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贺兰夫人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的产物吗?

作者&投稿:巫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北魏的前身代国,被前前秦灭掉。这时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纵横捭阖的女人——贺兰夫人。此人出身匈奴贺兰部,是匈奴血统,两任丈夫都是鲜卑族。也就是说,贺兰夫人实际上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的产物。贺兰夫人第一任丈夫叫拓跋寔(史书上所谓的献明帝,是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追封的)。她与拓跋寔生了拓跋珪,这个儿子出生不久,也就是拓跋珪5岁那年,拓跋寔不幸病逝,贺兰夫人为了儿子的继承权,又委身嫁给老公公拓跋什翼犍,也就是拓跋寔的父亲。

就在这个时候,强大的前秦派苻洛为统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巴彦淖尔草原攻打代国,在大军压境屡吃败仗的情况下,什翼犍病倒了,奄奄一息危在旦夕。但此时,什翼犍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正在上演着自相残杀的闹剧。贺兰夫人和拓跋珪的处境也是岌岌可危,贺兰夫人急中生智利用拓跋珪的名义把病重的什翼犍捆绑起来,投奔了前秦的苻洛,否则贺兰夫人和拓跋珪就会命丧到什翼犍的那几个儿子的手中。可前秦主苻坚认为拓跋珪“缚父而降”是不孝,所谓的大逆不道,于是,将6岁的拓跋珪流放到蜀地(四川),一个6岁的孩子只能由母亲贺兰夫人陪同,辗转波折了将近10年,贺兰夫人带着拓跋珪从四川回来,几经生命危险多次躲过追杀,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当时追杀贺兰夫人的有来自于匈奴两个部落的,有的来自于贺兰本部,主要是贺兰夫人的弟弟要杀掉拓跋珪,要杀掉拓跋珪的原因,就是因为拓跋珪身上流着代王的血统,并且被前秦承认为什翼犍的继承人。后来,贺兰夫人总算聚集起了自己的部队,立十五岁的儿子拓跋珪为王,在阴山脚下现在的巴彦淖尔草原一个叫牛川的地方建立了北魏政权。那么贺兰夫人在这期间是怎样生存的呢?他遭遇不幸之后为什么不去投奔当时势力较大的娘家呢?贺兰夫人是个既美丽又富有智慧的女人。在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女子出嫁后如果再返回娘家依靠,特别是宫廷的女子,会被视为遭受夫家的遗弃,虽然此时代国已覆灭,但做为代国太子妃,这一身份,也明显高过了她娘家所有父兄,如果投奔娘家,而这将使她及她的子女遭受屈辱,贺兰夫人不会这么做,她只有苦苦支撑着,孤注一掷地为其子女的今后寻找东山再起的出路。

前秦亡代后,苻坚大帝命匈奴的铁弗刘卫辰与独孤部刘库仁分摄代国的国政,众所周知,二权共立,为不平衡的局面,只有三权并立,才能制衡时局;在刘卫辰与刘库仁之间矛盾日益显突的时候,贺兰夫人以主家身份投靠匈奴刘库仁。刘库仁是个谨慎地且忠于故主的部落首领,为了日后不测时局着想,对于昔日故主投靠,表示了十二分忠诚,并叮嘱其子孙要善待他们,他的这一做法是很明智的。后来拓跋鲜卑再次崛起复国时,刘卫辰被诛灭族,而独孤部仍保留到最后。贺兰夫人的孩子拓跋珪长大了,他已经懂得了权术与威信之道,但由于年轻气盛,丝毫不懂得一个在有敌视眼光土地上生活的王室后代,必须要学会隐忍、低调,而拓跋珪的人生法则,则是反其道而为之,在敌人未加察觉之时,便率先暴露了自己的想法,且其先天长得比较像个领导者,魏书记载:帝年冲幼,而凝然不群。刘库仁常常赞扬说:这小孩有高天下之志,兴复洪业,光扬祖宗者,必此主也。

这肯定引起妒忌,猜忌,进而滋生戕害的想法。可此时一直在荫护着他们孤儿寡母的刘库仁去世了,匈奴独孤部发生内乱,其子刘显在混乱中登基,对这一干孤儿寡母产生了防忌,他眼看着拓跋珪在部落里越来越得人心,刘显再也忍不住了,顿心生杀意,要把这一惹眼的障碍去除掉。不过,他对贺兰夫人的美丽聪慧所折服,一直心怀鬼胎。聪明的贺兰夫人也看出了刘显的心思,贺兰夫人紧急通知她的儿子们抓紧逃跑,跑得越远越好,而自己却留下来迷惑刘显,她知道,只有她在,刘显才会放心,她的孩子们才会彻底摆脱危境。这天晚上,贺兰夫人亲自设下酒宴,与刘显畅饮,她设下迷局,灌醉刘显。另一边,她的儿子已在马厩中偷到战马,可能由于精神紧张,无意中引起了马的惊叫,刘显突然惊醒,要去看马,这时,贺兰夫人一把拉住了他,哭着说:“我所有的儿子都在你的手里,我就在你的面前,你要想杀我们,还不容易吗?”这一梨花带雨的哭泣,刘显立马心软了,忙反过来安慰她,同时也放了心,不再怀疑拓跋珪。

这边的拓跋珪弟兄已经跑远了,贺兰夫人才真正感到自己所处环境的危急,赶忙派丫环通知刘显弟弟亢泥的妻子,亢泥的妻子是代王什翼犍的女儿,贺兰夫人是她的嫂子(又是后母),她知道了嫂子所处环境的危急,连忙把她藏到神车里。刘显得知拓跋四兄弟(只有拓跋珪是贺兰夫人所生)出逃的消息,气急败坏,找贺兰夫人算账,刘显派人四处搜索她,贺兰夫人躲在神车中,一声不吭,整整三天,独孤部再次内乱,贺兰夫人才于混乱中侥幸逃脱。拓跋四兄弟摆脱匈奴独孤部的控制后,一路向北逃至舅家贺兰部,这时贺野于已死,首领贺讷为贺兰夫人的亲哥哥,她的弟弟贺悦掌握着鲜卑贺兰部的军事大权。由于拓跋珪的到来,造成了贺兰内部莫大恐慌,贺兰夫人的另一位弟弟贺兰染干,眼见拓跋珪越来越得人心,心生嫉恨,举兵围逼他们所住的行宫,要除去的拓跋珪。贺兰夫人眼看着娘亲弟弟要杀自已的亲儿子,她劝拓跋珪不要冲动,独自一人走出行宫外,对弟弟染干说:“你们要杀我儿子,将怎么安置我呢?你们对得起我吗?”

贺染干见到姐姐孤自一人,一路逃亡也不容易,毕竟血浓于水,当下令军队四散离去。贺兰夫人解除了这一危机后,她在家族内部亦获得了贺悦等族人的支持,外部环境也偏向于她们母子,强大的前秦已亡,此时无论是旧大臣还是旧部落,长久的离散导致他们思归一统,于是纷纷拥立拓跋珪为代王。于公元386年,十四岁的拓跋圭由于贺兰夫人的操作在牛川即位,自此代国在灭亡7年后,得以复国。




北魏贺兰夫人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的产物吗?
也就是说,贺兰夫人实际上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的产物。贺兰夫人第一任丈夫叫拓跋寔(史书上所谓的献明帝,是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追封的)。她与拓跋寔生了拓跋珪,这个儿子出生不久,也就是拓跋珪5岁那年,拓跋寔不幸病逝,贺兰夫人为了儿子的继承权,又委身嫁给老公公拓跋什翼犍,也就是拓跋寔的父亲。就在...

北魏贺兰部源流考 北魏贺兰部来源及发展演变历史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东胡分支匈奴族贺兰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贺兰氏,亦称贺赖氏,为汉、唐之际生活在中国北方贺兰山地区的东胡分支匈奴族贺兰部的氏族姓氏。史籍《元和姓纂》第三十八卷贺兰氏条下云:“代居元朔,随魏南迁河洛。魏以忠贞为贺兰,因命以氏。”在古代鲜卑族语言中,“贺赖”即为“...

荣昌县15697395374: 举出少数民族改用汉姓和“胡汉通婚”的例子 -
英高安体: 少数民族改汉姓:鲜卑(如拓跋改元姓)、南匈奴(皇族自改刘姓)、满(那拉氏改那姓)等 胡汉通婚:汉和匈奴和亲、唐和吐蕃和亲等等~

荣昌县15697395374: 初一上册历史重点 -
英高安体: 第一课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 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活动区域 距今年代答:① 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170万年② 北京人:北...

荣昌县15697395374: 《昭君出塞》文言文阅读答案 -
英高安体: 原文: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选...

荣昌县15697395374: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
英高安体: 秦朝嘛主要就是修长城以抵御匈奴,汉初时期由于国力较弱,采取的是和亲政策,利于集中精力恢复中原经济和贸易往来.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采取武力政策,重创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维护和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汉元帝时期匈奴内乱,其中的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并主动要求和亲,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此次和亲不同于前,前者是有屈辱性的无奈之举).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北匈奴一直西迁到多瑙河流域,与当地居民融合为匈牙利人)

荣昌县15697395374: 昭君出塞的故事梗概 -
英高安体: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

荣昌县15697395374: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200字 -
英高安体: 汉朝时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来长安朝觐汉元帝,并提出和亲的要求.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而宫女都不愿意嫁到匈奴去.只有一个宫女主动请求出塞,就是王昭君.出发前,王昭君向汉元...

荣昌县15697395374: 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
英高安体:古“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中国历史上开始的中西文明的接触碰撞,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相互滋润,使人类在征服...

荣昌县15697395374: 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倒底有多美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吗? -
英高安体: 1、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

荣昌县15697395374: 初一历史判断题.
英高安体: 1,错.汉武帝派的大将军是卫青霍去病. 2,错,西汉初年实行和亲政策是由于当时国力不强,被迫的. 3,对. 4,错,是公元前119年

荣昌县15697395374: 《汉宫秋》 翻译,行行好! -
英高安体: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汉宫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