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ˉ有关温州楹联的发展,起源及有关资料。

作者&投稿:休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联的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卡车”与“吉普”,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春节概述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人文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由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年的由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传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楹联散话

  《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
  焦 山

  初到邗上,知好即欲招游焦山。忆官苏藩时,以开坝催漕诸役,盖无岁不登金、焦。又于乙未年曾偕逢儿、暎儿信宿焦山松寥阁,备领山中胜事,辄为神往。或言焦山古名樵山,因汉处士焦光隐此,故名。罗茗香曰:“闻之江郑堂藩言,樵字当作谯,不知其义何居?”余曰:“杜佑《通典》载京口有谯山戍,《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为戍海口之山。《嘉定镇江府志》云,江淹《焦山诗》旧本作谯山。是皆郑堂所据。知北宋以前尚名谯山。谯有望远之义,故戍楼名谯楼,戍山亦名谯山也。宋以后始以焦孝然之事附会之。孝然避兵娶妇于扬州,见《三国志》注。彼时孝然年尚幼,未必即有隐焦山被三诏之事。且孝然为魏以后人,蔡伯喈卒于汉末,在孝然之前,焦君之赞当别是一焦君,似蔡亦无为孝然作赞之事。但因孝然而名山,相传已久,而古字之从谯,似我辈不可不知耳。”茗香甚以为然。焦山水晶庵中有长沙陈恪勤手书一联云:“山月不随江水去;天风时送海涛来。”《跋》云:“此山中旧联,不知为何人所作,今久无存,山僧数为吟诵,余甚爱之,以属对不甚工,或亦传述之讹,因以‘江月’易作‘山月’、‘流水’易作‘江水’”云云。而自然庵中林少穆尚书亦书此联,作“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跋》云:“此朱文公句。陈恪勤不审所出,易‘江月’为‘山月’、‘流水’为‘江水’,又误以‘直’作‘时’,今重书以正之。”按,陈恪勤固以意轻改旧句,而少穆亦偶未审也。此宋赵忠定公汝愚同林择之、姚宏甫游吾乡鼓山诗句,朱子喜之,为摘“天风海涛”四字,大书磨崖于屴崱峰顶。后人又为建天风海涛亭。今亭久圮而摩崖字犹存,此句亦长在人口,不知者遂误以为朱子诗。今赵诗载《鼓山志》,厉樊榭《宋诗纪事》亦录之,此联以题鼓山固佳,今若移题焦山,则情景尤真切,故乐为辨之。记得水晶庵壁又有“入室果同水晶域,开门正对石公山”一联,殊工雅,忘却何人所题。石公山即象山,正与焦山相对也。又记得丁未夏余游焦山时,借庵诗僧犹健在,前一年是其八十诞辰,借庵索余补赠联句,时从游者已停桡相待,乃手挥十四字与之,云“山中鹤寿不知纪;世上诗声早似雷”,句虽未工,而意颇切。借庵称谢不绝口,而余则久忘之。今此联尚悬海西庵壁,阅之如同隔世矣。

  红 船

  今大江来往之船,以云台师巡抚江西时所制红船为最稳且最速。嘉庆十八九年间始创为于滕王阁下,后各处皆仿造,人以为利。今湖北、安徽以迄大江南北,吾师所制之船随在而有。船中小扁,多师所手题,有沧江虹、木兰身、曲江舫、宗舫诸号。数十年来利济行人,快如奔马,开物成务之功伟矣。吾师尝为余述:在江右时,偶以事遣家丁回扬州,恰值风水顺利,朝发南昌,暮抵瓜州。若非红船,断不能如此快速也。因制一联悬于舟中云:“扬子江头万里浪;滕王阁下一帆风。”

  相府新旧门联

  云台师旧宅在旧城之公道巷。自回禄后,始迁居新城南河下康山草堂之右。余于数年前初到扬州,即谒师于旧宅。巷口有石牌楼,大书“福寿庭”三字。大门口贴八字大联云:“三朝阁老;一代伟人。”时观者多以为疑,谓师之枚卜在道光年间,何以有三朝阁老之称,不知师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已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则阁老之称由来已久。或又疑:“一代伟人”四字,颇嫌自夸,余初亦无以应之,后读《雷塘庵主弟子记》,乃知师于嘉庆五年在浙江巡抚任内,奏陈筹海捕盗等因,曾奉有“显亲扬名,为国宣力,成一代伟人”之谕。此是敬录天语,并非自夸也。后吾师亦微闻人言,遂于新宅大门改书云:“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则更不招拟议矣。

  按,王兰泉先生《湖海诗传》中,吾师诗下小传有“年华正盛,向用方殷,加之以开物成务之功,进之以诚意正心之学,洵一代伟人”云云,似亦敬本褒嘉之语,而吾师究以为涉于自炫,故改书之。老臣谦抑之盛心,可以风矣。

  太 傅 衔

  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谨考本朝满汉大臣生前以太傅加衔者,如金文通之俊、洪文襄承畴、范文肃文程、鄂文端尔泰、曹文正振镛、长文襄龄,不过六人。余如马文穆斋、佟端纯国纲、奉文勤宽、谢清义升、杨敏壮捷、顾文端八代、王文恭顼龄、张文端英、朱文端轼、钱文端陈群、蔡文恭新、董文恭诰,皆由身后赠太傅衔。其由太子太保越赠太傅者,则惟刘文正统勋一人。若吾师之躬逢其盛,其稽古之殊荣,科名之旷遇,宜邗江大夫士欢欣鼓舞,啧啧以为美谈矣。余客居无以为贺,献一联云:“异数超七阶,帝眷东山谢太傅;嘉宾伫三肄,天留南国鲁灵光。”但求切不求工也。是年,江南副考官黄征三通副賛汤为吾师门下士,由金陵闱中寄联相贺云:“鸾诏亲褒,历相三朝贤太傅;鹿鸣重宴,同年一榜小门生。”亦工不足而切有余也。又山西平定州张石洲穆、以集杜句贺云台师重宴鹿鸣加太傅衔,楹帖云:“从来谢太傅;祗似鲁诸生。”师甚赏其巧切,而外人多不以为工。按,杜诗《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诗末联云:“从来谢太傅,邱壑道难忘。”又《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中一联云:“耻为齐说客,祗似鲁诸生。”不稽其出典,不知其浑成也。云台师有老妾刘恭人,即嫡配江夫人之媵也。师两次断弦,得其内助力为多。生子祜,登道光癸卯乡荐,现官刑部山西司郎中。刘得四品恭人封典。女适吴,刺史公谨崧辅阁老子妇也。今岁七十寿辰,师许同人为之制锦称觞,余亦制一联往祝,句云:“鹿宴沐恩浓,正及臣门膺旷典;翟衣襄政久,更看子舍策清名。”翌日,师亲来谢步,并曰:“此番同人所赠联轴颇多,惟阁下及右原所撰句最佳。”右原句云:“温温恭人,母以子贵;潭潭相府,日引春长。”先是右原以酒筵献,吾师以手简谢云:“此席恰为暖寿而来,暖者温也,所谓温温恭人是矣。”右原即因此制成联句,庄重浑成,真可入余联话也欤。

  广 厦

  壬寅年,因避海警到扬州,借居流芳巷张松崖郡丞容园中者三阅月,水木之胜,甲于邗江。今岁重至扬州,则松崖已赴官袁浦,许小琴为卜居南河下之支氏空宅中。宅无园圃,而高梁广厦,亦是邗江第一家。于逭暑为宜,而家人犹有苦热者,因口占一律示之云:“借人广厦乐栖迟,随分都忘故土思。但舍高官何必隐,弗耽佳句易成诗。纵横铅椠家人笑,脱略衣冠过客疑。只惜万方同苦热,清凉心地有何裨。”尝录呈云台师,谓末联别出一意,必如此诗方非空作。适修林少穆中丞信,亦附呈此诗。中丞回信云:“读寄诗,甚羡甚愧,末二句尤觉深人无浅语耳。”此宅前厅最崇敞,璧星泉制军、梁楚香抚军过访,皆讶余财力之雄,而不知其为借居也。星泉曰:“虽是借居,然不可无一题扁,以纪一时鸿爪。”余拟题为“随安室”,属许珊林太守篆之。后进有大楼,儿辈亦请题扁,余笑曰:“可署为‘见一楼’乎?”或请其说,余曰:“‘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拟戏摘二字耳。”或曰:“此句究出何典?”余曰:“此唐人诗也。韦丹寄灵彻云:‘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巳为平子归田计,五老岩前必共闻。’灵彻酬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去或作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客曰:“既有扁矣,可无联乎?”余复戏集唐宋人句云:“即知远客虽多事;将谓偷闲学少年。”客为冁然。

  建 隆 寺

  建隆寺本后周李招讨重进旧宅,宋师入城,招讨力不能支,合室自焚,因敕建为寺,即以建隆年号为名。近僧小支手辑《建隆寺志》,并绘《建隆寺图》,征名流题咏。余次云台师韵云:“竹西讲忠义,似梅香破腊。古寺抱冬心,千载不萧飒。支公爱神骏,怀古如响答。冷缘与俗判,胜践招我踏。阐幽合名流,好事仗老衲。咄哉淮海浊,鄙词委尘劫。姜白石有《淮海浊》乐府,即咏李招讨事,宋臣之言自应尔也珍兹图志传,敬伫香火接。隔邻梅花岭,贞风共猎猎。”时小支欲于寺中西偏募建李招讨祠龛,征余楹柱之语,余集唐刘兼、陆龟蒙诗句应之云:“万叠云山供远恨;一家烟雨是元功。”近但云湖都转亦题一联云:“宋史何妨称叛宋;周亲毕竟欲存周。”亦有味也。

  桃花庵三贤祠

  扬州名胜以平山堂为最著。平山堂诗以王荆公“一堂高视两三州”一律为最佳。平山堂楹联以伊墨卿太守“隔江诸山”十字为最壮。余于壬寅夏初来游,亦曾撰一联云:“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谢椒石同年嘲之曰:“联句实佳,然二十二字中用数目字多至七八,非古人所讥卜算子乎?”余笑置之。丙午年重至邗上,游桃花庵,登三贤祠堂,与黄石原比部、罗茗香茂才商撰楹帖,右原为杂举《东坡志林》、《墨庄漫录》、《避暑录》事,为合拟一联云:“四朵兆金瓯,是二千石美谈,不因五色书云,谁识名流皆五马;万花停玉局,惟六一堂如旧,若溯三贤谥典,合将祠额署三忠。”时罗茗香亦拟一联云:“胜地景芳徽,卅载三贤俱典郡;同龛昭祀典,两文一献共称忠。”按,韩忠献之守扬,在庆历六年,欧阳文忠则在庆历八年,距苏文忠之元丰守扬时,恰三十余年。此前后两联,俱见典雅,非不学人所能办,当不让李兰卿独步于前矣。李兰卿旧联有“谥并称忠”语,故即其意而衍之因用前联署余名,以后联署恭儿名,悬之壁间,而疏其缘起于此。越日,茗香又拟一联云:“杨柳拂堤塍,追溯前徽,于宋历仁神两世;桃花遍祠宇,传来美谥,至今合文献三忠。”亦佳制也。

  水 仓

  扬州城内街巷,多设水仓,其法甚善,他郡县所宜仿行也。相传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新城多子街一带不戒于火,每延烧彻昼夜。有余观德者,人颇豪侠,视而悯之,因创设水仓。其地在人烟稠密、距河稍远之区,买屋基一所,前设门楹,中为大院,置水缸百十只,满贮以水。复置水桶百十只,兼设水龙一二具,扬州俗语谓之水炮。设有左近报火者,汲桶可以立集,炮夫可以即行。孙春洲为作门联云:“事有备以无患;门虽设而常关。”余尝过皮市街,见有广济水仓,门上勒石扁,安极佳,询之,则鲍崇城所作也。字体极得诚悬法,因增其名入《随安室书录》中。罗茗香云:“水仓门联原本出句系‘井用汲以受福’,后始改‘事有备以无患’。”余又改为“事前定则不跲”。又别拟一联云:“玉瓒何烦禅灶让;金莲永免祝融灾。”近日各衢路增设愈多,章程愈密,可谓法良意美。

  少穆尚书赠联

  三儿恭辰五上公车,依然故我。近缘福州旧宅不能安居,奉余出游,并悉索敝赋,纳资作郡大夫,指省浙江,以便迎养,非得已也。时陕甘捐输之事,少穆尚书主之,余作手函恳其照拂,捐事已成,少穆复书相贺,中有“哲嗣以二千石洊登通显,台端以八十翁就养湖山”云云。余谢不敢当,而心艳其语,嘱少穆就此演成长联,将悬挂于武林寓斋,以为光宠。甫逾月,少穆果手制二十八字长联见寄,并缀以长跋,词翰双美,感愧交并。时方辑录楹联馀话,得此又增一美谈,不禁眉飞色舞也。句云:“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跋云:“茝林中丞老前辈大人,自出守至开府,常往来吴越间。今忻嗣敬叔太守,又以一麾莅浙,迎养公于西泠。公游兴仍豪,吟情更健,此行真与湖山重缔夙缘矣。昨书来索楹帖,以则徐前书有‘二千石’、‘八十翁’对语,嘱广其意为长联,并欲识其缘起。忆公昔历封圻,距守郡时才一纪耳。今悬车数载后,复以儿郎作郡,就养于六桥、三竺间,此福几生修得。若他日再见封圻之历,承此衣钵之传,岂不更为盛事?敬叔勉乎哉。道光丁未人日,同里馆侍生林则徐识于青门节署,时年六十有三。”

  少穆由西域赐还后,先权陕甘总制,旋抚关中,绥辑番民,筦理捐务。公私具举,欢颂载途,而不知其三年塞上开垦屯田,厥功尤伟。以逐臣而犹为民为国,岂复是寻常报称之情。近虽因病陈情,行将感激复出,且闻已饬哲嗣楫之编修还朝供职,其为心存君国,实远迩所同钦。适承公以长联寄赠,不揣固陋,亦勉成数语报之,虽不足以揄扬盛美,而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亦聊纪一时翰墨缘也。句云:“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诒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按,此联书就缄寄关中,适公已擢移滇黔总制,未知得达与否,而公所惠寄之联,则早已装治完美,悬诸杭州三桥址新宅中,众目快瞻,且脍炙人口矣。

  云台师寿联

  英夷之不犯扬州,京师士大夫以云台阁老之居邗江比汉郑康成之居高密,而以英夷比黄巾之保郑公乡也。逾年值八十寿辰,恭蒙赐寿,彭春农学士以楹联寄贺云:“新恩又见临裴野;近事争传保郑乡”。即指此事。

  但都转寿联

  英夷初犯邗江,扬郡人家已纷纷逃窜,赖但云湖都转竭力防堵,加意抚循,不一月即各安其居,扬人甚德之。值都转九月诞辰,各制楹帖,以其致颂祷之忱。然语或过当,甚有以郭汾阳、李西平为比者,则拟于不伦矣。惟云台师撰七字联云:“菊花潭里人同寿;扬子江头海不波。”落落大方,恰如身分,不能不推为大手笔也。

  俞陶泉都转

  闲与两淮鹾商谈历任都转之贤,以李秬轩为第一。邹公眉观察曰:“秬轩之清操亮节,诚不可阶,然有守而兼有为者,终推平罗俞陶泉德渊一人而已。”忆陶文毅公擎理淮鹾之始,都转屡不得其人,手书令余切实举荐。余即以陶泉应。盖陶泉令长洲、守苏州,实心实政,皆余所目击心仪者也。时陶泉方守金陵,闻信力辞。文毅以余手书示之,陶泉语塞。闻陶泉初到扬时,运库并无余积,次年遂有三百万之储。此席拥东南财赋之雄,冠盖往来,每多觖望,谤议丛兴。自陶泉莅任后,改弦更张,洗手奉职,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亦无不各得分愿者。惜其用心太苦,精力骤衰,位不称才,年不副德,论者伤之。余在兰州藩署,忽接陶泉之讣,为之涕如绠縻。适其孤以急信恳余转递平罗,余手挥一联寄挽之云:“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素闻贺耦庚督部言,陶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谓边陲乃有此人物。又言陶泉若长管淮鹾,可称得人,惜地方上少一好手耳。此联正隐括其意。今年在扬州,闻公眉观察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则真足以传陶泉矣。

  睢 工 神

  小住袁浦日,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自言系由衡工投效,得官甚速,并述彼时有一对句云:“捷径不在终南,河水洋洋,大有佳处;补缺何须吏部,睢工衮衮,竟开便门。”且言亲在睢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神助显应,众目共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

  《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
  灵岩山馆

  过苏州时,有客约余游灵岩山馆,余以前游未畅,且欲考悉其颠末,因欣然孥舟前往。历览久之,盖不过相隔十余年,而门庭已大非昔比矣。按,山馆即在灵岩山之阳西施洞下,乾隆四十八九年间,毕秋帆先生所购筑,营造之工,亭台之侈,凡四、五年而始竣,计购值及工费不下十万金。至五十四年三月,始将扁额悬挂其头门,曰“灵岩山馆”。联云:“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皆先生自书,而语意凄惋,识者已虑其不能歌哭于斯矣。二门扁曰“钟秀灵峰”。乃阿文成公书,联云:“莲嶂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自此蟠曲而上,至御书楼,皆长松夹路,有一门甚宏敞,上题“丽烛层霄”四大字,是嵇文恭公书。忆昔游时,是处楼上有楠木橱一具,中奉御笔扁额“福”字及所赐书籍、字画、法帖诸件,今俱无之。楼下刻纪恩诗及谢恩各疏稿,凡八石。由楼后折而东,有九曲廊,过廊为张太夫人祠。由祠而上,有小亭,曰“澄怀观”。道左有三楹,曰“画船云壑”、“三面石壁”、“一削千仞”,其上即西施洞也。前有一池,水甚清冽,游鱼出没可数,中一联云:“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采砚客;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纱人。”池上有精舍,曰“砚石山房”,则刘文清公书也。嘉庆四年九月,忽有旨查抄,以营兆地例不入官,故此园至今无恙。至嘉庆二十一年,始为虞山蒋相国后人所得。而先生自镇抚陕西、河南、山东,总制两湖,计二十余年,平泉草木,终未一见。余前游诗云:“灵岩亭馆出烟霞,占尽中吴景物嘉。闻说主人不曾到,邱山华屋可胜嗟。”盖纪其实也。近年辑《楹联丛话》,前数联均未及采,今始录得,将补入《楹联三话》,则此游亦不虚矣。

  绣 谷

  苏州阊门内有绣谷园,余过吴门时,有以《绣谷送春图卷》来售者,恐是仿本,且其值过昂,因置之。此园嘉庆中为吾乡叶晓崖河帅所得,后归余同年谢椒石观察,又后归王竹屿都转,叶、谢、王皆余至好,往来最熟,今则不知何姓所居矣。按,此宅在国初为蒋氏旧业,偶于土中掘得“绣谷”二大字,作八分书,遂以名其园。园中亭榭无多,而位置有法,相传为王石谷所修。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尤西堂、朱竹垞、张匠门、惠天牧、徐徵斋、蒋仙根诸名流,曾于此作送春会,王石谷、杨子鹤为之图,时沈归愚尚书年才二十七,居末座。乾隆二十四年,又有作后己卯送春会者,则以尚书为首座矣。先是蒋氏将售是宅,犹豫未决,卜于乩笔,判一联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不解其义。迨归叶氏,而上语应,后叶氏转售于谢氏,谢又转售于王氏,而对语亦应。一宅之迁流,悉有定数,亦奇矣哉!

  郡署楹联

  郡署旧为建炎驻跸之区,故制度崇宏,屋宇委属,为两浙十一郡署之冠。惟自外堂以至内廨,楹柱无一佳联留题,岂以前官斯土者,皆不屑为此耶?自恭儿莅任,始于东客厅中制一额,曰“节俭正直之堂”,而于楹柱书“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两语。盖余初出守荆州时,曾书此十二字于客座之旁,恭儿至今服膺不释耳。既又欲制公堂联语,考昔贤守郡者,以王右军、谢康乐为最著,故县中有王谢祠之建,此间山海要区,今昔情形顿异,有未可以王、谢之卧理概之者,余令其隐括此意为之。越日,恭儿即以拟句呈云:“要地寄一麾,须常念海山深阻;旧堂共千载,敢但希王谢风流。”虽亦常语,而尚质实不浮,因即令其揭诸堂楹,以谂观者。

  英济庙楹联

  温州瑞安门,俗呼大南门,出城半里许,有英济庙,俗呼白马庙。相传神为昭明太子,既无旧碑可考,里人亦无能详其原委者。庙中有潘宗耀楹帖云:“白马溯光仪,彩仗霓旌,尚振英风昭肸蚃;黄麋谈故事,仁浆义粟,长传闿泽济嗷鸿”。跋云:“英济庙神灵最著,里俗相传梁昭明太子拯饥来此,时乘白马,故又称白马庙”云云。按,《郡志》未载此事,前史亦无可征证,昭明何以能来温拯饥,事属茫昧。惟此联尚非俗笔,适余辑《楹联三话》,到温州旬余日,偶入庙睹此,因附录之。孙雨入学博云:“《续雁荡山志》载,卧云禅师重建罗汉寺于谷内芙蓉峰下,劚地得古石碑,高二尺,阔一尺,文曰:‘昭明太子肇基,建号昭明禅寺,及造宝塔一所,以奠温庥康盛者。大梁大通元年丁未岁上元志。’考《梁书》,太子统以中大通三年辛亥四月卒,始谥昭明,岂有五年之前,先有立号刻石之理,殊不可解。余谓此碑必好事者所为。”若此碑果真,则是唐以前所遗,当为东瓯第一贞石耳。程浩《雁荡开山说》、李象坤《雁山志余》并载此事,《乐清县志》已辩其诬。

  永嘉忠义节孝祠楹联

  永嘉县学之东偏,旧有忠义节孝祠,嘉庆初为飓风所圮,嘉庆末始重建。朱沧湄观察文翰为碑记其事,又各为之楹联。忠义祠云:“近圣人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节孝祠云:“儿女尽能之,一点热肠,三分血性;家庭常事耳,察乎天地,通乎神明。”余皆录入《楹联三话》中。

  江心寺门联

  孙雨人学博《永嘉闻见录》云:“江心寺外门旧有联云:‘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旁署‘宋状元梅溪王十朋书题’。余谓此等似巧实拙,断非梅溪手笔。即如联意,亦止须‘云朝朝朝散,潮长长长消’,何烦重叠至八字耶?”并引蔡葵圃之言曰:“题曰宋,曰状元,本人断无此款式,其为好事者假托无疑。”忆余四十三年前到此,亦曾目击此联,以其费解,笑置之。旋里后,乃知闽县乌龙江之东山上罗星塔,旧有七字联,不知何人所撰,其句云:“朝朝朝朝朝朝夕,长长长长长长消。”过客皆不知所谓。相传康熙中,有一道人到此,读而喜之,众请其说,道人笑曰:“此山为海潮来往之区,此联出语第一、第二朝字上平声,第三朝字下平声,通作潮字,第四朝字下平声,第五朝字上平声,第六朝字又下平声,凡下平声者,皆应作潮字读;对语第一、第二长字平声,第三长字上声,第四长字平声,第五长字上声,第六长字又是平声,如此读之,自不烦言而解,不过是言潮汐长消而已。”言讫,道人遂不见,或以为纯阳现身也。按,此塔联与寺联字句互异,其为仙笔与否,不可知,而塔联似较简明有意趣,故余曾录入《楹联续话》中。学博言道光壬辰,风飓大作,此联吹入江中,不知飘流何处。而余今冬重游,则寺门仍有此联,却无前款,后题“章安蔡朝珂重录”。

  江心寺楼联

  江心寺楼上,楹帖甚多,余同年李芝龄尚书一联,最为时所传诵,句云:“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晚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此外朱沧湄观察亦有句云:“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楼。”亦颇超脱。又楼外小柱上有沈茂才步云集唐人一联云:“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亦尚自然,此则闻之孙雨人学博,余两度登楼,实皆未见此联也。按,芝龄尚书“初日”、“晚风”八字,是合谢康乐、孟襄阳言之,二公皆与孤屿有关,可称巧合。而徐铁孙权守荣一联云:“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则直书孟襄阳之句,且跋云:“书此以实孟楼之名。”是为小岘先生扬其波,殊可不必矣。余前游有诗而无联,近始补制一联云:“风景不殊,四十年余旧泥爪;江山如许,二千里外小金焦。”

  文 公 祠

  江心寺有文公祠,祠壁有石刻信国公像,为前巡道秦小岘先生所摹,有赞有诗,并系以跋,跋云:“《温州府志》及《永嘉县志》俱称,德佑元年,公与陆秀夫、张世杰在江心寺同立益王,非也。《宋史》:益王昰、信王昺以德佑二年春同走温州,陆秀夫追及于道,张世杰自定海至,奉益王为兵马都元帅,昺副之。是此时公并未在温,无同立益王之事。迨益王入闽,公始自高邮泛海来温,上表益王劝进,召至福州,拜右丞相,改封信王为卫王,皆德佑二年事,《县志》称德佑元年亦误。”案,此跋似未深考,今府、县两志并无文天祥同立益王之文,且俱明标德佑二年,不知小岘先生何所据而云然也。小岘先生有一联云:“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颇工丽,然尚不如彭清典联云:“孤屿有邻,喜得卓公称后死;严陵在望,直呼皋羽哭先生。”尤为警切矣。又有一长联云:“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日星。”初闻此联语,极为叹赏,而不知何人所制,今乃知为李石农师所题。盖信国大魁日,出王伯厚之门,“古谊”二句,即其卷中评语,不独忠肝铁石,信国果践斯言,而伯厚之具眼知人,亦为龟鉴矣,此吾师所谓久要不忘也。若非稽此故实,鲜不疑上联所作为何语耳。

  卓 公 祠

  文公祠之旁为卓公祠,祀前明户部侍郎卓忠毅公敬,从前纪载各书,率称卓忠贞祠,实沿误也。公旧有祠,前明中叶,奉诏建在郡城南隅,湫隘不可理。万历间,郡守卫承芳始移建于江心寺文公祠之右。岁久倾圮,我朝康熙中,郡人陈孝廉振麟倡捐重修。乾隆丙子,督学使者吾闽雷翠庭先生鋐,复率永嘉崔邑侯锡重修。甲午,曾邑侯唯亦从事焉。顾规制稍狭,祠中名流牓联及过客题咏,少所概见,视文公祠喧寂迥异,为之怒然。按,史传载建文初,忠毅尝密疏言:“燕王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金、元所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疏入,召问,叩首曰:“臣所言,天下至计,愿陛下察之。”帝默然,事竟寝。燕王即位,责以建议徙封,离间骨肉,然犹怜其才,命系狱。姚广孝故与有隙,进曰;“敬之言诚见用,上讵有今日乎?”成祖不得已,斩之,且夷三族,慨然曰:“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耳。”焦弱侯竑作《祠记》,叙述独详备,所当镌之祠壁者也。祠中有旧联二,颇沉著,一云:“祠接谢亭,亦有文章惊海内;忠符信国,并悬肝胆照江心。”系雷翠庭先生所题。一云:“沥悃陈谟拒不庸,遂使奸邪误国;捐躯赴难同一死,却教沟渎无颜。”系诸城窦东皋先生光鼐所题。翠庭先生又有一扁云:“忠炳几先。”亦极警切。名人手笔,故自不同。余亦思学制一联,而屡不就,漫缀一诗云:“湛族当年泪不收,江心遗庙尚千秋。敢言养士真收报,恨不移封作隐忧。末路可怜病遭虎,故山应悔错骑牛。革除旧事谁相理,赖有天朝谥典优。”

  潘 柽

  《永嘉县志·经籍门》载潘柽《转庵集》一卷,《文苑门》有传。按,《梅磵诗话》云:“永嘉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水心先生序其诗集,言德久年十五六,诗律已就,永嘉言诗,皆本德久。读书评文,得古人深处。举进士不中第,用父赏授右职,为合门舍人。题钓台一联云:‘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邱。’为人传诵。”按,此联余辑入《楹联三话》,其实是一七律之颈联,今载《瀛奎律髓》中。诗云:“蝉冠未必似羊裘,出

楼上说的太对了


。ˉ有关温州楹联的发展,起源及有关资料。
江心寺有文公祠,祠壁有石刻信国公像,为前巡道秦小岘先生所摹,有赞有诗,并系以跋,跋云:“《温州府志》及《永嘉县志》俱称,德佑元年,公与陆秀夫、张世杰在江心寺同立益王,非也。《宋史》:益王昰、信王昺以德佑二年春同走温州,陆秀夫追及于道,张世杰自定海至,奉益王为兵马都元帅,昺副之。是此时公并未...

黟县17715168816: 楹联的起源 -
旗霄能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

黟县17715168816: 对联的发展 -
旗霄能气: 对联的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

黟县17715168816: 有关对联的来源
旗霄能气: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左右),出现...

黟县17715168816: 对联发展史 -
旗霄能气: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具体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至今在我国楹联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造成研究和定论困难一方面是历史上中国的文化界对其重视不足,很少记载收录,专门研究对联的学者和著述就更加是凤...

黟县17715168816: 对联的形成,种类及发展?请分类写明 -
旗霄能气: 1、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2、对联的形成: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

黟县17715168816: 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
旗霄能气: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

黟县17715168816: 我了解的春节习俗 -
旗霄能气: 1、扫尘 2、贴春联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4、年画 5、守岁 6、放鞭炮 7、拜年 压岁钱 8 、蒸年糕 9、包饺子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

黟县17715168816: 楹联的来历 -
旗霄能气: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黟县17715168816: 对联的历史是什么
旗霄能气:[编辑本段]【对联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

黟县17715168816: 对联的来历,和发展过程 -
旗霄能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