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作者&投稿:祗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罗氏沼虾的常见病害~

罗氏沼虾的常见病害:
1、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体表呈棕黄色绒毛状,影响病虾摄食和蜕壳,严重时可致虾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0.4毫升/千克溴氯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浓度为0.7毫克/千克。
2、褐斑病
病虾体表有斑点状黄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在头胸部和腹部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及其他附肢也有,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主要由起捕及运输过程中机械损伤引起的。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虾体受机械损伤;用0.3毫克/千克氯杀王泼洒;每千克饲料拌0.5-1克土霉素或拌1-2克虾糠投喂,5-7天为1个疗程。
3、黑鳃病
病虾鳃部颜色由红色转变成黑色,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此病由水质老化、真菌感染、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长期缺乏维生素C等原因引起。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定期用15毫克/千克生石灰消毒;用2-3毫克/千克的呋喃唑酮浸洗2次,每次5-10分钟。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
4、软壳病
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此病可能由水中有机质过多、pH值较低及长期营养不足等引起。
防治方法: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15毫克/千克石灰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加喂优质全价饲料。
5、硬壳病
病虾全身甲壳变硬,有明显粗糙感,虾壳呈黑褐色,无光泽,摄食减少。此病由水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水质老化等引起。
防治方法:用5毫克/千克茶粕浸洗10-15分钟;饲料中添加蜕壳素促进虾的蜕壳。

扩展资料:
沼虾的经济价值:
该属虾类是淡水经济虾类中最重要的一类,中国产量最大的是日本沼虾,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产量较大;东南沿海各通海湖泊河流中则以海南沼虾为最多;山溪中常见的经济种为粗糙沼虾。这几种虾都能进行人工育苗和养殖。
世界最重要的淡水养殖种是罗氏沼虾,它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区的淡水水域,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养殖成功以来,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养殖。
这种虾要求在24℃以上水温环境中才能迅速生长。另外个体较大的有南亚常见的马氏沼虾,体长可达230毫米;美洲的美洲沼虾体长可达250毫米;大臂沼虾在中美洲产量大,体长可达233毫米;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常见的刺尾沼虾体长达166毫米。它们不仅为捕捞对象,也都已进行人工养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氏沼虾

虾病的发生取决于3个要素,即病原体(细菌、寄生虫等)、环境、宿主(幼体)。
病原体通常是疾病发病的首要原因。病原体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生物性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大型寄生虫及掠食动物等。但病原体能否引起虾病是个复杂的过程,就病原菌这方面来讲,它需要一定毒力,数量和适宜的侵入门户才能引起疾病。
环境即虾赖以生存的池塘环境是由水——池底——水生生物统一体系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它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虾的生存和生活。水的温度、盐度、透明度,水的颜色和溴味,水的活动都是虾病预防中所要注意的方面。池塘底层的腐殖质是细菌活动场所和底栖生物栖息的有利地带。
在一定条件下,底质含有适度的有机质,不但对细菌和底栖生物有利,而且能分解出有效营养成分溶于水中,促进水域的物质循环。宿主即是虾体,疾病的发生与虾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虾的性别和个性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一般健康的虾抗御能力也强,因此不易患病。有的虾病仅发生在虾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1)褐斑病(甲壳溃疡病)

〔病症〕

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边缘呈白色。褐斑大小不定,在虾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发生,在头胸部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发生较多。呈不对称排列 ,有时触角、尾扇和其他附肢都有褐斑和烂断,在断痕处也呈黑褐色。病状严重时,甲壳下层组织也受到侵蚀,甲壳破坏引起了渗透压的平衡。新老甲壳发生粘连,造成蜕皮困 难而引起死亡。引起甲壳溃疡症的细菌并不会深入甲壳以下的组织,但可以增加其他细菌侵入的机会。此外,外壳还影响虾的美观,造成商品价值的降低。

〔病因〕

本病的原因是几种能产生多种脂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细菌及藻类作用的结果,可能还伴随继发性的细菌及丝状菌的二次感染。病虾褐斑上检查到的细菌有内壳氏菌、弧 菌、假单胞杆菌、产气单胞杆菌、粘细菌等,这些细菌却具有分解几丁质的能力。但人工感染试验都没有成功。因此,推测引起褐斑的其他原因,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了虾体表 面引起或骤然转入水质污染的环境,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亲虾外表皮破坏而发病。

〔流行〕

此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病源体为甲壳腐蚀细菌。在海水、淡水、咸水中普遍存在,是活的或死的甲壳动物细菌区系的正常组成部分,细菌的数量随环境而起变 化。在恶劣的环境中培养的虾迅速受到感染,感染率达100%。在改变环境条件、稀疏放养密度、提高水温,并投喂含有抗生素的优质饲料,部分病情严重的用福尔马林(70毫克/ 千克)浸洗,结果几乎100%解除病危,经过了几次蜕壳,均恢复健康。

〔预防方法〕

首先应勿受外伤;另外,要改善饲养条件,日常精心管理,饲料合理调配,提供足够的附着物与庇护所。改善水质条件,一般不提倡使用药物,但细菌性例外。

〔治疗方法〕

①土霉素按0.45克混合1千克饲料投喂,连喂2周。②用20~30毫克/千克茶粕药浴1天,再通过换水提高水温,促进蜕壳。

(2)烂尾病

〔病症〕

感染初期,病虾的尾扇有水泡(充满液体的隆起),导致尾扇边缘溃烂、坏死、残缺不全;严重时,整个尾扇被噬掉,还表现为断须、断足,体表有黑点斑点。此病常发现 于越冬亲虾池中。

〔病因〕

①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②虾体受极度刺激(如弹跳)受伤。③蜕壳时互相残食而引起。

〔治疗方法〕

①茶粕浸泡6小时,以15~20毫克/千克全池泼洒。②生石灰5~6千克/亩,全池泼洒。

(3)白虾病(白色综合病)

〔病症〕

本病多发生在从养殖池塘挑选的亲虾入越冬池内不久(约10~20天)。初期只是头胸甲部分变白,以后白化部分逐渐扩展到整个头胸甲,表皮失去色素,外壳逐渐变软,中 胸腺发生萎缩。本病以雌虾患病居多。虾体白化时间越长,亲虾蜕壳也就越困难。因此,未交尾的虾很难再交尾蜕壳。本病无明显的传染性,但较正常虾死亡率高,存活下来的 个体也能正常产卵孵化。

〔病因〕

在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池塘中(越冬池),并喂以人工饲料的成虾易患此病。可能由于表皮色素细胞萎缩,不断失去色素之故。虾运输及入池时,由于机械性碰撞,或 因环境突变而产生的一般生理性保护反应。

〔防治方法〕

①在挑选亲虾人池操作时,要格外小心,环境变化不宜过大,亲虾越冬期管理中也要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本病。②将病虾隔离饲养,加强培育,提高水温,促进亲虾蜕壳。 ③投喂优质饲料,改善养殖环境。

(4)蜕皮障碍病

〔病症〕

该病主要出现在幼体后期和幼虾阶段。在变态中蜕皮时出现死亡。多数幼体,由于头胸部附肢及额角不能蜕出而死于旧壳之中;也有些幼体,蜕出后立即死亡。蜕壳后附肢 畸形,外壳下陷。本病幼体的死亡率可达20%~30%,蜕壳中发现有此壳的沉积物,分析结果,此沉积物为含钙物质沉淀,而钙沉淀量与外壳下陷之间呈正相关。

〔病因〕

不同地区的卤虫、营养不良、水质不良、外骨骼壳皮上钙的沉积物等均是发生此病的原因。

〔防治方法〕

补充绿水(浮游藻类),增加营养,改善水质,加入卵磷脂、豆腐等适合的幼体饲料。

(5)肌肉白浊病(肌肉坏死病)

〔病症〕

病虾初期腹部1~6节出现轻度白浊、斑块状,以后向身体背面扩展。肌肉色泽混浊,肌肉细胞成批坏死,伴有轻度或中度的血细胞渗出。向四周扩散病灶,其肌肉纤维膜细 胞核出现自行增生。曾有报道40%虾死亡与患此病有关。幼体、仔虾、成虾及越冬亲虾都会发生此病。本病晚期可能会产生渗透压失调和二次细菌感染。

〔病因〕

本病主要是环境造成的,并非由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有的因水温过高,放养密度过大,溶氧量低,水质受化学物质的污染,特别是这些因素突然发生变化时易发病。

〔诊断〕

微孢子病和弧菌病的症状亦表现为肌肉变白,因此在论断时应特别仔细检查。在肌肉坏死区,可能有其他细菌、真菌的存在,要注意鉴别。

〔防治方法〕

①注意预防,在处理与运输幼体、仔虾、成虾时,应减少环境的突然变化。②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换水,注入新水及充气增氧。③控制 放养密度。④一旦发现此病,立即隔离饲养,如处理得及时,生病时间短的虾,还能恢复健康,减少损失。

(6)棘毛萎缩病(畸形病)

〔病症〕

生病幼体初期尾节刚毛弯曲、短小,随之尾棘和附肢刚毛进一步萎缩,甚至全身刚毛萎缩,幼体游泳无力,以后沉于池底。虽也能蜕皮,但有时蜕下的皮挂在幼体尾部而难 于彻底蜕下来。本病多发生在受精卵和幼体阶段。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水域环境的理化条件不适有关。在受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的水体中,受精卵在膜内能发育,但不易破膜孵化。

〔防治方法〕

①保护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②当育苗用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时,需增加5~10毫克/千克的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7)黑鳃病

〔病症〕

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体呼吸困难,导致死亡。

〔病因〕

引起虾黑鳃病的原因很多,一般有如下几种:

①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的水流,贴附于鳃丝上,使鳃呈黑色,影响虾的呼吸。

②虾的鳃部由真菌感染,例如镰刀菌引起的黑鳃病。③池底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发生中毒,使鳃部呈现黑色。④长期缺乏维生素C。

〔预防措施〕

针对病因,采取如下的相应预防措施:①定期消毒,降低细菌、真菌发生的可能性。②抽除池底污泥,减少病源体的繁殖机会。③避免长期使用硫酸铜药物,若必须使用, 应同时加入柠檬酸,以免金属铜等沉积。④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治疗方法〕

需先确定真正的病因,才可对症下药。具体如下:①重金属中毒采用大换水,并添加柠檬酸、EDTA-Na2。②在饲料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C。

(8)镰刀菌病(或黑鳃病)

〔病症〕

本病在卵、幼体和成虾期均有发现,病虾初期鳃呈橘黄色或鲜褐色,以后逐渐转暗,最后变成黑色,故有人称黑鳃病。该菌也能在虾附肢和体壁上寄生,寄生部位也呈黑色 。此病造成鳃功能障碍,影响虾的正常呼吸。该病能造成90%幼体死亡,它是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病原〕

镰刀菌又名镰孢菌或新月菌,属于真菌中半知菌类,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海淡水中的不完全菌。该菌最明显的特点是其大分子为镰刀形或圆形,有1~7个壁,在人工培养 条件下还能形成卵形和椭圆形的小分子,条件不良时形成厚膜孢子散落于水中后,再粘附到其他幼体上,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该菌的诊断方法是:将镰刀菌损害的组织制成浸片,置于解剖镜上检查。在伤口表面或内部发现舟形大分子孢子时,即可诊断为镰刀菌病。

〔防治方法〕

从病灶分离出的镰刀菌,可生长在pH3~11、盐度为0~10之培养基中,可见该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真菌。因此,在防治上无法利用改变养虾池中的pH或盐度来抑制本菌的 生长。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发现一种药物能够治疗已确诊的镰刀菌感染或防止这种病的传播,有人建议应消灭镰刀菌分子孢子的来源,销毁病虾,用2~10毫克/千克高锰酸 钾溶液彻底消毒。日本曾用6.2毫克/千克二氯异氰氯酸钠消毒虾池,能有效地杀死镰刀菌的分生孢子。

(9)中期幼体病

〔病症〕

该病具有特定的发病类型,在育苗的过程中第11~24天出现大量死亡。而第24天后死亡明显减少,而第14~18天为死亡高峰,第一至第五期幼体对此病较敏感,而幼体后期 则具有抵抗力。如将第一期幼体饲养于受感染的水体中,在4~5天中即出现类似病状。由此可认为,该病的潜伏大约5天左右。患病的幼体出现体弱,螺旋式游泳,不摄食。据解 剖镜检,在肝胰部和肝脏的前背部的上皮组织液胞明显地缩小,而组织腔随之扩大。在肝胰管腔之中偶然发现样球状的细菌菌落,管腔横纹肌明显变性退化。受感染的幼体失去 正常的体色而为灰蓝色,而附肢的上皮组织出现“鹅蛋”样的突起。从组织病理切片中出现细菌菌落仅限于肝胰管腔中,未出现菌血症现象,致病的菌种未进行鉴别。但弧菌已 经从患病的幼体中分离出来。

〔病因〕

细菌的毒素对肝胰腺的病变起着作用,其他致病因素有重金属元素、有机合成剂(杀虫剂)、其他生物毒素或营养不良等,但其中哪一种起作用,至今不明。

〔防治方法〕

各种化学治疗都进行试验,但皆未取得效果,发病后唯一的措施,将受感染及患病的幼体全部拋离,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有人曾用0.4毫克/千克二氟苯乙烯酸钠做防病剂 。

(10)弧菌病

〔病症〕

病虾之肌肉呈不透明白色,有些病虾的外壳有黑色溃疡,鳃上、头胸甲和腹侧有黑斑,鳃上附着黑色和褐色的污物,用水洗净后,鳃表面呈灰色或土黄色,鳃变得肥厚而脆 弱,到末期有时鳃丝损坏,组织脱落或呈空泡变性状。并可看到(镜检)运动活泼的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弧状。

本病多发现于幼体和成虾,患病的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底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变弱,幼体生长减慢,变态期延长或不能变态,腹部卷曲,体色变白,不摄食,成虾 浮于水面,无方向(或沿边)游动。有的向岸边浮游,行动缓慢呆滞,病虾肝脏,除头胸甲上方尚见小部分黄褐色外,几乎整个肝脏均变为白色。

本病感染率很高,受感染的幼体或成虾死亡率可高达100%。

〔病原体〕

在虾类细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弧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弧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海水、淡水及虾体表的细菌。根据Andreson等(1989)对罗氏沼虾育苗场细菌群落的调查中 指出,罗氏沼虾幼体(第四至第六期)的体表的细菌数量为1.4×105~5.7×105个,隶属19个属,其中以弧菌属出现的频率最高,占25.7%。许多发病的 虾体均能分离出弧菌,正如本章所列的褐斑病、中期幼体病等。除虾的表壳外,虾肠、肝胰腺、肌肉均能分离出该菌。因此,从病虾分离出弧菌,必须做感染试验。若能得到原 来的病症,才能确定是病原菌。有关弧菌引起虾大量死亡的报告很多,但能明确得出结论的却很少。

〔防治方法〕

本病以预防为主。①育苗池在使用前彻底消毒,用漂白粉100~200毫克/千克,10~20毫克/千克高锰酸钾,并用清水将余药反复冲洗,育苗用水进行过滤消毒。②育苗期间 要每天清除池底污物。③病池中的幼体不要带入其他育苗水池。④减低育苗密度,投饲要适当,防止过剩饲料腐烂。⑤用药法:1~2毫克/千克土霉素(粉剂),0.5~1毫克/千 克呋喃西林(粉剂),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漂白粉为3毫克/千克,全池泼洒。⑥据报道,用大蒜治疗虾苗弧菌病,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将大蒜去皮捣烂,过滤取汁 配成5~10毫克/千克(根据病情轻重增减)处理24小时。大蒜的成本低,故可作为一种广谱性渔药治疗虾病。




罗氏沼虾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各种化学治疗都进行试验,但皆未取得效果,发病后唯一的措施,将受感染及患病的幼体全部_离,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有人曾用0.4毫克\/千克二氟苯乙烯酸钠做防病剂。(10)弧菌病〔病症〕病虾之肌肉呈不透明白色,有些病虾的外壳有黑色溃疡,鳃上、头胸甲和腹侧有黑斑,鳃上附着黑色和褐色的污物,用水洗净后...

罗氏沼虾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各种化学治疗都进行试验,但皆未取得效果,发病后唯一的措施,将受感染及患病的幼体全部拋离,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有人曾用0.4毫克\/千克二氟苯乙烯酸钠做防病剂 。 (10)弧菌病 〔病症〕 病虾之肌肉呈不透明白色,有些病虾的外壳有黑色溃疡,鳃上、头胸甲和腹侧有黑斑,鳃上附着黑色和褐色的污物,用水洗净后,鳃表...

肺吸虫病好治吗?能否治愈?
卫氏肺吸虫病临床表现以胸肺型为主,次为皮下肌肉型。斯氏肺吸虫病以皮下肌肉型为主,呈游走性皮下结节,常见于胸腹、腰背及大腿部。X线典型的肺部囊肿阴影较少见,仅有肺内小片状浸润及渗出性胸膜病变。1.临床表现 患者在流行区有生吃石蟹或蜊蛄的病史。肺吸虫进入胸腔,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和胸痛...

海鲜包括哪些食物
医学专家指出,先把生蚝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可以有效杀死细菌,生吃更安全。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海产品中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肠胃疾病。如果饮食不当,严重时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要注意适量食用海鲜,一般每周一次。

海鲜都包括什么食品
医学专家指出,先把生蚝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可以有效杀死细菌,生吃更安全。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宜多吃。受海洋污染的影响,海产品中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肠胃疾病。如果饮食不当,严重时会发生食物中毒。所以要注意适量食用海鲜,一般每周一次。

肺吸虫病能治好吗
卫氏肺吸虫病临床表现以胸肺型为主,次为皮下肌肉型。斯氏肺吸虫病以皮下肌肉型为主,呈游走性皮下结节,常见于胸腹、腰背及大腿部。X线典型的肺部囊肿阴影较少见,仅有肺内小片状浸润及渗出性胸膜病变。1.临床表现 患者在流行区有生吃石蟹或蜊蛄的病史。肺吸虫进入胸腔,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和胸痛...

汉滨区19162664378: 罗氏沼虾防病除害的方法是什么?
务标血塞: 罗氏沼虾的常见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但在放养前做好消毒杀菌处理,是可以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的.对于原生动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可用孔雀石绿0.2毫克/升每天药浴半小时,或用硫酸铜0. 4毫克/升药液浸泡6小时等法治疗.罗氏沼虾的敌害主要是动物食性鱼类,一经发现要及时除掉;对于水鸟危害,主要是用鸟枪惊吓.

汉滨区19162664378: 大面积养殖罗氏沼虾应怎样防治疾病?
务标血塞: 高温期间,一般20~30天施1次生 石灰.每30天左右施漂白粉消毒水体,预防疾病.若发现疾病, 应及时对症下药.

汉滨区19162664378: 如何防治罗氏沼虾硬壳病?
务标血塞: 措施如下:①若是因营养失调而得此病时,可用新鲜饲料或营养全面的 饲料投喂,而后,再以药物浸浴,再调节 温度、水质以刺激虾蜕壳. ②当水质或池底不良时,应先大量换水,再用水质净化剂调节 水质.

汉滨区19162664378: 求助,罗氏虾的病 -
务标血塞: 发给你两篇文章看看,注意一下罗氏沼虾的诺达病毒病. 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诺达病毒的分离和特性研究_钱冬.pdf 209.44 KB, 下载次数: 1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TAS_ELISA检测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_钱冬.pdf 230.37 KB, 下载次数: 1

汉滨区19162664378: 作为养殖户,罗氏沼虾黑点病该如何防治
务标血塞: 黑点病(黑斑病、甲克病)的防治 其发病初期病灶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最后病灶处甲壳质被腐蚀呈黑斑,通常虾壳边缘或顶部易受侵袭,引起内部损伤. 这主要是由于虾池底层水质变坏,一些能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 防治办法有:养殖前须彻底清淤消毒以预防;养殖期间定期用生石灰水泼洒.放养的密度要合理控制.发病后用呋喃唑西林(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有一定的疗效.

汉滨区19162664378: 如何防治罗氏沼虾白虾病?
务标血塞: 措施如下:①挑选亲虾人池操作时,要小心,环境变化不宜过大. ②提高水温,投喂优质饲料,加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促进亲 虾蜕壳. ③幼苗防治措施,投喂抗生素药饵,水体用二氧化氯消毒.

汉滨区19162664378: 罗氏沼虾甲壳溃疡病的病症有哪些?
务标血塞: 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 凹陷,边缘呈白色,褐斑大小不定,在虾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发生,在 头胸部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发生较多.呈不对称排列,有时触角、 尾扇和其他附肢有褐斑或烂断,在断痕处也呈黑褐色.病状严重时甲壳下层组织也受到侵蚀,甲壳破坏引起了渗透压的平衡.新 老甲壳发生粘连造成蜕皮困难而引起死亡.引起甲壳溃疡症的细 菌并不会深人甲壳以下的组织,但易引发其他细菌侵人的机会,此 外,还影响虾的外形,造成商品价值的降低.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淡、海水中普遍存在,是活的或 死的甲壳动物细菌区系的正常组成部分,细菌的数量随环境而起 变化,在恶劣的环境中养殖的虾易迅速受到感染,感染率达 100%.

汉滨区19162664378: 如何防治罗氏沼虾中毒症?
务标血塞: 措施如下:①详细调查虾池周围水域环境内的水源,诸如有无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稻田污水及生物污水等混人;周围有无新建排污工厂、 农场,池水来源改变情况等. ②立即将存活虾转移到经清池消毒的新池中去,并增加溶氧 量,以减少损失. ③清理水源和水环境,根除污染源,或者选择符合标准的地域 建新池. ④对水域周围排放的污水进行理化和生物监测,经处理后的 污水排放标准为:BOD小于60毫克/升,COD低于100毫克/升. ⑤新建养殖池必须进行浸泡后再使用,以降低底土壤中的有 害物质含量.

汉滨区19162664378: 如何防治罗氏沼虾丝状细菌病?
务标血塞: 此病可通过严格的水质管理,如保持水质清 洁,经常灌注新水,不要投喂过量等方法不定期控制.治疗上可以 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藻净处理. ②福尔马林加孔雀石绿处 理. ③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④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汉滨区19162664378: 如何进行虾类的疾病防治
务标血塞:罗氏沼虾白体病 病虾体色发白,尤其是尾扇部位,逐步向前扩展至除头部以外的部位.所有发白之处,肌肉均坏死,甲壳变软,死亡前头胸部与腹部分离.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全部沉水而死. 防治 在维持池水温差不超过1℃...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