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什么最后会被流放?

作者&投稿:佐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一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远比秦琼、程咬金等人更大。但是在绝大多数涉及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当中,长孙无忌都成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仿佛他在历史上并不重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有点特殊。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长孙家虽然是大家族,而且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更是隋朝的大将军。奈何长孙晟很早就去世了,而且去世之后,长孙家对这对孤儿寡母很不友好。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这个人本事不大,但嗜酒如命。为了争家产,更是将长孙无忌与其母亲、妹妹,直接驱逐出长孙家。
好在长孙无忌的母亲那边,还比较靠谱,被赶出长孙家以后,这对孤儿寡母被长孙无忌的舅舅收留,总算过上了几天消停日子。
在寄居舅舅家的这段时间里,长孙无忌遇到了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李世民。
早在他爹长孙晟还活着的时候,长孙晟就和李渊关系不错,两个人所以就给自己的孩子定下了一桩婚约。长孙家这边,结下婚约的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而李家那边,结下婚约的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
长孙无忌小的时候,李渊一直在外地做官,所以长孙无忌对他家并不算熟悉。但是等到这对孤儿寡母被赶出长孙家以后,没过多久,恰逢李渊被调回京城任职。因为有那桩婚约在,长孙无忌自然也就和李世民走得越来越近,两人也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大业九年,李世民和长孙氏完婚。自此,李世民成了长孙无忌的妹夫。此后,又过了两年,李渊被调往山西做官,而长孙无忌也因为长大成人,得以受祖荫入朝为官。不过长孙无忌并没有一起去山西,而是留在了关中地区做官。
虽然成功入仕,但长孙无忌的仕途并不算太顺利。一来他本就是长孙家的弃子,长孙家不待见他,不愿给他做靠山;二来当时抚养他长大的舅舅,恰好和一桩谋反案有些瓜葛,所以被朝廷直接贬黜到了岭南。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长孙无忌在朝中没人,再加上年纪轻轻,自然不可能做什么大官了。
但这未必就不是好事。
此时的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到处都有民变,随时可能覆灭。如果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官做得很大,说不定反倒会随着隋朝的覆灭一起玩完。接下来的几年里,长孙无忌在官场上一边打酱油,一边奉养母亲,日子倒也自在。
但是到了大业十三年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打破了长孙无忌平静的生活。
李渊造反了。
长孙家和李家是姻亲,长孙无忌的妹妹又嫁给了李渊的二儿子。有这种关系在,长孙无忌自然也要被问责。不过好在仅仅两个月之后,李渊便长驱直入,一路过了黄河,直逼长安。等到李渊过了黄河之后,长孙无忌便来到李渊军中谒见。大家都是姻亲,自然也就不用再讲什么虚礼了。从这时开始,长孙无忌便进入李世民麾下效力,成了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
最得力的助手,没有之一。
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两人相识于少年,算是发小兄弟,而且两人又是实打实的姻亲。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本人极为有才,绝对是文武双全。文则通晓经史典籍,可以帮李世民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武能带兵打仗,独当一面,上阵杀敌。
能够完全信任,而且还文武双全,这要是还不重用的话,李世民简直就是瞎了眼。
此后的几年里,长孙无忌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在李世民身边扮演一个管家的角色。在李世民扫平诸多强敌的过程当中,长孙无忌看似没有什么实质战功,但其实一直处于一个辅助的位置上。除了帮李世民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外,长孙无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网罗各方人才,充实李世民的天策府。
随着李世民胜仗越打越多,围绕他形成的利益集团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长孙无忌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而随着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大,开始逐渐威胁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在唐朝统一天下几年之后,李世民在京城发动了一场玄武门事变,干掉了李建成,然后逼李渊禅位给他。
在玄武门事变当中,长孙无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是这场事变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而且还亲自带人进入玄武门,亲自和李建成厮杀。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取得玄武门事变的成功,长孙无忌是贡献极大的。
这一点,从事后李世民的封赏当中,也能看得出来。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大加封赏。其中宰相裴寂独得第一等,因为当时李世民皇位还没有坐稳,急需笼络这些老臣,所以对裴寂这位老臣领袖格外重视。而长孙无忌,则是和房玄龄、杜如晦、王君廓、尉迟恭一起得到了第二等的封赏。
这其中,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长久以来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尉迟恭虽是武将,但是在之前的玄武门事变当中,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是他主动入宫逼宫,逼李渊禅位。王君廓则是镇守幽州,肩负抵御外敌的重任。而且就在玄武门事变不久,王君廓刚刚替李世民平定了一桩宗室谋反案。为了拉拢也是为了表示善意,李世民才将他封为第二等。
能和这几个人并列,长孙无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李世民登基之后,首先任命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先把人事权抓到了手里。几个月之后,李世民又直接将长孙无忌升为宰相,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面对李世民的重用,长孙无忌却没有任何居功自傲的心思,反而多次推辞李世民的封赏。这种知进退、功高却不镇主的大臣,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呢?所以在整个贞观时代,长孙无忌都被李世民委以重任,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贞观年间的唐朝朝堂上,如果说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那么长孙无忌就是唯一的二号人物。相比之下,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其实都要差一层关系。而如尉迟恭、秦琼等武将,地位更是远比不得长孙无忌了。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制凌烟阁功臣画像,长孙无忌名列第一。同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长孙无忌力保自己的另一个外甥李治上位,成为了新的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长孙无忌奉命辅政。
李世民病逝后,太子李治登基。李治刚刚登基的时候,只有22岁,资历浅薄。作为辅政大臣的长孙无忌,则是尽心尽力地辅佐李治。此时的长孙无忌,虽然大权在握,却并没有任何不轨之心。一方面,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是李治的生母。另一方面,长孙无忌也在用自己的竭尽全力,来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
但是,随着李治逐渐坐稳皇位,舅甥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出现了。
李治作为皇帝,自然想将所有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而长孙无忌作为辅政大臣,全力辅佐李治打理江山,同样需要权力。所以,当李治逐渐掌权之后,受到长孙无忌的制衡越来越多,长孙无忌就成了李治必须翻越的一座大山。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希望大臣当中有人可以直接制衡自己。
哪怕是自己的亲舅舅也一样。
李治在位初期,长孙无忌的权势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当时后宫当中,李治十分宠爱武则天,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照理来说,一个皇帝想立谁做皇后,那是他自己的事情。然而当时的李治,却必须征得长孙无忌的同意才行。而且,为了征得长孙无忌的同意,李治甚至还得主动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到长孙家吃饭,变相地向长孙无忌行贿!
一个皇帝,想立皇后,居然要向一个大臣行贿。
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收下了这些贿赂之后,事后依然不同意李治立后。
历史上权势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权臣,不是没有。但像长孙无忌这样,功高震主却又没想过谋反的大臣,那就很罕见了。
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不得善终。
这次立后行动失败后,李治对长孙无忌的忌惮,终于压过了敬重。所谓的舅甥之情,所谓的辅政老臣之恩,所谓的开国之功,都无法抵挡权力的诱惑。所以,从这时开始,李治开始逐渐渗透朝堂,开始试着剪除长孙无忌的羽翼,试着将长孙无忌从朝堂上逼走。
如果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能够急流勇退的话,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遗憾的是,长孙无忌并没有选择退却,而是依然坚定地站在朝堂上,继续做他的中流砥柱。
到了这时,长孙无忌再想善终,已经很难了。
就在那次行贿事件后,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李治终于取得了足够的支持,如愿以偿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当上了皇后,看似只是宫中私事,但实际上却是李治全面掌权的开始。从这时开始,长孙无忌想要继续制衡李治,就很难了。而且,因为长孙无忌之前坚决反对立后,也遭到了武则天的嫉恨。
从这时开始,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开始积极寻找长孙无忌的弱点,想要将其扳倒。
四年之后,在经过精心的筹划后,武则天终于开始行动。首先,武则天让侍中许敬宗从朝堂上发力,让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许敬宗是武则天的人,自然听命于武则天,开始行动。而后,武则天开始在宫中发力,让李治同意由许敬宗来审理此案。如此一来,审理谋反案的人,就变成了武则天一党,长孙无忌再也没有翻盘的能力了。
经过一番审讯后,虽然没能查出什么真凭实据,但谋反这个大帽子,还是被扣到了长孙无忌头上。再加上李治对长孙无忌也十分忌惮,不希望长孙无忌再站在朝堂上,所以干脆就将顺水推舟,连对质都懒得对质,直接以谋反的罪名将长孙无忌流放岭南。
这显然是一桩冤案。
但是,此时的长孙无忌,已经无力再多做什么。因为在这桩冤案背后,真正想要对付他的,是他的外甥李治。
不过,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都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李治虽然想除掉长孙无忌这颗绊脚石,但其实并没有真的想过杀自己的亲舅舅,所以流放途中还让沿途州府派兵保护。然而李治的保护,终究没能保住长孙无忌的性命。长孙无忌抵达岭南之后,武则天再次发力,让人追到岭南,去查找长孙无忌谋反的实际证据。然而此人到了岭南之后,干脆审都没审,直接逼长孙无忌上吊自杀了。
就这样,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第一人,终于死在了永徽年间的这场政治斗争当中,死在了武则天的手里。长孙无忌死后,长孙家也被武则天以各种手段株连。唐朝初年煊赫一时的长孙家,就这样彻底消失在唐朝政坛上。
回顾长孙无忌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长孙无忌之所以能够成为凌烟阁功臣榜上的榜首,除了他本人确实文武双全之外,他和李世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李治时代后,长孙无忌虽然极为忠诚,却不知急流勇退,没有在合适的时间从朝堂上隐退,这才导致了他最后被流放身死的可怜结局。
古代权臣,能够位高权重,固然十分难得;但想要平稳落地,恐怕就更难了。


长孙无忌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什么最后会被流放?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一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远比秦琼、程咬金等人更大。但是在绝大多数涉及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当中,长孙无忌都成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仿佛他在历史上并不重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有点特殊。长孙无忌幼年丧父,和母亲妹妹相依为命。...

凌烟阁长孙无忌,到底有何功劳,能力压秦琼和尉迟恭?
贞观七年,李世民拜长孙无忌为司空;贞观十六年,改进为司徒。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绘制二十四功臣图,长孙无忌名列榜首。 凌烟阁第一人,长孙无忌是名至实归的。只不过相比于秦琼、尉迟恭等人,长孙无忌就算是带兵打仗,也多是追随李世民身边,自身的才能就淡化了几分。而且长孙无忌出身世家,一直走的顺风顺水,个人经历难...

长孙无忌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 同年四月,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萧瑀、李勣,会合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久,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长孙无忌与岑文本...

能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有什么过人之处?
其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没有严格排名,但确实分了三个等级,凌烟阁分为三层,最里为宰辅之臣,次之为王侯之臣,最外层为其他功臣,而长孙无忌居宰辅之臣之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长孙无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一位。当然,在民间备受欢迎的秦琼则排在最末。长孙无忌能排第一位是有原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介绍 长孙无忌简介
八月李世明即位,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诸之争支持外甥唐高宗,永微年间官拜太尉,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

长孙无忌的结局是什么?
长孙无忌为大唐王朝呕心沥血三十余年,最终死于宫廷斗争之中。布衣之交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依靠身边的一班文臣武将,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表彰这些大唐功臣,让他们得以流芳百世,并为后世官员树立榜样,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特令在凌烟阁画上了他们的肖像,共有24人。其中位列榜首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他的结局如何?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李唐集团占据关中,初建唐朝。在接下来平定各方群雄的战役中,长孙无忌一路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成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在战功上,秦琼(秦叔宝)也没有和唐朝第一名将李靖相提并论。所以,在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靖虽然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却获得了相对靠前...

武则天和长孙无忌有什么恩怨?长孙无忌最后下场如何?
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大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被削爵流放黔州,最后自缢而死。实际上这也跟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关系不好有关,当年唐高宗打算立武则天为后,还给长孙无忌送了不少财宝。但长孙无忌并没有支持武则天,这让武则天开始对他怀恨在心。长孙无忌既然不支持...

长孙无忌作为唐朝名臣,他最终结局是怎样的?是怎么死的呢?
被称为 "凌二十四功 "的英雄,而这些功劳是有排名的,今天趣史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之首,但他的结局却相当悲惨--上吊自杀,自杀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女人,他就是著名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作为核心人物,应该参与了所有的秘密策划,他与李世民的 "布衣之谊 "在 "...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何是长孙无忌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在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的。贞观十七年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而排在前面。举例来说,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最高虚衔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此时已经去世,是赠...

新乡县18448888217: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为何把长孙无忌排在首位? -
仰卖达美:[答案]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他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

新乡县18448888217: 长孙无忌为何居24臣之首 -
仰卖达美: 孙无忌,字机辅,河南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历尚书仆射、司空.诫惧盈满,固辞不许,复拜司徒.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无忌为之冠.高宗即位,进册太尉,知门下省.后为许敬宗诬构,贬死黔州. 贞观朝功臣济济,仅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不仅是皇后的哥哥,更是太宗的心腹的心腹.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新乡县18448888217: 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位的是谁? -
仰卖达美: 长孙无忌 ( 赵国公 ) ▪ 李孝恭 ( 河间郡王 ) ▪ 杜如晦 ( 莱国公 ) ▪ 魏征 ( 郑国公 ) ▪ 房玄龄 ( 梁国公 ) ▪ 高士廉 ( 申国公 ) ▪ 尉迟恭 ( 鄂国公 ) ▪ 李靖 ( 卫国公 ) ▪ 萧瑀 ( 宋国公 ) ▪ 段志玄 ( 褒国公 ) ▪ 刘弘基 ( 夔...

新乡县18448888217: 唐朝凌烟阁42功臣排在第一位的是谁? -
仰卖达美: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为友,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导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新乡县18448888217: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啊? -
仰卖达美: 凌烟阁二十四元勋排序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为友,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导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

新乡县18448888217: 凌烟阁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结局为什么会如此凄 -
仰卖达美: 此时反对他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大多被诬陷致死,长孙无忌志得意满,在宴会上公然问王公大臣,自己是否比得上隋朝时的越国公杨素,自夸说越公富贵时已经年老,他还年轻就已经比越公更富贵了.更要命的是,长孙无忌上奏李治,要求立陈王李忠为太子,这下彻底激怒了李治.吕不韦拥立一位皇帝就已经为所欲为,如果长孙无忌拥立李世民、李治、李忠三位皇帝,那岂不是无法无天了. 李治的求生欲开始变得强烈,但放眼三省六部全是长孙无忌的人,长孙无忌官至太尉兼中书令,知门下尚书二省事,完全是权倾朝野.李治决定从废立皇后打开局面,子女反抗父母的控制,一般都从婚姻入手.而且王皇后没有生育,现成的废后理由.

新乡县18448888217: 谁是唐朝开国第一谋事和第一功臣? -
仰卖达美: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

新乡县18448888217: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谁?他们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
仰卖达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长孙无忌 ( 赵国公) ▪ 李孝恭 ( 河间郡王) ▪ 杜如晦 ( 莱国公) ▪ 魏征 ( 郑国公) ▪ 房玄龄 ( 梁国公) ▪ 高士廉 ( 申国公) ▪ 尉迟恭 ( 鄂国公) ▪ 李靖 ( 卫国公) ▪ 萧瑀 ( 宋国公) ▪ 段志玄 ( 褒国公) ▪ 刘弘基 ( 夔国公) ▪ 屈突通 ( 蒋国公) ▪ 殷开山 ( 勋国公) ▪ 柴绍 ( 谯国公) ▪ 长孙顺德 ( 邳国公) ▪ 张亮 ( 郧国公) ▪ 侯君集 ( 陈国公) ▪ 张公瑾 ( 郯国公) ▪ 程知节 ( 卢国公) ▪ 虞世南 ( 永兴县子) ▪ 刘政会 ( 邢国公) ▪ 唐俭 ( 莒国公) ▪ 李绩 ( 英国公) ▪ 秦琼 ( 胡国公)

新乡县18448888217: 凌烟阁24大功臣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 . -
仰卖达美: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

新乡县18448888217: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个怎样的人? -
仰卖达美: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