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渗透作者人格之美的句子是哪句?

作者&投稿:市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什么说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因此,这个开头也是他游山玩水的缘由。首先写行动,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日与其徒······无远不到”写始游西山前之所见,“到则披草而坐······起而归”写当时之所为和所感。“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意想中所到的境界,做梦也走到这种境界,这句话透露了作者表面上似乎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实际上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得到排解。哲时得不到施展的抱负仍然是梦寐以求,他希图借游乐饮酒以求忘优的目的没有达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之前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简洁的几笔,小结了作者游西山前的感受,以及发现西山景色怪特时的欣喜,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披荆斩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居高临下,放眼远望,‘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拢在眼底。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大得如同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筋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结,形体似乎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而真正的游赏应视作现存“始得西山”才开始。作者这个体验十分宝贵,是他精神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七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开始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后说明游览时间。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觉得是这些~~````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心凝形释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翻译。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一、原文节选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二、译文 灰暗的暮色...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为什么作者反复写西山之高?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反复写西山之高,主要是为了表现西山的独特之处和壮美景观。西山是一座高峻的山峰,因其高耸入云而...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在( )。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在永州。参见教材P284。本题知识点: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人格和抱负的一句是_百度...
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始得西山宴游记字词解释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文章以贬谪之人,即受刑辱的僇人(戮人)的视角,描述了一次独特的山游体验。作者常常在公务之余,施施(缓慢)行走于西山之间,心情惴栗(忧惧),却也漫漫(随意)欣赏着周围的风景。随从者陪伴左右,他们一同探索穷尽(尽头)的回溪,溪流蜿蜒曲折,需要分开披荆斩棘(斫榛莽...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如下: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游西山之前的游众山,对于...
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笔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个意思:一是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二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游览永州并不是从游西山开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经到过一些地方,并且也写过...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渗透作者人格之美的句子是哪句?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成功之处有哪些?
1、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平日一般的游览和一般的感受,与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相对比 2、意境宏大:“尺寸千里”“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与作者的感受浑然一体“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3、寓情志与景中:表现了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心凝...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哪些地方寓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
黎趴硫酸: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我觉得是这些~~````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渗透作者人格之美的句子是哪句? -
黎趴硫酸: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应该是这句.

长顺县13158539215: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人格和抱负的一句是 -
黎趴硫酸: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长顺县13158539215: 赏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如何将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黎趴硫酸: 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既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更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情,体现出作者在革新失败、身受贬谪后依然坚持特立独行...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黎趴硫酸:[答案] 文中骈散结合,句式多变,情景交融.作者寓情于景,把自己贬谪的愤懑,痛苦,交织渗透在精妙入微的景物描写之中,文中将山水人格化,从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起笔,透露交代了作者的处境和心情.描写,抒情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赞美西山的同时...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黎趴硫酸: 文中骈散结合,句式多变,情景交融.作者寓情于景,把自己贬谪的愤懑,痛苦,交织渗透在精妙入微的景物描写之中,文中将山水人格化,从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起笔,透露交代了作者的处境和心情.描写,抒情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赞美西山的同时,言志抒情.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什么说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黎趴硫酸: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

长顺县1315853921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人格与山水是如何映照的? -
黎趴硫酸: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怪特”的西山与作者高傲的志趣相互映照,象征了柳完元特立不屈的人格...

长顺县13158539215: 请分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 如何体现柳宗元独立不阿的品质 -
黎趴硫酸: 立意 我认为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仔细加以体会.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