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作者&投稿:禄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在于:
  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尽管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看到了善恶的并肩而存。孟子强调性善的一面,是立足于他的仁政理想;荀子强调性恶的一面,是立足于现实人心的状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仁”成为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礼”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孟子重于心,荀子重于学。孟子主张扩充本性,主张养气,重视发挥本心的作用,重视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的功能。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改造本性,主张治气,重视学习的作用,重视教育培养、社会约束、师长示范和个人努力的结合。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孟荀人性论的意义:
  如果说孟子对于人性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在血缘纽带下父子、兄弟之间仁爱的一面,那么荀子则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的一面。
  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在个体成善的途径上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苟子言性恶,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本性人手阐述了人的本质,把人的食色之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而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从而深化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突出了人的善良本性;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挺立起道德实践的主体性,鼓励主体好善恶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道德理想和人的本性。
  苟子的“性恶论”是从反面激励人进取、去恶成善的。苟子强调了性伪之分,而把人之不可学、不可事、生而有之的自然本能之性定义为“性”。因为人的自然之性的质朴与粗糙,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与教育,人就不可能化性起伪,达到善良境界。人只有通过学习,通过道德的训导、礼法的约束,才能对质朴粗恶的先天自然之性加以改造,去恶为善。苟子言性恶可以说是提醒人们认识到自己先天素质中的粗劣之处而不放松自身的修养与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
  孟子提供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但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不足。所以,孟子和苟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实为相辅相成。

自古以来,人性善恶问题就为中外思想家所关注。孟轲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荀况创立的“性恶论”开中国思想史性恶理论研究之先河,直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
1:人性的理解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并认为这“四心”又可为人的四个“善端”,发展起来可以培养“仁、义、礼、智”这四德。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它不具备孟子所说的“四心”或德性的“善端”,而且不仅不具有善端还肯定这些自然本性具有恶性,如:“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并进一步指出,人的自然本能包括:“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本能和“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等心理本能这两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与荀子相比,孟子也肯定人具一定的自然本能,但他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2: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内涵的比较
孟子性善论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人均有向善之心,即良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无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可见,人性善就如流水就下一样自然,是人们求善的前提。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孙丑》)肯定了人性善实指人人生而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再此基础上,又论述,这“四心”就是人的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并宣称“仁义礼智”这四端,不是外在因素强加于人本身,而是人本来就有的成份。由此叙述线索可知,这向善的“四心”和“四端”是人先天具有的,这是孟子性善论内涵的前提。
第二、人人均有为善之能,即良能。孟子在论述人人皆有“为善之心”后,又论证了人们同时还具有“为善之能”,为“善心”向“善行”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他以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构成了人的道德能力即“才”。人们因为这种“才”就可能将四端扩而充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成为圣人。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如果人未能完善自我,成为“圣贤”,并不是他没有这种能力,而是能力没有得到发挥。
第三、以其心尽其能。孟子在论证人天生具有“良知”和“良能”之后,提倡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良知”与“良能”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说明四心极易放失,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道德自律,坚定求善的信念,以免丧失“善心”。
荀子的性恶论则主张:
第一:“恶”是出于人性之自然,而“善”是出于对人性的改造。如:“今人之性从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人性生来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无礼义等道德因素,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勉励而成。又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性恶》)。出人们之所以求善,就在于他们本性中没有善,否则也不用求之。即荀子是以人的自然本性是“恶”作为其叙述起点。
第二:化性起伪。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人的德性培养则在于改造人性,即“化性起伪”。它包含三层含义,首先,荀子以“人性恶”论证“化性起伪”的必要性。“荀子以枸木必须矫楺而后直,钝金必须磨厉而后锋利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必要性”①。也就是说,一方面,正因为人性中有恶的因素,所以更加要改变恶性而培养善;另一方面人要培养道德就如枸木变直、钝金变利一样需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即一定社会规范制度来加以约。这样,将人性本恶到必须加强为善的行为培养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其次,荀子认为人们具备“化性起伪”的能力。如:“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这里指出,人人都具有认识仁义礼法的才质,并能运用之进行选择,而做出符合道义的行为,充分肯定了人能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加强内在的道德修养。最后,由前面二层含义可知“化性起伪”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赖于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和社会礼法制度的约束,从而使得人人知恶、知善、行善成为可能。
三、性善论与性恶论理论根据的比较
孟、荀对于自各理论的最终根据,在我看来,也有相似和相别之处。他们对于人性为什么是善?以及人既然生来就恶的,道德又起源于何处?各有自己不同的回答。
性善论的理论根据在于——同类意识。具体而言包含二层含义:第一,人与禽兽相别。强调人与兽区别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道德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这里的“几希”和“之”即指人类所具有的道德性(四心和才),这是人类区别于与动物的根本原因。孟子将人的“性”分为两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的性是自然属性,这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属性;“仁、义、礼、智”等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第二,人与人相同。因为同类意识,人与人相同。孟子在其述叙中多次举例论证人与人相同,他所指的人与人相同不仅指人的自然属性相同,并在此基础上类推“人心”的相同。如“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同之于色也,有同类焉。心之所同然者何也?所以理也义也” (《孟子.告子》)。可见由“自然需求”的相同到“心同”成为一种必然。这样,“受同类意识支配的人,就能以自己的好恶趋舍本能地推想他人的好恶趋舍:自己喜好的事物,也希望别人同有;自己厌恶的东西,也不希望加之于人”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相同”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推己及人”的实施提供了保证。由此进一步论证,基于同类意识,使人充分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通之处,并由此推已及人,再加以一定道德自律的约束机制来保证人的“善心”及其向“善行”发展。
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来就是恶的,那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这里,荀子的论述与孟子的论述有所一致,又有所区别。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理述,荀子认为道德之所以成为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论证:“即人们不可能没有某种社会组织而生活和人要有道德是因为人们人应当具备它而区别于动物,并不是人们无法回避它”③。先说第一方面,首先,荀子认为人们的道德是在社会中劳动的产物,恶是出于人性的自然,善是出于对人性的改造。人们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有限,必然要结成一定社会组织,而这些组织中,人们需要制定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其次,由于人性均是好利多欲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时必定会遇到各种纷争,因而限制这种纷争成为必要,这时也是靠“礼”来限制。有了这种礼,才有道德,遵守礼即守道德。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说法。孟子以为人所为人的特质是人性善,有道德是天赋的,而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恶,道德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而且人们必须要具有道德,道德是人为,是“化性起伪”。另一方面,荀子与孟子均主张,人区别于禽兽在于其有道德。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天生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认为人必须在后天社会环境中有道德和一定社会关系才能区别于动物,而孟子认为人与动物区别也在于有道德,并且这是人作为人已经具有了的,后天的培养只需在今天教养中发挥其能动性找回失去的“德性”。可见二者虽都强调道德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但各自的理论基点不同。
由此可见,孟轲的性善论是以同类意识为其理论起点,进而推倒出人类都有四心,并具有扩充四心的能力——才,再加以一定道德自律机制和推己及人的方法运用,人人均可以培养道德品质,人们具有的道德观念是先天赋予的;而荀况的性恶论则是以人的自然本性恶的,是不具有道德观念的,认为人的道德是因为性恶而在后天环境和社会教养中产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性善论和性恶论最根本的区别。
四、对于道德实践的比较
孟、荀基于各自不同理论主张,都强调人在社会中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性善论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之指人性中的“四心”),找回失去的善端。而性恶论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改造人性中的恶端(“化性起伪”),人为的培养善心。从二者对于道德修养的过程来看,是完全逆向而行的。孟子认为修养的目的是主要要求人们将善心找回,而荀子认为修养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将恶性不断改造,重新建立善性。可见,孟子主张道德修养要顺着人的“性”扩充,而荀子则主张道德修养要逆着人的“性”改造。
从培养德性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道德自律并推己及人,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接受教化与环境的熏陶,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他认为道德修养要先内求而后外求。内求即指内在修炼,包括:寡欲、反求诸己、集义、养心等,基于内求之上再达到推行道德于外,主要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以及学习时择地、择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外在的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他认为接近良师益友,在礼法等强制性因素制约下才可以日臻于正道,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外在约束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途径体现了荀子丰富的辩证法精神。
五、性善论与性恶论的现代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知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性,我们不能说二者谁更伟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使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大受裨益。
首先,我们从孟轲性善论之根据——同类意识来看,它从人与兽之别道出人区别动物而具有道德性,体现了人类的尊贵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又以人与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导出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共通,这样每人都会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而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成不需要。而将由同类意识产生的善心向他人推而广之的手段即是道德自律。虽然每个人能够意识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但要使得每人满足他人的需要或不满足他人的不需要则要建立在对他人的强烈道德责任感之上。而孟子提出的道德自律的建设则为这种可能提供了保证。因为“这种精神自律并不是依靠对某种道德原则的恪守,而是源于自身的需要和感觉出发而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由于其出发是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因而更真实,更可靠。”④并且这种基于同类基础的道德自律更易内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基于对空洞的道德说教的无视或强制遵守式的道德实践,依这种道德自律而进行的道德实践,似乎更有生命力。
再次,荀况的性恶论在肯定人性的不完善和自私基础上,提出要人为的培养德性,不能坐等人性的自行完善,必须用后天的人为节制来理顺先天不足的人性,这一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荀子首先肯定人们皆具备“智能”,同时强调从外部以礼义制度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对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建设似乎更具有现实实践意义。荀子在德性培养过程中肯定了人自身,因而人均可以通过学习和熏陶加强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强调礼义等制度规范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以一种外在机制形成道德他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二者相结合,使得德性的培养建立在道德主体的自律意义上的他律约束,这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来说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如何对待义利关系、如何解决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问题尤为重要。面对这些现象,虽然我们需要依靠由自律完善的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楷模而引导社会的道德建设,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将自律和他律同时实施方式才能更切实际。
总之,无论是孟轲的性善论,还是荀况的性恶论均认为人的德性培养在于人本身,而且人本身具有这种力量。性善论以同类意识为逻辑起点,道德自律的方式,将善行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完成道德实践过程;性恶论则以人性为恶,善是人为培养为论述过程,以道德他律为主、结合自律的方式,鼓励人们改造人性,完成道德实践过程。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伟大意义。

孟子和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其中,孟子更是被后世之人尊称为“亚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硕儒,“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学思想体系,也为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尊崇孔子,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两人在人性方面的观点却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却主张“性恶”。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见仁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观点看法,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这两种观点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这两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却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们有益的结果。
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的生卒年月目前有各种不同观点,但学术界比较支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说他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四岁;二是现代学者杨伯峻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4年。”从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很高寿。关于孟子的先世,今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都认为孟子是鲁国公孟孙氏的后代。关于孟子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家庭的教育,特别是传说中孟母“断织”和“三迁”更是孟子家庭教育的典型,虽然,这些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但从某一角度上看,可知孟子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的儒家发展脉络,孟子师承子思,子思受业于曾子,但这只是古人为了维护孟学的正统性而撰写出的,并不可信。“据今人考据,孟子不是直接受业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和孔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周游列国,先后去过齐、魏、宋、滕、鲁等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学说,一度“后车数千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浩浩荡荡风光无限,道性善,传仁政,只是处于战国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他的学说并没有被各国君王所接受,所以年老的孟子和孔子一样,不再出游,而是修身养性,潜心治学。
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学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假若没有性善论便构建不成孟学这一思想体系。“性善”是为讨论仁义礼智诸德的内在根据而设,为论证王道仁政的内在基础而论。要探讨孟子的性善学说,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性”。“性”是孟子性善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孟子》中“性”字主要指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趋向,可合称为“性向”。如“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就是指山的本来的属性和资质在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孟子对“人性”的界定,主要就是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也包括人性所具有的趋向。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按现在的说法便是: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特别是指道德良心方面的属性。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他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主要是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理方面的属性,而否定道德性,是不全面,也是不合理的。
孟子则不同,他不否认人生理方面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性,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性,但他论性善不是以前一种为据,只以后一种立论。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口之于味虽然是一种性,但君子不以此为性,只以此为命;仁之于父子虽然是命,君子不以此命,而是以此为性。
孟子便是这样,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接下来就对孟子的性善大厦进行解读《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问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有这么几个关键词: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人也以及人皆有之。 对于六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可以得出这么一句话: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是人。这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良心。这两段文字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 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 告子章句上》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这段论述是说: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
“端”字的本义是植物的初生、开始等,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为“四德”的开始、端绪,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端”有如人生而具有的四肢一样,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既然每个人都拥有“四端”,那么,社会上应该个个行善,无争斗,然而,为什么现实中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行恶,相互斗争甚至残害呢?这便涉及到孟子性善论中的另一个问题:“修善”。“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四端,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在后天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行动准则。再者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如《孟子告子章句上》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具备有向善的条件:“四端”,但是由于“善端”是天生于人心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去探索它,就好比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一样,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大部分人从未关注过这些需要,就这样“四端”被遗失了,即孟子所说的“放心”,人们遗失了“善端”,便认为自己不具备从善的条件,不能从善,孟子认为这是自暴自弃,不尽其才。事实上。个人要经过不断地反思,将“放心”找回来,也就是“求放心”才能将善端保持下去。
环境的影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矢人岂不二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慎也。这句话孟子想要表达的是仁与不仁是后天职业不同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厦。
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字卿,世人也称孙卿,战国时赵人”。荀子的生卒年很难考据,但根据已有的史料记载,推知他的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公元前298到公元前238之间。根据史料推测,同孟子一样,荀子也十分高寿。关于荀子的师承问题,史料并无记载,因此很难考据。儒家学派主张“入世”,因此荀子和孔子、孟子等先贤一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等等。他一生中曾去过齐、楚、赵、秦等国。倡行汤、武王之道,推行仁义而不黩武力,当时七国争雄,竞争激烈,已经达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如不行武力则国之将亡,“王道”自然敌不过“霸道”。“学说不为各国君王所接受,周游列国之后,荀子留在兰陵,著书立著,之至去世。”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荀子和孟子合传,认为孟荀齐名,但到了宋代以后,荀子却遭到主流思想的贬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荀子的思想成不了主流,但他为后世留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其深远意义无法估计。下面就对荀子所提的与孟子“性善论”相对而言的“性恶论”进行探讨。
性恶论在《性恶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在这里给“性”下了一个定义:就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不能学习亦不能效仿的那些东西才是“性”,荀子给“性”下了这么一个界定,那末,哪些东西才是不可学并且不可事的呢?接下来荀子便列举了例子来说明“性”的内涵,他说: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到了这里,我们便明白了荀子所指的“性”是哪些了,就如告子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生理属性一样,荀子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前面在写孟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区分了人的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荀子和告子一样,他提出“性恶论”是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基础的,他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的。
在荀子名篇《性恶论》的开头,荀子便提出了他的论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为什么从人的自然属性这个角度出发,人性就是恶的?
1、人本身的生理需要即人的日常生活决定了人是恶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人生来就有这么些特点,如果顺着这些要求发展下去必定会产生如战争、相互残害、淫乱等种种“恶”的行为,因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造成暴乱。所以荀子认为假若顺着人的各种情欲发展下去,那么就会产生社会的动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事实上荀子的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就本身而言并无善恶之分。
2、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看,人性是恶的。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其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在荀子看来,木有曲性,金有钝性,因而人也有“恶”的本性,之所以会有礼仪、法度的产生,便是由于人性是恶的,由于木得矫正才能直,钝金得磨砺才能利,为了矫正世人的种种恶性,圣王便制定出礼仪、法度以正人心,荀子以礼仪、法度的起源再一次论证了“人性本恶”。
3、从“其善伪也”这个角度出发,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也就是说能够模仿学习的东西就称为伪。因此,“其善伪也”就是说“善”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人们向圣王君子学习、仿效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如果“善”是人的本性,那为什么还要向圣人学习,这是没必要的。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只是圣人们所有,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是向圣人们学习,才有了善的可能,既然是后天学习所得,可学而能,可事而成,所以“善”不是人的本性。但是,既然善非人之本性,恶才是先天而成的,那末,人人为恶,圣王之善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个疑问,荀子说:“然则圣人之于礼仪积伪也,亦犹陶诞而生之也”、“圣可积而至”,在这里荀子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圣人之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而来。荀子便是通过对“性善论”的反驳,从而反面论证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这里,荀子用到了反证法。荀子便是这样,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从上面三个方面一步步论证了“性恶论”,但是,这并不是荀子“性恶论”的全部,同孟子一样,荀子亦十分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天的学习和环境教育也是荀子“性恶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如果顺从人各种情欲的恣意生长,其危害是无止境的,因此,必须对人性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向圣王君子高尚道德的学习,用礼仪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从而变化人性,去掉“恶性”,使大家从善,这便是“化性起伪”。
另外,一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荀子认为人的生活环境不能由人随意选择,因此,人都要受环境的制约,这是无待而然,然而圣人能于环境中吸收有益的东西,排拒其无益的东西,以增进自身的修养,能改变自身的素质以成圣成贤。以自然之性作为立论基础,一步步对“性恶论”进行论证,以及后天的个人努力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构成了荀子“性恶论”的全部。
通过前面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一一解读,我们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观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便将这两种观点做一个比较,以得出二者的异同。
(一)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
(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4、论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论”,他主要是以“类”的思想进行论证的,“类”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类”相似,圣人拥有仁义礼智等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样是人,圣人所拥有的东西,其他人也同样拥有。二是人与动物不同,人不同于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与动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属性便不能作为人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则是从人人生而有之这个角度论证,既然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最浅显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处:
1、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二人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仁”学,以劝天下人为己任。
2、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为尧舜禹,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无论资质、出生如何,都应该受到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平等对待,他们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3、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总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学习以获得“善”。
四、“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现代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知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我们不能说二者谁更伟大,只能利用其合理性的一面,拿来为我所用。首先,我们以孟子“类”的思想来看,“‘类’的思想体现了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同时又以人与人基本的生理需求相同推导出精神的共同,这样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需要或不需要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或不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道德自律。”
这种基于同类基础的道德自律更易内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依这种道德自律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更有生命力。其次,荀子在德性培养过程中首先肯定人们皆具备“智能”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同时强调从外部以制度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以一种外在机制形成道德他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二者相结合,使得德性的培养建立在道德主体的自律意义上的道德他律,这对任何一个社会道德建设来说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如何对待义利关系,如何解决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问题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人们的道德自律性有所下滑,致使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以外在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道德自律和外部的道德规范相结合,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最后,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不管我们的教育者是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在道德方面都是平等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生的智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绝对的判断,学习成绩与道德并不成正比,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就认为其道德也低下,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德治和法治的区别

一个是动力,一个是压力,会相互转化。一个是针对统治者们来说教,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希望上流社会不下流,你好我好大家好。另一个是针对人民群众来实施,因为成王败寇窃钩者诛,希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上层建筑才更稳当。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真正实现民主,这二者都是刀子,一刀刀捅散了人心,没有任何区别和意义。

我只知道饱暖思淫欲

看一看王充论衡中《本性篇》那一节


荀子和孟子对人性的思考有着哪些共同之处?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1)人性论的出发点都是片面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恶的出现,是因为人性在后天的培养上没有将“四端”开发出来。荀子则认为人性是单纯的恶,人天生的有各种欲望,这些欲望就是恶的根源。人之所以能表现出善行是后天教育和礼法约束的结果。(2)都...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尊崇孔子,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两人在人性方面的观点却截然不同,总的来说,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却主张“性恶”.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见仁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观点看法,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这两种观点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这两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

提出人性既善又恶的思想家是谁?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荀子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区别在什么地方,孔子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或者...
3、孟子说的性善论,指的是人的同情心、怜悯心,也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将人性的这一点放大,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了。因此,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荀子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性应当分成性伪两部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伪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的。“性者...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总结: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有各自看法,孟子、王阳明认为性本善,荀子、柏拉图认为性本恶,马克思、卡西尔,叶澜等学者又有不同观点。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人性到底为何,而但但就孟子、荀子的性善论性恶论中重视教育、环境和人的自身的努力对人教化发展积极作用做浅要的论述,以对...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异同点
联系: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性恶论与性善论都是对人性本原的探讨和阐发,思考的角度不同,也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区别: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在后来成长过程中,如果接触了不良的东西,那么品性就有可能会变坏;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和调教,才能去恶存善。A...

请问:孟子的“人性本善“与荀子的“人性本恶”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

孟孑和荀子对性善性恶争论的实质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不过虽然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但是这两种理论中,除了对人性的侧重点不同之外,更多的是根本上的一致性。首先,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根本都是儒家“仁”的思想。荀孟...

荀子提倡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区别?
在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荀子,一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以其别名“卿”和“孙卿”而知名。他出生于赵国,以其独特的见解在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理论主张引人瞩目,那就是性恶论,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深远,他并未...

孟子的“性本善”论和荀子的“性本恶”论的区别?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上受罪的,因为他认为,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担忧不已,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

东营区17250807746: 论述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自的基本内容,并比较两者异同. -
利例丽珠:[答案] 人性论是哲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在先秦诸子中,性善论以孟子伪代表,认为人性本善,后天的学习与教育是为了使人保持天赋的善性不丧失.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就连圣人也不例外.而圣人最终成为圣人受到他人的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很多努力去...

东营区17250807746: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何区别?他们对善恶有何看法,从背景角度说明? -
利例丽珠:[答案] 这两个都是心理学上的知识,他们都是对人为什么作会为人的原因作了一个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关键的转变是在于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恶"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坏事,所以这一世才转世为人来这个世界...

东营区17250807746: 荀子“性恶说”与孟子“性善说”有何区别与联系 -
利例丽珠: 1.首先,无论是孟子性善论还是荀子性恶论,都是儒家内部的争论.什么叫做儒家内部的争论呢?儒家都是承认仁、礼的重要性,区别于道家的“绝圣弃智”观点.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二者的相通以及相异之处有很大帮助.2.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儒家讲仁义礼知,讲道德教化,那为什么荀子会认为性恶?如果人性本恶,那么教化的基础来源于哪里呢?你能教会一只食肉动物不吃肉专门吃素么?从这点看,孟子的性善论就很好解释了,教化是“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椦”,是顺乎人性的,唤起人性中的善的本性的.那么荀子的性恶如何解释教化问题呢?我们知道,荀子说的是“化性起伪”

东营区17250807746: 比较评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
利例丽珠: 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但受了道家很大的影响.孟子那个善的性是本性,是超越的天道在人身上的内化.荀子那个性恶,是不承认有一个道德之天的. 直接断言人性的善恶,是哲学没有反思的表现. 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 孟子的环境处...

东营区17250807746: 荀子和孟子各自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利例丽珠: 孟子“妈妈”和荀子“爸爸”的“隔空辩论”!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的强烈批评.荀子是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因“荀”与“孙”...

东营区17250807746: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何区别?他们对善恶有何看法,从背景角度说明? -
利例丽珠: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

东营区17250807746: 什么是性善论?什么是性恶论?怎样来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
利例丽珠: 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两者殊途同归,立足点不一样孟子是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是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目的都是为了指导人们向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