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批评秦始皇

作者&投稿:成王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为什么这么残暴????~

秦始皇散论在历史上,也许没有其他人像秦始皇更具争论性:千古一帝的称号,看似堂皇实是贬义,万世暴君的骂名,却是信史凿凿,铁案如山!于是历朝历代,匹夫匹妇,指指点点,口诛笔伐。然而有几个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俯瞰古今,洞若观火?时光翻过二千年多年,人类从愚昧走进文明,历史的轮廓大致定型和廊清,成王败寇的观点,依是贯彻始终,对历史的透视力一样是深度散光。
想想秦始皇为什么被骂,无非是残暴成性,横征暴敛,什么焚书儒,什么好大喜功等等,但是,一个懂得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在我国百多名帝皇之中,有几多是仁义的?可以说,仁义往往是例外,残暴才是普遍现象。且不说夏?商纣,鲁迅就说过明朝的皇帝们是“无赖儿郎”,而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太平盛世在漫长的上下二千年可谓屈指可数。至于筑陵墓建宫殿,哪一朝哪一王没有?哪一朝一代不是靠剥削人民,有数不清,名目凡多的苛绢杂税?苛政猛于虎,大唐的柳宗原何尝不深深感叹过?天下乌鸦一般黑,算来计去差别不过是百步和五十步而已,既然这些罪名放在大部分皇王身上都适合,这些事在每个王朝都会发生,为什么独独是秦始皇受万世骂名,被千夫所指?
曾有学者指出,凡是短命的朝代,其皇王一般没有好的,因为写史的是他们的敌人,成王败寇自古皆然,取而代之者需要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是顺天应人,自然要美化自身,丑化对手。在我国历史上,除了一个项羽,再没有失败的英雄-----有学者指过,这是因为司马迁受了宫刑,对刘汉心有怨气,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成了朋友,因为这个原故,才将项羽写得气盖天地,虽败犹荣。再看在历史上出名的淫君隋帝,”淫母乱伦“之事,几乎到了让见者洗眼,听者洗耳的地步,其实唐高宗和武眉,唐玄宗和杨玉环,一个纳父之妾,一个夺子之妻,不是一样乱伦?但为什么后者远远没前者突出?到了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更成了一个感人的悲情爱情故事,说不完的缠绵恻悱,让大家都似乎忘记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夺子之妻的丑陋。隋唐的乱伦或真有程度上的差距,但更主要还是隋朝才短短几十年,写隋史是唐人,而大唐近三百年,官家早有定说于是慢慢成了公识。
尽信书不如没有书,哪怕是史书。我相信,秦始皇的残暴是事实,但也有刘汉的夸大成份。阿房宫,真是有“三百里”?就算古时的里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也是三十里呀,放在今日三十里是一座中城市了,可是,阿房宫只是一座宫殿,并不是一座城,真不敢想象三十里的一座宫殿是怎个样子,而且还在古代。真是烧了三个月?不知这场火是怎个烧法,三个月内能不下雨?断断续续烧三个月,可能实际不过需要十天半月罢了。当然文学上的夸张是许可的,太当真三百里,三个月的说法,是不智的。最为后人所指是,也是最失后人心的是“焚书坑儒“的事,汉武后独尊儒术,儒家在我国占据了差不多二千年的正统地位,代代皆为儒生,秦始皇此举可为后世天下儒人过不去,自然是成了众矢之的。但事实上,“焚书坑儒”的动机,是因为秦始皇,被徐福求长生不老药的把戏愚弄,一气之下才找几个代罪,多数不是“儒”,是其他黄老杂家居多。埋了四百多人,烧了多小本书却不得而知,总之对文化的推残和破坏,远不如独尊儒术的彻底,既没因此而中断了文化的发展,也没因此而改变了发展的方向。对社会的影响,较后代的“党禁之乱“,”文字狱“,甚至文化大革命,不论牵连之广,苦难之深,更是远远不如。“焚书坑儒”,被骂的不是埋了多少人,烧了多少书,是秦始皇得罪了所有的儒生,做成不好的影响。
退一万步说,就算秦始皇确实是残暴成性,但请你搁心自问,如果是你,你肯定自己会好得多?“糖衣炮弹”,“权力的腐蚀”,若没有坚定的信念,过人毅力,有几多人可以抵御?能面不改容指责秦始皇残暴者,大致有两种人,一种在词正词严的指责中,借此剔除自己的人,证明自己的正义感和道德感,比如历朝历代的帝皇和官方,树立一个万世暴君,好显得他们自己不算太坏。另一种是在权力车轮重压下的受害者,他们的高度纯洁往往只是不过是因为他们在权力的对立面,没有可能尝过权力的滋味,而他们作为被压迫者,对压迫者有着本能和刻骨铭心的仇恨,于是容易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种种原因,秦始皇成了暴君,留下万世骂名。秦始皇不是不能骂,却是不必骂到万劫不复的程度,再想深一层,真正能骂秦始皇者,应是秦朝人,而我们这些后人再骂,似乎是有失公允,因为秦朝人是受害者,我们却是受益人。我没说错,你也听错!评论一个人,不能光看一面,要综合分析,马克思说这是辩证法。李世民杀兄夺位,虽说情非得已,终不是怎么光彩的事,但依然不失为一代明君,为者何来? 不掩 也!反过来说,这样一代明君,也做出有悖于常理,不合儒道的事,可见是人无完人,重要者,是知人论事,要综观全部,不能一叶障目,见树不见森林。
秦始皇固然有残暴一面,有令人发指的事迹,然而这种残暴非他独有,更不是空前绝后,不管你对秦始皇是怎样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暴君确实是雄才伟略,气派不凡,干了许多轰轰烈烈的事,如灭六国,一统天下,纵观历史,这位皇帝,留给后人的,留给历史的,论意义,断价值,是功绩远远大于过失,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在今天,长城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成了强盛的象征,多少国人为之自豪。还有兵马俑,被称为“第八奇迹”, 举世震惊。长城和兵马俑,让国人洋洋得意,扬眉吐气,发出多少大国强国古国的黄梁旧梦,膨胀着自得自喜自尊自满的阿Q新精神;假若,长城和兵马俑,是“罪证”的身份存在,哪么我们的惊叹和赞赏是自欺欺人------试问,德国会不会以集中营的“成就”向世人展示和夸耀其国的伟力和武功?如果,这些遗迹作为人民文化历史的瑰宝被肯定,那么我们这边赞叹着,欣赏着,那边却对着他的缔造者骂娘,到底是我们虚伪,还是怎么?这个逻辑有点奇。至小是该骂要骂,但该肯定的要肯定。或者你会说,建筑长城做兵马俑的不是秦始皇,其功不在秦王,要是这样,那么,世上有几个公认的英雄是真的英雄?毛朱若没有身后的红军,两个光棍司令可以闹革命?刘邓面前没有十万大军,两条汉子,可以过大江?孙中山如果光是一张嘴,靠这“大炮”可以轰掉满清皇朝?当然不行,但我们为什么说毛朱刘邓等是开国元勋,其功至伟?我们为什么还承认孙中山先生的国父身份?
这是涉及个人作用,和群众作用的问题,可以说两者一样重要,没有众群作用,只有个人作用,无疑是纸上谈兵,只有群众作用,没有杰出的个人作思想上的指导,往往也流于胡闹,走不了多远。在两者皆有的情况下,往往个人作用大于群众作用,所以,毛朱杀敌不及一个普通战士,却可以指导军队,粉碎敌人的五次围,带领人们一步步走向胜利。历史没有假设,我们不知没有毛朱,会不会有李张出现,但总须是要有这么几个人来领导。既然历史选择了他们,这是不变的事实,他们的作用我们也只能肯定。所以,虽然秦始皇不是一砖一瓦,一泥一石去修筑长城,塑陶俑,但你能否认秦始皇起的作用?没有秦始皇,这一切只是可能,有了秦始皇,这一切才变成事现。我们既能为兵马俑长城欢呼自豪,又可以视之为秦始皇的残暴的罪证,那我们对秦始皇的认识上,也要来个一分为二,视为罪证,我们可以为秦人叫冤,批评秦始皇的残暴,当视为文化遣产,我们是不是应以一个现代人,站在拥有,分享,利用这些伟大奇迹上,对其缔造者给予公平的评价?我们看秦始皇,是应有一个理志的分析,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抵,也不能抹杀。
如果,光是给后人留一二样像样的遗迹,这样秦始皇的作用也太小了。纵观秦始皇对中国的影响和贡献,这几样遗迹不过是皮毛,是最轻微的,甚至是带着反面意义的-----作为残暴的见证,秦始皇真正的功勋,是中国的缔造者。假若我们为我们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豪,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奠定中国基本格局,让这块庞大的大地上,虽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始终是完整,不像欧洲那样,分裂成一个个小国?这个功劳,豪无疑问是秦始皇。就算没有长城兵马俑,作为一个现代人,仍然在批评秦始皇之余,也应心怀一点敬意。
在秦之前,有夏商周,为什么我们会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而不说夏商周?难道仅仅是秦的版图比夏商周多得大,而夏商周因为小而让人忽略?当然不是,因为夏商周虽然是一统的国家,却不是严格意思上的统一国家,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分封建国的制度上,大国之内有小国,小国之内有更小的国,中央不能直接管理那些分封之国,封国自为一体,自主性非常大。可见,夏商周的统一,只是表面的统一,是版图上的一统,真实的统一,还需要政治上的统一,更需要文化上的统一。秦之前,政治上的不统一是显而易见,中央是不能直接管理地方(封国),文化上更是不统一,远的不如,战国七雄,各有文字,各有量度,音不同,文不同,量不通,秦人赵人鲁人燕人清清楚楚,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其意义不光是在政治上消灭了对手,还在于改封建制为郡县制的政治改革上,更是在文化上的统一文字,量度等。今天,虽然我们有五十多个民族,虽然每个民族的方言不同,但是汉字却几乎是所有民族的共同文字。这一点,很重量,小到一个民族,大到一个国家,其维护的基础,除了地域性,血源性,最深层是文化的一体。同共的文化,是最大的凝聚力,是最大的向心力。正因为文化上的一体,许多本来分裂的国家,最后实现统一,如东西德,而因为文化上的差异,有些最终是独立,如以前的苏联。欧州分成这么多的小国,始终不能统一,很重要一条是文字不同,法文,英文,西班牙文,几乎是有几个国家就有几种文字,虽然面对面,但文字不同,语言不通,能真正融合吗?可以说文化不统一,很难真正的统一。记得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说普鲁士人要占有地区改学德文,激发了很大的民族自尊心,也带来很大的屈辱感,真是反证文化上的不同,文字不同,其区别可止十万八千里。
汉朝在政治上,几乎是照搬秦制,只是去其残暴,与民安养生息罢了,假若当初没有秦王统一文字,改封国为郡县,仍然是分封,仍然是书不同文,量不同度,那么,很可能以后的中国还是以前的夏商周一样,最终会像欧州一样分裂分几个,或十几个国家,而没有现在这个地大物博,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中国的基本格局,是秦始皇奠定,真正意见上的中国是秦始皇揭开序幕,中国真正的统一,是从秦始皇开始,真因为有了秦始皇的真正统一,大一统的观念才一代代一直深入民心,不管其中有多过小分裂,曾如何的南北对峙,但依然是以大统一为主导,假若秦朝能长久一些,很可肯我们的民族不叫汉族而叫秦族,不叫汉人,而叫秦人了;假若没有秦始皇,我们能想象会像样?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只知道,因为秦始皇在文化上的统一,从此一个庞大的民族,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石。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因为管仲不能死节,反而投敌,不是很符合儒家的准标,但孔子却对管仲的功勋是肯定的,假若孔子活动秦朝代,会不会也说:“微赢政,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其实不是一个古板的人,是一个很有胸襟的人,他评价管仲就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评价,尽管秦始皇残暴,但其贡献也是巨大大的,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对于哪么一笔抹杀秦始皇的贡献,功绩的人,无限地扩大他的过失,难道这是正途?我深感悲哀,秦皇于中国,是有大功,就算不值得称赞,也不必这般辱骂。秦始皇可说是被严重拗曲的第一人,说他残暴,秦始皇不是空前,也不会绝后,但其功勋,却没几个可以望其背。自来成大事者,必是铁腕人物,为什么只见人说他残暴,不见有人肯定他的贡献?轼问有何罪?独名太高!历史是正公的,然而,史书却是人写的。

附、 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 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秦始皇


(1)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2)一次,他对章士钊讲: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


(4)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 、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5)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秦朝不许学者们对朝廷的政治、经济等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把很多书烧了,有谈论《诗》、《书》的人全都要处死,奉命求仙问药找不到还乱说话,秦始皇就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在坑里了。

虽然是暴君但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衡量度,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不能泯灭!!!!!!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并初步将“大一统”思想灌输给了中国人,为以后的中国统一战提供了依据。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耽雄”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名叫赢政,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两千年来,对他的评价是很有争议的,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秦始皇励精图治,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然后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为,如并天下、称皇帝、废封建、置郡县、销兵器、迁富豪、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通沟渠、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对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从传承,是有重大之影响的,这方面他可称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极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长期过着难以忍受的非人生活。对于秦始皇作为“暴君”的这一面,则不应随便为之辩解。由此可见,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正好印证人性是立体的事实。所以评一个历史人物不偏于一面,应多角度探讨,才能还历史人物真面目!!!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势兰壑斜淮蠖嗍 怂 雎缘奈侍狻5蔽颐窍低车匮芯抗 厥芬院螅 倨兰矍厥蓟剩 蚩赏 苊庖酝 钠 嫘裕 贸鼋衔 虾趵 肥导实慕崧邸?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

秦始皇焚书坑儒,滥杀人,太过火,破坏了文化又实行专制独裁


如何正确解读秦始皇“焚书坑儒”呢?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对于这一事件,历来评论的人很多,意见虽然有些出入,但多数意见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暴虐行为,反动措施,直接导致秦朝覆亡。例如,汉朝人贾谊批评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废除了先王之道,烧毁了诸子百家的书,以欺民众。烧...

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
1. 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一些被认为会妨碍统治的书籍被全部烧毁,大量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被消失,也有不少著名学者被迫自杀或被处决。2. 坑儒:同时期,秦始皇还下令坑杀儒生,将大量的儒生和知识分子掩埋在地下,以遏制他们对当时秦朝的反对声音和思想。这些儒生大都是因为批评秦始皇统治...

秦始皇在遭到大臣批评天性刚暴采取什么措施
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

是哪位儒生言论,才使得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的
博士淳于越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提出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主张恢复古代的分封制度。这一言论引发丞相李斯的驳斥,并促使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实施焚书坑儒的政策。李斯主张禁止民众以古非今,批评朝政的私学言论。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毁除了《秦记》以外的所有列国史记,以及私人收藏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
秦始皇在位时曾两次焚书坑儒,不过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两点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曾有过争议,疑古派认为根本就...

秦皇汉武对待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秦始皇:焚书坑儒,可以看出他不重视儒家,他应该是以法家思想治国的。原因:儒生利用儒家学说议论朝廷和暗中批评秦始皇。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秦皇汉武:秦始皇和汉武帝。【...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关于是否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以王绾和李斯为代表的两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然而,在八年后的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咸阳宫的宴会上,博士淳于越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并批评了秦始皇的政策。李斯...

秦始皇焚书坑儒只因一怒之下被算命师忽悠?
秦始皇常被后人批评为实行暴政的暴君,其中一个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从他作为一代帝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统一思想文化的运动,有利于帝王统治。秦统一六国之前,是纷乱的春秋战国,但在这个乱世,生成了最强烈的思想火花,那就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在百家争鸣中,儒家、道...

敢批评秦始皇的牛是谁?提建议是个技术活
但他知道秦始皇不听人劝的性格,也考虑到亲自去争取侍卫的休息权会让秦始皇考虑不周,没有人情味。于是尤战走到窗前,在酒席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嘲笑外面的守卫。他故作轻佻地说:“别看你们个个高大威武,但冒雨站岗又不是你们的命。天气这么冷,你不能休息一会儿。这么体面有什么用?像我这样,...

万年咸用始皇心出处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万年咸用始皇心出处司马迁的《陈涉世家》。“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历代统治者虽无一不咒骂批评秦始皇的专制与残暴,但是对于他所创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皇帝制却极尽推崇。

西和县17532553613: 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盖千秋为何反留下骂名 -
广饲养阴: 秦始皇焚书坑儒,让天下可以写字的读书人一代一代的恨着他,名声自然不会好.另外秦始皇功业是不小,可他的政治管理能力比后世的君王要差得远.相反能让人批评的地方太多了.可以说他不仁、不义、不孝、不悌、不慈、不智.这些都是...

西和县17532553613: 秦始皇究竟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
广饲养阴: 评价1:功过相抵,他不算一个好皇帝,但确实为后人做了许多贡献,当时的人就苦...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

西和县17532553613: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事件 -
广饲养阴:[答案] (公元而259年~公元前210年) 中国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以武力统一中国,并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自此,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中国在文化上保持统一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即赢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

西和县17532553613: 世人眼中的秦始皇?秦始皇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西汉贾谊在过秦论
广饲养阴: 是自己的观点吗,我来说说、 秦始皇同一了中国,从此,结束了6国的互相征伐,从这方面说,虽然通过战争统一的,长期来看,是结束了长期的征战.、 修筑长城,史记...

西和县17532553613: 为什么博士淳于越批评秦始皇变封建制为郡县制 -
广饲养阴: 儒家的理想就是恢复周朝的制度,所以对于郡县制是极为反感的.

西和县17532553613: 秦始皇功与过 -
广饲养阴:[答案]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

西和县17532553613: 孔子孔子的地位 -
广饲养阴:[答案] 1.孔子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 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 一年之后,一些儒生认为秦始皇过于残暴于是暗地批评秦始皇,所以秦始皇镇压那些儒生,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一起坑杀在咸...

西和县17532553613: 哪首诗的评价秦始皇最为公正为什么 -
广饲养阴: 对秦始皇的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

西和县17532553613: 公元前210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广饲养阴: 公元而259年~公元前210年) 中国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以武力统一中国,并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自此,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中国在文化上...

西和县17532553613: 古人用哪些名言评价秦始皇的过? -
广饲养阴: 1. 始皇遣蒙恬发兵十万攻击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是:“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 2. 西汉思想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周王序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