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清朝的刘墉?

作者&投稿:充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位介绍一下清朝宰相刘庸和纪晓岚~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年(1805),享年八十五岁,谥清正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安徽学政.江宁知府.太原知府.广西考官.江西盐道.漕运按察使.湖南巡抚.吏部尚书.河道总督.直隶总督.体仁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他还是诗人.书法家.有>与>传世
  观其一生,足智多谋刚正不阿再其调回京后不阿附和绅而独善其身,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不可能与权势滔天的和绅针锋相对
  与纪昀、和珅并为乾隆朝三大中堂。 刘墉与纪昀与和绅年纪相差十分悬殊,有三十多岁,即他们的暮年正是和珅的盛年,二人即使反和,也没站在一线主力军上,最多是参谋之类。甚至据说和还救过纪,因此二人关系不差。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刘统勋死前,刘墉一直未得入京为官。他死后,刘墉才入朝为官。虽然多次因懒于任事、行事模棱受到乾隆皇帝申饬,但官位还算平稳。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如果此记载属实,则证明刘墉在大事上依旧保持着“劲直”之风,并非一味模棱。同时也隐约看出,做了很长时间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与新君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纪昀
  (1724-1805)
  纪昀(jì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1570—1642),庠生,屡试不第,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曾祖父纪钰(1632—1716),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祖父纪天申(1665—1732),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博古通今。正如自谓的“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骋。”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
  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3461种,79309卷,分经、史、子、集四部。
  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际上是一部学术史,对每一部书和源流、价值等都作了介绍。它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些古书的一个切入点。很多大学者都承认,他们是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手作学问的。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纪晓岚一生精力,悉注于此,故其他著作较少。《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毫无疑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纪昀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丝毫不可忽视。以《总目》而言,全书行文风格一致,思想主旨贯通,都昭示了纪昀“笔削一贯”的重要作用。四库馆总阅官朱珪在纪昀墓志铭中写道:“公馆书局,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全书总目》。”张维屏《听松庐文钞》云:“或言纪文达公(昀)博览淹贯,何以不著书?余曰:文达一生精力,具见于《四库全书提要》,又何必更著书!”“一手裁定”、“一手删定”、“一手编注”《总目》或者说纪昀“一生精力,萃于《提要》一书”,都说明纪昀对《总目》所倾注的心血得到时人和后人的公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纪昀的学术文化思想就不是什么无本之木了。正如黄云眉所言:“就形式观之,《提要》似为多人心血之结晶品,其实此书经纪氏之增窜删改、整齐画一而后,多人之意志已不可见,所可见者,纪氏一人之主张而已。”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和一手删定的《总目》问世以来,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赞誉。阮元说:“高宗纯皇帝命辑《四库全书》,公(纪昀)总其成,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所撰定《总目提要》多至万余种,考古必求诸是,持论务得其平允。”江藩指出:“《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明理正,识力在王仲宝、阮孝绪之上,可谓通儒也。”有目共睹的学术价值还使得这部大著的文化影响历久不绝。晚清张之洞对读书士人谈到:“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对该书有精深研究的余嘉锡说:“《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他还谈到清朝嘉道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将其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他对《总目》的缺点多有指摘,但也承认自己“略知学术门径,实受《总目》之赐”。
  纪昀在四库馆修书十年,“自始至终,无一息之间”,其辛劳不言而喻,却也是人生收获颇丰的十年。他既为恰逢“王事适我”的历史机遇而欣慰,又为“期于世事有补”愿望的实现而自豪。正如他在《自题校勘四库书砚》诗中所云:“检校牙签十余万,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曾读人间未见书”只是一个表象,纪昀和他的同仁们为中国学术文化树立的一座丰碑才是看不见的永恒!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文学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姑妄听之》自序),加之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其学术,“主要在辨汉宋儒学之是非,析诗文流派之正伪”(纪维九《纪晓岚》),主持风会,为世所宗,实处于当时文坛领袖地位。纪晓岚为文,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看得出,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纪昀对于文学的批评,主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与若干书序(如《爱鼎堂遗集序》、《香亭文稿序》、《云林诗钞序》、《田侯松岩诗序》、《挹绿轩诗集序》、《四百三十二峰诗钞序》等),另有《文心雕龙》评和《李义山诗集》评。他的文艺批评标准,虽仍不脱“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传统见解,但不甚拘泥,较为通达。承认“文章格律与世俱变”,“诗日变而日新”,认为文学的演变取决于“气运”和“风尚”,强调后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既应有“拟议”又要有“变化”。在艺术风格上,肯定“流派”,而反对“门户”,反对“舍是非而争胜负”的朋党之习。纪昀晚年主持科举会试时,曾以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内容出题策士,实为创格。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内容上虽有宣传因果报应等糟粕的一面,但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在艺术上,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有些故事称得上是意味隽永的小品;缺点是议论较多,有时也不尽恰当。此外,评诗文,谈考证,记掌故,叙风习,也有不少较为通达的见解和可供参考的材料。不失为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藉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中国小说史略》)。其《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政治
  在政治上,纪晓岚也是很有见地的,惜为其文名所掩。他认为,“教民之道,因其势则行之易,拂其势则行之难”。主张“酌乎事势”,趋利避害。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势利导。其目的在于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起一决横流,出现明末农民大起义那种局面。纪晓岚的家族,在明末动乱中经受过严重的挫折和打击。纪晓岚重视民情,因势利导的主张,不能不说是一种经验之谈。同时也说明,他对当时在“盛世”掩盖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看得比较尖锐。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民间疾苦比较关注。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严重水灾,盗贼蜂起,大批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秩序十分混乱,大有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之势。纪晓岚看到这种情势,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剖析利害,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自从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后,流毒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程朱理学成了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如坠五里雾中。等而下之的,更是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纪晓岚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但有机会,一触即发,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甚至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在他八十岁那年,还挺身而出,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抗节被杀者为烈女,予以旌表;而对“捆缚受污,不屈见戕”者,不以烈女视之,例不旌表。纪对此大不以为然,以为纯属道学家不情之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刃捐生,其志与抗节被杀者无异。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虽缚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经他慷慨陈词,皇帝“敕下有司,略示区别,予以旌表”。纪晓岚无疑是胜利了。这虽然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在如何看待妇女这个社会问题上,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纪晓岚“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是十分中肯的。他与那些虚伪的道学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纪晓岚及其作品,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刘墉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刘墉,祖籍安徽砀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

扩展资料:
刘墉的家族成员:
1、刘统勋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刘墉的父亲,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政治家。
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
刘统勋官至军机大臣,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2、刘棨
刘棨(1657~1718),刘墉的祖父,字弢子,清前期官员,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刘棨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
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
州地贫苦,他见山上多槲树,宜养山蚕,便派人到诸城老家,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其绸为“刘公绸”。
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宁羌州有了乡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今山西临汾、运城两地级市及石楼县和灵石县,治所在临汾)知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统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棨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于嘉庆九年(1805年),享年86岁。他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其父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刘墉不仅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政治家,更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且又内通掌故,博通经史,诗文实为大家风范。刘墉与不老屯的关联,就得从其书法和诗文谈起。

清朝自康熙年间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作为皇帝政治活动的第二个中心。为了京师与热河行宫间的方便,修建了京热御道,筑有行宫多处,其中御道密云段就筑行宫四座,在今不老屯境内杨各庄村还修人寓馆,刘墉作为乾隆皇帝的宠臣。自然常随皇帝往来于北京与承德之间,常在此寓馆停留,在此所作、所书诗文颇丰,共分诗歌、札记、随笔等179篇。主要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生活感悟、人生随想等。至今、这本《刘墉诗稿》手迹,经三代人珍存,收藏于密云县博物馆。可以说,是不老屯地区的秀丽风景,触动了刘墉的灵感,才有这传世之作。而今诵读之余,览华美篇章,观精湛的书法艺术,透过岁月的印痕,触摸那班驳的历史印迹,刘墉在寓馆青灯下伏案疾书的身影似尽展眼前,思古之悠情顿生。

在刘墉笔下,这里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秀美,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不由得使他联想起巴山蜀水的秀丽景色,他曾挥毫泼墨,写下绝句二首: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漫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点睛也好,败笔也罢,随后人去说。在刘墉笔下,不是水墨,而是风景;也非风景,是一段心情,是这里的大好河山赋予了他万般灵气,才有这借景抒情的神来之笔。

这里留有一段乾隆与刘墉君臣盛赞此地风光的佳话。

且说乾隆皇帝对密云山水情有独衷,多次写诗盛赞,对密云境内大好河山赞叹不已。杨各庄的寓馆建成之日,恰逢乾隆爷由承德回鸾,见到寓馆新成,山石流水,亭阁楼台,龙颜大悦,准备留宿。地方官竭尽全力殷勤接待。皇上为寓馆及附近清幽别致的美景所陶醉,真有点乐不思归了。趁着这时,地方官大献殷勤,捧了一张纸、一支笔跑在乾隆爷面前说,万岁爷,此寓馆刚建好,尚无名字,求万岁爷赐一个名字。乾隆说行啊,此地风光绝美,正合寡人心意。于是提起笔来写了三个字。大家满怀喜悦凑过脸去看,谁知这一看。都哑口了,做声不得。

原来乾隆写的三个字是“真有趣”。

这怎么可以做寓馆的名字呢。地方官和众随臣有心叫皇上再题一个,可又都怕皇上生气,众人都莫不做声,犯起了难。

这时,大学士刘墉笑着对乾隆说:“万岁爷这馆名题得好极了,只是您这寓馆的主人一统江山,什么都有,而臣却两袖清风,缺的是一个有字。万岁爷把这个有赏给臣吧!”

乾隆哈哈笑起来,说到:“想不到你还这么贪心,好吧,这个有字就给你吧。”

后来,当地方官将乾隆御笔“真趣”二字制成金匾高挂馆门口时,一班文士一致称赞皇上这两个字题的含意深远,韵味悠长。确实,比起“真有趣”三字来说,这“真趣”二字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了。把三个字合起来,便是一句最俗最浅的词;而一旦把它减缩为两字,则趣味蕴含,古朴典雅,看来刘墉确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乾隆和刘墉二人在这里还留下了盛赞当地物产的一段佳话,颇为今日之不老屯增色。

某次乾隆一行由承德回京。行至杨各庄寓馆,天色将晚,不便再行,于是歇息于此。晚宴自是十分丰盛,但惹皇帝眼的却是那白河鲤鱼,当时秋高气爽,白河鱼肥,清蒸白河鲤鱼色香味俱全,乾隆皇帝品尝后连连称赞,皇帝兴味盎然之际,忙问厨子烹调之法。莫看小小厨师乃杨各庄村山野村夫,却也是不慌不忙,将烹调之法说得头头是道,听得乾隆皇帝连连点头,急令大学士刘墉将此记录下来,只见刘墉文不加点,挥毫疾书,笔走龙蛇,片刻成文,文道:“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白河鲤鱼二者身兼。制鱼之良法,能使鲜肥迸出,不失天真,迟速咸宜,不虞火候者,则莫妙于蒸。置之镟内,入陈酒、酱油各数盏,覆以瓜姜及笋诸鲜物,紧火蒸之极熟,此鲜味尽在鱼中,并无一物能侵,亦无一气可泄,真上上之美味也!”

酒宴过后,献上各色果品,却都不能引起乾隆皇帝半分兴趣,就在君臣兴味索然之际,地方村正献上黄土坎鸭梨一盘。倦怠的皇帝眼睛一亮:好个金黄如玉、耀眼生辉的果中仙品!细细品来,真是清香满口,甘美如饴,连称“梨中之王”,急呼刘墉作《鸭梨赋》一首,刘墉真不愧为海内奇才,稍加思索,一挥而就,赋曰:“梨之佳者有五美,不则具四恶。四恶为何?曰酸,曰涩,曰有渣,曰多核;美则甜也,松也,大也,汁多而皮薄也。存五美而去四恶者,其惟黄土坎之梨乎!尔乃灵关至味,玄圃奇葩。金桃媲美,火枣同夸。到处有佳梨,而入贡必需黄土坎;世间无美种,而此本出自天界。其大如升,其甘胜蜜。琼浆满腹而剖之不流,玉液填胸而吸之不出。才入口兮辄苏,未经嚼兮成汁。询诸喉而喉曰润,质之口而口曰可。无微不巨,孔融取小而无所用其谦;见热即消,肃宗欲烧而难以投诸火。不识字者,误认为伐脏之斧斤;稍知书者,皆识为太上之灵果。”

自此,经乾隆皇帝金口,大学士刘墉亲书,白河鲤鱼、黄土坎鸭梨便成为清庭御用贡品,扬名京城。依今天的眼光看来,若无良好的环境,自无美味白河鲤鱼、黄土坎鸭梨,由此看来,不老屯地区确是风水宝地,古今风流人物文笔渲染更为古镇之特产平添了几许神奇色彩。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于嘉庆九年(1805年),享年86岁。他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其父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刘墉不仅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政治家,更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且又内通掌故,博通经史,诗文实为大家风范。刘墉与不老屯的关联,就得从其书法和诗文谈起。

清朝自康熙年间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作为皇帝政治活动的第二个中心。为了京师与热河行宫间的方便,修建了京热御道,筑有行宫多处,其中御道密云段就筑行宫四座,在今不老屯境内杨各庄村还修人寓馆,刘墉作为乾隆皇帝的宠臣。自然常随皇帝往来于北京与承德之间,常在此寓馆停留,在此所作、所书诗文颇丰,共分诗歌、札记、随笔等179篇。主要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生活感悟、人生随想等。至今、这本《刘墉诗稿》手迹,经三代人珍存,收藏于密云县博物馆。可以说,是不老屯地区的秀丽风景,触动了刘墉的灵感,才有这传世之作。而今诵读之余,览华美篇章,观精湛的书法艺术,透过岁月的印痕,触摸那班驳的历史印迹,刘墉在寓馆青灯下伏案疾书的身影似尽展眼前,思古之悠情顿生。

在刘墉笔下,这里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秀美,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不由得使他联想起巴山蜀水的秀丽景色,他曾挥毫泼墨,写下绝句二首: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漫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点睛也好,败笔也罢,随后人去说。在刘墉笔下,不是水墨,而是风景;也非风景,是一段心情,是这里的大好河山赋予了他万般灵气,才有这借景抒情的神来之笔。

这里留有一段乾隆与刘墉君臣盛赞此地风光的佳话。

且说乾隆皇帝对密云山水情有独衷,多次写诗盛赞,对密云境内大好河山赞叹不已。杨各庄的寓馆建成之日,恰逢乾隆爷由承德回鸾,见到寓馆新成,山石流水,亭阁楼台,龙颜大悦,准备留宿。地方官竭尽全力殷勤接待。皇上为寓馆及附近清幽别致的美景所陶醉,真有点乐不思归了。趁着这时,地方官大献殷勤,捧了一张纸、一支笔跑在乾隆爷面前说,万岁爷,此寓馆刚建好,尚无名字,求万岁爷赐一个名字。乾隆说行啊,此地风光绝美,正合寡人心意。于是提起笔来写了三个字。大家满怀喜悦凑过脸去看,谁知这一看。都哑口了,做声不得。

原来乾隆写的三个字是“真有趣”。

这怎么可以做寓馆的名字呢。地方官和众随臣有心叫皇上再题一个,可又都怕皇上生气,众人都莫不做声,犯起了难。

这时,大学士刘墉笑着对乾隆说:“万岁爷这馆名题得好极了,只是您这寓馆的主人一统江山,什么都有,而臣却两袖清风,缺的是一个有字。万岁爷把这个有赏给臣吧!”

乾隆哈哈笑起来,说到:“想不到你还这么贪心,好吧,这个有字就给你吧。”

后来,当地方官将乾隆御笔“真趣”二字制成金匾高挂馆门口时,一班文士一致称赞皇上这两个字题的含意深远,韵味悠长。确实,比起“真有趣”三字来说,这“真趣”二字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了。把三个字合起来,便是一句最俗最浅的词;而一旦把它减缩为两字,则趣味蕴含,古朴典雅,看来刘墉确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乾隆和刘墉二人在这里还留下了盛赞当地物产的一段佳话,颇为今日之不老屯增色。

某次乾隆一行由承德回京。行至杨各庄寓馆,天色将晚,不便再行,于是歇息于此。晚宴自是十分丰盛,但惹皇帝眼的却是那白河鲤鱼,当时秋高气爽,白河鱼肥,清蒸白河鲤鱼色香味俱全,乾隆皇帝品尝后连连称赞,皇帝兴味盎然之际,忙问厨子烹调之法。莫看小小厨师乃杨各庄村山野村夫,却也是不慌不忙,将烹调之法说得头头是道,听得乾隆皇帝连连点头,急令大学士刘墉将此记录下来,只见刘墉文不加点,挥毫疾书,笔走龙蛇,片刻成文,文道:“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白河鲤鱼二者身兼。制鱼之良法,能使鲜肥迸出,不失天真,迟速咸宜,不虞火候者,则莫妙于蒸。置之镟内,入陈酒、酱油各数盏,覆以瓜姜及笋诸鲜物,紧火蒸之极熟,此鲜味尽在鱼中,并无一物能侵,亦无一气可泄,真上上之美味也!”

酒宴过后,献上各色果品,却都不能引起乾隆皇帝半分兴趣,就在君臣兴味索然之际,地方村正献上黄土坎鸭梨一盘。倦怠的皇帝眼睛一亮:好个金黄如玉、耀眼生辉的果中仙品!细细品来,真是清香满口,甘美如饴,连称“梨中之王”,急呼刘墉作《鸭梨赋》一首,刘墉真不愧为海内奇才,稍加思索,一挥而就,赋曰:“梨之佳者有五美,不则具四恶。四恶为何?曰酸,曰涩,曰有渣,曰多核;美则甜也,松也,大也,汁多而皮薄也。存五美而去四恶者,其惟黄土坎之梨乎!尔乃灵关至味,玄圃奇葩。金桃媲美,火枣同夸。到处有佳梨,而入贡必需黄土坎;世间无美种,而此本出自天界。其大如升,其甘胜蜜。琼浆满腹而剖之不流,玉液填胸而吸之不出。才入口兮辄苏,未经嚼兮成汁。询诸喉而喉曰润,质之口而口曰可。无微不巨,孔融取小而无所用其谦;见热即消,肃宗欲烧而难以投诸火。不识字者,误认为伐脏之斧斤;稍知书者,皆识为太上之灵果。”

自此,经乾隆皇帝金口,大学士刘墉亲书,白河鲤鱼、黄土坎鸭梨便成为清庭御用贡品,扬名京城。依今天的眼光看来,若无良好的环境,自无美味白河鲤鱼、黄土坎鸭梨,由此看来,不老屯地区确是风水宝地,古今风流人物文笔渲染更为古镇之特产平添了几许神奇色彩。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更多:http://baike.baidu.com/view/6082.htm#1

宰相刘罗锅——刘墉

【简介】

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更多:http://baike.baidu.com/view/6082.htm#1

宰相刘罗锅——刘墉

【简介】

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生平】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

这个网址就是
http://baike.baidu.com/view/6082.htm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嘉庆随即处死和珅,为朝廷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为老百姓减轻了赋税的压力。同一时期,他也喜提“刘罗锅”这个称号,当时刘墉80多岁了,人老了背也驼了,嘉庆帝开玩笑的称其为刘驼子,自此才有了刘罗锅的称号(刘墉常年低头弯腰练习书法导致驼背,则是另一种说法)。和珅案后的第五年,刘墉...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墉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属于老年得志的那一种人,他的出生非常好,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出生官宦世家的他,压力非常大。三十多岁依旧是一事无成,俨然成为了人们眼中整体无所事事的书呆子。刘墉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他读书时呆若木鸡,中年进入官场后游刃有余,在清朝几位知名的大...

历史上清朝大臣刘墉是个怎样的人
刘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祖辈数代都是进士出生,父亲刘统勋(《天下粮仓》主角)更是官至、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换句话说内阁、南书房和军机处这几大清朝名义或实际上的中枢机构都去过,说干过宰相也没错。但刘墉肯定没干过宰相,自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一职,从此...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墉是一位清朝的知名大臣,他精通百家,能言善辩。在书法上造诣颇深 是一位大书法家。在政治上刘墉的一生起起落落,大部分的官宦生涯都非常清廉爱民,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当然他在晚期也犯过一些错误,被乾隆斥责过。刘墉的祖籍安徽,出生在山东,他的父亲是乾隆时期的名臣刘统勋。所以自幼就接受了...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墉,字崇如,号石俺,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之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因其书法造诣深厚,人称“浓墨宰相”。乾隆十六年,刘墉因父亲关系,以恩举人身份参加当年的会试与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侍讲,从此步入仕途。自乾隆二十一年以后的二...

清朝政治家刘墉简介 刘墉是罗锅吗
刘墉简介 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著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 刘墉画像 刘墉的一生...

清朝重臣刘统勋简介
清朝重臣刘统勋简介 刘统勋,字尔纯,号续斋,是清代乾隆时期的重要官员。他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侍郎等职位,以清廉勤政、忠诚正直著称。乾隆时期,他成为内阁大学士,成为朝廷重臣的代表人物之一。刘统勋在清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清朝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个人生平概述:刘统勋自幼...

清朝台州知府刘简介,刘和刘铭传之间有何矛盾?
刘风光无限,赏戴花翎,保道员衔,实授署台州知府。左宗棠对他信任有加,曾上疏称:“共事多年,信心有素,于整军治民之事,必能补其缺漏,仰答恩知者也。”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兴起时,清朝的八旗,绿营等正规军早已腐朽不堪,台州六邑士绅依靠地方团练自保自救收复故乡,有“忠义之乡”之誉。然这些地方团练良莠不齐,...

刘光第简介 清朝时期戊戌变法六君子刘光第生平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汉族,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赵化人,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刘光第简介,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公...

谁能介绍一下清朝的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于嘉庆九年(1805年),享年86岁。他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其父刘统勋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刘墉不仅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

苍溪县18633555947: 刘墉是谁? -
德软治咳: 刘墉 看你问的是哪位了 一如我楼上所讲: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此段抄袭)(即是所谓的刘罗锅) 二则为现代作家,书法家,画家,教育家……等等拥有诸多头衔的美籍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先生, 其作品遍布海内.

苍溪县18633555947: 刘镛是谁? -
德软治咳: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大学士刘统勋长子,清朝政治家、书法家. 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 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苍溪县18633555947: 清朝刘墉简介写过什么书?
德软治咳: 他著有《刘文清公遗集》17卷及《刘文清公应制诗》1部. 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 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人送绰号“刘罗锅”,死后谥号文清.清朝官吏、政治家、书法家,高密县逄戈庄(原属山东省诸城)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苍溪县18633555947: 刘罗锅是什么人物是做什么的
德软治咳: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 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来源:百度百科

苍溪县18633555947: 被誉为浓墨宰相的是谁
德软治咳: 清代有一位著名的书画家,集清代帖学之大成,其行书传世甚多,他就是刘墉,乾隆朝宰相,后人称之为“浓墨宰相”.

苍溪县18633555947: 刘墉的性格特点 -
德软治咳: 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苍溪县18633555947: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个宰相刘罗锅吗 -
德软治咳: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别称刘罗锅.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苍溪县18633555947: 刘墉有什么样的简介?
德软治咳: 清朝名臣刘墉刘墉并非罗锅而宰相只是形容词63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