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打仗都讲究礼仪?

作者&投稿:迪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自古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都有哪些繁文缛节?~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中国人十分注重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现在我们用“你”和“您”称呼对方,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种称呼,但是无论对长辈,还是平辈,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这样称呼不礼貌。

扩展资料
1、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2、礼遇
礼貌待人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注重的。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就连打仗也要讲究礼仪。所谓“先礼后兵”就是强调打仗中的礼仪制度。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无论是言行举止、衣着穿戴、为人处世都要讲求礼仪。论语中就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见传统礼仪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古代打仗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在战争发动之前我们往往要强调“师出有名”。意思就是发动战争的原因要昭告天下。其实正也是为了正义,防止一些不法之人,任意发动战争,对国家对百姓造成大的伤害。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师出有名”就是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发动战争,这样才会收到世人的支持与拥护,否则只会收到百姓的抵制。在战场上对战时还讲究将军先去厮杀,然后士兵在上。其实这是为了给将士们增长“士气”。一般将士们看到大将军英勇厮杀后,就会受到鼓舞,更加奋力杀敌,其实在战争中军队的士气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古代战争讲求“先礼后兵”。一方面,体现在发生真正之前必要论一论发动这场战争的理由,另一方面,一国若向另一国开战必先送上“战书”。这也是说明双方都战争是正大光明的。趁人之危、暗箭伤人一向被人们所不耻,以下战书的方式通知对方,要求与对方开战,这样就能做的公平、公正。

所以说中国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要讲究礼仪,这是受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受影响的。中国人处处讲究礼仪,但很多古代礼仪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在传承中华礼仪文化的同时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代打仗是讲究礼仪的,双方打仗之前要下战书,约定好一个地方,等着双方排兵布阵以后,才开始打仗,直到一个叫孙子的人出现

在打仗的时候都是讲究先礼后兵的,如果我客气的对待的话你还不听的话,应该就是发动战争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东西街,南北路”的说法吗?全国都是这样约定的吗?
是。基本上中国的道路布局是遵照“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原则建筑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唐代长安城的“街坊”,横平竖直、方向清晰。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很多地方受到地理因素等限制,无法建设笔直走向的大路。——东西街【平生着:东西相对恒温舒适以至旅居人多成街——人人行:土土垛】;——南北路【...

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是怎么样的?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

中国四大礼仪是什么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说自古以来?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众所周知,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人喜欢说自古以来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是在中国长久以来处于血缘宗族联系的封建社会的大历史背景下而形成的。总而言之,中国人喜欢说自古以来的原因可以从文化、民族特征、环境和背景三个...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从资源和位置方面说说南海的重要性_百度...
矿产资源不是很多,和其他海的比例差不多吧,除了油气资源外我想多说一点。南海还有大量的文物资源,南海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东亚与西亚、欧洲。其中南海一号就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的商船。古代沉船不计其数,南海也是一个考古的好地方。综合起来就这些,12%的天然气,石油。

:中国人自古就重诚信,朋友之间尤其如此。论语中说
中国人自古就重诚信,朋友之间尤其如此。《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意为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原文(节选):《论语.学而》春秋: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

鲁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哪四类人?”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在历史中,我国的五大盛世分别是哪五个?究竟哪个王朝是真正的盛世呢?
中国自古就有盛世的说法,那么中国被公认的盛世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贞观盛世,开元盛世,以及最后一个康乾盛世。从这五个盛世就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从这四句诗歌中,就完全可以看到大汉的雄武奋进,以及那种进取勇猛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谁能举出具体事例
霍去病有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也正体现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决心,只要霍去病在,匈奴就别想进犯中原。3、林则徐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像魔爪一样凶残的伸进中国,衰朽的封建社会濒临崩溃,烟毒横流,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中国民族坠入了苦难的深渊。在这危急关头,林则徐挺身而出,...

中国古代自古有这样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什么依据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种说法,“3岁看起来更老,7岁看起来更老”,这大致意味着从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青春期心理和个性形象的雏形;从7岁儿童看,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就和中年以后的成就。这句话有科学依据的尽管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过这样的报告,但3岁儿童...

色达县19516359365: 中国“礼仪之邦”的由来是什么? -
颛仇得尔: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厦文明就是确证.1. 尊老敬...

色达县19516359365: 为什么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
颛仇得尔: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

色达县19516359365: 为什么称中国为礼仪之邦 -
颛仇得尔: 因为中国在古代是文明古国,所以礼仪自然不能少,还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底蕴也决定了,中国的礼数要比别的国家多的多~~~

色达县19516359365: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文化之邦?
颛仇得尔: 日前,“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正式启动,学习礼仪知识成了社会热门. 中华大地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周公握发吐哺,孔子克己复礼.“礼”到底是什么?礼,最早...

色达县19516359365: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缺乏道德和礼仪却还说自己是礼仪之邦 -
颛仇得尔: 因为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传统.这是公认的.在历史上,中国受到足够尊重.去看看历史.看看大唐盛世.

色达县19516359365: 中国人为什么要敬礼? -
颛仇得尔: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受到儒雅文化的影响,敬礼表示尊敬,对人恭敬,以礼相待.

色达县19516359365: 礼仪的来源 -
颛仇得尔: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色达县19516359365: 中国礼节的渊源 -
颛仇得尔: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古代礼仪就已经基本成型.到了春秋时期,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并发扬光大.此后由孔子所构造的礼仪体系,一直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