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的轶事典故

作者&投稿:蒋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右任的故事~


1、特殊学生

于右任先生要视察三原民治学校,为了迎接于先生的到来,学校组织了仪仗队,一早起来就组织同学们大扫除。为了安全,警察局还派了警察保卫。

在大扫除的学生中,有个没穿校服的学生干得最起劲。干完了活,他一面擦汗一面站在一旁看仪仗队排练。这时,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走过来骂道:“不要脸的贼,还不快滚出去。”

“我也想听听于先生讲话。”穷孩子低声说。“什么,我们上课你偷听,于先生讲话你也想听,贼胆越来越大!”警长听见吵声走过来问穷孩子:“你怎么不穿校服?”

“他不是学生,是偷听贼。天天偷听我们讲堂。今天还想听于先生讲话。”警长瞪了穷孩子一眼说:“滚出去,别捣乱。”“我不捣乱,我就远远的站着听吧。”“别罗嗦,滚!”

警长粗暴地把穷孩子往前一推,孩子跌倒在地,口角流出了血。孩子爬起来向警长扑过来,警长举拳头还要打,不料被人从背后抓住了手。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个留大胡子的老头子。

警长不客气的骂道:“老东西,今天于右任先生来视察,你来找死!”老头说:“于右任来学校看看,关你们什么事?”警长冷笑着说:“我们是为了保卫于先生的安全,你敢来捣乱。

来人,给我拿下!”警察闻言就扑了上来。正在这时,警察局长和校长来了,局长慌忙喊道:“快放手,这位就是于右任先生。”警长一听吓慌了。于右任一面给那个穷孩子擦血。

一面问:“你叫啥名子?”“向光明。”孩子回答。“这个名子好哇。”于右任又转局长和校长说:“今天的事我都看清了,我于右任不需这么多荷枪实弹的警察保护。

难得的是这样有志气、肯学习的孩子。治愚乃治国的良策之一,象这样的孩子得不到教育,是我们的过失。校长先生,能把这个特殊学生收下吗?”“我们一定免费收下这个特殊学生。”

校长回答。于右任摇摇头:“免费不好。”校长马上明白了于先生的意思,就说:“学校正好要找个打铃的,就让这个特殊学生打打铃,干点杂勤活,除免费上学外,再给发点生活费。”

2、竞选副总统

1948年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参加了副总统竞选。竞选对手主要是桂系军阀李宗仁。选举前,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

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凡代表即送“为万世开太平”条幅。同时,另设一长桌,放置他签名的照片2000张,每张照片上签有各代表的名字。

分省、分市、分县或分职业排列,由代表们上门时自己检取。每天上门拜访于右任的人最多时每小时一二百人。大多数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声望和一支笔作为竞选的力量。

参与副总统竞选的人与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径庭。如李宗仁给每个代表供一辆汽车,有司机早晚服务,包上几个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认识与不认识,都可住进去。

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费供应。行政院长孙科、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二人天天摆酒请客,给代表发纪念品,许诺,拉关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请柬的应接不暇。

代表是上帝,副总统竞选者和他们拉同事、拉乡党,拉同学,拉亲戚,拉同宗……设法为自己拉选票。而于右任却靠一支笔,一张纸,待在家来竞选。有人劝于右任别在家“守株待兔”。

要出去走动,可以找财团借款活动,于右任一一谢绝。他告诉友好说:我相信民众,我相信自己,成与不成,看民意吧。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给各代表送去一张请柬。

在饭店对到来的代表即席演讲道:我家中没有一个钱,因此,很难对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资,才略备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国民政府选举开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选举结束,几个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冯自由感慨地说:“右老身无分文,凭人格声望、笔墨竞选。

这能成功吗?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这社会政治腐败,靠金钱、美女、红酒、车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败呢?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继续投票,于右任准时出席。一进会场,风度飘逸,豁达大度,全场代表起立掌声10分钟不息,表示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孙科、程潜等相继淘汰,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蒋介石当选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大典。于右任虽然没有当上副总统,但其清贫、廉洁、清正、儒雅、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





扩展资料: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于右任,国民党元老、教育家。1922年8月到上海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此时,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因在军事和政治上屡遭挫折,遂倾心于文化教育事业,以图培植人才,积聚革命力量。

而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急需培养干部,以开拓革命事业,也十分重视兴学育才。于右任则赞成国共合作,认为“社会党(指中国共产党)乃吾国新起为政治活动之党。吾闻其党多青年,有主张、能奋斗之士”,“不得不寄厚望于他们”。

这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真诚合作、共同办学的良好开局。是年,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引发学潮,要求改组校务,学生代表拟邀请陈独秀、章太炎、于右任三人中的一位出任校长。

由于陈独秀行踪不定,政治色彩太浓;章太炎隐居苏州,闭门不出;最终在邵力子先生的帮助下,于右任为学生代表的殷切恳求所感动,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并亲自题写了校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右任



1、待客祝愿

于右任的儿子找了个女朋友,二人情投意合,真是天生的一对。但是,于家是书礼传家,办事都得按规矩,父亲不在家,私定终身是绝对不可行的。

一对恋人你来我往,时间长了,难免要出点乱子。当姑娘发觉自己已怀孕以后,可慌了手脚,两个人干着急没有办法。幸好,怀孕三个月后,于右任回到了三原。

儿子忙叫媒人说合,于右任是个爽快人,只要孩子同意,他也不反对,很快就办了喜事。十月怀胎,孩子出世了。谁都知道这是未婚先育,这不是把于家的门风全败坏了!

这可怎么向先生交待,全家人都吓慌了。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迟早会被先生知道的,只好硬着头皮,叫管家去南京“报喜”。

管家到了南京以后,见了于右任吓得不知从何说起,吱吱唔唔半天也说不出话。于右任焦急地问:“到底有什么事你说呀?”于右任越焦急,管家越害怕,话就越说不出口。

正在这时,秘书来了,于右任知道有公要办。他想家里一定也出了什么大事,不然管家不会吓成这个样子。他觉得不管家里出什么大事,总是私事,既然有公务要办,就不能因私误公。

所以,就撇下管家走了。管家见先生被他气走了,心想这不是火上加油吗?他越想越怕,一会就出了一身冷汗。等于右任办完公务回来,管家才支支吾吾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然后哆哆嗦嗦地站在一旁等候发落。于右任拍拍管家的肩膀哈哈大笑着说:“这么大的喜事,你也不早说!你准备一下,我要在南京待客,好好庆祝一番,咱于家又添人啦。”

家里人一见管家一走多日不回来,知道凶多吉少。有人主张把败坏门风的媳妇休掉,有人说这种事两个人都有责任,不能只怪女方。大家争来争去,也拿不出好主意。

这时,见来了一辆轿车,管家恭恭敬敬走在车旁,车里坐的自然是先生无疑了。先生公务繁忙,能亲自赶回来,一定不会有好事,全家人都吓慌了。儿子吓傻了脸。媳妇吓得直哭。

轿车一到,全家人跑了一片,管家打开帘却是空无一人,轿里放得却是先生给孩子打了长命锁,临走又给儿子媳妇写了封信让管家带上。

管家到三原特意雇了辆轿车,恭恭敬敬的把于右任的礼品和书信交给少爷,少爷打开一看,原来信中勉励他夫妻恩爱,嘱咐儿媳保重,祝愿孙子健康成长。

2、特殊学生

于右任先生要视察三原民治学校,为了迎接于先生的到来,学校组织了仪仗队,一早起来就组织同学们大扫除。为了安全,警察局还派了警察保卫。

在大扫除的学生中,有个没穿校服的学生干得最起劲。干完了活,他一面擦汗一面站在一旁看仪仗队排练。这时,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走过来骂道:“不要脸的贼,还不快滚出去。”

“我也想听听于先生讲话。”穷孩子低声说。“什么,我们上课你偷听,于先生讲话你也想听,贼胆越来越大!”警长听见吵声走过来问穷孩子:“你怎么不穿校服?”

“他不是学生,是偷听贼。天天偷听我们讲堂。今天还想听于先生讲话。”警长瞪了穷孩子一眼说:“滚出去,别捣乱。”“我不捣乱,我就远远的站着听吧。”“别罗嗦,滚!”

警长粗暴地把穷孩子往前一推,孩子跌倒在地,口角流出了血。孩子爬起来向警长扑过来,警长举拳头还要打,不料被人从背后抓住了手。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个留大胡子的老头子。

警长不客气的骂道:“老东西,今天于右任先生来视察,你来找死!”老头说:“于右任来学校看看,关你们什么事?”警长冷笑着说:“我们是为了保卫于先生的安全,你敢来捣乱。

来人,给我拿下!”警察闻言就扑了上来。正在这时,警察局长和校长来了,局长慌忙喊道:“快放手,这位就是于右任先生。”警长一听吓慌了。于右任一面给那个穷孩子擦血。

一面问:“你叫啥名子?”“向光明。”孩子回答。“这个名子好哇。”于右任又转局长和校长说:“今天的事我都看清了,我于右任不需这么多荷枪实弹的警察保护。

难得的是这样有志气、肯学习的孩子。治愚乃治国的良策之一,象这样的孩子得不到教育,是我们的过失。校长先生,能把这个特殊学生收下吗?”“我们一定免费收下这个特殊学生。”

校长回答。于右任摇摇头:“免费不好。”校长马上明白了于先生的意思,就说:“学校正好要找个打铃的,就让这个特殊学生打打铃,干点杂勤活,除免费上学外,再给发点生活费。”

3、作揖背书

于父于新三教子有方。三原地方相传一则于家庭训佳话:于右任十岁时,父亲于新三为督导儿子课业,父子俩一同灯下背书。儿子背书前给父亲作一个揖。

父亲背书时,将书端端正正置于案头,向书恭恭敬敬作一个揖,然后开始背诵。背书总背到滚瓜烂熟。“一灯如豆下苦心,父子相揖背章文”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作揖是行礼的一种,是礼数、仪式。其实,阅读需要仪式来支撑。沐浴焚香再读经,其心灵对经书敬重三分。尽管这是形式,而形式中包含内容。

于新三教给于右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知识的敬重态度。如今我们称亲子阅读,强调平等,却总不如庭训来得严肃、有效。

对于父亲的庭训之功,于右任始终不忘记。1939年,于右任斥资3500银元,选中父亲经商的四川岳池县城西门外土观寺修建一所中学。

并以父名“新三”作校名,兼有“三民主义”的含义,自任校董事长。亲自给新三中学题校训“以学报国”,亲自撰写校歌。该校为今岳池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4、竞选副总统

1948年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参加了副总统竞选。竞选对手主要是桂系军阀李宗仁。选举前,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

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凡代表即送“为万世开太平”条幅。同时,另设一长桌,放置他签名的照片2000张,每张照片上签有各代表的名字。

分省、分市、分县或分职业排列,由代表们上门时自己检取。每天上门拜访于右任的人最多时每小时一二百人。大多数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声望和一支笔作为竞选的力量。

参与副总统竞选的人与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径庭。如李宗仁给每个代表供一辆汽车,有司机早晚服务,包上几个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认识与不认识,都可住进去。

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费供应。行政院长孙科、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二人天天摆酒请客,给代表发纪念品,许诺,拉关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请柬的应接不暇。

代表是上帝,副总统竞选者和他们拉同事、拉乡党,拉同学,拉亲戚,拉同宗……设法为自己拉选票。而于右任却靠一支笔,一张纸,待在家来竞选。有人劝于右任别在家“守株待兔”。

要出去走动,可以找财团借款活动,于右任一一谢绝。他告诉友好说:我相信民众,我相信自己,成与不成,看民意吧。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给各代表送去一张请柬。

在饭店对到来的代表即席演讲道:我家中没有一个钱,因此,很难对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资,才略备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国民政府选举开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选举结束,几个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冯自由感慨地说:“右老身无分文,凭人格声望、笔墨竞选。

这能成功吗?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这社会政治腐败,靠金钱、美女、红酒、车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败呢?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继续投票,于右任准时出席。一进会场,风度飘逸,豁达大度,全场代表起立掌声10分钟不息,表示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孙科、程潜等相继淘汰,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蒋介石当选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大典。于右任虽然没有当上副总统,但其清贫、廉洁、清正、儒雅、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 

5、西北奇才

1895年,于右任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1898年,参加岁试,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

提督借给他一本《出使四国日记》,该书是晚清著名外交家薛福成奉命于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至十七年二月出使欧洲四国时期所写的日记,是借游记之名。

比较中西文化,讨论中国的问题,表达他们的改革思想。这些晚清志士们力图在西方找到中国的发展模式。这本书打开了青年才子的视野,放眼世界,让他认清现实。

为他加入反清行列,为他1906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作了思想铺垫。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亡入陕西,一路排场,淫威十足。于右任参加“跪迎”。

写下诗篇,自编成《半哭半笑楼诗草》,朋友们于1903年冬将其印行,在三原流布。1904年初,因诗有讥议而被清廷通辑。于右任亡命上海,更名刘学裕,入震旦学院读书。

1905年,校长马相伯辞职,于右任出钱、出关系并聘用马相伯、叶仲裕、邵力子等共同另行筹组复旦公学(现复旦大学)。



1948年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参加了副总统竞选。竞选对手主要是桂系军阀李宗仁。选举前,为了让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内摆一书桌,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凡代表即送“为万世开太平”条幅。同时,另设一长桌,放置他签名的照片2000张,每张照片上签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县或分职业排列,由代表们上门时自己检取。每天上门拜访于右任的人最多时每小时一二百人。大多数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声望和一支笔作为竞选的力量。
参与副总统竞选的人与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径庭。如李宗仁给每个代表供一辆汽车,有司机早晚服务,包上几个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认识与不认识,都可住进去,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费供应。行政院长孙科、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二人天天摆酒请客,给代表发纪念品,许诺,拉关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请柬的应接不暇。代表是上帝,副总统竞选者和他们拉同事、拉乡党,拉同学,拉亲戚,拉同宗……设法为自己拉选票。而于右任却靠一支笔,一张纸,待在家来竞选。有人劝于右任别在家“守株待兔”,要出去走动,可以找财团借款活动,于右任一一谢绝。他告诉友好说:我相信民众,我相信自己,成与不成,看民意吧。
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给各代表送去一张请柬,在饭店对到来的代表即席演讲道:我家中没有一个钱,因此,很难对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冯自由等二十位筹资,才略备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国民政府选举开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选举结束,几个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冯自由感慨地说:“右老身无分文,凭人格声望、笔墨竞选,这能成功吗?纸弹根本敌不过银钱,这社会政治腐败,靠金钱、美女、红酒、车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败呢?这失败原因全是我们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继续投票,于右任准时出席。一进会场,风度飘逸,豁达大度,全场代表起立掌声10分钟不息,表示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孙科、程潜等相继淘汰,李宗仁当选副总统,蒋介石当选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了就职大典。
于右任虽然没有当上副总统,但其清贫、廉洁、清正、儒雅、豁达的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做人典范。 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所以和许多国民党元老级的要人们都认识。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不仅在青年时代受其影响,并与之有过谈诗论词等多次交往,晚年时还和秘书田家英索要“已存”的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早年曾主编过思想激进的《民立报》,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喜欢阅读此报,当时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对其很仰慕。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他们间的第一次见面。在会上,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1926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自然少不了与国民党重臣于右任共事。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于右任曾在一起畅谈诗词。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30日即与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当天晚上,张治中在桂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并邀请了于右任、孙科、邹鲁等人前来参加。时隔多年以后,毛泽东终于与于右任又见面了。
1945年9月6日中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并邀请张治中、张群、邵力子、丁维汾、叶楚伧等人出席作陪。由于毛泽东和于右任二人志趣相投,都喜欢诗文,在宴席上,两人就聊起诗文来了。
在谈话中,于右任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尤为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
毛泽东却道:“怎抵得上先生‘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之神来之笔。”原来,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曾赋《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说罢,于右任与毛泽东皆拊掌大笑,举座皆欢。毛泽东与于右任都熟谙诗词,如果说能对古人的名作即兴拈来则不足为怪,可他们都能背诵对方的诗词,二人的学问之博,真令人不得不叹服。
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见大势已去,试图抢夺钱财与人才逃往台湾。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对文化名人的去留极为关注,其中就有于右任老先生。
于右任在台湾时,毛泽东对他的书法却极感兴趣。曾找许多人广泛收集他的作品。
于右任,祖籍陕西省三原县,每次回乡探亲,都要在县城明德亭餐馆品尝地方风味菜点。这餐馆有煨鱿鱼丝、干煸鳝鱼、白封肉、疙瘩面;有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口感油而不赋,清爽利口的金线油塔;有由唐代《烧尾食单》中的“见风消”(油浴饼)演变而来的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面膨松,如轻纱、蝉翼,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其味花芳醇香,入口即消,其形玲珑剔透,酷似巧制绫花。于氏对这些菜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特色倍加赞赏。他乘兴为该店挥写了“明德亭”匾额和“名厨师张荣”的题词,从而使这家创建于一九三一年的餐馆,蜚声遐迩,誉满三秦。
一九二一年清明节,他亲临西安东关长乐坊徐仁福开设的徐记稠酒店。这酒店有由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醪糟”演变而来的黄桂稠酒。
当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三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贵妃醉酒”的酒,就是没有加浆的“撇醅”稠酒。此酒酒精成分含量为15%,汁稠似乳,色白如玉,入口绵甜清香,酒味浓郁醇厚,饮后口齿流芳。风味独特的美酒使这位书法大师为倾倒,饮后啧啧称赞,即兴挥毫书写了,“徐家黄桂稠酒店”。徐家将之制成牌匾,高悬店门之上,声誉大增,在古城传为佳话。
一九四二年入蜀途中,于右任以陕南宁强县,品尝了县城里著名的王家核桃烧饼。此饼清朝时曾作为贡品,它是以面粉、核桃为主料,配以油、盐等辅料制成的,酥脆油香,回味悠长,营养丰富。于氏食后赞不绝口。随后,这家店生意日益兴隆。
一九四七年夏,陕西师专第一届学生毕业,有关部门组织他们到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东南各省观摩学习。到达南京后,当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闻讯,特意邀请全体师生到他的寓所会见
。接着,招呼大家聚餐。在大院之内,花坛四周,摆满了众多的摊担:有凉粉、酿皮、凉面、扯面、醪槽、元宵、甑糕、烧饼、腊汁肉等各种陕西风味小吃,诸色纷呈,香气扑鼻。于氏让大家不拘一格,任意就餐,宛似今日的自助餐。师生们情绪活跃,欢声笑语不断。
饶有兴味的是,在江苏省太湖之滨,灵山下的吴县木渎镇,有一家著名的“石家饭店”。店里十大名菜中,有一道菜叫“(鲃)(鱼市)汤”。此菜原名“斑肝汤”。系采用太湖特产斑鱼的肝,辅以火腿片、香菇、笋片等,用鸡清汤烧制而成。一九二七年,于氏偕夫人游西湖赏桂,归途中在石家饭店尝了“斑肝汤”,食后,他即兴题诗:“老桂花开天下香,香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鱼市)汤。对(鲃)(鱼市)汤有人分析,于氏是陕西人,对“吴侬软语”听不真切,故误写了。以后,又由于他的书法颇负盛名,加之诗也写得有韵味,“(鲃)(鱼市)汤”反而取代了“斑肝汤”而流传至今,在烹饪界传为佳话。 新三中学便是今天坐落于岳池县凤山脚下的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清朝末年,很多陕西籍人士纷纷南下四川经商,于右任先生的父亲于新三也随乡人来到四川,选中了民风淳朴的岳池经商,其父亲曾与人在岳池县城开当铺近二十年。于右任先生也就在岳池度过了他的童年,对岳池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民国28年(1939年),热爱教育事业的于右任斥资3500银元,选中岳池县城西门外土观寺修建一所中学,并以父名“新三”作校名,自己任校董事长。于先生把学校命名为“新三中学”,既有对父亲的敬意,还有他希望学生成为“三民主义之战士、顶天立地之完人”的双层含义。
于右任先生给新三中学题的校训是“以学报国”。
于右任先生给学校撰写的校歌是:
凤山特秀,蔚起人文,光分星野接西秦。
为三民主义之战士兮,为顶天立地之完人。
德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于右任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台北荣民总医院去探望他。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病重及喉咙发炎,想讲的话又无法讲出来。杨亮功于是拉着他的手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个指头。杨亮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指头,杨亮功猜测了几个答案都被于右任摇头否定了。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此后,于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并陷于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于右任与世长辞,终年86岁。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人们便把他的《望大陆》一诗,当作他的遗嘱。遗体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大屯山上,并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我国东南诸省最高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半身铜像。玉山山势险峻,4米高的铜像和建材全是由台湾登山协会的会员们一点一点背负上去的。于右任终于了却了登高远眺故土的心愿。
一个指头、三个指头是什么意思,一直是一个谜。后来,资深报人陆铿觉得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
“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这是人们对先生的评价。位于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树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于右任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是真诚的爱国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




于右任的轶事典故
1、特殊学生 于右任先生要视察三原民治学校,为了迎接于先生的到来,学校组织了仪仗队,一早起来就组织同学们大扫除。为了安全,警察局还派了警察保卫。在大扫除的学生中,有个没穿校服的学生干得最起劲。干完了活,他一面擦汗一面站在一旁看仪仗队排练。这时,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走过来骂道:“不...

英雄故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三)轶事典故 惧内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 一是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

后世对赵抃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祐樘:琴声寒日月,永留清白在人间。鹤唳彻遥天,常使丹心通帝座。轶事典故 赵抃告天 赵抃白天处理完公务,每到晚上,必要焚香拜天,口中念念有词。有人好奇问他在向上苍密告什么,赵忭笑笑说:“哪是什么密告呀!无非是将自己白天做过的事,一件件一桩桩地在心里说上一遍,借以检点反思。倘若一...

包拯的轶事典故
2、包拯年纪还小的时候,他的二嫂为了不让包拯和自己家争家产,于是匡着包拯去井里帮他捞首饰,当时装在石头上的头成了一个月牙形状。包拯的二嫂本来是想要害掉包拯的性命的,但是包拯命大没死,这才有了后来。3、第三种说法书的是包拯小的时候,面黑人丑,家境贫穷,在给别人放牧的时候,被恶霸坐...

北宋大臣张商英的故事,张商英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张商英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张商英酷爱草书,挥毫泼墨甚是豪爽。有一次得到好诗句奋起直书,笔走龙蛇,让侄子记录下来诗句,侄子看到飞舞的字茫然而止,问是什么字?张商英细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知道是什么字,还抱怨侄子说:为什么不早问啊,以至于我都忘了!原文出自宋代释惠洪的《冷斋夜话》:张商英好...

柳公权有什么故事,30字?
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权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诏书。1231赞·19,968浏览2019-03-15柳公权的故事50字左右?轶事典故: 写诗助人: 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

北宋宰相、政治家吕公著简介,吕公著是个怎么样的人?
轶事典故 不仗父势 吕夷简主政时,吕公著从故乡寿州(今安徽凤台)来京应试,他穿戴破旧,谦让如同寒门子弟一样,见到他的人虽然喜欢他的仪容举止,却也并未感到惊奇。等到他离开后,经询问得知是吕公著,才惊讶感叹。 以牙还牙 吕公著曾以翰林学士身份馆伴契丹使者,使者颇为凶悍狡黠,与吕公著谈论时多次谈及北宋朝...

于谦的故事主要内容
故事内容:于谦一生都在家里恭恭敬敬地供奉文天祥的遗像和牌位,就像供奉自己于家的祖先一样,甚至比供奉自家的祖先还要虔诚。据传于谦出生前的那个晚上,他的父亲于仁做一个梦,梦见一个绯袍金幞的神对他说:我感动于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也感动于你们于家一门忠义,所以我文天祥打算转世投胎,来做...

王羲之轶事古文翻译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圣书”蹲下后,他搬到了山上,并在县里退休到了金庭。他曾任宁远将军,江州荆棘将军,后来是惠济的历史,领导权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

晋代山水赋的代表作家是
轶事典故:王文度的弟弟阿智,不仅仅是坏,年龄已大了,却没有人和他结亲。孙兴公有一个女儿,也很怪僻、不近情理,又没有办法嫁出去;他便去拜访文度,要求见见阿智。见面后,便假意说:“这孩子必定合意,很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哪能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我有一个女儿,还不丑,只不过我是个...

富平县18496409575: 学书法的故事:不可随处小便,谁来讲讲? -
虫剂丽珠: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879—1964年)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的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大醉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 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谢.6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不可小处随便.”

富平县18496409575: 上厕所为什么叫“出恭”? -
虫剂丽珠: “出恭”一词原无方便之意.明代科考时,为严肃考场纪律,有关部门规定,考生内急时,必须领取一块牌子,上写“出恭入敬”,凭牌进出厕所和考场.于是,士子们便将如厕称为“领出恭牌”,简...

富平县18496409575: 思念故乡的,成语故事. -
虫剂丽珠: 对酒当歌duì jiǔ dāng gē [释义]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语出]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结构] 偏正式.[例句] 今天同学们聚会很不容易;~;让我们共同唱一首歌助兴吧!" [英译] sing while drinking;enjoy lifewhile you still can

富平县18496409575: 不可随处大小便调整后是什么句子 -
虫剂丽珠: 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字游戏,修改后有点意思就行, 不一定就是那个典故,如: 随处大小便不可 大小处不可随便 小处不大可随便 大处不小可随便 大小便不可随处

富平县18496409575: 把“不可随地小便”改成警句
虫剂丽珠: 小便不可随地

富平县18496409575: 思乡小故事!急啊!
虫剂丽珠: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于右任所作的《望大陆》: “葬...

富平县18496409575: 中华十大名山简介
虫剂丽珠: 中国十大名山 第一名: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总面积250平方公里... 玉山峰顶有一座3米高的于右任半身铜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晚年对祖国大陆魂牵梦...

富平县18496409575: 为什么会没题材写作文 -
虫剂丽珠: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一些美,就会有无穷的题材. 作文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以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亲身经历一些事儿,就会迸发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不管你的文章是多么可笑,语言多么朴素,只要你写出了真情实感,这就是好作文. 再小的一件事,也是一个题材,就可以把它写进作文. 建议多写日记,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