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合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尹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鸟说的古文及翻译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对其他各国虎视眈眈。赵、楚、燕、齐、韩、魏六国决定联合抗秦。

一天,赵国使者魏加和楚国春申君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当魏加知道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时,只是摇头叹气不吭声。春申君知道他不同意,就问他原因,魏加说:“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听完了,你就会明白的。”

“从前魏国有个神箭手名叫更羸,射起箭来真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散步时,天空中飞过几只大雁。他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用弓,不用箭,就可以把鸟射下来。’

过了一会,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赢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弓弦,随着弦响,大雁真的从空中掉了下来了。魏王大吃一惊说:‘想不到你会有这样的本领。’更赢说:‘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超人的本领,而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你没有看见他飞得很慢,叫声很悲凄吗?飞得慢,是它的伤口疼痛,叫得悲是离开雁群很久了。它惊魂未定,又听到弦响,就拼命想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又裂开,所以就掉下来了。’”

接着,魏加话锋一转说:“临武君刚被秦军打败过,看到秦军就会害怕,如同受过伤的鸟一样,怎么能再让他担任主将呢?”

2. 翻译古文

秦国联合赵国,赵国向北攻打燕国。燕王听说后,派使臣去向秦王祝贺。使臣经过赵国,赵王扣留了他,使臣说:“秦国和赵国联合,诸侯都服从。燕国之所以听命于赵国是因为秦国和赵国联合的缘故。现在我出使秦国,而赵国扣留我,这说明秦国和赵国有矛盾。秦、赵两国有矛盾,诸侯就一定不会服从赵国,燕国也不会听命于赵国。再说,我出使秦国,并不妨碍赵国进攻燕国啊。”赵王认为说得对,就释放了燕国使臣。

燕国使臣拜见秦王说:“燕王听说秦、赵两国联合,燕国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秦王说:“燕王昏庸无道,我要赵国灭掉燕国,你还来祝贺什么?”燕国使臣说:“我听说,当赵国在全盛时期,南面的邻国是秦国,北面的下曲阳靠近燕国,赵国的土地方圆三百里,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赵国之所以反不能战胜秦国,是因为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现在大王要赵国向北去灭掉燕国,如果燕国和赵国联合一致,就肯定不会再听从秦国了。我暗自为大王担忧。”秦王认为说得对,于是派兵援救燕国。

哈哈,免费回答了

3. 要一段关于抗日的文言文(有那种味道即可),和一段名人抗日的长

这是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据称是冯友兰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写。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校。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干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曰:痛南渡,辞宫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河泽。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倭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罗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你可以自选对你有用的,若要排比的,建议最后一段。

4. “同”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同”有tóng、tòng两个读音,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比较常见的表示同一、一样、相同的含义。在“胡同”一词中,读tòng;在“相同”一词中,读tóng。

tóng

(1) 聚集

(2) 相同,一样,共同

(3) 参与;一起干某事

(4)共;一共

(5) 齐一;统一

(6) 给,为

1、同类tóng lèi

相同;一样(名词)

2、同上tóng shàng

跟…相同(动词)

3、陪同 péi tóng

共同

4、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一同;一齐(从事)

5、同行tóng xíng

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

5. 两败俱伤的文言文注释

解 释 败:失败;俱:全。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典 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淳于:「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

6. "引“的所有古文翻译

引 yǐn 【动】 (会意。

从弓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drawabow〗 引,开弓也。

——《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拉,牵挽〖draw〗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

——《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延长;延续〖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伸着〖stretch〗 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牵连;攀供〖involve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引导〖guide〗 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带领〖lead〗 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引决、自尽〖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援引〖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荐举〖remend〗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招致〖incur〗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执持〖hold〗。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退避〖retreat〗 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选用〖elect〗。

如:引贤(选用贤才) 吸引〖attract〗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辞职〖resign〗。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举起;竖起〖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承认〖recognize〗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延请〖send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 取过来,拿出〖take;get;getsth.out〗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引 yǐn 【名】 引车前行的皮带〖leatherstrapforpullingcart〗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

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

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

——《周礼·大司徒》 卷首语;序言〖forward〗。如:小引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prelude〗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

——马融《长笛赋》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license〗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通行执照〖pass〗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引 yǐn 【形】 长久〖long〗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水经注》 引 yǐn 【量】 长度单位〖formerly,ameasureofdistance〗。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7. 用文言文表示“互相”的字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的“互相”,是互、相两个单音节词同义联合组成的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只需要用其中一个即可。

如:

互:“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述句中的互、相,都是“互相”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互相”,是互、相两个单音节词同义联合组成的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只需要用其中一个即可。

如:

互:“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述句中的互、相,都是“互相”的意思。




写秦的文言文
3. 苏秦苦学 文言文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秦赵之约文言文翻译
秦赵之约出自《战国策》卷二十四:魏三,你知道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吗?以下是我整理的秦赵之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作者:刘向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

借助外力成功的文言文
2. 中学时的一篇古文,大意是借助外力来提高效率,比如把木头加热用来 是《劝学》中的一句: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意思是: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文言文苏秦刺股的译文
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秦王[这个不用抄上去,解释上说的是苏秦自己错,但是我们老师觉得是秦王的错,你如果想用苏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

苏秦从燕之赵文言文
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7. 苏秦的一段古文,谁有翻译,谢谢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 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把恼恨迁怒燕国。燕王很害怕。 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

文言文潜移默化
孔子《论语》编辑本段文言文资料文言文阅读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

兼在文言文的意思
《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⑤两;二。 《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⑥ 加上;加之。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⑦ 并且;而且。 《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 4. 文言文的兼词用法和意思 〈动〉 1. (会意...

苏秦的文言文
所谓“横”,指“连横”,它的代表者为张仪,他主张以秦国为中心,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东方的某些国家,攻击另外一些国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合纵”失败,秦国通过连横的方式,击败了六国,统一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秦刺股 3. 《苏秦传》文言文的全文是什么 《苏秦传》原文如下: (苏秦)说...

高中文言文 急!急!急!
急!急!文言文中:之、其、而、于、以、为的意思各是什么?... 23 2014-05-15 文言文翻译,急急急!!! 1 2015-09-18 高中文言文“焉”的用法及意义,,就这18个题,,,急!!! 2010-02-04 急!!!文言文翻译 2009-06-23 翻译文言文!!!急! 2 2013-10-02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巩固提升篇的...

文言文与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

宁远县13638143089: 求“团结协作“或“合作”题材的古文 -
广斧复方: 一、古今贤文《合作篇》(上)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

宁远县13638143089: 在古文中有哪些可以表现团结协作的句子
广斧复方: 三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蓝.

宁远县13638143089: 哪里有关“合作”的文言文啊,救命啊 -
广斧复方: 就是和氏璧的和内个负荆请罪的内个 就是说廉颇和蔺相如的内个 谢谢 给分/笑脸/

宁远县13638143089: 请问谁知道关于中华民族团结的文言文的句子啊 -
广斧复方: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dou不太好,我想想再答复

宁远县13638143089: 文言文中只合的意思 -
广斧复方: 只合:只应该;只应当.本来就应该.合:应该;应当.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元武汉臣《玉壶春》第2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茅盾《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黄浦江里.”

宁远县13638143089: 求几个和“团队”相关的文言文 -
广斧复方: 独木不成林

宁远县13638143089: 描写兄弟之间的文言文 -
广斧复方: 1、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

宁远县13638143089: “在一起”用文言文怎么说? -
广斧复方: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关于 文言文 的介绍: 文言文[wén yán wén]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

宁远县13638143089: 求大神帮我写一段文言文 我在十岁时开始打篮球,虽然经常受伤,但从中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受益匪浅.从 -
广斧复方: 余爱篮球,年十岁学球于挚友,然初时愚钝,常伤及筋骨,疼痛非常,然此未曾减吾爱于篮球,日复一日,吾明事理,知合作之意,收益颇多,至此之后,余善与人交流,知处世之理,更寄吾爱于篮球

宁远县13638143089: 求助一段文言文的翻译 -
广斧复方: 秦国和赵国联合要攻打魏国,魏王为此而担忧.魏将芒卯说:“大王不必担忧,请允许我派张倚为特使,去对赵王说:“邺邑这个地方,看样子是保不住的,如果大王与秦国绝交,而与魏国联合,敝国国君愿意把邺地奉献给大王.”赵王很高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