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经济的问题求救

作者&投稿:寿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助:谁有仰恩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世界经济概论》精品课程组《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的答案啊?急需!!~

第1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1.怎样认识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答:(1)世界经济的含义
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是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或者说,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
(2)国际经济的含义
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是指各国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以国家为出发点和单位,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商品交换,资本、技术和劳务交流等的经济关系。
(3)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
①历史同步性。两者都要求国与国的联系密切,都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前提。
②共同主体。两者都以国家为共同主体。
③两者都超越单一国家之上,受到如国际价值/价格规律等共同经济规律的支配。
(4)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区别
①主体不同。相对于国际经济,世界经济主体还包括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等。
②对象不同。世界经济研究对象为全球性经济问题;国际经济研究对象为国际经济关系。
③抽象层次不同。相对于国际经济,世界经济更为抽象。
④存在的历史时期不同。国际经济是以民族国家国民经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国家关系就没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世界经济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实体,即使在国家消亡之后,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所改变的只是这一经济实体的性质、形态和结构。
……
4.战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17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其中,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世界经济中心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战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1)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是荷兰。在17世纪中叶,荷兰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然而,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很快荷兰让位于继起的工业资本强大的英国。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末这300年间,英国的社会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对农民的彻底剥夺,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②以毛纺织业为主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③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前提。
④英国先后战胜荷兰等竞争者,取得了海上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⑤以印度和北美为中心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开辟了国外市场,掠取了巨额财富,积累了为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充足的货币资本。
尽管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超过英国,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在工业生产总值和一些主要工业品产量上被美国和德国所超过,但其在世界金融、贸易、海运以及传统出口工业品生产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仍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18世纪到19世纪两个世纪之久。
……
第2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答:(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③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④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
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是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1.中国为什么将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答:中国将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定位为基本国策。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一种超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之一是开放性。从经济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代机器大工业本身是超越国界的社会化大生产,是面向世界的;从文化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和文明基础上的,是开放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自我封闭,封闭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相容的。
像我国这种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更不能自我封闭,更需要对外开放,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吸纳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人口和资源的巨大压力。中国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利用国外资源。因此,从各个角度来说,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和拓宽对外经济关系,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
5.试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答:(1)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种历史趋势,给后进的中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历史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更加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为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营造更加宽广的外部空间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贸易、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从而是国际竞争加剧的过程。中国在国际竞争的一些领域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总体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处于劣势,这使得中国在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比其他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更为艰巨的任务。

选题建议:
一,论题宜小不宜大。选择经济领域里微观课题为主。如某一具体经济现象,某一财政经营问题。大的论题很难写出闪光点,也很难做到全面。

二,根据兴趣和爱好来选题,自己兴趣爱好的方面会有很深的见解和独到的想法,再和指导老师反复沟通过程中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从而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建议选择的热点题目: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其对策》,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来具体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是次贷危机本身的发展是否已经见底;二是次贷危机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研究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次贷危机仍然在发展过程之中,还远未结束;而次贷危机又将通过进出口贸易、心理和预期、资本流动三大渠道影响中国。为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可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把握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二是适度推行信贷紧缩政策,避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四是谨慎实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切实加强经常项目管理;五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六是中国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的实施国际化战略。
其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作为次贷危机最终传染源的美国房地产价格尚未企稳
(二)次贷危机导致的损失还在持续增加
(三)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调整仍会继续
(四)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加大
次贷危机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
(一)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一:进出口贸易
(二)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二:心理和预期
(三)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三:资本流动
对策:
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一)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把握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
(二)适度推行信贷紧缩政策,避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
(三)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
(四)谨慎实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切实加强经常项目管理
(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六)中国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的实施国际化战略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兼论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革命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1.科技革命的概念.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展开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技术突破的需要,人们便会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有能极大的推进科学的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明显,为了研究上的便利,便将两个概念合起来称为科技革命.
  按照欧洲中心论者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内生地发源,发生于西方世界.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什么是科学和技术 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和技术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算什么 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有没有贡献
  科学是建立在事实检验基础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按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观点,中国灿烂的文明中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不乏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中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具有了较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沈括在1086年完成的《梦溪笔谈》有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自然科学有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冶金学,建筑学,生物学,农艺学,医药学等学科,人文科学有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可见科技知识之丰富.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贡得·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十五至十八世纪,中国及印度的技术和科学思想传播到了西方,并构成了西方世界兴起的重要原因.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经济史和科技革命的问题.
  2.科技革命的阶段划分.考虑到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的不同步,科技革命阶段的划分便以技术革命是否发生为标准,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革命的成果仍要通过技术革命来体现.以16~18世纪西方世界的兴起为界,科技革命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古代农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扬弃,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根据李约瑟的研究,公元1世纪到18世纪,至少有26大项超前约十个世纪的技术发明由中国传到西方,而同时西方传到中国的技术发明只有4大项.这足以说明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是站在古代东方先进科技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科技革命由于本身零散的特点和缺乏资料,很难细分出阶段来.我国朱宁等学者在《变乱的文明》一书中提出,古代文明中有三个技术性标志:炼铁,造纸和印刷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古代科技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凝聚了古人的实践和智慧,并且构成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按传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 年代开始,以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科技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
  1.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1983年,C·佩雷兹(C. Perez)在发表于《未来》杂志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1988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又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它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我国学者王春法(2001)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其二,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国乃至世界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技术—经济范式的结构图标如下:
  图中的关键要素概念是由克 弗里曼等率先提出,并且有三个重要特征:其一,成本较低并且相对成本迅速下降;其二,在长期内几乎无限的供应能力;其三,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因素即是所在技术—经济范式中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又决定着该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在各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居于核心地位.
  2.技术—经济—社会范式
  技术—经济范式有助于解释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但是局限之处在于只讨论了技术与经济两个范畴,而对社会变革没有涉及.这可能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家眼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不会变化的.所以这一范式不能揭示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可能揭示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笔者在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技术—经济—社会范式.结构图标示如下页:
  这种范式可以解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如果承认农业文明中有科学技术进步, 就应该说明科技革命如何使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说明这其中的变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科技革命影响经济活动的深层规律
  经济活动是指人们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收入的生产和交换活动.技术进步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围绕人类自身的解放而展开的,这与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相一致的.首先是人类从自然界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畜牧技术,农耕技术,医药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使人类步入了农业文明,保证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并有了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其次是人的身体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解放.这个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便已开始,如轮子的发明使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各种金属工具,刀具,机械的发明都使人类从笨拙的体力劳动转向技巧性劳动.在近代工业文明来临的前夜,人类的
  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人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使这一进程加速.各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掌握了超过自身无数倍的动力,实现了历史上无法创造出的经济奇迹.电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而且是一场控制技术革命的开始,微电子技术使生产可以达到自动化控制.如果说能源动力革命是人的体力的解放,控制技术革命则是人的神经指挥系统的解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的大脑的搜索和储存信息功能也会部分地得到解放,人们便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把精力集中与大脑的思考和创造发明,这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每一层次的人的解放,便会兴起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便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农业,工业社会莫不如此.世界经济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也是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的解放而逐步展开的.
  4.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其著作《长波周期》中,研究了资本主义140年中36种价格,价值额和产品生产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半世纪左右的长期波动, 从1780年到1920年共分为两个半长周期, 20年代正处于长波的下降波.这一理论被后来的30年代大危机所验证.他认为,经济长波的产生是因为主要固定资本产品更新换代在经济生活中所引起的长期平衡周期.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循环》中第一次提出,技术革新是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起因.他用技术革新来解释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被后人称为长波技术论.
  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以西欧现代长波技术论为主体,由包括西欧大部分长波学者和美国一些长波学者形成了三大西方长波学派之首的现代长波技术论学派.这一流派高度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流派中,英国克·弗里曼的劳工就业长波论,美国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荷兰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长波理论.他们都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关于长波理论仍有很大争论,谁是谁非有待事实去验证.我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经济长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我的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有助于说明这一点.
  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1.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诸要素变革
  (1)劳动资料的变革.劳动资料(主要包括工具,机器和设备)是人类劳动经验,技能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晶.劳动资料的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显示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前的机器只包括工具机,传动机和动力机三个部分.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由于控制论,信息论和微电子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机器系统的结构发生了质变,增加了控制机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利用电子计算机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运行的全程监控.另外,工业机器人进一步扩展了人类劳动的职能和范围.劳动资料变革的趋势是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2)劳动对象的变革.由天然材料到各种金属材料,再到橡胶,树脂,塑料和化学纤维等新型材料.每一种材料的变革都能带来相关产业的兴起.例如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等.由于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微观层次.纳米技术将创造很多新兴的材料.劳动对象变革的趋势是日益人工化,合成化和微观化.
  (3)劳动者素质的变革.随着人类自身从体力到脑力的解放,对劳动者素质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靠体力和熟练劳动已不适应生产力进步的需要."蓝领"人数相对下降,"白领"人数相对上升的趋势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劳动者素质变革的趋势是日益专业化和智力化.
  (4)组织与管理的变革.组织与管理是一切具有一定规模的共同劳动的机构所具有的职能,它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属于生产力系统的运筹性要素.现代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到了很高水平,组织管理的科学化成为决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管理中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使管理可实现全球范围的高效运作.
  2.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内在结构的变革
  在生产力系统内部,科技,教育,信息,组织管理等非实体性要素的作用日益增大,而实体性要素的作用在相对减小.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也主要地依靠非实体性要素的改善和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的变革
  产业结构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
  各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关系.产业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变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这种转移一般在两个层次上进行,即产业内部结构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
  农业结构的进化
  农业中分化出了手工业,后来发展成现代工业,而农业本身也在科技革命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发生
  着持续的结构性变革.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出现了农业全盘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和工业化的趋势,使农产品产量,质量以及品种数量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畜牧业由于更适于高科技的规模化生产,其发展明显快于种植业,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面向农业的服务业,农用加工制造业,石化工业,生化育种等行业蓬勃兴起,也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业结构的进化,农业就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农牧业人口不断下降,并向服务业和工业部门转移.
  工业结构的进化
  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结构也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化,
  生产的纺织品主要是满足广大农业世界对衣着的需求;第二次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主要是由于机器生产在轻工业中的扩展,推动着机械工业及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动力的钢铁,煤炭,石油等重化工业的新技术群和产业群的兴起,有效克服了重化工业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并推动了工业产业的高科技化.总的趋势是以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再到高科技工业,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转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科技投资和治理投入大幅度提高,整个工业结构向自动化,高科技化,智能化发展.
  三大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
  在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和可以说是近代三大产业的雏形.历史上产业重心发
  生了两次大转移.第一次是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也就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产业革命前期,农业一直是主导产业,产业革命后,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上升为主导产业部门.第二次是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也就是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从战前起开始,并由于战后科技革命而大大加速.其基本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由停止转为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这一过程以科技革命带来人的逐步解放的进程是相一致的.
  科技革命与生产关系的互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科技革命与生产关系或制度之间仍然存在这
  样一种辩证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次调整.
  科技革命首先是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变革必然引起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产业结构也随之发
  生变化,陈旧的产业及其生产关系的地位必然衰落,而新兴部门及其生产关系会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也必然到来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器大工业战胜了工场手工业,工业资本主义得到确立和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是重化工业,飞机汽车制造业,电力通讯,军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群兴起,由于产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促使高技术产业的崛起,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同时大量拥有高技术的中小企业涌现,风险投资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呈现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中小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传统产业推行全球化战略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又保证了科技领先的产业的发展.
  制度对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

很好 很强大 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革命 促进了专业化 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 地区不稳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和平稳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目前,一些地区的冲突和动荡仍然阻碍着经济的进步。2. 资源稀缺性成为发展的瓶颈。随着全球对石油、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3.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因为环境状况...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未来: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否应逐步回归常态、何时及以何种速度回归的问题,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这些讨论本身。2. 发达经济体新货币政策框架的效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了包括美联储、欧元区、加拿大和日本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新货币政策框架,关注点在于这些中央银行如何应对...

世界经济面临哪些问题?
一、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

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局部地区的不安定。只有稳定了才能发展经济。现在很多地区还是动荡不安。第二,资源有限。石油、煤、各种矿产的匮乏限制了经济发展。第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开始环境问题,它关系到了未来人类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有哪些
1、发达资本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西欧与美国形成鼎立之势。90年代,美国率先走出经济衰退,并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走在日本,欧洲的前面,夺回了一度失去的市场。日本则陷入“泡沫经济”,不能自拔西欧经济被高失业率...

什么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
当今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发展问题探索经济的本质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是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代价,满足人类日益的生活需求,这是经济产生的初衷!最初的经济模式是:物质资源→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经济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发物质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生活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哪些问题?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以下问题:经济复苏仍受到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加剧;债务高企增大潜在风险;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风险;大宗商品上涨推升通胀预期。复苏情况:欧盟经济复苏态势相对较差,2021年第二季度才开始复苏,欧盟和欧元区2021年增长预测为5%。而2020年欧盟经济下降了5.9%,这...

关于世界经济的问题求救
科技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 1.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198...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一)全球经济面临转型期。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调整福利制度。多年来,欧美国家在“重消费、轻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内产业空洞化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使其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和“外包”加速发展,国内空心化状况进一步加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表现为:1、有研究表明,众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中产及其以下的人群收入水平在过去30年间没有显著增长;2、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对国内带来的就业损失远远超过就业增长;3、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加速扩大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技术进步引发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生产要素报酬世界范围的一价定律。不...

南长区18070676147: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 -
邴冉天安: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反经济全球化运动开始出现.

南长区18070676147: 全球的经济问题?
邴冉天安: 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

南长区18070676147: 关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几个问题1/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是在20世纪什么年代2/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邴冉天安:[答案] 1.20世纪70年代. 2.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 3.赫鲁晓夫. 4.戈尔巴乔夫.

南长区18070676147: 经济危机到底会持续几年? -
邴冉天安: 今明两年全球经济会持续走低,持续低迷,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认为要持续3-4年.某些国家可能会出现再衰退.不过中国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迷,即明年或11年上半年经济好转,今年是全球经济最最困难的一年!

南长区18070676147: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将会是怎样的呢? -
邴冉天安: 由于不再生直接利用能源逐渐减少,及现在全世界和平大环境下的持续发展,未来,更注重的还是高新能源的开发和规模扩大,而现在仍是转型期,就是旧能源与新能源的逐渐交替,两者并存,以前者养后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其他项目的发展. 目前,仍因为诸多限制因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需要的是彼此都能坦诚合作,不为小利而犯目光短浅的毛病,也不为一时意气之争,或高端个人的意见左右,是两国经济交流停滞,所以,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发展等等都是有密切关系的. 未来经济发展,仍是全球化,这也是需要上百年和平环境下持续发展才能很好磨合的东西,所以,未来应该是“经济无疆”的时代.

南长区1807067614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关系 -
邴冉天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的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的趋势,是一个牵动世界全局,影响长期发展,引发世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实际是经济国际一体化趋势进一步深化,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

南长区18070676147: 一些关于经济的小问题 -
邴冉天安: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导向战略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或称(Single market...

南长区18070676147: 凯恩斯主义能解决世界经济问题吗 -
邴冉天安: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主义是万能的.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主张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实际上,不加控制地实行货币和财政双扩张政策,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通过大量投入来求得GDP的增长,会产生泡沫经济.同时,投入多余的钱,也可能进入投机性的金融游戏或是房地产的炒作,不但不能创造更多就业,还会引发经济更多的问题.还有,凯恩斯主义一个假设前提是总需求是会不断扩大的,但并没有提出当有一天总需求停滞时将怎么处理,这种本身就有缺陷的理论指导实践有时候也肯定是有缺陷的.

南长区18070676147: 紧急求助)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背景与影响各是...紧急求助)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 -
邴冉天安:[答案] 首先是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下降 正好美国的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为了本国在国际上构建自己的地... 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接着又着手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从而构建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南长区18070676147: 初中关于经济问题,求救!!! -
邴冉天安: 目前下列哪个是第一经济大国?应该选A:美国 B:欧盟是一个国家政治联盟,而不是一个国家,而 C: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因此选A:美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