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产阶级诗歌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作者&投稿:象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作品分析指出无产阶级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等。除此之外,还有它自身的许多优点:① 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②中国的产业工人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他们比较了解农民的痛苦和要求。与农民的这种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③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比较集中,便于组织。中国无产阶级从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一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定义为小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的社会成员是三部分人,就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力工人农民服务的。知识分子,就大多数来说,可以为旧中国服务,也可以为新中国服务,可以为资产阶级服务,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服务。在为旧中国服务的时候,知识分子中的左翼是反抗的,中间派是摇摆的,只有右翼是坚定的。现在转到为新社会服务,就反过来了。左翼是坚定的,中间派是摇摆的(这种摇摆和过去不同,是在新社会里的摇摆),右翼是反抗的。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早已不是小资产阶级
详情请看 http://www.xiaoshuo.com/readbook/0011015044_1596.html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所以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距今约1400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历经洪水、地震、风化,至今仍然坚固的屹立着。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出现无疑是由于设计的巧妙。

宋人杜德源有诗赞颂安济桥“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蜇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实不过誉。

近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赵州桥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真可惊异地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

2.唐都长安和大明宫含元殿

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雄伟的含元殿建筑群,充分显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国建筑工匠和设计师们的杰出的创造才能。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即这部《金刚经》是一个叫王玠的人在成通九年即公元868年为他父母祈福消灾而刻印的佛教经书。这样,这部《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但在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
“1900年,丝绸道路上的敦煌千佛洞在整修洞窟时,发现了一个秘密的复窟,里面堆满了古写本和古画。这个自公元366年开窟,共有洞窟469座的千佛洞,每座都充满了自北魏至元代一千多年间画家和雕塑家们留下的艺术杰作。这座文物艺术宝库的发现,很快引起了帝国主义者的注意。1907年,替英国工作的匈牙利人马克·斯坦因风闻此事后,马上带着中国翻译蒋孝琬,跑到千沸洞来。他千方百计诱骗千佛洞住持王道士,拣选了24箱古写本,5箱古画和丝绣品,计1万余件,全部运抵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而他为这些希世奇珍只付给王道人500两银子和交了130镑税金。1914年,斯坦因又从这里骗走5大箱手稿,计有600多卷佛经。其中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刚经》,是印刷史上极为罕见的瑰宝。斯坦因是一个极为贪婪的所谓“汉学家”,他对我国西域文物进行了三次扫荡,历时16年,盗骗走了足以装满一个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文书。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其中著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诗人的总和。
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①初唐诗坛的佼佼者是陈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直至唐高宗年间,生活遭遇、思想感情与宫廷诗人不同的陈子昂,力排梁陈“逶颓靡”的诗风,以复古为号召,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他创作的《登幽州台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盛唐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诗体大备。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虽然有时流露出佛老消极思想和政治上失意的情绪,但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他们的诗使晋宋以来形成的田园、山水诗更加丰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王维诗的特点。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

③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中唐诗人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等就是这类诗的代表。

④进入晚唐时期,封建统治岌岌可危,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势的衰微,诗歌的风貌又为之一变。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诗人。杜牧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以意为主”,反对单纯追求“文采辞句”,现实性较强。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关心政治,咏史诗在其诗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在艺术上,杜牧追求“高绝”,不满“奇丽”;李商隐则形成深情婉曲、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今属四川)人。少年时家庭富裕,慷慨任侠,成年后发愤读书。曾两次从军西北,熟悉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陈子昂的诗,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过巨大影响。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是他随军北征契丹时所作。他在军中参谋军事,屡有建议,都不被采纳,怀才不遇,失意无聊,作此歌以表达深沉的忧愤。幽州台即蓟北楼,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古人,历史上的卓越人物;来者,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后生。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幽州台上,想着天地宇宙的古往今来,无穷无尽,再想到自己的孤独、壮志不得施展,不禁流下泪来。

孟浩然

孟浩然(约689—约740),唐朝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四十岁游长安,应试不第。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生活。有《孟浩然集》。

王维

王维(?—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存诗近400首。以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闻名。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赞美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雪溪图》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高适

高适(706—765),唐朝诗人。字达夫,渤海(今属河北)人。少贫寒,失意。后任节度使,熟悉军旅生活,作边塞诗著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诗风也相近,气势豪迈。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中年时曾两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虽未能得志,却使他的诗作题材空前开阔,风格大变。雄奇瑰丽的色彩,悲壮豪迈的风格,成为他边塞诗的基本色调。他的边塞诗既写军中生涯,又写大自然多变的景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诗如下:“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栏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石窟艺术

石窟寺原指在大山间开凿出来的寺庙和僧舍,是宗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随着宗教的广泛传播,石窟寺逐渐成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而发展成为融合建筑、雕塑、壁画、装饰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石窟寺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精湛传神的技巧呈现出十六国以来佛教艺术发展清晰完整的脉络。古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艺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沿着天山南麓进入玉门关而到达敦煌。随后,佛教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化,崇佛的盛况也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石窟艺术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石窟艺术主要有彩塑、雕塑、壁画、装饰等。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而被誉为“艺术宝库”。它丰富的唐代遗存,也为人们展示了一部唐代石窟艺术的编年史。敦煌的隋代佛像体现了北朝雕塑向唐代过渡的特色,而唐代佛塑则具有汉民族的特色,造像温和、慈祥、庄严、丰满。敦煌壁画构图严密,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强盛和勃勃生机。

展子虔和《游春图》

隋朝画家展子虔,历北齐、北周,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他擅画人马、山水、台阁。相传他画人物描法细致,画马立者有走动之势,卧者呈起跃之状,写山川远近有咫尺千里之气概。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绘佛教壁画。代表作《游春图》,描写贵族游春的情景,是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也有人认为它不是真迹,而是后人的复制品)。这幅画上有宋徽宗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它动人地描绘了明媚春光下,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湖波粼粼,山青柳绿。山上有骑马的游人,水中有乘船的妇女,瀑布前面有桥。人物虽小如豆点,而动态一一可指。这幅画表现了画家对祖国河山和明媚春光的热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画中人与山的比例适当,远近关系处理合适(两晋南北朝时的山水画往往“人大于山”,表现手法上还不成熟)。这说明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萧翼赚兰亭图》

《萧翼赚兰亭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萧翼,唐太宗时西台御史。唐太宗特别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听说老僧辩才收藏了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于是令萧翼前往取之。萧翼用计得到《兰亭序》,“意气扬扬,有全璧之喜”(《能改斋漫录·辩误》),而老僧辩才则“张颐失色,有遗元珠之色”(《能改斋漫录》)。此画即反映了萧翼得《兰亭序》时的情景,他与辩才截然相反的表情惟妙惟肖。不过后人对此画是否为阎立本的真迹争论较多。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工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并称为唐初三大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书,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他的书法,以楷书为最佳。他的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由于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构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式,最便于初学。直到今天,欧体楷书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他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传统。他曾由智永(王羲之七代孙)传授笔法,声誉在欧阳询之上。他的字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是唐初三大书法家之一。传说唐太宗以虞世南为师,常觉“戈”字难写。有一天,太宗写“戬”字的“晋”,令世南填“戈”,写成后,叫魏征鉴赏,魏征说,惟“戈”法逼真。这个故事未必真实,但说明唐太宗对虞书的推重。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后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贬职而死。他工书法,是唐初三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对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魏征推荐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即王羲之)体。”太宗立即召褚为侍书。唐太宗把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让他鉴定真伪,他一一分辨,无一误断,可见他是真懂王羲之书法的。《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北宋米芾《续书评》说:“虽临王帖,全是褚法”,在继承中独具个性,对后代书风影响很大。碑刻有《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大雁塔圣教序》等。

唐初三大书法家

指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三人。但也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说。则此三人外,更加上薛稷。薛稷是魏征的外甥。书法学虞世南、褚遂良。是褚的高足。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可见他学褚能得形神。

张旭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他的书法得之于王羲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完全继承虞、欧笔法,而草书则是书法上的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大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里写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由此可以想见他寄情点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时如醉如痴的狂态。相传他往往在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故称“张颠”。但他的草书貌似颠狂而其实不颠。《宣和书谱》说:“其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或谓张颠不颠是也。”他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个性,而在书法上有了创新。他是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盛唐气象。

怀素

怀素(725—785),字藏真,本姓钱,怀素是他的法名。长沙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以善“狂草”出名。相传怀素勤于练字,秃笔成,又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所居为“绿天庵”。好饮酒,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多变化,而法度俱备。他是唐代继张旭之后的又一草书家。他“以狂继颠”,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很大。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千字文》等。

九部乐、十部乐

九部乐和十部乐,都是隋唐宴乐。宴乐在周朝时原不同于庙堂典礼所用的雅乐,一般指来自于民间的音乐。隋唐时期,宴乐在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外来音乐成分而成九部乐、十部乐,为朝廷的庆典及宫廷的娱乐、宴饮服务。隋开皇初制定的九部乐分别为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到杨广时改国伎为西凉伎,并把清乐排列在首位,还增加了康国伎和疏勒伎,共九部乐。唐初的九部乐有所变动。唐太宗统一高昌后又加“高昌伎”而成十部乐。这种宫廷乐舞的演奏,以其规模大小又可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它们一般为宫廷的保留节目,如《秦王破阵乐》,就用以歌颂统治者的功绩,并显示国家的强大。

《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最著名的宫廷乐舞之一,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李世民为秦王时,征伐四方,即已流传于军中,即帝位后,由吕才协音律,魏征等制歌辞。633年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命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队摆出各种阵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旧唐书·音乐志》),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舞蹈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气息,还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凛然震竦”。宣扬皇帝的武舞,既是颂功,又是示威。《破阵乐》不愧为武舞中的成功之作。

《霓裳羽衣曲》

即《霓裳羽衣舞》。唐代著名宫廷乐舞。相传最早由西凉节度使所献,后经唐玄宗润色并制歌词,改用此名。《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响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所以,无论其舞、其乐、其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为器乐演奏,不舞不歌;中序始有拍,且歌且舞;曲破为全曲高潮,繁音急节,声调铿锵,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流传数百年之久,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史上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 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 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 针对梁启超的后退之处。
  ○1“作诗如作文”
  受黄遵宪的启发,比宋诗对唐诗的变革更进一步。
  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
  “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
  “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对“诗界革命”的呼应。于早期象征派获得某种回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新诗阵营的发展
  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
  ③刊物:《诗》月刊 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
  2、胡适《尝试集》
  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摸索、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 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
  ○1作品
  沈尹默 《三弦》《月夜》
  俞平伯 《冬夜》 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 《小河》 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 《毁灭》 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
  白描手法和托物寄兴。 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 散文化和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1920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
  ○1成仿吾 《诗的防御战》 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 《论诗三札》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3《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
  2、湖畔诗人:历史青春期的特色
  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湖畔》
  1922 汪静之 《蕙的风》
  1923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春的歌集》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底眼》
  3、小诗体
  冰心 《繁星》《春水》 宗白华 《流云小诗》 徐玉诺、何植三
  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4、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
  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蛇》《雨夜》
  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 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 《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1、前期新月派的理论主张
  刊物阵地 主要诗人
  《晨报副刊》“诗镌” 闻、徐、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
  ○1新诗的自觉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 “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
  “非个人化”倾向。 针对早期新诗中滥用的直书胸臆、极端感伤主义。受巴那斯主义影响,也与传统抒情模式暗合。
  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闻一多《口供》 蕴藉含蓄,鲜明的形象性。
  诗歌中叙事成分的加强。 叙事诗,戏剧化、小说化,不露声色的客观态度。
  ○3新诗格律化
  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区分新旧格律。
  2、闻一多
  ○1思想内涵
  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2个性风格
  矛盾的张力。 《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 《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你莫怨我》 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沉郁的风格。 《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
  3、徐志摩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个性/才华/追求的统一,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式意象。 《雪花的快乐》《黄鹂》《为要寻找一个明星》《落叶小唱》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雪花的快乐》
  4、朱湘 《夏天》《草莽集》《石门集》
  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
  《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 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叙事诗创作。 《王娇》《猫诰》。
  五、“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
  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康白情、俞平伯。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
  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2王独清《再谭诗》 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
  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2、李金发 《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多远取喻”,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 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第二个十年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1邓中夏 向诗人发出“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的号召。1923。
  ○2蒋光慈《新梦》:开创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新诗“平民化”的极端,消解主观性和个人性;注重理性理想的灌输而趋于平实。
  2、中国诗歌会的创作:“大众化(非诗化)”创作趋向
  1932.9,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
  ○1“捉住现实”
  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
  殷夫 《1929年的5月1日》 正面反映工人阶级自觉斗争的最初尝试。
  蒲风 《茫茫夜》 母子对话揭示农村苦难的根源,战士形象的塑造。
  《六月流火》 长篇叙事诗。反映围剿和农村革命的深入。
  杨骚 《乡曲》 30年代农村的破产与骚动。
  “国防诗歌”
  ○2“诗的意识形态化”
  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加强,强调表现集体的大我。
  殷夫 早期《孩儿塔》集中多对爱情与自然的歌咏,投身革命后“我已不是我”。
  ○3直接描摹现实和“歌谣化”
  抒情因素减弱、叙事因素加强的趋势。 直书胸臆的抒情和叙事诗的发展。
  使诗成为“群众的听觉艺术”的努力。 创造诗歌新形式的试验。
  ○4得失
  扩大了表现领域,美学风格的拓展。 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美。
  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 题材单一化,诗人主观世界和艺术个性的消失,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3、臧克家
  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艺术上却与新月派相通。
  《烙印》《罪恶的黑手》集 “坚忍主义”。农民式苦吟。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1928《新月》月刊新诗栏,1930《诗刊》季刊。
  1、非格律化倾向和“纯诗”立场
  徐志摩 《诗刊放假》 对闻一多格律立场的一种松动。
  陈梦家 《新月诗选》 序言被视为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宣言。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针对左翼的,自我表现、超功利的。
  2、精神危机和艺术探索
  ○1幻灭的诗感
  徐志摩 从《志摩的诗》到《猛虎集》《云游集》
  《渺小》《生活》《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向瘦小里耗”。
  陈梦家 《一朵野花》 幻灭的空虚,迷茫的感伤。
  ○2现代化倾向 强调抒情,出现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
  陈梦家 《都市的颂歌》《自己的歌》
  孙大雨 《自己的写照》
  徐志摩 《两个月亮》 以象征和暗示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3、“商籁体”的尝试 更自觉的试验,发现中西诗体形式的“契合点”。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由后期新月派和早期象征派演变而来。
  1、现代派的形成:《现代》杂志创刊 1932.5
  戴望舒《雨巷》 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1927
  《我的记忆》 现代派诗的起点。1929
  2、现代派诗的主要特征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 现代派诗歌的宣言。“纯然的现代诗”。
  ○1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现代都市风景线” 郁琪《夜的舞会》施蛰存《桃色的云》徐迟《二十岁人》
  “都市怀乡病” 徐迟《春烂了时》
  “现代都市青春病” 戴望舒《回了心吧》《寻梦者》《夜行者》《单恋者》《乐园鸟》
  理想失落后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感伤。
  ○2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
  文言语词入诗 戴望舒《小病》何其芳《脚步》李广田《灯下》(早期象征派)
  诗的散文化 坚持“纯诗”观念。废名《谈新诗》: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
  戴望舒《望舒诗论》: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
  3、戴望舒: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 与传统诗歌主流的深刻联系。
  《我的记忆》 “有节制的潇洒”,残酷的主观记忆外化为友。日常生活化的意象。
  《印象》 听觉视觉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融合。
  《寻梦者》 大时代里个人命运的忧伤,奋斗者心灵的历史,“华美而有法度”。
  4、《汉园集》三诗人 1936
  ○1何其芳
  《燕泥集》《预言》 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交汇着东西方影响。
  《欢乐》《爱情》《砌虫》《梦歌》《罗衫》 美丽的诗,天真可爱的忧郁。
  ○2卞之琳
  《数行集》《音尘集》《鱼目集》 醉心于新诗技巧和形式试验,“欧化”“古化”。
  新的智慧诗 自觉的哲学意识,具象词与抽象词相嵌合的语言试验。对早期白话诗、
  宋诗等“理趣”的回应与发展。《断章》。
  诗的非个人化 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对早期白话诗的反拨,向传统的回归。
  ○3李广田 《行云集》
  5、废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
  “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现代人的孤洁感。《掐花》《街头》
  《十二月十九夜》 思接万仞千里,超越逻辑的瞬间顿悟。与西方现代派相通。
  6、林庚
  新格律诗试验。转向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历史借鉴。
  从《夜》《春夜与窗》到《北平情歌》

  第三个十年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
  (一)、抗战初期的同声歌唱
  1、战斗性、宣传性
  写实主义诗风,记录抗战初期昂扬乐观的民族情绪。 诗歌题材领域的扩大。
  健康浅露的抒情内容,宣言式直书胸臆,议论式陈词,描摹再现的叙写方式。
  2、民族化、大众化
  用民间形式宣传抗日的热潮。 老舍《剑北篇》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的试验。
  诗朗诵运动。 主张使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以服务于抗战。高兰、光未然
  3、散文化自由诗体
  田间 “时代的鼓手”,鼓点式的诗。《给战斗者》 自由形式而有节奏。
  (二)、相持阶段的艺术探索
  1、形式美的追求与探讨
  ○1力扬 《我们底收获与耕耘》《射虎者及其家族》 艾青的影响
  ○2李广田 《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
  艾青《诗论》朱自清《新诗杂话》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诗论》
  ○3卞之琳 《十年诗草》 多方面尝试引起诗坛的讨论和总结。
  2、个性化的自觉追求
  ○1臧克家 《泥土之歌》 洗净铅华的朴素美,更生活化,更纯净。
  ○2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深沉感情的外化,舒缓中悲壮的情思。
  ○3王亚平 《火雾》 以具体形象表现诗人战士的性格与情操。
  3、七月诗派 艾青影响下,胡风为中心。
  阵地 《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诗人 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
  特色 “突入生活” 的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个人体验;散文化自由诗体。
  诗集 《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之诗集、《白色花》(81年)
  作品 阿垅《纤夫》思辨的力量、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成熟的情思
  4、抗战后的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
  郭沫若 《进步赞》 反语中巨大的愤怒。
  臧克家 《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 尖锐的政治主题,诗句朴素自然。
  学生运动中的“诗朗诵”运动
  袁水拍 《马凡陀山歌》 与小市民的深刻联系,怪诞与真实的统一,通俗形式。
  二、从校园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
  (一)校园诗人群
  1、从生命的“沉潜”到艺术的“沉潜”
  “知性的提升与融合”和“文本实验”的自觉 逼视现实的“沉思的诗”。
  2、冯至《十四行诗集》
  生命体验自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西方思潮的影响和东方哲学的底蕴。
  《甚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深夜又是深山》
  将自然流动的美凝定为有法度的美。 一系列“流动”与“凝定”的意象。
  内在诗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艺术上相对完美,庄严、单纯与从容。
  (二)中国新诗派
  1、形成
  北方 诗人 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
  阵地 《大公报·文》《文学杂志》《益世报·文》《文艺复兴》《文汇报·笔会副》
  南方 诗人 杭约赫、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
  阵地 《诗创造》
  联合 刊物 《中国新诗》1948
  主张 提倡“新诗现代化”。袁可嘉、唐湜、陈敬容
  2、“综合”: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社会的、个人的现实,表现于暗示含蓄,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变为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
  3、穆旦
  ○1处于矛盾张力上的“自我”
  现代式的困惑、分裂和破碎。《被围者》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和诗学。
  ○2“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
  怀疑的眼光,摆脱二元对立,冷峻的逼视和清醒的超越。
  《打出去》《我向自己说》《玫瑰之歌》《出发》《先导》《五月》
  ○3“非诗意”的抽象化抒情
  拒绝传统意象,冷峭奇峻。
  《还原作用》 “使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现代人荒诞无奈的生活体验。
  ○4诗的语言的现代化
  拒绝文言,“现代汉语写作的最前沿”,鲜明的民族性,沉雄之美。
  《诗八首》《赞美》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
  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收与创造,“诗的歌谣化”的极致。
  颂歌为主、大众代言、抒情放逐、朴实易懂、借用民谣。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叙事诗潮流。


中国无产阶级诗歌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2蒋光慈《新梦》:开创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新诗“平民化”的极端,消解主观性和个人性;注重理性理想的灌输而趋于平实。 2、中国诗歌会的创作:“大众化(非诗化)”创作趋向 1932.9,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 ○1“捉住现实” 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

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无产阶级诗歌的兴起,代表了新兴的革命力量和阶级力量。这一派别的诗歌主题集中于对工人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描绘,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其诗歌风格朴素、坚定,富有革命热情和力量。代表作如殷夫的《血字》、臧克家的《烙印》等,都以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强烈的斗争精神,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关...

来点语文常识,诗词,优美段落(摘抄专用)!~
48.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49...

高中语文的文学常识总结
45.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歌《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第二单元: 46.《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4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分期有哪几个阶段?
20年代的诗歌:白话诗,郭沫若抒情诗,新月派,象征派(穆木天),无产阶级诗歌(邓中夏)20年代散文:“随感录”作家群(鲁迅等),“言志派”美文(周作人),还有以上四个文学社的散文 20年代戏剧:五四新戏剧观,“爱美”剧(即业余戏剧,代表田汉)30年代:小说:左翼小说(以“左联”为核心,代表...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共有几次思潮?分别是什么?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五四文学与新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田汉、闻一多);早期象征诗,现代派诗歌,九叶诗派。7、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人性阶级、民族生存。8、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 五四的平民化倾向,左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倾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思潮 ...

什么是宪章派诗歌
梅西在宪章运动时期的全部抒情诗都收在《自由的呼声与爱情抒情集》(1850)一书中。在宪章运动衰落以后,梅西脱离了工人运动,并向宗教和神秘主义哲学寻求精神支持,走上了颓废艺术家的道路。宪章派诗歌 - 宪章派诗歌的意义 英国宪章运动是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缺点,资产阶级和...

俄罗斯最伟大的几个文学家是谁,都有什么作品
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奠基人是弗·弗·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他的长诗《弗,伊·列宁》和《好!》是献给布尔什维克党和领袖,献给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人的颂歌,诗歌跳动着时代脉搏,充满了革命激情。其他十月革命后的著名诗人有叶赛宁、伊萨科夫斯基、吉洪诺夫、特瓦尔多夫斯基等。这些诗人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

中国古代文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周建人...

无产阶级文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英国宪章派诗歌、德国无产阶级诗歌及法国巴黎公社文学就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端。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般认为,是从高尔基的《母亲》和《敌人》的创作开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同无产阶级革命的成熟阶段相联系的。只有到了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才具有这种革命的形势和特点。

景县15728647299: 结合作品分析指出无产阶级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
夷新达立: 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等.除此之外,还有它自身的许多优点:① 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

景县15728647299: 三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的高度成就有哪些?
夷新达立: 路易斯~吉明著的三部曲《苏格兰人的书》、《日雾之歌》、《去雾中的豪乌山》是显示三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的高度成就.

景县15728647299: 余姓女宝宝于2010年8月19日凌晨1时5分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县,请专家赐大名,小名,英文名,并附祥解,谢谢 -
夷新达立: 余姓女宝宝于2010年8月19日凌晨1时5分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县,请专家赐大名,小名,英文名,并附祥解,谢谢“...

景县15728647299: 《凉州词》中最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是? -
夷新达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景县15728647299: 先秦文化的知识有那些? -
夷新达立: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

景县15728647299: 我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哪些 -
夷新达立: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主要历经了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到五言七言已经及杂言,到前格律诗,到最终形成的格律诗.(包括古白话诗,以及词,散曲,和新诗,本...

景县15728647299: 诗歌平仄判断程序 -
夷新达立: 近体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到顶峰的盛唐定型的.它是诗歌韵律在形式上最为完美的形式,也就是说,它符合中国语言、文字、思想感情的内在规律.近体诗以律诗(五律和七律)为代表,格律要求是:颔联和颈联对...

景县15728647299: 试论新月诗派的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 -
夷新达立: 新月诗派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

景县15728647299: 诗歌知识竞赛知识的资料? -
夷新达立: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