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对美的认识

作者&投稿:通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学原理 美的本质至今有无定论~

前 言

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古往今来,中外明哲都想探索这一问题的终极答案,他们从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批评等各个方面给出了许多的合理解释,但是美的本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甚至有人说有关美的本质问题根本上就是一个假命题,对美的本质问题提出了挑战,但是具有形而上冲动的人们却还是孜孜不倦的追寻着什么是美的本质。

一 美是什么
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必须对“美”这个词的词源学进行考据,在我国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羊大则美,故从大”。在这里,美显然是和功利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美主要是人们心里获得满足的体验。这也造就了中国美学的价值论的传统。中国人谈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从价值角度来谈美的。比如儒家哲学,它就很强调美的功利性,美有时和善都是同一的,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道家哲学中,有关美的谈论,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庄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超越性,其实庄子也是从价值方面来谈美的,只不过它谈的美是超功利性性的美,是超越价值的美。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通,所说的美是感性的意思,建立美学的本义就是建立一个“感性学”——主要解决我们的感性认识问题,即我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他说,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变系统化了莱布尼兹等的“美在完善”的观点,他结束了西方哲学中有关美的本体论的论证,而使对美的认识转向了认识论,对西方美学研究起革命性的作用。但是在整个西方对于美的认识,哲学家是有分歧的,大概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种主要的研究视域,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本质的,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以上四大视域来研究的。
上面从词源学角度对美进行了大致的分析,下面我将简单的从语言学角度对美的本质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汉语里面,美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名词是概念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名词可以作为一个共相,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类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说牛是一个名词,那么我们很明白牛是什么,那些动物都属于牛,牛这个概念是一个很大的种概念,而美作为名词也具备种概念的特征,用于却别事物的种类,这里面比较接近柏拉图的理念论,美是一个种概念,具备独立性,虽然它具有某些神秘性。但是,同时美更多的时候是被看作一个形容词的,即美是一种属性,仅仅是用来区别事物的性质,美是事物的一种性质。

二 美本质的本体论研究
美的本质问题自古就是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古今著名的美学家都是哲学家,而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美学著作都是哲学家写的。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解,主要是在探索世界本原问题时所涉及的命题,所以主要是从本体论角度来谈美的本质。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同时他认为美的本质是数的和谐。赫拉柯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活火,同时他认为美和活火的属性具有相似之处。在古希腊哲学中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第一个给出了形而上的答案。他说,美是理念,柏拉图很重视理念这个概念,什么意思,柏拉图向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很重视对于“是什么”问题的追寻,他总想找出最终的答案,美是什么呢?美是理念,理念是什么呢?美的理念我们如何认识呢?关于理念的问题,这里不需要讨论,这里,我想讨论的是,美的理念我们如何认识。我们通过回忆认识美的理念,这从柏拉图哲学中可以推出来。事物为什么是美的呢?因为他分有了美的理念,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他分有了美的理念。而柏拉图的弟子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内在形式指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外在形式是事物表现的那个样子。我们说某事物美,不是因为具有某种特别神秘的东西,就仅仅是因为它的形式,就是它所表现的那个样子,亚里士多德还把形式作为事物区别的根据,我们说桌子美,仅仅是桌子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铁桌子、木桌子、石桌子只要形式一样,就是一样的美,如果我们说他们不一样美,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颜色不同,颜色也是形式的一种。所以美仅仅和形式有关,而和他的内容无关,这么说,如果铁桌、木桌子、石桌子只要具有一样的颜色,具有完全一样的形式,那么他们应该是一样的美丽。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吗?木桌子能和黄金做的桌子一样的美丽吗?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应该除了颜色上的差异外,应该是一样的美丽。美的只是它的形式,而非它的质料。关于美的本体论讨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应该是巅峰,在柏拉图以后以后,哲学家们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主要是不断的翻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几乎没有什么创新性。到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在对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进行批判调和时,也宣称美涉及形式,不涉及内容,我们说什么美,仅仅是他们的形式美,而并非和内容没有关系。而到了近代,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给西方哲学本体论以致命的一击,打破了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西方美学的研究从本体论走向了认识论。

三 美本质的认识论研究
有关美的本体论论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做了合理的解释,但是本体论的解释难免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让人难以把握。而且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西方的经验主义哲学已经开始鄙弃有关美的形而上的本体论论证,而更希望寄托域人们的认识能力,希望从对人们认识的研究,来研究美的本质乃至世界的本质,西方有关美的本质问题转向了认识论研究。西方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论研究起源于笛卡儿,他通过“我思故我在”充分的肯定了人在认识美中的作用,美是需要主体人来认识的,所以后人谈美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人主体人的因素。认识论有关美的本质的规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定会考虑主体人的因素,比如有关美的本质的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关系论、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是主体的感觉,这些观点都重视人在认识美的本质中的重要作用。关于美的主观论,主要认为美离不开人,美的创造需要人的主观意识,客观事物本身不具有美的性质和属性,美是我们的主观意象,他们发现,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美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他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美感也是不同的,而且现实中,对于美丑的看法,人们的分歧也很大,这些分歧当然不能是由于客观事物所造成的,只能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决定的。休漠就认为,美是主体的感觉,是典型的主观论。对于主客统一论,我国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对西方美学家的主客统一论的研究基础上,对美的本质的主客统一论做了完美的阐述,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物说”和“物甲,物乙”说。主客统一论一方面承认某物之所以美,具有它自身的条件,但是它更强掉主体人在审美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自然美只是潜在的美,而不是现实的美,只有主体人可以把潜在的美变为现实的美。对于客观论,认为美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和人的主体性无关,否认人在美的本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很显然很机械,不具备创生性。关于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的观点,这是美学认识论转向的转折点,虽然思想没有主客关系那样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其在美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笔者参观首都博物馆时,深切体会到美在于主体和客体的交流,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是属于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论解释。首先,审美时,主客体都必须存在,也必须发生某种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审美关系,在这个审美过程中,我们主体对客体进行审美欣赏时,就是在和客体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在认识美的时候,一方面考虑主体的因素,另一个方面要考虑客体的因素,同时我们审美的发生,主体必须对客体进行解读,这中解读就是交流。我们的审美活动,缺少这里的任何一个都是不能进行的。我们的审美不光有审美的对象,审美主体还应该有审美主体,有时间我们还需要一些审美工具,但是我们要想获得美感,这种审美活动必须存在,也就是审美活动必须发生。

四 美本质的价值论研究
有关美的本质的价值论,最精彩的论述还是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是从价值论这方面来谈美的本质的价值论的。最为典型的是,在中国传统中,美和善往往混淆在一起,不能区分,以至于李泽厚先生认为“美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其次,中国的美还是人的“感观愉悦的强形式”,它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和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不管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还是感观愉悦的强形式,它都和人们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关于中国美的价值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就是超越美,超越美是只超越功利的美、超越价值的美,比如孔子评论《诗三百》,说“思无邪”、庄子的“心斋坐忘”、佛教的“入定”就是对于价值的超越而体验真正的美。其实这中超越价值的美,中国古典哲学称之为“天人合一”,王国维称之为“境界”。中国美学讲究意境,讲究体验,神秘的生活体验,中国美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淡薄功名利禄,飘然红尘之外。
关于美的本质的价值论在西方的代表至少有以边泌主义的功利论美学思想和以康德和叔本华为代表的超厉害关系的美学思想。边泌主义是彻底的功利论,在美学上肯定会把美的本质问题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德国的康德一方面从本体论上说美是纯粹形式,另一方面又从价值论角度认为纯粹的美不应该牵扯到主体的利益关系,美和价值无关,美是没有目的。叔本华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有关美的价值论他根据自己的唯意志论哲学基本原理认为,审美使主体暂时的摆脱痛苦,而与客体交融,达到暂时的忘却痛苦。而这种暂时的忘却就是忘却价值,忘却杂念,祛除人生痛苦的良药。

五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研究
马克思本人没有任何美学著作,有关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演化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美学观点有两个,一个是美的本质的客观论,一个是实践美学。有关美的本质的客观性,主要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上文已经分析到有关美的本质的客观性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简单介绍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界定。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有苏联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人为美是生活,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社会性的统一,美具有实践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美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很具有启发性,李泽厚先生在此基础上,并结合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发展了实践美学,实践美学主要的观点是,客观事物不具备现实美只具备潜在的美,美是人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所赋予事物的,他即强调美的客观性,又强调创造美的主体人,但是不同于朱光潜先生的是,他认为美是有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的,而并非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有关。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观点很具有创造性,但是他的美学体系却具有很大的缺陷,即他建立的美学系统正试图消解美学问题,所以现在有许多哲学家提出要回到西方认识论主义去讨论美的本质问题。
六 现代西方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
现代西方美学主要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美的本质问题,由于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反本质主义的出现,美学的形而上学讨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美学家不在关注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而开始我们如何能找到美,审美时,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也有哲学家认为距离产生美,美源于移情等的,真正对于现代西方美学有重要意义的格式塔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观点,他们在研究心理学的时候,研究美的创造、欣赏同人们的心理有什么关系,其中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容格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来说明,其实我们人类族群在审美上,还是有一定共同之处的,有些东西我们会共同的认为它是美的,之于为什么这样,至今还没有合理的解答。

七 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美学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情感、人生价值、人类认识能力、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研究时,继续要不断的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反思,又需要不断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既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也是人类对自身进行不断反思认识的需要,我们需要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不断的扬弃古今中外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王文哲,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各种探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1卷第1期
[4] 赵建章,王国维美的本质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4卷第4期
[5]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
[6]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7]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

  中国与西方对力量美的认识上的差异

  作为美术工作者,很久以来,一直有这样的迷惑:为什么西方雕塑中的男性都大多是健美的肌肉,而中国传统的武将的雕塑也好,图画也好为何都是大肚子呢?包括书中描述勇武的男人都是“肚大十围”之类的。这东西方的差别从何而来呢?
  现在终于明白了,我想不论西方男性健美的肌肉还是中国传统勇士的大肚子,其实都是对力量的崇拜。但是,西方人认为力量来源于肌肉,而中国人认为力量来自“气”,而“气”凝结在丹田,也就是小腹,所以力量充沛的人肚子自然就大了。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在黑格尔那里,美的艺术的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2]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去发现自由。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4]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后现代反对中心性、二元论以及体系化,消解了传统和现代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的基本观点,当然也力图去解构审美的一切形式规则。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定义、存在和现实,显然与作为事物的潜能的质料相区别,但又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那么,显然这样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杜夫海纳在美学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比较的基础上来阐释美学形式。他认为,在逻辑中,形式不是一个对象的形式,不再与质料密切相关。而一种美学的形式永远应该使质料具有形式,与对象密切相关,但这形式自身却不是对象。但形式与质料在生成美的过程中的关联,仍然是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2.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5]这里的问题是,艺术符号与指代符号有何关系?区分在什么地方?艺术符号又是如何体现美与艺术的形式的呢?这些有待于人们的不断解答。

  3.形式与感性的关系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冲动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之中,而形式冲动来自理性。他进而认为,只有在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之中,人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黑格尔力图把感性与美的本质关联起来,他说:“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这种显现本身里就有一种较高深的意义,同时却不是超越这感性体现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为可知觉的,因为正是这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6]然而,黑格尔毕竟还是把美基于理念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而又重要的变化。一直被人们所崇尚的思辩理性主义遭受了普遍怀疑,而人的直观感性开始得到重视。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从此之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实用主义美学家和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把美与艺术作为经验的存在来看待,桑塔耶纳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7]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8]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涉否以及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开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以及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1.形式作为艺术的规定及其问题

  从古到今,关于什么是美?以及艺术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其中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更强调艺术美,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列夫·托尔斯泰、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形象认识;在贝尔那里,艺术基于“有意味的形式”。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在弗洛伊德、荣格那里,艺术成为无意识的表现;英伽登认为,艺术是多层次的意向性客体等;而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这些观点,都是对美与艺术思想的丰富,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性。当然,在各个观点与思想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本身就说明美与艺术本性的问题的艰难性与复杂性。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去感受具体事物的,艺术作为美的典型体现,其中的艺术美也是感性的,并关切情感。把形式价值摆在审美价值首位的人们认为,那些没有获得统一性和形式感的艺术和美是无根基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创造了差异而这是质料所无能为力的,他把美规定为形式,艺术之为艺术不在质料而在形式中。形式已成为美和艺术的规定和根据,而正是形式使美和艺术成为可能。在谈到形式美的规则时,荷加斯说:“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9]其实,这只是形式美可表征的方面,形式美并不局限于此,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赫尔德和歌德把美规定为合规律的活生生的东西,规定为生命的形式。

  进入现代,有别于德意志唯心主义,形式不再由内容所决定,内容与形式也不再构成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形式本身就融贯了所有内容的那些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简单二分与线性决定本身就是近代经典认识论的产物,它制约了对形式的充分揭示。因此,只有走出内容与形式的樊篱,才能显现形式所蕴涵的朦胧的、宽泛的意味,在贝尔看来形式的有意味,这意味不同于内容,也有别于思想主题,在这里,题材并不是第一位的了。作为形式要素的节奏韵律具有的心理意味,盖格尔说:“对于自我来说,它改变了那可以赋予秩序的东西,使之从一团异已的混乱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被自我把握的东西”[10]鲍桑葵把形式及其意蕴相关于美,他说:“现在,我们所努力要说明的问题是,形式上的对称和具体的意蕴并不是美的两个异质的要素,而只具有抽象和具体之间的那种关系。”[11]然而,鲍桑葵仍然未走出抽象与具体这样的经典思想与话语框架。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规定性,也是多元的与多种多样的。也必然要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其它思想的挑战。

  2.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的复杂性

  形式是艺术本性开显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吗?形式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关联的?能否这样说,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问题只是在于随着艺术的变迁,关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当然,关于形式究竟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发生关联进而揭示艺术本性,存在着巨大的解释空间。无疑,形式美为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相关于艺术本性的形式显然不是外在的,而是深刻的内在化了的。不同的艺术家对待形式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性格急躁的艺术家总是要反抗形式,但是,聪明的艺术家却使自己的天才适应形式,使这种形式最后成为具有同等自发性的第二天性,再不然就另创同旧的形式一样明确的新形式。”[12]康德就艺术的本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艺术是通向自由的必由之路。

  而海德格尔则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他说:“因此,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13]而艺术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置入作品。”[14]当然,海德格尔已不在德意志唯心主义与近代认识论的背景上使用“形式”之类的概念了。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本性与真理、存在和思想融为一体,这些都是实现自由的前提。而在胡塞尔那里,形式本质就区分于质料本质。即使海德格尔将形式隐而不现,视而不见,形式这幽灵仍然挥之不去,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油画《农鞋》的解读中就没有形式的东西吗?或是海德格尔换了话语?海德格尔对美与艺术本性的揭示无疑是深刻的,极有启发性的。当然,真正的形式也并不是单纯与简单的摹仿,正如黑格尔所说:“因此,艺术的目的一定不在对现实的单纯的形式的摹仿,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产生艺术作品。”[15]不同的形式通过艺术作品对艺术本性的揭示既是多元的,又是独特的,不具有简单的可比性。因此,我们常说出色的艺术作品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马克思在论及美与艺术时,更看重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6]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基于艺术本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伽达默尔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杜夫海纳认为:“因此,意义内在于形式。”[17]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他认为:“然而,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18]在接受美学看来,对作品意义的寻求与解读的不断赋意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对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的揭示仍然是艰难无比的,这一点谢林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感慨,他说:“在这样的实践艺术家的时代,除寥寥无几的个别者,对艺术的本质毫无所知,因为他们通常不能企及艺术理念和美。”[19]贝尔廷力图从艺术史中去揭示艺术的形式与艺术自身的内在关联,他说:“相对来说,在艺术最纯粹形式上的风格史已从历史的解释中清除了所有的那些外在的因素以及最初并不属于艺术的条件。”[20]艺术史就是永无止境的对艺术本性探求的历程,也许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许多理论看来,这种探求是无意义的。针对把形式理解为诸种要素构成的总体关系排列的说法和“形式”概念的混乱,布洛克认为:“然而美学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却远远不是上面的意思。事实上,‘形式’一词被人们用到各个不同的场合,分别支撑着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21]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22]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我谈中国人人格和崇尚自然的生活观: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和鉴赏要比西方人早,魏晋时代就开始对自然山水在艺术产生自觉,所以中国的风景画较西方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罗素《西方哲学史》也指出,欧洲十八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才出现对风景美的歌咏作品。之所以这样,是与中国隐逸文人对山水审美文化的发掘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寄情山水以自遣,对于隐逸文人而言,诗歌、绘画艺术是他们余生的寄托及事业的所在,借助艺术实践来把握自然并将自我合一于自然,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
     
隐逸生活超脱于物役物累及职业困境之外,自我意识容易得到觉醒,人生目标也随之从君君臣臣的二人关系转向了对自我的关注。当隐逸文人的精力从“内圣外王”转移到对自然与自我的观照之时,他们便发掘和体悟到了自然山水之美、人的精神气度之美以及诗画艺术之美。文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不仅实现了自然美向艺术美的过渡,而且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成就了他们独立的隐逸人格精神,在艺术美的创造之中,中国文人实现了迥异于“治国平天下”的另一种人生价值。
     
他们倾注在创作之中的人格精神,将凭藉其卓越的作品而超越时空。正如卡西尔《人论》所说,“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已构成一种力量。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单纯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他们大概不会想到,政治的悲剧竟意外地造就了他们在艺术的领域名垂千史。

我个人感觉吧,美的东西能让人身心愉快,让人感觉安全,让人能更积极地生活。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些与生俱来的恐惧,例如:惧怕贫穷、惧怕疾病、惧怕年老、惧怕失去自由、惧怕失去爱、惧怕死亡等等。人活着,时刻都在与这些恐惧感进行斗争,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为摆脱这些恐惧进行努力。
而美的事物,至少在表面上,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没有这些恐惧的存在。如果把人的恐惧比作黑暗,美就好比光明,是用来对抗黑暗的。
例如:人们都喜欢长相漂亮的人,这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古今中外,众人所推举的俊男靓女,都有着很相似的特征——眼睛大而亮、鼻梁挺而直、嘴唇丰满红润、皮肤白皙光滑,所谓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明眸皓齿。男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女人身材修长、细腰丰臂;等等。其实从医学角度来看,所谓的美人,可以说都是健康的人,美人们(包括男人和女人)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发育以及身全的激素水平,都处于一种非常协调和健康的状态。漂亮的人代表着青春、活力、健康等等。所以当一般人看到漂亮的人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到身心愉悦,思维敏捷,全身充满了力量。(现在知道为什么男人们一见了美女就那么活跃了吧,呵呵)
同样,美丽的风景,能让人感觉到自由、活力等。看看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童话吧,都是王子和公主最后建立起一个美丽的国度,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为是王子和公主所以不会贫穷、因为是美丽的国度所以不会失去自由、因为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不会失去爱、不会生病、不会死!

美的东西让人心情好


心理学如何解释美丽??
美丽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从心理学来讲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这个答案当然令人毋容置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过...

从哲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两方面阐述什么是美
从哲学的角度讲,美的本质就是能够给人带来有利、有益的、正价值的、好的、善的等等一切正面的事物及其属性、效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美的本质就是能够产生快乐的、正效价的一切心理上心态积极的感受或快感!尤其是视觉感官方面的快感!

学习心理学对美术有哪些应用
美术教育活动正是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心理学思维方法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不断调节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心理学解释人为什么会觉得美
美是觉得舒适,美的也是好的。- 人因美而追求,人追求的不一定美,人追求的自有美在。- 美是一种好的感觉,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美是人的美,对人有用人才觉得美。- 好的是美的,凡是好的都可说成是美的,人追求好也是追求美。人有追求,人因美而追求,人图穿好吃好住好用好都是在美,想...

怎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
我首先愿意说说我所了解的“美的定义”。 按照网上的说法中,形容词性的解释包括:指味、色、声、态的好;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喜欢;称心;善事;好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美”的定义,有“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两重含义。个人角度:指味、色、声、态的好。这绝对是与个人主观感受极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感受中哪有五种心理因素?请分别做简单解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感受中的五种心理因素是:感知 - 感知是我们从外界获得信息并加工它的过程。审美感受中,感知指我们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输入的接收和解释。因此,美感的第一要素是感知,即通过感官感受到美的事物。情感 - 情感是我们对感知信息做出的情感反应。审美感受中,情感是评价美的...

心理学解释人为什么会觉得美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隐藏着心理学规律。自信 常言道:自信的女人最美丽。自信(confidence),源于积累你行为的正向回馈,来自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自我信念:定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 为了达到目标,缓慢加码 首先,定一个你可以达到的目标,很多人之所以自信不足,主要在于做事上太过拖延,这都是因为目标定...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总是喜欢或偏向于美的事物?
其实无可厚非的,美的事物能让我们从内心发散出不由自主地开心来,或者占有欲等等,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知道,那个丑不拉几的扫地者,虽然貌丑不堪,但是他对女主角的爱是世界上最纯真的爱,他的心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美!另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主角无论他如何的帅气临人都比不上拥有一颗透彻的...

美育心理学依据
对美与丑的判断,既反映出我们的认知水平,也揭示了内心的情感倾向。美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通过区分真善美,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美感,本质上是人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层面的体验,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的理论为美育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学理论则提供了更为深入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审美世界...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对美的认识
我谈中国人人格和崇尚自然的生活观: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和鉴赏要比西方人早,魏晋时代就开始对自然山水在艺术产生自觉,所以中国的风景画较西方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罗素《西方哲学史》也指出,欧洲十八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才出现对风景美的歌咏作品。之所以这样,是与中国隐逸文人对山水审美...

惠东县13267786611: 心理学解释人为什么会觉得美 -
叶萍酚磺: 美的本质主要是指(视觉上的)快乐,如果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美的话,说明那件东西一定给了你或引起你某方面和某种程度的快乐.

惠东县13267786611: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对美的认识 -
叶萍酚磺: 我谈中国人人格和崇尚自然的生活观: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和鉴赏要比西方人早,魏晋时代就开始对自然山水在艺术产生自觉,所以中国的风景画较西方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罗素《西方哲学史》也指出,欧洲十八世纪后期的浪漫...

惠东县13267786611: 审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
叶萍酚磺: 当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当你欣赏一幅艺术名画,比如说描绘大自然背景的油画,这个时候你可能瞬间地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你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是什么原因呢...

惠东县13267786611: 列举7个审美理论观点 -
叶萍酚磺: 1、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

惠东县1326778661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总是喜欢或偏向于美的事物? -
叶萍酚磺: 从人类发展史就已经是视觉动物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从外在延伸到内在.其实无可厚非的,美的事物能让我们从内心发散出不由自主地开心来,或者占有欲等等,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知道,那个丑不拉几的扫地者,虽然貌丑不堪,但是他对女主角的爱是世界上最纯真的爱,他的心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美!另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主角无论他如何的帅气临人都比不上拥有一颗透彻的心! 追求美是好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人格的魅力才是真正的美.谢谢采纳.

惠东县13267786611: 布洛的审美距离说 -
叶萍酚磺: 【布洛】 (Edward Bullon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1902年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主讲意大利文学,兼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

惠东县13267786611: 用心理学角度讲为什么距离产生美? -
叶萍酚磺: 就像你近视一样,有时没戴眼镜看见个身材较好的一个女生,你一定会认为她是美女,然而当你戴上眼镜时,你一定有"距离产生美"的想法.

惠东县13267786611: 从心心理学角度简述漂亮的人受喜爱的理由 -
叶萍酚磺: 我想了想,可能有三点: 1、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就是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到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这里的话,就是说如果你看到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你自然会把其他的优点也加给他,她是善良的、性格温和的,有气质的,有文化的等等.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之一: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人格特质、熟悉和邻近、互补性、才能、相似性和外貌.漂亮的人就更吸引人.3、人都有趋向美的、好的事物.举个更明显的例子,有香的食物和臭掉的食物,你的注意力是更喜欢停在哪里?

惠东县13267786611: 你个人对美的理解是什么 -
叶萍酚磺:[答案] 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它与个人审美经验的关系怎样呢?首先二者在内容上是同一性质的,只是范围大小不同.文化共识,人们的思想集合,因此美是一个大的思想范畴;个人审美经验包含于美的文化共识之中,个人审美经验与个人的修养,掌握...

惠东县13267786611: 对于美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心理差异.这句话对吗 -
叶萍酚磺: 对待每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想法观点,这些不同的存在并不完全是心理差异,性格、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成长经历等等,甚至是此时此刻的环境、在不久前他发生的事,以及发生的事与他的关系,对他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都会存在想法观点的差异!打个比方 一个陌生人发生了车祸你的想法和发生车祸的家人肯定是不一样的!祝你生活愉快 幸福安康 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