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礼乐之邦·祭天祀祖

作者&投稿:慈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鲁文化·礼乐之邦·祭天祀祖

祭祀来源于原始时期的宗教信仰,这些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图腾以及祖先的崇拜,但祭祀又与原始的宗教信仰不同。原始宗教有自身的发展历程,如果说起初对于自然和图腾的崇拜尚为一种“不含欺骗成分”的“自发的宗教”的话,那么后来对于祖先的崇拜应是一种“人为的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7页)。而祭祀正是与这种“人为的宗教”相伴而生的,具有更为浓重的人文理念性质。周代祭祀制度与世俗社会中的制度糅合在一起,成了维护人伦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制度,在周礼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所以,《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殷商时期,祭祀已与战争同等重要,丧失“师祀”与丧失“天命”无异。周朝代殷以后,祭祀与战争更是国之大事,因而祭祀之礼大都十分庄严隆重,还有相应的乐舞与之配合。一般地说,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福祐、答报神恩或者驱邪避恶,但有时他们并不追究神明的存在与否,只是关注祭祀这种形式。《礼记·明堂位》说:“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看来,维系现世秩序才是祭祀的终极目的。

祭祀既然主要是为现世而设,那么在祭祀时便有了不少严格的规制,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读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礼记·王制》)。又如,就祭祖而言,宗庙制度的规定便比较细致,“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再如,仅宗庙里的昭穆便不可违反了“次世之长幼”和“等胄之亲疏”的顺序,如果“犯顺”和“易神之班”,就是“不祥”(《国语·鲁语上》),就会招致祸殃。

鲁国一直十分重视祭祀之礼。始封之初,周室所赐就有不少与祭祀有关,如赐鲁以祝、宗,祝为主祭祀用币及读辞者;宗即“宗伯”,负责为国君掌管祭祀之礼。从文献记载看,除周室外,只有鲁国有“宗伯”之官,其他国家只有“宗”或“宗人”。另外还赐给鲁国备物、典策以及宗庙祭祀之彝器。除专司礼仪的人员外,鲁国在宗庙祭祀时还有代表死者受祭的“尸”,《国语·鲁语上》说“祭养尸,享养上宾”,祭祀以“尸”为中心,“尸”一般由受祭者子孙或同姓承当,届时接受祭拜,并为祭者祝福。

鲁人在祭祀对象的选择上也有一定标准,鲁大夫柳下惠表述说:“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之所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国语·鲁语上》)。鲁与周王室在祭祀对象上基本一致;他们都要祭祀天地、社稷、祖宗、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五祀百神,这些祭祀对象都有“功烈”于民,具有某种“善”的品质。柳下惠认为,人们进行祭祀时,应该服从“圣王”的这种制祀原则,因为祭祀乃“国之大节”,关系到政治的成败,而不得在此原则之外“无故加典”。鲁僖公时,一种叫“爰居”的海鸟在鲁东门之外停留了三天,鲁大夫臧文仲令国人祭之,柳下惠认为它只是在躲避海上的灾祸,并无“功烈于民”,便批评臧文仲此举“不仁”、“不智”。

祭祀除定期举行外,遇有重大的庆典或行动,如国君即位、建筑、征战、婚嫁、丧葬等,也要进行祭祀,但这些祭祀并不随意举行。《礼记·祭义》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由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祭祀不可过繁,亦不可荒疏,只有严格遵守祭祀制度,才既可避免由于厌烦祭祀而造成的对鬼神的不敬,又不会因荒疏怠慢而遗忘神灵。

《诗经·鲁颂·閟宫》为我们描述了鲁国贵族祭天祀祖的奢华场面。该诗作于鲁僖公时期,所记述的便是此时的祭祀盛况。诗中首先追述了周的始祖姜嫄、后稷到太王、文王、武王时周族的起源与兴盛过程,继而叙述鲁国受封的由来,僖公所祭祀的便是这些在周族和鲁国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的列祖列宗。诗歌描述鲁僖公的祭祀,“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祭祀场面则“龙旗承祀,六辔耳耳”,“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同时还有“洋洋”的万舞与祭祀相配合。这些祭祀活动,无非是祈求神灵保祐国泰民安、“鲁邦是常”,保祐“令妻寿母”、“眉寿无有害”。




孔子小时侯的故事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平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

崇尚道义的鲁文化和追求功利霸业的晋文化,还有哪些区别?
上的鲁文化则包括鲁国分封前的鲁国文化、鲁地文化、商奄文化;其中商奄文化是指夏商时代鲁地的土著文化,鲁国文化则指从伯禽封鲁到鲁国灭忙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文化,鲁国文化在吸收东夷文化和殷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经过800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鲁地文化,则泛指秦汉以后直到今天在原鲁国之地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

孔子鲁定公的文言文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

孔子的相关资料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

山东被称为是齐鲁大地,为何山东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大家现在也都知道山东的礼节非常的严谨,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由于周朝时期祖国传承周礼文化比较深厚,当年周公治国的方略就是十分重视传承,所以专门治理作乐,为周王朝编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所以鲁国也是最大程度的保存和推行了周礼,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的代表,也就是鲁国,另外在当时如果哪个国家想学习周礼,...

孔子的资料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

为何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礼乐崩坏的时期?与井田制有着什么关系?
那么,为何礼乐崩坏最先出现在孔子的故乡鲁国呢? 按说礼乐制度的制定者是周公,而周公后人的封国正是鲁国,鲁国有周公这个先祖做后盾,所以历来被称为姬姓宗邦,是诸侯国中最有名望和号召力的国家。鲁国对于礼乐的尊崇也是最突出的,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成为最典型的礼仪之邦,却为何最先礼乐崩坏了呢? 一方面,由于...

孔子简介越简单越好!!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

孔子和孟子的资料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地位。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主张“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必须遵循中庸之道。著作: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鲁国是现在的哪里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至春秋礼...

运河区13470143503: 请问谁知道孔子一生去过那几个国家???
植拜诺氟: 有记载的是孔子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 孔子名叫... 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

运河区13470143503: 孔子的资料 -
植拜诺氟: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运河区13470143503: 齐鲁文化有哪些特征? -
植拜诺氟: 齐文化的源头是尊贤上(尚)攻,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思想.主要分为在军事是富国强兵,思路上不拘一格,注重经济的发展,在礼仪方面将就简单实用.是一种重利的文化. 鲁文化的源头是亲亲尚恩,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思想文化.注重礼节,是儒家文化的前身.更注重与社会礼仪.是一种尊礼的文化.但是实用性不强.传统的文化是仁,礼.注重人伦,纲常,宗法,秩序稳定.

运河区13470143503: 关于孔子的资料 -
植拜诺氟: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

运河区13470143503: 山东省简称的由来 -
植拜诺氟: 历史上在山东境内的两大诸侯国中,占据山东大部的齐国始终要比南面的鲁国要强大的多,并且古今提到山东时也大多以齐鲁之邦相称.国力上,齐强鲁弱;疆域上,齐大鲁小;称呼上,齐前鲁后,最终“鲁”却成为山东省的简称.原来根本...

运河区13470143503: 淄博的风俗人情 -
植拜诺氟: 淄博柳泉 在齐鲁大地众多的泉水之中,有一处声名远播的名泉--柳泉.柳泉是我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的名泉.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蒲家庄,从淄博市乘公共汽车约1小时即可抵达. 蒲家庄东门外数十米处即为柳泉.泉前方...

运河区13470143503: 君子国的介绍 -
植拜诺氟: 君子国出自《镜花缘》一书,在书中描绘了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

运河区13470143503: 君子国有哪些特点? -
植拜诺氟: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运河区13470143503: 镜花缘的君子国有什么特点 -
植拜诺氟: “礼乐之邦”君子国 .李汝珍在“镜花缘”描述这个君子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礼让到了无法理解的境地,即使对方作难或危及自己,都为人忍让,不好争斗.(讽喻其现实中不可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