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侠知道王小波写过的一篇关于树的散文,很美,在一期《读者》上还登过

作者&投稿:轩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小波出了哪些散文集?最经典的是?~

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是一位行吟诗人,是一位自由思想家;是一个顽童、骑士,也是一个崇尚理性、自由和富于奇思异想的人。10年前的今天,这位是中国近年来最富创造性的作家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我们。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其后,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于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0年,他与李银河结婚。 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受广大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赞赏。 他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的,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看王小波是从图书馆3楼黑呀呀一片的《王小波全集》中拿到别人借剩下来的《王小波全集—我的精神家园》开始的,那是一本散文集子,与《王小波全集——思维的乐趣》是一个性质的本子,杂文。 这本《王小波散文》是摘取《思维的乐趣》和《我的精神家园》中的文章合并成的一个集子。 看王小波的杂文是一件很畅快的事,就像刷韩寒的博客一样,畅快又极富哲思的话语,虽然王小波自己也不是很喜欢那些只喜欢看杂文,以涂爽快的读者,他认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什么都看,包括小说,他说小说才是具有艺术的,杂文缺乏艺术。 王小波杂文中经常提及玛格丽特杜拉丝,对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杜拉丝作品是赞不绝口,他说,如果要看现代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就应该去看那些好的翻译作品,道乾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如此看来王小波是非常在意语言美的追求。 杜拉丝是我不能欣赏的作者之一,虽然翻译的文字简约,但是她透出来的思想我却很不接受,她的虚构让人感觉很缥缈,这个缥缈一词就是让我感觉一切都不真实,看了她几本作品下来,我在看事物的同时也受到她文章的影响,这让我有时感觉罪恶,因为在这位残酷的女作家眼中,一切都是虚幻,肮脏,痛苦飘在空气中,连喘吸都痛,就是活着就是受苦的,受爱情之苦,受虚空之苦,受虚伪之苦,受堕落之苦。但是作者写的主角们都在享受、消遣这些苦。实在让人喘不过气来。 矛盾,让人活在一片苦海中,却又要活着。王小波欣赏的也许是杜拉丝如音乐节奏般的文字。杜拉丝的思维不知道能否给王小波带来乐趣。反正给我带来是痛苦。 王小波的杂文就是对苦难的一种思考,人们受自己限制和浑然不知被人限制的苦,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向我们阐释人是要有精神世界,精神自由,麻木不是活人的世界。对于长久被奴化教育的我们,他的杂文就是一瓢冰水,教在恒温下被煮的我们清醒。关于王小波,香港媒体人梁文道曾在新书《读者》中有着比我更透彻的描述,下面摘抄书中的一段,给大家参考。 摘自《读者》中《小波死了,社会还僵》 “至于杂文,论者喜欢强调王小波的‘精神自由’,说他鼓励大家独立思考,千万别盲目从圣人教化一言堂;宁可当‘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不要做被人运动起来的无脑大众。对生长在大陆的年轻人来说,他的言论真是醍醐灌顶,有解放政治遗毒的奇效。不过坦白讲,像我这种自小看胡适长大的港台同胞,就不觉得王小波有多惊人了。所以他说的很多话在我看来就像太阳总在东边升起一样,的确是真理,但也用不着跳出浴缸大喊一声‘我发现了’!” 看胡适书时,我时常惊讶,这些道理原来胡适早就看透了,问题在每个年代都是相似的。问题是为什么知道问题,和解决办法,却多年还是一个样子。套用梁文道的话: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 一个缺乏常识的国度,我要建设独享的精神家园。

  椰子树与平等
  王小波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好处,椰茸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椰子树干是木材。这种树木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要,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干我们的活,穿我们的衣服,服从我们的制度。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当地人没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首先,秋收春种,活得很累,起码比摘椰子要累;其次,汉族人的衣着在当地也不适用。就以诸葛先生为例,那身道袍料子虽好,穿在身上除了捂汗和捂痱子,捂不出别的来;至于那顶道冠,既不遮阳,也不挡雨,只能招马蜂进去做窝。当地天热,摘两片椰树叶把羞处遮遮就可以了。至于汉朝的政治制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未免太过烦琐。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但也没人听。他不觉得自己的道理不对,却把账算在了椰子树身上:下了一道命令,一夜之间就把云南的椰树砍了个精光;免得这些蛮夷之人听不进圣贤的道理。没了这些树,他说话就有人听了——对此,我的解释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南征,可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好多的兵,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当地人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我这种看法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知道你会说,诸葛亮乃古之贤人,不会这样赤裸裸地用武力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想坚持这种观点。
  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
  野史是不能当真的,但云南现在确实没有椰子,而过去是有的。所以这些椰树可能是诸葛亮砍的。假如这不是耍野蛮,就该有种道义上的解释。我觉得诸葛亮砍椰树时,可能是这么想的: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现在不平等了,四川不长椰树,那里的人要靠农耕为生;云南长满了椰树,这里的人就活得很舒服。让四川也长满椰树,这是一种达到公平的方法,但是限于自然条件,很难做到。所以,必须把云南的椰树砍掉,这样才公平。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来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在云南时,我觉得嘴淡时就啃几个木瓜。木瓜淡而无味,假如没熟透,啃后满嘴都是麻的。但我没有抱怨木瓜树。这种树内地也是不长的,假如它的果子太好吃,诸葛先生也会把它砍光啦。
  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是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位,等等。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这种优越最招人嫉妒。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闷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则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

王小波《椰子树与平等》,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一篇。


王小波突然离世,心碎的李银河被“大侠”救赎,为什么说是命中注定...
当然,李银河也是爱着大侠的,在王小波去世后,当她陷入极大的痛苦中,是大侠走进她的生活,陪伴她,给她最炽烈的感情.在她看来,大侠是她的救赎。大侠知道王小波在李银河心中的地位,但他从来没有要求李银河忘记王小波,反而常常陪李银河去祭奠王小波。李银河是在王小波去世之后才爱上大侠的,她并没有背叛...

哪位大侠知道王小波写过的一篇关于树的散文,很美,在一期《读者》上还...
王小波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好处,椰茸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

王小波李银河爱情故事
大侠知道王小波在李银河心中的地位,但他从来没有要求李银河忘记王小波,反而常常陪李银河去祭奠王小波。 李银河是在王小波去世之后才爱上大侠的,她并没有背叛过婚姻,也从未背叛过爱情。 王小波和大侠都是李银河生命中最重要的爱人,两人都赤诚善良,带给李银河绵绵的温情,而李银河也将这份感动与爱意埋在心中,用行动来回报她...

李银河第二任配偶大侠年龄
70岁。李银河老公是王小波。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李银河与丈夫王小波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认识的,在1977年他们是第一次见面,那...

请问哪位大侠知道 有哪些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法语了? 感激不尽!
最近的有王小波苏童等等,我有个法国老师就是翻译王小波的,我们那时还跟天天讨论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边“说话”怎么翻译,后来我们决定用prendre les paroles.

我同时爱着王小波和大侠两个人
大侠和李银河李银河和王小波凤凰网文化:很多人有个疑问,因为王小波是突然去世的,您对他还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也有爱人大侠,像是同时爱两个人一样?李银河:对啊,应该说我对王小波的爱也没有磨灭,人可以爱好几个人,同时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国外现在就有一种多边恋群体,他们两男一女,两女一男,...

求王小波的《极端体验》作品赏析
张艺谋先生还特意拍了部名叫《英雄》的电影,里面一位大侠写下“天下”两个大字。大概在张先生以“天下”为标准的价值观里,秦始皇是个大英雄。在西方,中世纪的宗教领袖也把科学家送上火刑架,据说他们传播了异端邪说。这被火烧烤的滋味,恐怕也是非常极端的体验。我常常想,为什么知识分子总是受到这样...

李银河有哪些恶心的言论
第一点,作为王小波的遗孀,经常谈论她和王小波之间动人爱情无可厚非,但是在她和大侠没被迫公开之前,几乎没人知道她已经重新和别人走进家庭生活十几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消费王小波,这对大侠是否公平。第二点,这些年李银河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呐喊了很多年,她是以着异性恋的身份在人大提出议案的,这...

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堪称美谈,为何小波死后她会爱上他人?
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堪称美谈,小波死后,李银河是在大侠的追求和关爱下,渐渐从王小波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加上两个人十分谈得来,所以才会最终在一起。王小波追李银河的时候,是写情书对李银河展开猛烈追求,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后来经过分分合合,他们才结婚。结婚的时候没有婚礼也没有仪式。他们在艰苦的...

李银河王小波和大侠对于我来说,一个是酱油,一个是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