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是词还是诗?

作者&投稿:答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律登庐山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

《七律 登庐山》从时间上来说是现代诗;从体裁上平说,是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北】: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登庐山【明】: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登庐山【宋】:晁补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峯诗【南北】:江淹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俛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旍。

登庐山诗【南北】: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七律·登庐山 毛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是律诗之一----七言律诗.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74626.html?si=1


七律登庐山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
《七律 登庐山》从时间上来说是现代诗;从体裁上平说,是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

七律·登庐山是词还是诗?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

毛主席诗词,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后面的对仗句...
《七律·登庐山》是现代诗人毛泽东所作。全诗如下: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译文如下: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

毛主席的《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注释】〔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庐山登山公路,建...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毛书法真迹:冷眼望 ...
成了“冷眼向洋看世界”。“向”就是面对,而与张望则已没有多大关系。“望”和“向”一字之改,可以看出他对党内不同意见的不满心态,已经到难以忍受,一触即跳的地步了——“热风飞雨”也成了“热肤挥汗”——心情无疑更加不耐烦。参考:从书法看毛泽东心态:第三次手书《登庐山》心情极差 ...

七律·登庐山概述
毛泽东于6月29日清晨,轻步登上庐山之巅,站在山峰之上,江水与湖泊尽收眼底。这位充满浪漫情怀的领袖,心潮澎湃,灵感涌动,为此地创作了一首豪迈的诗篇。原诗前的小序记载了创作背景,"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毛泽东登临庐山,远眺鄱阳湖与扬子江,千山竞秀,万壑争流,红日初升,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毛主席与山有关联的诗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毛主席的抱负。第二首是登庐山时写的。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主席借古说今,表现了...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5、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学好古诗的重要性:1、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

七律·登庐山的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

这首古诗的作者以及朝代、题目。
出自:《七律·登庐山》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出自:《漱玉亭》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

武清区18968798379: 七律·登庐山是词还是诗? -
实枫拓僖: 七律是律诗之一----七言律诗.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

武清区18968798379: 《七律登庐山》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情感 -
实枫拓僖: 全词56字,通过登庐山的所见所感,歌颂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浪潮.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豪迈气概和振奋的心情

武清区18968798379: 求《登庐山》全诗 -
实枫拓僖: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汗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武清区18968798379: 七律登庐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实枫拓僖: 争议激动

武清区18968798379: 写两组含有对偶手法的诗句 -
实枫拓僖: 一、含有对偶手法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3、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4、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王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