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形容《西游记》的对联

作者&投稿:萧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形容《西游记》的对联~

求真经历千辛高僧西天行, 师徒情四人行猴王和能净。 横批就是西游记了

猪八戒好吃懒做
孙悟空火眼金睛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亦作「一客不烦二主」。

4.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西游记˙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於我,便罢了。」

5. 马流:猴子。西游记˙第十五回:「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

6.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西游记˙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7. 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著我来迎你哩!」

8. 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9. 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1. 当家才知柴米价: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难。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

12. 上门的买卖好做:别人找上门来的容易应付。比喻以逸待劳,容易成功。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常言道:『上门的买卖好做』,且等慢慢的捉他。」

13. 请将不如激将:请人做事,正面的请求不如反面的激发来得有效。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1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师,就得终身视之为父辈。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万望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15.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练,便成不了大器。西游记˙第三十二回:「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16.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抬高对方,助长对方的声势,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贬低自己。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大王,怎麼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

17.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他人一命,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无量。西游记˙第三十三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甚麼『北斗经』、『南斗经』!」

18.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比喻纵使是亲人,三年不见,也会变得生疏、陌生。 西游记˙第四十回:「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它那里与你认甚麼亲耶?

19.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指总要给点面子。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就我师父一难吧!」

20.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即使强大有力者也无法压制地方上蛮横凶恶的人。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或作「强龙难敌地头蛇」。

21.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常言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哩!怎麼就不与人家救些患难?」

22.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澈底、完整。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嶮峻,我挑著重担,著实难走,须要寻个去处,好眠一觉,养养精神,明日方好捱担。」

23.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形容因胜利而得意忘形。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这大圣果然欢喜。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著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24. 好死不如恶活:只要活著,即使要忍受屈辱折磨,总比死了还好。西游记˙第六十三回:「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麼。」

25. 放了屁儿却使手掩:饰非的意思。西游记˙第七十二回:「上门的买卖倒不好做!放了屁儿,却使手掩。你往那里去!」

26.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比喻各有彼此沟通了解的方法。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原来那妖精幔天结网,掳住这七般虫蛭,却要吃他。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时这些虫哀告饶命,愿拜为母,遂此春采百花供怪物,夏寻诸卉孝妖精。」

27. 曾著卖糖君子哄,如今不信口甜人:比喻曾经吃亏上当,从此不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西游记˙第七十二回:「那些妖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虽然吊在那里,不曾敢加刑受苦。望慈悲饶了我的性命,情愿贴些盘费,送你师父往西天去也。』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著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钯,各人走路!』」

28. 远来的和尚好看经;比喻外来的人较受重视。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29.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事情不容易传扬,坏事情却往往传得很快。西游记˙第七十三回:「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

30. 放屁添风:比喻力量虽小,却也有帮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俗云:『放屁添风。』你可也壮我些胆气。」

31.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那城里一个小妖儿也没有了。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他见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32.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不能只信任对方表面的正直,要提防对方会下毒手。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33. 告人死罪得死罪:诬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罚。劝诫不可诬陷他人。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34.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在暗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指为人处事光明正大。西游记˙第八十四回:「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吾乃齐天大圣临凡,保唐僧往西天取经。」

35.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比喻既然要做这事,就不要有顾虑。西游记˙第八十六回:「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

36. 画虎不成反類狗:描绘老虎的样子却画得不像,反倒画成一条威猛尽失的狗。比喻人好高骛远,但能力不足,仿效失真,变得不倫不類。西游记․第八十八回:「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无力量,使不得我们的兵器,恐学之不精,如 『画虎不成反類狗』也。

37. 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事情发展到了极限,就转化为相反的一面。指乐极生悲。西游记˙第九十六回:「没奈何,却在那破房之下,拣遮得风雨处,将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坐的坐,站的站,苦捱了一夜未睡。咦!真是个: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

38. 起头容易结梢难:事情开头容易,但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却很难。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常言道:『起头容易结梢难』,只等我做过了圆满,方敢送程。」

39. 孙猴子一个筋斗翻了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比喻虽然有很大的能耐,但始终逃不出对方的控制。

40. 孙悟空神通广大,也不得不拜当方土地神。

41. 取到佛经,是唐僧的功劳;惹了祸,就是孙猴子倒楣。

1. 孙悟空的毫毛:(1) 随变(便) ---喻不加限制,怎麼方便就怎麼作 (2)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或手段极高强。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斗可翻过十万八千里。形容差距很大。

3.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取来一根「如意金箍棒」,可随心意变大变小。

4.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学道后,曾大闹地府,威胁地府十王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全勾掉,以为这样就能永生。 (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号,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厮所辖也。)

5. 叫他当了弼马温:表面上是封了官,实质上是架空了。西游记第四回中,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请孙悟空上天,拜受仙籙,玉帝仅封他为『弼马温』,是个没有品从的官。这样的官,最低最小。

6. 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谓出了差错或变故:喻指情况不妙了。西游记第五回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因孙悟空被封后,在天庭无所事事,变叫他看守蟠桃园。孙悟空趁机大量偷吃蟠桃。

7.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西游记第五回中,王目娘娘设宴,大开宝阁,做『蟠桃大会』,并未邀请孙悟空,孙悟空即暗自赴会。

8. 不管你怎样变,也露出条尾巴来:任你如何狡猾善变,也会露出马脚。西游记第六回中,二郎真君斗孙悟空,二人变化无穷,后来孙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张著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以致被二郎真君识破。

9.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形容办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10.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喻生活越艰难或负担越来越沉重。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虽然法力强大,但最终受制於如来佛,未能跳出如来摩手掌心。如来佛翻掌一推把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即五行山,把孙悟空镇压住,直至五百年后唐僧取经路过,才把他稍出来收为徒弟。

11.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服他。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观音菩萨授唐僧『紧箍儿咒』,若孙悟空不服唐僧使唤,就默念此咒,孙悟空再不敢行凶,不敢无礼了。

12.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1).指时间紧迫 (2). 喻约束很严。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孙悟空的头上被戴著头箍,只要唐僧念紧箍咒,头箍就会变紧。

13.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比喻冒充英雄好汉。西游记第十八回中,猪八戒被逐出天庭后,错投猪胎。但为了取到高家庄的民女,变成俊和模样,假装勤劳能干。

14.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西游记第十八回中,高老要招个女婿,猪八戒变成俊和模样,高老招了他。「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作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15. 猪八戒吃人參果;(歇后语)全不知滋味。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猪八戒曾在五观庄吃人參果,囫囵吞下,不知其滋味。藉此讽刺人对事物一无所知。

16.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比喻并非是真心实意。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扮成村姑来为唐僧送饭,非为行好事;时是为了抓住唐僧,以便吃他的肉,求取长生不老罢了,所以说是不安好心。

17.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喻蒙混不了 无法欺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为得到唐僧,曾三次变化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

18.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变成美女前去诓骗唐僧师徒。猪八戒见色起心,不知对方是本领高强的妖精。

19. 乍入蘆圩---不知深浅。比喻新到一个地方,对当地情形还不熟悉。游记第三十二回:「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浅。』——倘或被妖魔擄去,却不又要老孙费心?」

20. 皮笊篱---捞个磬尽。笊篱捞物时往往将水和物品一块捞起,所以皮笊篱有取走全部东西的意思。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快把金丹拿出來,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 皮笊篱——一捞个磬尽。」

21. 单丝不线--- 孤掌难鸣。一条丝纺不成线。比喻单独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奈何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且回去照顾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

22. 磨砖砌的喉咙--- 又光又溜。磨砖,一种表面光滑的砖块。全句比喻人吃饭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游记第四十七回: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見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溜。」

23.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比喻某种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满或怨气。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牛魔王(罗刹女)藏有控制火焰山的两把扇子,一把可以灭火,一把可以将火煽旺

24.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1). 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2). 喻人手段灵活,无论大小事都能应付自如。西游记第六十回:铁扇公主所有的芭蕉扇根据不同的口诀可变大、变小。

25. 没底竹篮汲水(竹篮儿打水) :一场空。竹篮多隙缝,盛水必漏,故比喻徒勞无功。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6. 滚汤泼老鼠(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皮爛毛脱。用滚烫的水去泼老鼠,老鼠的受伤情形自然严重。比喻灾情惨重、体无完肤。西游记第七十二回:行者道:「我若打他呵,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可怜!可怜!」

27. 和尚拖木头--- 做出了寺。寺音谐「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我父子只为受了一柱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28. 唐三藏取经遇到猪八戒:整天叫散伙。指对所作事业缺乏坚定信念,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定。

29. 猪八戒背媳妇:上了孙猴儿的当。喻给人蒙骗、愚弄了。

30. 猪八戒擦粉:遮不了丑。比喻用尽方法也遮掩不了不光彩的事。猪八戒本猪头人身,丑极之人,再怎麼化妆,也是遮不了丑的。

31. 猪八戒戴花:(1)自觉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32. 猪八戒照镜子:(1)裡外不是人。形容处境为难,里外上下到处都遭受到埋怨。 (2) 当面给他难看。

33. 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比喻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猪八戒常用倒打一钯的战术击败对手。

34. 猪八戒坐飞机:丑上了天。因猪八戒猪头人身,相貌丑怪。

35. 猪八戒挑个破包袱:要人没人,要货没货。

36. 观世音看见红孩儿:见财难舍。谓看见钱财即不忍心抛弃,而企图据为己有。 ---红孩儿即「圣婴大王」,为牛魔王、罗煞女(铁扇公主)之子,被观世音收服,为「善财童子」。

37. 西天路上的孙行者:劳苦功高。喻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立了较高的功劳。

38. 唐僧肉:人人都想吃。西游记中唐僧是金禅子转世而生,谁吃了他身上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在取经途中的各种妖魔鬼怪都想吃他的肉。

39. 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

40.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喻美好的事情总在实现或成功之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或遇妖魔,或逢灾难,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西天取得真经返回中土。

41. 送走了猴子来了个姓孙的:-一样不好对付。喻人或事情难以应付。孙悟空是个石猴子,能七十二变,本领高强。

42. 一口气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比喻人说话的气势很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
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16回)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21回)

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儿

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
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
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费了多少
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那猪八戒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
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
那不是一对灯笼,是妖精的两只眼亮------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

这猴子------是个有名的赖皮
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你说那里话!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
娘子,新开园的果子爱吃------所以去得快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82回)

“孙”姓,古代相传有三支。一支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武公的后裔。一支出自楚国,孙叔敖的后人。另一支出自齐国,陈田氏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这事家孙武、孙膑。唐代有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特别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更使“孙”姓威名远扬。

《西游记》对联集

001 低头观落日
引手摘飞星
002 殿阁层层锦
窗轩处处通
003 馥郁异香蔼
氤氲瑞气开
004 和风吹柳绿
细雨点花红 《西游记》第八回附录,暮春天气
005 花向春来美
松临雨过青
006 绿柳盈山道
奇花满涧渠
007 青松遮胜境
翠柏绕仙居
008 水高船去疾
沙陷马行迟 《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唐僧答女怪问话
009 藤萝悬削壁
松柏挺虚谷
010 祥光笼宇宙
瑞气照山川
011 小桥通活水
茅舍倚青山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聚仙庵
012 烟霞含宿润
苔藓助新青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芭蕉洞
013 洋洋光浸月
浩浩影浮天
014 夭桃迷翡翠
嫩柳闪黄鹂
015 野菊残黄落
新梅嫩蕊生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初冬
016 野禽声聒聒
幽鹿步徐徐
017 野润烟光淡
沙暄日色曛
018 一川寒浸玉
万壑冷乳银
019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雷浪飞
020 百川会处擎天柱
万劫无移大地根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
021 半壁灯烟光闪灼
一行香霭雾朦胧
022 傍岸天桃翻粉蝶
临堤绿柳啭黄鹂
023 禅心朗照千江月
真性清涵万里天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讲法
024 禅心似月迥无尘
诗兴如天青更新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劲节对唐僧
025 长生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五庄观二门联
026 朝闻四野香风远
暮听山高画鼓鸣
027 处处窗轩映白雪
家家院宇弄冰弦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咏月
028 翠染松篁招彩风
苍摇崖壑散烟霞
029 翠竹共青天斗碧
奇花与丽日争妍
030 杜鹃啼处春将暮
紫燕呢喃社已终
031 凤翥鸾翔形缥缈
金花玉萼影浮沉
032 怪石乱堆如坐虎
苍松斜挂似飞龙
033 海晏河清千代胜
风调雨顺万方安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悟空答国王
034 汗沾粉面花含露
尘染蛾眉柳带烟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咏蜘蛛精
035 黄芽白雪神仙府
瑶草琪花羽士家 《西游记》第七十三回,黄花观二门
036 活剖鲜鳞烹绿鳖
旋蒸紫蟹煮红虾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问答
037 寂寞无尘真寂寞
清虚有道果清虚 《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
038 阶下玉苔堆粉屑
窗前翠竹吐琼芽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咏雪景
039 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居乐天真 《西游记》第十七回,黑风洞二门
040 岭上鸟啼娇韵美
崖前梅放异香浓 《西游记》第五十回,金兜山
041 流水潺潺鸣玉佩
涧泉滴滴奏瑶琴 《西游记》第三十回,花果山
042 绿瓦盖成琉璃殴
青砖砌就粉蓝墙
043 满地落红如布锦
遍山发翠似堆茵
044 千仞浪飞喷碎玉
一泓水响吼清风 《西游记》第十五回,鹰愁涧
045 千株翠竹摇禅榻
万种青松映佛门
046 青松间柏争翠碧
红蓬映蓼斗芳菲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庄舍
047 秋波湛湛妖娆态
春争纤纤娇媚姿
048 绕屋有花笼月灿
隔空无树显星芒
049 日暖岭梅开晓色
风摇山竹动寒声 《西游记》第四十回,秋尽冬初
050 日影动千条紫艳
瑞气摇万道红霞
内 容
051 日映岚光轻锁翠
雨收黛色冷含青 《西游记》第一回,灵台方寸山
052 沙头宿露梦魂清
柳外啼鹃喉舌冷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陈家庄
053 深壑半悬千岁柏
劈崖斜挂万年藤
054 神清月朗如仙客
体健身轻似寿翁
055 声摇夜雨闻幽谷
彩发朝霞眩太空
056 树大招风风撼树
人为高名名丧人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大圣被魔法所困
057 霜凋红叶林林瘦
雨熟黄染处处盈
058 丝飘弱柳平桥晚
雪点香梅小院春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四圣化庄院
059 万顷野田观不尽
千堤烟柳隐无踪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悟空寻华清庄
060 淅淅潇潇飞落叶
飘飘荡荡卷浮云
061 向阳几树梅初放
弄暖千竿竹自青 《西游记》第五十回,山景
062 玄猿白鹿随隐见
金狮玉象任行藏
063 熏风时送野兰香
濯雨才晴新竹凉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咏朱明时节
064 雅雅幽幽供乐事
川川道道喜回迎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敕建宝林寺
065 夭夭灼灼花盈树
颗颗株株果压枝 《西游记》第五回,蟠桃园
066 野鹤野猿皆啸唳
山鹊山鸦乱飞鸣
067 野花佳木知春发
杜字黄莺应景妍
068 阴崖积雪犹含冻
远树翠烟已带春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慈云寺后园
069 隐隐千条红雾现
飘飘万迭彩霞堆
070 雨过天连青壁润
风来松卷翠屏张 《西游记》第十七回,黑风山
071 紫蕙金萱争烂熳
白梨红杏斗芳菲
072 紫雾丛中飘瑞霭
碧云宫里放金光
073 紫燕呢喃香嘴困
黄鹂睍睆巧音频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早春
074 紫竹几竿鹦鹉歇
青松数簇鹧鸪喧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号山
075 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
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
076 灼灼辉辉却似霞飞绛绮
煌煌烨烨就如电掣红绡
077 春风荡荡过园林千花摆动
秋气潇潇来径苑万叶飘摇
078 馥郁真香道道玉烟飞彩雾
辉煌宝烛条条金焰射虹霓
079 柳絮漫桥桥边渔叟挂衰衣
梨花盖舍舍下野翁煨榾柮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咏雪
080 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
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西游记》第一回,斜月三星洞
081 日灼鲜杏红如仙子晒霓裳
月映芭蕉青似太真摇羽扇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妖府花园
082 三阳转运满天明媚开图画
万物生辉遍地芳菲设绣茵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早春
083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
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084 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
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085 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
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三清观殿门
086 竹阁有诗费尽推敲裁白雪
松轩文集考成珠玉注青编 《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御花园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还是没晓得你们说的是啥 究竟哪个是对的

是形容西游记的 不是西游记里的啊 同志们注意


形容《西游记》的成语
形容《西游记》的成语:1、火眼金睛。释义: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近义词:明察秋毫、独具慧眼。反义词:有眼无珠、有目无睹。2、神通广大。释义: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

《西游记》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经典

谁知道形容《西游记》的对联
无移大地根 《西游记》第一回,花果山 021半壁灯烟光闪灼 香霭雾朦胧 022傍岸天桃翻粉蝶 堤绿柳啭黄鹂 023禅心朗照千江月 清涵万里天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讲法 024禅心似月迥无尘 兴如天青更新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劲节对唐僧 025长生不老神仙府 天同寿道人家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五庄...

什么成语来形容《西游记》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谁知道名人对[西游记]的评价语
1、刘戈评价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以拯救堕落的人心与人精神为鹄的作品;《西游记》也是一部描写反贪题材的作品。2、张书绅评价西游记 《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3、胡适评价...

《西游记》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是诚、专、恒、勇。①诚: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感化天地,功德圆满。②专:为了求取真经,师徒四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用心专一,毫不动摇。③恒:为了求取真经,他们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感天动地。④勇:师徒四人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

用哪些词可以形容书中《西游记》里的4个主要人物
憨厚单纯有时也很英勇;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沙和尚: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谁知道名人对[西游记]的评价语?
1、鲁迅的评价: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2、南怀瑾的评价:西方人翻译了《西游记》,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晓得蕴含了印度、中国...

《西游记》描绘了一个什么的幻想世界?
《西游记》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

西游记的推荐语30字?
2、《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1653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小说以“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描述了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最后,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

肇东市19428776914: 大家帮忙写一个关于西游记的对对联 -
栋疮鼻渊: 一翻筋斗云不出如来掌 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 不服弼马小温 实乃齐天大圣

肇东市19428776914: 关于西游记对联 -
栋疮鼻渊: 唐僧参禅悟空悟能悟净 楼主出对很高很妙很绝

肇东市19428776914: 关于西游记的对联 -
栋疮鼻渊: 求真经历千辛高僧西天行,师徒情四人行猴王和能净. 横批就是西游记了, 能净分别为八戒和 沙僧.

肇东市19428776914: 有关西游记的对联 -
栋疮鼻渊: 物是人非,兄弟反目成死仇(悟空与牛魔王等六兄弟,为取经成了这个样子,惋惜)

肇东市19428776914: 谁知道西游记中的对联,至少五附!谁知道,帮帮忙!多谢! -
栋疮鼻渊: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低头观落日,引手摘飞星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居乐天真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希望满意

肇东市19428776914: 关于西游记对联求解上联:孙悟空大闹天宫显神威下联 -
栋疮鼻渊: 上联:孙悟空大闹天宫显神威(下联)下联:唐玄奘远游佛国完夙愿(上联)出句尾字是平声适宜作下联

肇东市19428776914: 为《西游记》写副对联
栋疮鼻渊: 西游众僧降妖除魔匡扶正义取真谛; 东方圣仙攀山涉水渡脱苦海成正果. 希望楼主满意~~~

肇东市19428776914: 关于一个《西游记》的对联 -
栋疮鼻渊: 孙对祖 行对冲 者对之

肇东市19428776914: 写两副关于西游记里人物的对联 -
栋疮鼻渊: 上联:八十一难惟难孙行者 下联:七十二变却变弼马翁 横批:悟空悟空

肇东市19428776914: 对对联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请对出下联 -
栋疮鼻渊: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卷 《西厢记》记崔莹主仆西厢戏张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