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取一篇关于南昌人过年的风俗美文

作者&投稿:澹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一篇关于南昌风俗的文章!!!高手进。~

“入乡先问俗”这个“俗”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生活习俗。我们采用绳金塔、民俗画作为底色图案,表现民间丰收喜庆的景象。这里重点介绍南昌人的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等习俗。

南昌市花 月季和金边瑞香、市树 樟树、音乐 采茶戏 (南昌的传统戏曲方式)、地方语言 赣方言的代表语种“南昌话”。


藜蒿炒腊肉:藜蒿是鄱阳湖边上的野草,(南昌话)“鄱阳湖的草,城里人的宝”,“三月藜,四月蒿,,五月当柴烧”是指藜蒿季节性强。

三个蛋一碗面:稀客进门先吃三个蛋一碗面,如是贵客或受宠外甥,还要在面内加只鸡腿。南昌人忌讳两个蛋待客,这是对牵猪轱者的待遇,客人遇此情况可吃一留一,以礼避诟。

走尽天下叫老表:老表就是表兄弟。宋代以来,江西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甚多,走江湖、操工贸之风亦盛。南昌人重乡情,在外地相逢均呼“老表”,外省人亦以老表为赣人爱称,一直延续至今。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南昌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昌人过年的时候不在燃烧爆竹啦,到了腊月二十四,南昌人就开始“过年”了。大年三十夜,这一天的晚饭叫“合家欢”,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吃年夜饭,若有事赶不回来,家人也要替其摆好餐具,以示团圆无缺,过大年这餐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除夕夜家家户户要红烛高照,通宵不灭,所以南昌有“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 年初一早餐,按照南昌的风俗吃素,只吃面点或菜饭,不沾荤,预示一年的“素”。 初一、初二日,各家各户开始走亲戚拜年。正月初七,南昌人叫它“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晚间迎接灶神归位,家里也大摆酒宴庆贺。 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一家人齐聚一起吃“元宵”(汤圆),随后看龙灯、放焰火,把家里的鞭炮都打光,二十多天的年才算过完了。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朝仙会也名敬香会,是奉祀许逊的庙会。在南昌地区最受人崇拜的是许逊,民间叫他为福主菩萨。
相传大约在1500年前,136岁的许真君及全家42人(连房屋鸡犬)一齐升天。南昌人为纪念许真君,将他升天的日子俗定为他的生日。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丰城、进贤等县的乡民,自愿斋戒沐浴,有组织地以乡、村、族为团体,组成朝仙会,前往西山万寿朝拜、进香。万寿朝仙会许多禁忌:1、朝拜前需斋戒一星期;2、须洗澡换衣服;3、肩上斜挂黄色进香袋敲锣打鼓结队前往。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头柱香,朝拜者需昼夜不停地赶往万寿宫。凡是得到了头柱香的人,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中华民族素有重九登高之习俗,南昌也同样流行。南昌市城郊的龙沙,自晋、南朝以来,便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文说:"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南昌地区极为盛行。人们或攀梅岭,或登滕王阁,以文会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习俗,长期承袭不衰。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南昌民间的"茶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组合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大致经过"灯戏"、"三脚班"、"半班"等发展阶段,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的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它常以巧合、夸张、误会等手法去渲染戏剧气氛。特别是台词中那些歇后语、错扯语、反义语、婉曲语以及乡间俗语的巧妙运用,使演出更为妙趣横生。南昌采茶戏长于表现喜剧和歌舞。活泼生动的小丑和小旦,特别受群众喜爱、采茶戏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须用真声,传统保留剧目有四记:"鸣冤记"、"辜记"、"花轿记"、"南瓜记",合称为"南昌四大记"。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

我的家在西北,也是黄土高坡上,只不过,荒凉些罢了。到了冬天,一片光秃秃,都是黄土山。
  南北方的风俗有很大的差异。
  过年前,最隆重的事不只是买年货,而是祭拜祖先。这一天,我们要准备很多食品,穿多点衣服,一群人出发了。到了山上,寒风刺骨,我们把帽子一戴、头缩一下,也暖不了多少。一个个人都要拜,虽说在一个山上,但不在一起。我们先走到一个碑前。放上人参果、苹果、面包等食品,再放上一沓纸钱。这大部分纸钱,还是自己印的呢!我们买到了刻好字的滚筒,涂上墨水,在一长条一长条的宣纸上滚,细长细长的宣纸,就成为了一张张冥币。
  接着,我们就烧纸钱,把纸钱点燃,然后,大人小孩都跪下了磕头。灰烬漫飞天舞,还颇有意境呢!
  最热闹的要属除夕夜了。大小孩都穿上新衣,换上新鞋,家中也要打扫一遍,买上爆竹烟花,贴好对联,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终于,晚上到了,大家各忙各的。我们这些孩子,就玩起来了。老家的年夜饭很特别,不是饭而是大块大块的肉,羊肉和猪肉。我最不爱吃羊肉,而且这肉特别多特别大,只好吃一点凉菜就算了事。
  春节晚会是大人们的最爱,我们倒不怎么感兴趣。在外面院子里点小炮,玩荧光棒,可开心了。12点到了,炮就响起来。烟花,炮与天上的星星家长的灯笼互相辉映,美丽级了。
  接下来便是守岁,大人们打麻将,我们也不能睡,一晚上也不知道是怎么熬下来的。
  大年初一,反倒冷清了,只有大人们带孩子去拜年,这便是我最不喜欢的事情了。很多亲戚不在县城,坐车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很晕。再加上老师风俗习惯;进门磕头。每进一户人家拜年,我们都要点香跪拜,可难受了。
  老家过年就是这样,不过,像扭秧歌、舞狮子这样的事业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把舞狮子请到自家院子里表演,可开心了。
  家乡的春节多热闹!在家乡过春节,喜庆而快乐!

“入乡先问俗”这个“俗”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生活习俗。我们采用绳金塔、民俗画作为底色图案,表现民间丰收喜庆的景象。这里重点介绍南昌人的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等习俗。

南昌市花 月季和金边瑞香、市树 樟树、音乐 采茶戏 (南昌的传统戏曲方式)、地方语言 赣方言的代表语种“南昌话”。

藜蒿炒腊肉:藜蒿是鄱阳湖边上的野草,(南昌话)“鄱阳湖的草,城里人的宝”,“三月藜,四月蒿,,五月当柴烧”是指藜蒿季节性强。

三个蛋一碗面:稀客进门先吃三个蛋一碗面,如是贵客或受宠外甥,还要在面内加只鸡腿。南昌人忌讳两个蛋待客,这是对牵猪轱者的待遇,客人遇此情况可吃一留一,以礼避诟。

走尽天下叫老表:老表就是表兄弟。宋代以来,江西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甚多,走江湖、操工贸之风亦盛。南昌人重乡情,在外地相逢均呼“老表”,外省人亦以老表为赣人爱称,一直延续至今。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南昌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昌人过年的时候不在燃烧爆竹啦,到了腊月二十四,南昌人就开始“过年”了。大年三十夜,这一天的晚饭叫“合家欢”,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吃年夜饭,若有事赶不回来,家人也要替其摆好餐具,以示团圆无缺,过大年这餐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除夕夜家家户户要红烛高照,通宵不灭,所以南昌有“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 年初一早餐,按照南昌的风俗吃素,只吃面点或菜饭,不沾荤,预示一年的“素”。 初一、初二日,各家各户开始走亲戚拜年。正月初七,南昌人叫它“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晚间迎接灶神归位,家里也大摆酒宴庆贺。 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一家人齐聚一起吃“元宵”(汤圆),随后看龙灯、放焰火,把家里的鞭炮都打光,二十多天的年才算过完了。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朝仙会也名敬香会,是奉祀许逊的庙会。在南昌地区最受人崇拜的是许逊,民间叫他为福主菩萨。
相传大约在1500年前,136岁的许真君及全家42人(连房屋鸡犬)一齐升天。南昌人为纪念许真君,将他升天的日子俗定为他的生日。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丰城、进贤等县的乡民,自愿斋戒沐浴,有组织地以乡、村、族为团体,组成朝仙会,前往西山万寿朝拜、进香。万寿朝仙会许多禁忌:1、朝拜前需斋戒一星期;2、须洗澡换衣服;3、肩上斜挂黄色进香袋敲锣打鼓结队前往。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头柱香,朝拜者需昼夜不停地赶往万寿宫。凡是得到了头柱香的人,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中华民族素有重九登高之习俗,南昌也同样流行。南昌市城郊的龙沙,自晋、南朝以来,便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文说:"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南昌地区极为盛行。人们或攀梅岭,或登滕王阁,以文会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习俗,长期承袭不衰。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南昌民间的"茶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组合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大致经过"灯戏"、"三脚班"、"半班"等发展阶段,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的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它常以巧合、夸张、误会等手法去渲染戏剧气氛。特别是台词中那些歇后语、错扯语、反义语、婉曲语以及乡间俗语的巧妙运用,使演出更为妙趣横生。南昌采茶戏长于表现喜剧和歌舞。活泼生动的小丑和小旦,特别受群众喜爱、采茶戏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须用真声,传统保留剧目有四记:"鸣冤记"、"辜记"、"花轿记"、"南瓜记",合称为"南昌四大记"。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


求取一篇关于南昌人过年的风俗美文
南昌市花 月季和金边瑞香、市树 樟树、音乐 采茶戏 (南昌的传统戏曲方式)、地方语言 赣方言的代表语种“南昌话”。藜蒿炒腊肉:藜蒿是鄱阳湖边上的野草,(南昌话)“鄱阳湖的草,城里人的宝”,“三月藜,四月蒿,,五月当柴烧”是指藜蒿季节性强。三个蛋一碗面:稀客进门先吃三个蛋一碗面,如是...

为什么南昌人要过北方的小年
南昌是腊月廿四过小年,从这天起,南昌过年的气氛会越来越浓,因为南昌人讲究“过了廿四,天天是过年”。这是南昌特有的风俗,据他所知,全国只有南昌是这样过年的,尤其是南昌的新建区和南昌最为盛行。传说是因为秦始皇征集民夫修万里长城,南昌籍民夫在腊月廿四后才陆续回家,家人都以亲人抵家团圆的...

一篇关于江西南昌的美食作文。600字。快啊!!!
推荐理由:南昌万寿宫号称是上海的城隍庙,位于市中心的万寿宫一箱是个人潮鼎沸的地方,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70后”生人都是吃着万寿宫地小吃长大的,在这里各种小吃店鳞次栉比,沿街道一字排开。个人觉得“镜子”小吃店最好吃、最入味。在这里你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小吃:咸鲜的糊羹,麻辣的田...

关于江西南昌的作文
此外,鄱阳湖畔的渔村风情,贵溪河上渔翁与鹭鸶捕鱼、竹排载客以及古越族悬棺葬俗,宜春地区偏僻山乡的传统庙会以及物资交流集会,清江县樟树镇的“药墟”,南昌市西山万寿宫庙会,进贤县文港笔市和皮毛市,萍乡市的烟花节,赣南兴国县的山歌赛会,等等。 招郎是井冈山土籍人传统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

南昌的节日习俗
1、九九插茱萸 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2、重阳登高会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3、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

南昌风俗
4、初一也只能吃青菜豆腐,表示一年将过得清清白白。5、正月初一,在南昌,是不能洒扫庭院和倒垃圾的。因为水土是‘财气’,垃圾是‘肥水’,不能把‘财气’扫掉、‘肥水’倒掉。这天万一要扫地,也要由外向里扫,藏在床底下,隔两天再倒垃圾。6、正月初二起,南昌人就开始到亲戚家拜年。拜年者一般...

历史上的南昌
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为官,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为南海郡太守。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晋安王刘子勋在当阳称帝,任镇军长史兼浔阳内史,行江州军政大权。当时皇族诸王夺位剧烈,孝武帝死,他拥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建号义嘉元年(466),封左将军、尚书右仆射。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

以《南昌的饮食》为题写一篇作文
南昌饮食口味重。南昌人爱吃香辣食物。如南昌炒粉,藜蒿炒腊肉。其中属藜蒿炒腊肉最为著名。有首歌唱的好:鄱阳湖里的几根草,南昌人饭桌上变成了宝,喷喷香的日子,红火火地过,赛过了藜蒿炒腊肉。可见,藜蒿炒腊肉是一盘从鄱阳湖里端上来的民间菜肴,它充分代表着南昌的地域饮食特点,表现了南昌人的口味。 本回答被...

南昌人过端午节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

南昌从古至今都很出名,现今除了刘涛和邓超,还出现过哪些名人?
徐孺子。南昌在唐朝之前,籍籍无名。直到滕王阁南昌著名宴会,诞生了王勃的千古绝唱,南昌才渐渐闻名。追溯南昌名人,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徐孺子。也就是《滕王阁序》所说的“徐孺下陈蕃之榻”的中徐孺。(汉代豫章郡18县地图)黄庭坚,宋代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的春节.500字.作文 -
晁卫肛泰: 春节是南昌一年三节中最为热闹和最讲究的节日,时间从阳历11月28日冬至节开始,有的地方直热闹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完后止.腊月二十四,南昌人称之过小年.从过小年到过大年这一个星期,习俗接踵.在小年的前一天即腊月二十三祀灶....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过年习俗周记400字 -
晁卫肛泰: 1.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的春节》作文600字 -
晁卫肛泰: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也有所不同.而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昌人,更是对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了如指掌,就让我带你去领略一番吧! 家长的春节从小年开始,过年的气氛就弥...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过春节的习俗大家帮帮忙啊!!老师叫我们写南昌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晁卫肛泰: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 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过年的风俗 -
晁卫肛泰: 过去,在南昌县许多乡村都有这样一种乡俗:抬菩萨.农历腊月二十三,由保管本房族菩萨的“当头人”,请来漆匠给菩萨贴金(每年都要贴一次).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泊金(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再念经请菩萨归位.菩萨贴过金后,“当头人”便将其安置在木制轿内,轿似一把柜式椅子,菩萨就像坐在椅子上.装好轿杠,然后放在祖宗堂屋的堂前.从腊月二十四起,本房族的青壮年随时便可邀伴(要四人抬)抬菩萨在屋外满村游走.这种“抬菩萨”,一是增加过年的气氛,二是一种类似体育活动的玩耍.而带有迷信色彩的“抬菩萨”则有两种: 挥板凳龙 吃炒粉 年前嗮腊肉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春节习俗 好的开头结尾 -
晁卫肛泰: 炮竹声下,映照的是扬起笑的脸.很久没有,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我过年,我快乐.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已赞同6| 评论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过除夕的风俗 -
晁卫肛泰: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

都匀市13514313271: 南昌市有些什么特殊的民俗,比如逢年过节有些什么做法与别的地方不同?
晁卫肛泰: 南昌县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风俗,且过了腊月二十四,日日都是“过年”.据说是这个风俗从秦始皇手上开始的. 当年秦始皇在北边修万里长城,一日就要死上千上万人...

都匀市13514313271: 给我一篇描写江西的文章,名族习俗等等,选一个或几个方面写,字数不限,但最好多些,紧急中. -
晁卫肛泰:[答案] 【江西人文】 概述: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文、章、节、义”.可以说自古... 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罗牧系宁都(今属江西)人,居南昌(今属江西),画山水初得魏石床传授,后学黄...

都匀市13514313271: 春节作文400字左右 -
晁卫肛泰: 1.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