阐述一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可以追问,望及时采纳,谢谢O(∩_∩)O~

适逢
离开
全,都
应验


龙川县13021615989: 阅读文言文《谲判》,完成相关问题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氏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①之,内题②四十五两.母... -
扶发复方:[答案] 1、故事中的母亲是一个老实本分、是非分明的人. 2、这样做合适.因为某官识破了丢银人不懂感恩的心态和诬陷拾银人的丑行,所以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给了拾银子的人,以此来惩罚说假话、诬陷人的人.

龙川县13021615989: 谲判 (文言文阅读!!求答案) -
扶发复方: 1、刚好,恰好.2、立刻,立马.3、都,全部.4、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你会有不好的事前发生啊. 你的银子确定是五十两,但这里写明为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银子.5、为了惩罚得人帮助不知感谢,反而昧着良心含血喷人的人.(你可以自己再阐述一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可以追问,望及时采纳,谢谢O(∩_∩)O~

龙川县13021615989: 翻译古文《谲判》 -
扶发复方:[答案] 谲判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氏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①之,内题②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③,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④也.今骤获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鞭...

龙川县13021615989: 翻译古文《谲判》 -
扶发复方: 乾隆年间,苏州乐桥有一李姓男子.每天早起,在市集卖菜,赚钱供养母亲.某日,他在路上拾到一封金子,回家拆开来看,发现里面有四十五两.他的母亲看见,惊恐地说:“你是一个穷苦人,算算你劳动所得,每天不过是百钱,那是应该的...

龙川县13021615989: <谲判>当官的不把银子判给丢失的人,而是给了拾到银子的穷人,这是为什么? -
扶发复方: 穷人捡到了银子,还把银子送到官府有功劳,丢失的人要给以穷人报酬,所以刚好把银子给穷人了

龙川县13021615989: 古文《谲判》翻译成现代汉语 -
扶发复方: 乾隆年间,苏州有一个姓李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去市场卖菜,用来赡养母亲,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封有钱的信封,回到家里打开,数了一下有45两银子.母亲看了大为惊奇,说:“你是一个穷人,每天凭自己能力所得不过才百钱,这是自己的本...

龙川县13021615989: 文言文谲判中汝一窭人的汝字的词性及意义 -
扶发复方: 汝 rǔ【代】 你: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你〖you〗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汝陟帝位.——《书·舜典》格汝众.——《书·盘庚上》汝父为楚王作剑.——晋·干宝《搜神记》汝亦知射乎.——宋·欧阳修《归田录》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又如:汝辈(你们);汝等 以“汝”相称,表示彼此亲昵,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又如:汝尔(彼此以“汝尔”相称,表示不拘礼)

龙川县13021615989: 谲判 埋忧集
扶发复方: 谲判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氏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之,内题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也.今骤获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

龙川县13021615989: 谲判中验矣的验什么意思 -
扶发复方: 应验

龙川县13021615989: 杜太后文言文答案 -
扶发复方: 1. 《杜太后遗嘱》全文翻译杜太后遗嘱建隆二年,杜太后身体不适,宋太祖侍奉(杜太后)喝药不离左右.(杜太后)病危时,召来赵普进宫接受遗命.杜太后于是问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呜咽着不能回答.杜太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