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邦的历史

作者&投稿:不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最忠义锦衣卫指挥使是谁~

陆炳(1510—1560),字文明,平湖人。祖墀以军籍隶锦衣卫,父松袭职。其母为明世宗朱厚熜乳媪,炳幼小从母出入宫禁。稍长,武健沉鸷。明嘉靖十一年(1532)武进士,授锦衣副千户,父卒后转任指挥佥事,进指挥使,掌南镇抚事。嘉靖十八年,随世宗南巡至卫辉(今河南汲县),夜行宫失火,冒死救世宗,深得宠幸,擢为都指挥同知,掌锦衣卫事。未几,擢都督佥事,又以缉捕功升都督同知。陆炳为扩充权势,对朝廷大臣表面敬重,暗中设计陷害。又巴结阁臣夏言、严嵩,曾捶杀兵马指挥,为御史弹劾,夏言拟旨欲逮治,反被其勾结严嵩致死。后大将军仇鸾与严嵩争权,陆炳收集仇鸾不法之事,劾其虚报战功,阴谋不轨,世宗即收仇鸾敕印,致其忧惧而死。陆炳因揭发有功,进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再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嘉靖三十三年,值内苑。越三年,弹劾司礼中官李彬等三人侵盗工所物料,仿帝陵建坟,使其处斩。不久加太保兼少傅,仍掌锦衣卫。陆炳笼络凶豪恶吏为爪牙,侦知民间富人有小过,即收捕并没收其财富,积资数百万,营造别宅10余所,庄田遍四方,权势倾天下。嘉靖三十九年卒,谥武惠,赠忠诚伯。墓在今平湖市秀溪乡溪漾(俗称“指挥坟”)。其子绎袭锦衣卫佥事。隆庆初,御史追论陆炳罪,削秩,夺其家产。万历三年(1575),宰相张居正等上奏陆炳救驾有功,为其开脱罪责。其孙陆逵遂世袭锦衣千户。 附录:
嘉靖年间,制度更为完备。嘉靖三十四年(1545)与三十年(1551)进一步规定:1.各衙门所属官员,六年之内未经考察者,不拘升迁、见任,行各堂上官开注事迹、揭帖,亲携赴吏部,以凭参酌去留。如有遗漏,听科道连名纠劾。2.京察在巳、亥年二月举行,五品以下听吏部与都察院共同考察,四品以上自陈取旨。同时,考察若有疏漏,科道官理当拾遗,拾遗若有不当,允许科道官互相纠举。而外察依然遵循辰、戌、丑、未三年一考之例,亦由吏部与都察院主持,制度越发趋于健全。考察理当是督促官吏清廉称职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主持考察之官员往往借机党同伐异,打击政敌。更有甚者,非考察之年行考察之事,以达到其清除异己的目的,嘉靖丙辰京察就是这一典型事件。

嘉靖丙辰,即嘉靖三十五年(1556),是例行的外察之年,而非京察之年。二月,吏部尚书李默主持外察,三月,却由大学士李本主持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京察。要认真透彻地分析此次京察,还是让我们从京察背后的关键人物严嵩谈起吧。
严嵩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一直就深得世宗器重。虽然嘉靖二十四年(1545)夏言的再度入阁,曾使严嵩一度有被冷落之感。二十五年(1546)至二十七年(1548)年间,内阁只有夏言和严嵩两位大学士,夏言以其凌人的气势使严嵩惴惴不安,但严嵩以柔克刚,终以高人一筹的战略将夏言挤出内阁,夏言竟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被弃市。在这次生互攸关的斗争中,严嵩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随后入阁的两位大臣南京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治与少詹事兼学士李本皆唯严嵩之命是从,严嵩以其善撰青词与善揣摩世宗心态而深得世宗宠信,他本应高枕无忧,但他对朝臣间斗争之激烈深有感触,因而仍一如既往地侍奉世宗,同时对政敌保持着高度警惕。二十九年(1550)十月,张治病逝,内阁只有严嵩与李本二人。三十一年(1552)月,礼部尚书徐阶遂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徐阶与夏言的关系不疏,夏言曾举荐过徐阶,因而严嵩对徐阶不免有些提防,但从威望与朝中势力对比来看,徐阶远不是严嵩的对手,随后虽有过几次小小的试探,但徐阶终不敢公然与严嵩为敌,只得谨慎处事。内阁之中倒也相安无事。但嘉靖三十年(1551)月京察,吏部尚书夏邦谟致仕,三月,李默接任吏部尚书,却在朝中引起了一些波澜。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为官较为刚直,任吏部验封郎中时,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他执不予。夏邦谟致仕时,李默以吏部侍郎升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③可见,颇受世宗重用。但李默对严嵩多有不满,“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④他并不依附严嵩,遇事坚持己见,故而引起严嵩的不满。吏部为六部之首,官员升迁进退皆决之于吏部,这关系到各派在朝中之任职,因而是各派争夺的焦点。地位如此重要的吏部,严嵩当然决不容许异己存在。嘉靖三十年(1551)十月,李默主持会推辽东巡抚,推选了布政使张臬、谢存儒以作候选人。世宗征求严嵩的意见,严嵩表示异议,并进而说李默不堪此任。于是,李默当即被罢职为民。
遂以严嵩的同年生万镗接任尚书。万镗既为严嵩故旧,又系其推荐,于是“每事委随,又颇通馈遗”⑤。遂成严嵩死党。但好景不长,一年以后,万镗因事免职。世宗又特旨起用李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⑥李默复职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
八月间事,李默的再起,对严嵩产生了威胁,一场激烈的斗争又将展开。
丙辰考察还未开始,就已山雨欲来风满楼。嘉靖三十四年(1555)闰十一月,兵科给事中梁梦龙秉承严嵩意旨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李默“废法行私,负国失职,乞加戒饬,以清仕路”⑦,李默亦上章自辩。世宗安慰李默“安心供职,以副简任”,但对梁梦龙之“轻率进言”亦未加处置。李默虽有过得罪严嵩被免职的教训,但他并未屈从,此次再起,且得世宗如此恩典,李默很想借考察官员之机杀杀严党的威风。
嘉靖三十五年(1556)
正月,由李默主持的吏部会同周延主持的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是为例行的外察。得年老,左布政使岑万等十人;有疾,副使牟朝宗等人;罢软,右参政王教等人;不谨,按察使刘玺等三十九人;才力不及,左布政使吴惺等三十人;贪酷,副使崔宦等四人并各司杂职共二千余人。得旨,致仕黜调如例。随后,六科给事中王鹤、十三道御史霍冀等以考察拾遗论劾布政使王桥、按察使余勉学,参政陈光华、周大礼、刘汀等人不职状,吏部依情处理,或降职调用,或致仕闲住,李默主持外察时,秉公办事,“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⑧不为严党徇情,故此,许多严党人物受到处置,或调用,或闲住,矛头直指严嵩,“嵩甚恨”
⑨。外察使严嵩势力受到冲击和削弱。明年了巳京察,如果依然由李默主持,严党势力势必损失更大。严嵩对此当然不会善罢干休。恰在此时,李默与严的心腹赵文华的矛盾亦更加激化。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督察浙江工部侍郎赵文华疏乞还京,次年正月抵京。赵文华曾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请祷海神抵御倭寇,因为当时江浙一带倭患极为严重,在严嵩的举荐下,世宗遣赵文华赴浙江视师。但赵本无军事才能,至浙江只是一味欺凌官吏,大肆搜刮财物。总督张经对赵文华极为鄙视。时广西田州土兵刚至浙江,即锐意请战,赵文华不分敌情,竟听其言,且趣张经进兵,张经不听,赵文华遂以不听军令,上疏弹劾张经。
不久,张经在王江泾大败倭寇,但竟以赵文华的谗言使张经被捕,后随即被杀。以后代行总督的人周珫、杨宜皆庸驽无远略,由是各兵漫涣,贼势益炽,致使江浙前线一片溃败。不久,明兵在苏州击败倭寇,俞大猷又有海洋之捷,赵文华见机想抽身回京,“遽言水陆成功,江西清宴。臣违阙日久,请归供本职。”而事实上江浙倭寇更为猖獗,“是时海洋回倭,泊浦、东川沙旧巢及嘉定、高桥皆为倭据,而新倭来者日众,浙东西破军杀将羽书沓至。”⑩然赵文华竟以倭寇几灭上闻,欺骗朝廷。
赵文华的谎言虽一时蒙骗了世宗,但朝臣大多不以为然。还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时,兵科给事中夏栻与吏科给事中孙浚就上疏弹劾赵文华玩法误国。孙浚在疏中对赵文华请罢应天巡抚曹邦辅,明白表示不妥。疏言:“今苏松民士谓邦辅实心任事,称不容口。其前流劫留都之倭又为邦辅所灭,功能独然,遽请斥罢,文华之意殆不可晓。”(11)夏栻则言:“浙直官兵会剿陶宅逋寇,屡遭陷败,诸臣奏报不实,且赵文华欺诞,大负简命。”
(12)但由于严嵩曲意回护,赵文华未受到处置,世宗也误听赵文华言江浙仅留残寇而甚为高兴。但江浙一带的战报依然纷至沓来。嘉靖三十五年(1556)
二月,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以正月间明军败于四桥事闻,且参劾总督侍郎杨宜“轻率寡谋”,致使参将尚允绍,指挥李田、鲍东莱等阵亡,于是,杨宜被免职。世宗亦怀疑赵文华以前谈“零寇将灭”为不实之词,屡以此询问严嵩。严嵩委婉庇护,终未使世宗释疑,赵文华大惧,遂企图通过告讦,将罪名栽到其他大臣身上。
当时,朝中大臣对赵文华的“恣睢暴戾”,多不敢与他公开对抗,唯独李默“以盛气折之”(13)。李默既不阿附严嵩,对严党亦很鄙视,更对赵文华在浙江的所作所为,嫉之如仇。张经是李默的同乡,对张经的屈死,李默深表同情。赵文华对李默颇有些忌惮。杨宜被罢职,严嵩、赵文华想以胡宗宪代行总督职权,但李默主持会推,推选南京户部侍郎王诰而不推胡宗宪,再一次令严嵩与赵文华失望。严嵩与赵文华对此切齿痛恨。为了清除异己,亦为解救自身,赵文华遂上疏弹劾李默,罪名有二:其一,谤讪世宗。李默曾主持部试入选,策目有“汉武、唐宪成以英睿兴盛业,晚节乃为任用匪人所败”等语(14),赵文华疏中摘录此语,指责李黩这是有意讥谤世宗,罪莫大焉。
其二,干扰江浙督抚用人,致使所用非人,东南涂炭,倭寇猖獗。将倭寇未灭的罪责推到李默身上。他说:臣受皇上重托,为人所嫉。近奉命还京,臣计零寇指日可灭,乃督抚非人,今复一败涂地,皆由默恨臣前岁劾逮其同乡张经,思为报复。
迨臣继论曹邦辅,则嗾给事中夏栻、孙浚媒孽臣及宗宪,党留邦辅,延今半年,地方之事大坏。昨浙直总督又不推宗宪,而用王诰抵塞,然则东南涂炭,何时可解?陛下宵旰之忧何时可释也!默罪废之余,皇上洗瘢录用,不思奉公忧国,乃怀奸自恣,敢于非上如此,臣诚不胜愤愤,昧死以闻。(15)
这两条罪名,均可置李默于死地。世宗一向刚愎自用,容不得大臣有半点异议,讥谤之人又岂能轻易放过!而东南倭患一向是世宗的心病,正想探询倭患久炽未灭的原因,恰在此时,赵文华以“督抚非人”,主持会推的李默自然罪责难逃。世宗览疏大怒,当即下李默镇抚同拷讯,并判处斩刑。未及行刑,李黩已瘐死狱中。
李默两度入主吏部,依己见行事,不党附严嵩,然最后仍成为朝中党争的牺牲品。他能执掌吏部,一则赖世宗之倚重;二则得陆炳为门生。陆炳当时为锦衣卫都指挥,颇受世宗宠幸。虽然陆炳与严嵩关系甚洽,但李默并不因之而听命于严嵩,一直坚持己见。《明史》称之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然性偏浅,用爱憎为轩轾,颇私乡旧,以恩威自归,士论亦不甚附之。”(16)谈迁则认为“默性卞急,不能容人过,接士大夫少愉色,援引才俊,不使人知之,得大臣体。”(17)评价较高。可见,李默在激烈的党争中,尚多能秉公行事,能做到此,已属不易。
赵文华经此一疏,既清除了李黩,又为自己洗清了罪名,消除了世宗的疑心,重新赢得了世宗的信赖,而且使严党在京察中争取了主动。
李默下狱为二月二十九日,当日即罢王诰,进胡宗宪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浙直福建军务。次日,又以大学士李本兼掌吏部事务。李本掌管吏部数日,即提出要对京官进行考察。在正月进行的外察中,由于李黩坚持原则,不依从严嵩旨意,致使严党受到打击。而京察较之外察更为重要,现李默已下狱,主持京察之大学士李本秉承严嵩旨意,想借此机会再除异己,培植党羽。

李本主持吏部事务只有十日,他二月三十日掌管部事,三月十一日,工部尚书吴鹏就改为吏部尚书,李本即离开吏部,虽只有短短十日,然李本却主持完成了当年的京察事宜。其实,丙辰并非法定的京察之年,按理应于下巳(即次年)举行,但李本却迫不及待。李本不过是临时掌管吏部,且只有数日,对吏部事务还不甚了解,却要主持临时京察,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李本,本名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冒姓李。余姚人,嘉靖十一年(1532)
进士。他是嘉靖二十八年(1549)在夏言弃市后入阁的,而对首辅严嵩则俯首贴耳,丝毫也不敢懈怠。
三月初四日,李本上疏,请求考察两京九卿、长贰府寺等衙门堂官及各总督巡抚,将“朴不称者稍易之,尚堪驱策者留之”。他还有一套冠冕堂皇的大话,曰:近者当事之臣,内外用人,不论贤否,动以爱憎为用舍,徇私纳贿,祗取充位,是以庶绩日隳,南北多故,陛下焦恩,屡更数易,即有龊龊自保之士,鲜能分主优者。臣闻琴瑟不调,必解而更张之;狼莠不除,嘉谷不生。故用人在去不肖。夫大臣者,小臣之倡也,大臣不职则小臣靡然从之,故去不肖者先大臣矣。(18)
世宗览疏,以为李本是忠诚报国,遂命李本全权办理。于是,李本将朝中大臣一百一十三人划分为三等。上等二十八人,吴鹏、赵文华、严世蕃等;中等七十人,鄢懋卿、徐履祥等;下等十五人,即理当斥罢者则是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南京礼部尚书葛守礼、南京刑部尚书陶尚德、户部右侍郎艾希淳、刑部右侍郎郑大同、工部左侍郎郭鋆、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何云雁、南京鸿胪寺卿王楠、太仆寺少卿张秉壶、南京太仆寺少卿陈邦修、光禄寺丞丘乘文、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烜、郝维岳、汪尚宁,右佥都御史张鹗翼十五人。
“得旨,行中、守礼、尚德、鋆致仕,希淳、云雁调外任,大同等闲住。”

中孝仁义做事光明磊落,奸臣暗自害人,当然明吃亏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以江阴抗清三公为代表的江阴士民抗击清军的英雄事迹,在中华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伪端重亲王)和尼堪(伪敬谨亲王)、伪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伤七万五千余人。
这是南明和清初历史中的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然而,对于乙酉“江阴之变”,清朝历代当政者都对其耿耿于怀,忌讳莫深,千方百计地将其湮灭,不为后世所知。因此,在官方主编的《清史稿》之类的正史中,对乙酉“江阴之变”不著一字,载有江阴人守城抗清81天内容的《明季南略》一书实行封杀,并将其列入清朝《禁书总目》。
但地火是扑不灭的。倡议守城的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在守城关键时刻鼓舞军民斗志、善做政治鼓动工作的,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在清军屠城时,拒不投降,死得最惨烈的,还是江阴不为官的读书人。为了记载明末江阴守城事,后来的江阴读书人,自觉地担起记载乙酉“江阴之变”的历史责任,使其传至后世。他们是:赵曦明著《江上孤忠录》;祝纯嘏著《孤忠后录》;沈涛著《江上遗闻》;李天根著《爝火录》,等等。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编纂的4部《江阴县志》,均记录了“江阴守城81天”。还有,曾任清朝礼部尚书的韩菼著《江阴城守纪》,常熟人许重熙著《江阴守城后纪》……以至今人顾诚所著的《南明史》、丁文所主编的《中国通史》等,都记录了乙酉“江阴之变”。
假若没有他们薪尽火传,我们后人怎么能知道乙酉“江阴之变”?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价值。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将折腾成一桶浆糊。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寇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江阴人民浴血奋战,人手不够了,老人、孩子也出来了,就连监狱的囚犯、妓院的妓女、他放下所有个人小节,为了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大义,他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没有一个逃城的,血战到最后。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屡攻不下,共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而江阴城中粮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战士们却士气越发的激昂,高唱着“江阴人打仗八十日,宁死不投降”的雄壮军歌。清军又调来西洋大炮轰城,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满清政府攻进江阴后,十分痛恨江阴人民的顽强抵抗,就下令屠城,“满城杀尽,然后封刀”。而江阴全城的老百姓、就连妓女、罪犯都本着“咸以先死为幸,无一人顺从者。”
闽中闻报,隆武帝泣曰:“吾家子孙遇江阴三尺童子,亦当加敬也!”城中尸骸枕藉,街巷池井皆满,薰臭不可近。战役中有一江阴无名女子,在殉节前题诗:“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臣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江西为什么被称为“文章结义之邦”?
以节义论有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文天祥以身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百世,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文章与节义并重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仅有对江西文章节义之邦的...

江阴剪金街的忠义之邦是什么时候的
但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后称忠邦亭。目前,南城门及忠邦亭上的“忠义之邦”牌匾则是方骥龄县长专门赴南京向蒋介石总裁请来的手书。抗清81天的历史也让江南一带流传着‘江阴强盗无锡贼’的...

被誉为节义之邦的满城,在科举方面有何大成就?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庐陵节义的集大成者,是千秋传颂的名相烈士,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成了家喻户晓的爱国格言。他和欧阳修、胡铨、杨邦又、杨万里、周必大一起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三、“理学之邦” 庐陵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理学家,包括王守仁的众多弟子。“自王阳明讲学虔州(今...

是“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2)
’今则礼、乐之书皆亡,学者却但言其义,至以器数则不复晓,盖失其本矣。”这一认识,可谓通达之论。由此观之,礼义之乡、礼义之国、礼义之邦、礼义之朝、礼仪之邦、礼仪之国等词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皆为“历史的存在”,其间的兴替,是与时代、时势、...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孔孟之乡”是因为孔孟都是山东人,“礼仪之邦”是因为曲阜的关系1、孔孟之乡孔子是鲁国陬邑人,孟子是邹国人。2、礼仪之邦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都于曲阜,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山东历史:夏朝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商朝建立之前,商...

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称的省份是哪个?
号称“文章节义之邦”的江西,在宋代以前,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

礼仪之邦的意义
礼仪之邦释义: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自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

为何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打仗都讲究礼仪?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就连打仗也要讲究礼仪。所谓“先礼后兵”就是强调打仗中的礼仪制度。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无论是言行举止、衣着穿戴、为人处世都要讲求礼仪。论语中就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见...

礼仪之邦是哪个省份?
礼仪之邦是山东省。礼仪之邦指的是济宁,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简介:山东省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

江西为什么叫做文章礼仪之邦?
江西仅吉水一县历史上就出了毛伯温等八位兵部尚书,还有十九名武进士、武略将军……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江西篇》曾有这样撼人心魄的语言:“要读懂中国,你必须读懂江西;读懂了江西,就读懂了传统中国”。的确如此,江西曾经是文章节义之邦,是中国人文渊源极其深厚的省份。江西人文的发展并不囿于...

大埔县15027325696: 江阴剪金街的忠义之邦是什么时候的 -
自泳易齐: 明末,江阴典史阎应元率众抗清,坚守孤城81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篇章.为纪念明末江阴典史阎应元,寿山公园内建造了六角亭.清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为纪念抗清81天历史,手书“忠义之邦”四字,嵌于江阴南城门上.但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后称忠邦亭.目前,南城门及忠邦亭上的“忠义之邦”牌匾则是方骥龄县长专门赴南京向蒋介石总裁请来的手书.抗清81天的历史也让江南一带流传着'江阴强盗无锡贼'的说法,足见江阴人素以民风淳厚、民性刚强著称.

大埔县15027325696: 南充市西充县 -
自泳易齐: 美丽富饶的四川省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跨东经105°36′4″至106°4′7″,北纬30°52′4″至31°15′7″.总人口72万人,城市人口15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晋城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成都260公里,距南充36公里.西充是一个具有1391年历史的文化古县,因为纪信的舍身救刘邦,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忠义之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盆地交通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南充市的卫星城和后花园.西充县享有“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等盛誉. 欲知西充详情,请登录:http://baike.baidu.com/view/855823.htm

大埔县15027325696: 有关江阴的地理人文情况? -
自泳易齐: 江阴古称暨阳,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开始,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此后江阴先后为郡...

大埔县15027325696: 历史上的忠义之士有哪些? -
自泳易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同样养育着一方人.受三晋文化滋养的三晋儿女,积淀了太多的三晋文化的遗风余韵,对萦绕着、支配着或影响着他们的三晋文化,或偏爱之于颂扬,或批判之于继承,或离经之于叛道.然而,谁也不可否认,“忠...

大埔县15027325696: 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例子 -
自泳易齐: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大埔县15027325696: 中国古代“忠义”思想的历史渊源 -
自泳易齐: 中国古代“忠义”思想的渊源应该是儒家一贯的忠恕之道的作用的结果.

大埔县15027325696: 江阴市是哪里的 -
自泳易齐: 江阴市简称澄,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拥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28年建县史;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4月23日江阴解放后,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忠义之邦”之称.

大埔县15027325696: 谁能告诉我中国古代忠义之士都有谁??急需! -
自泳易齐: 林则徐 杨家将 于谦 比干 屈原 蒙恬 苏武 杨业 岳飞 文天祥 袁崇焕 史可法 周公姬旦 萧何 魏征 陆秀夫 方孝孺 海瑞 等等

大埔县15027325696: 忠孝之邦是什么的样子的 -
自泳易齐: 彭山素有忠孝之邦的美称.忠有张纲,东汉名臣,忠直敢言,不畏权势,今《辞源》中有“埋轮”一词记其事;孝有李密,《古文观止》中的名篇《陈情表》的作者,东晋时人.据清嘉庆《彭山县志》载,原蔡家山下龙门河上有座风雨桥,名曰“忠孝桥”,桥前后建有坊,坊上书“埋轮芳迹”、“忠孝遗风”横额,这一忠一孝,享誉朝野,传扬至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