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学而 写作手法

作者&投稿:宗圣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修辞【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搭房子写作法第五课]如何列出文章结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2【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此篇的写作手法主要包括反问和排比。
1. 反问:在《学而》中,孔子经常使用反问的形式来表达他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也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信念。例如,他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都是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含义分别是“学而时习之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 排比:在《学而》中,排比的结构被广泛地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气势,使得孔子的思想更加有力量。例如,他说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结构,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这两种写作手法都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和深厚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中哪些是写学习态度,哪些写学习方法,它们表示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
宾袁西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里而的用法,有的表承接,有的表转接,有的表并列: -
宾袁西艾: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敏而好学、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几段中的“而”字都是连接关系,可以解释为并、而且等意思.学而不思则罔的“而”字是转折关系,可以解释为但是、然而的意思.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原文 - 译文 - 简析
宾袁西艾: 《论语十二章》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12章 11章运用了什么 的写法,衬托了 -
宾袁西艾: 【对比手法】衬托了志气的重要性.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读解】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秦王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而的用法 -
宾袁西艾:[答案] 《论语十二章》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学习方法的作用.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说明其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做到了学而思、思而学.“温故”不是复读或者复述已经学到的内容,而是对已学知识的思考,同时又在思考中探寻了解新...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中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 -
宾袁西艾: 《论语》十二章中讲学习方法的有如下: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则:课文在论述学习方法强调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宾袁西艾: 《论语十二章》中对于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要相互结合,孔子概括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语言很浅显,道理很深刻.当然,其实这句话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所谓知识,自己不去思考,只能陷入形而上学之中,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正确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泰山区19647019054: 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节奏划分 -
宾袁西艾: 节奏划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

泰山区19647019054: 论语十二章在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宾袁西艾: 论语十二章在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我是从第15段中看出来的. 该段的原文是: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就是叫人家博学以后要按法度(礼)去做,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在礼的范围之内,这就是“学以致用”的原则.

泰山区19647019054: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十课《论语》十二章有什么句子是(学习方法和态度)与(道德修养或为人处事)的? -
宾袁西艾: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乎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