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投稿:焦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8、《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

逐客错误。
《谏逐客书》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卿矣秦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为论证逐客的错误提供依据。起句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一开始就提出总的论点,显得非常鲜明有力。
以秦王日常生活多用外国物品与政治上却驱逐客卿进行对比。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谏逐客书》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原文如下: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白话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白话文: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白话文: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要么?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白话文: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白话文: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白话文: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扩展资料
李斯轶事:
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韩非,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秦王轻信李斯,把韩非打入大牢。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另有一说,李斯一直想将韩非留在秦国,等秦灭韩之后再为秦国所用。但由于韩非之书《韩非子》对于帝王之术、统治之术的分析过于透彻,导致秦王嬴政对其才华感到恐惧,使秦王将韩非下狱拷打。
李斯实心欲救韩非,曾帮韩非呈韩非绝笔之作《初见秦》于秦王政,无奈秦王政铁心欲除韩非。李斯无奈,只得从命而下毒于韩非饮食,使韩非暴毙而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是李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大致内容有三点:
1.客卿对秦国有大功,原话是‘客卿何负于秦?’。当年秦穆公重用的由余,百里奚,蹇叔;秦孝公重用的商鞅;秦惠文王重用的张仪;秦昭襄王重用的范雎都不是秦国人,但正是他们成就了历代英明神武的大秦国君,使秦由弱变强。
2.驱逐门客是重物轻人。讲珍宝和美女,你秦始皇从来没说过,只要不是秦国出生的美女和珍宝你就不要的。对美女和珍宝你不分国籍,难道对人才你要分国籍吗?没有道理的。
3.驱逐门客是资助六国,不利于秦统一天下。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如果他们不能留在秦国效力,他们必然会去六国帮助六国的国君,这对于将来秦统一天下造成很大障碍。
言尽于此,秦始皇彻底醒悟,做了两件事:1.立即召回被驱逐的门客。2.李斯因为进谏有功,提拔他做了廷尉。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秦始皇是非常冷静和清醒的,当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就立马改正,十分难能可贵。

反对逐客,举例说明秦国不应该驱逐人才自取灭亡




《谏逐客书》全文,原文加翻译。
全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翻译 谏逐客书赏析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翻译: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2、《谏逐客书》赏析:《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

李斯《谏逐客书》赏析
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全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是以历史事实说明客...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
《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嗟乎!皇皇者天子也,亦以蔽兮民心哉!浩荡乎!民脱兮未央,冯唐胡越,受于中国。宁戚之雍熙,琐罐之陋器。斯幸何言哉!雅望则忠蠖也,众议则鄙后也。翻译:皇帝陛下:啊!啊!您作为皇帝,居然使百姓的心灵得不到滋养啊!天大的事情啊!

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谏逐客书一文的论 ...
《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即论述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的政策是错误的。作者先从正面论述,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召士纳贤的例子,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再从反面论述逐客的危害,层层递进,让秦王接纳其意见,最终收回逐客令。《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什么意思?_百度...
原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历史背景:李斯奉劝秦王不能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秦王也正是因为没有驱逐出这些个体力量看起来比较微弱的人,汇集了这些人的力量,最后才统一了天下而成为“千古一帝。”出处:秦朝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全文翻译
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李斯又上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游会稽,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

《谏逐客书》一文中李斯“献宝于秦王”是为什么?
而秦竟逐出国门哉!向使六世秦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秦岂有变发之功,强大之实也!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逐客弃才以资敌国,驱商退宾以富山东,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敢入秦,何异于借兵于寇,资粮于敌也。内空虚而外积怨,损民而益仇,求国无危,无可得也!

谏逐客书100字赏析
《谏逐客书》一文,言辞恳切,饱含智慧。作者通过列举事实,说明逐客之弊端,又通过陈述国家需广纳贤才、取诸客之所长的重要性,体现了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远见。该文充分展示了文字表达的精妙和论述的雄辩,影响深远,是政治文化宝库中的佳作。赏析:《谏逐客书》是秦国时期一篇极为重要的政治文献,表达...

榆社县15611971181: 李斯 谏逐客书 的中心论点是哪句? -
镇毛参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榆社县15611971181: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题的可卿问题,李斯在策略上有何高明之处? -
镇毛参麦: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榆社县15611971181: 分析《谏逐客书》一文李斯说服秦王的成功经验,联系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镇毛参麦: 谏 逐 客 书 李 斯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所谓“客卿”是当...

榆社县15611971181: 《谏逐容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对比论证的方法表现在哪里? -
镇毛参麦: 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谏逐客书》全文木到一千字,能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这不能不惊叹作者雄辩的才华和锐利均服光.本文抓住了秦王心理,放眼于诸保扮争的发展局势.立足于秦的统一,以重用人才为主线贯穿全篇,巧妙地运用对比,层层推理,使文章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得出结论.

榆社县15611971181: 《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镇毛参麦: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宰相李斯写的一篇奏章,也是先秦说理散文(议论文)名篇.“谏”——古代公文的文体,“客”——客卿,“书”——上书.文章以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然后列举了秦自穆公开始四代君王皆以客致强的历史,随即列举秦王所爱的色乐珠玉皆非秦地所产的事实作比,劝谏秦王不应该重物轻人.文章反复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利害并举,雄辩有力,事理昭然.

榆社县15611971181: 关于《谏逐客书》的几个问题1.《谏逐客书》运用的铺陈方法是什么?2.文中运用的排比句、对偶句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3.简析本文的论据与中心论点之间... -
镇毛参麦:[答案] 1.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气饱满,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

榆社县15611971181: 《庄子》《大同》《秋水》《谏逐客书》观点各是什么 -
镇毛参麦: 《秋水》——《庄子》《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