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过寻找鲁迅的话剧,有观后感吗?谢谢!

作者&投稿:刁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的话剧有哪些~

《无常·女吊》
《鲁迅—狂人日记》
《风波》(同名小说改编)
《奔月》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
《孔乙己正传》

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战。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也受到了强大的鼓舞。

一棵任人残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
野草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生活道路中的成功也就会与我们相逢。
温室里的花朵似乎比野草更加美丽,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却更为人赞赏。
野草和盆花,有着不同的精神。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也一样。
野草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我赞美它。
读《朝花夕拾》有感
1.初读《朝花夕拾》不觉得这像一本名著,反而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我正在读“无常”这一篇章时,也正好是全书的一半,这“无常”与之前“五猖会”上的塘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一定是鲁迅爱看的,不然怎么会写得这样细呢!从此看来鲁迅小时一定也很贪玩,不过这里主要还是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图》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一定还有深层含意,看来我还得慢慢的渗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
说起《 狗、猫、鼠》 和《 阿长与〈山海经〉》可是我在这半本书最感兴趣的文章了。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文中的鲁迅可是把他仇猫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实在的我也挺讨厌猫的,也是因为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最爱的红烧鱼。不过,如果当时的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的话,就能和鲁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题目就叫做《我·猫·老鼠》。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其实有只“隐鼠”也不错啊!可当我看到阿长踩死“隐鼠”的那一段时,感觉真有点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失去“隐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觉阿长真坏,不仅踩死了可爱的“隐鼠”,还把罪祸强加在了猫的身上,使鲁迅错怪了猫。
从看了《阿长与》开始,如今我已不记恨她了。在《阿长与》中的她,虽然多嘴,礼节多,但是她爽直、淳朴、又能帮鲁迅买《山海经》,人品也是不错的。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但不缺乏经典,看来我想读透这前半本书,还得好好体会、体会!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比如范爱农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有比如“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就是鲁迅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的特别手法。他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
鲁迅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以及对那人的各种看法,都豪不掩饰地写出来。因此,我比较喜欢他的文章。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长妈妈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讨厌她,特别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极不好,但她也懂得许多有趣的礼节,是我不耐烦的。之后,她给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他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然后,在我极度渴望者〈山海经〉时,阿长为我买来了。我又一次对她敬佩。最后,她辞了人世,我默默为她祈祷。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如今,中国还有很多陋习,我想我会改变它们,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3.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们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儿时残酷地将小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本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反映出神圣的长 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

文章由回忆引起,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引发了作者的记忆深处的往事。自己不爱风筝,甚至“厌恶”风筝,“以为这种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看到了小兄弟因风筝而“惊呼”“高兴得跳跃”,认为是“笑柄,可鄙的”——这些情感导致了他接着下来对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杀——当“我”恍然大悟,发现他偷偷地做风筝时,“愤怒地”“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面对“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惊惶”,“失了色的瑟缩着”,最后“绝望地”留在小屋里。这些人物描写,仅寥寥无几,就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点,神情呼之欲出。“我”为兄长,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论长幼,论力气,他都是敌不过我的”。所以当自己骄横地踏碎他的梦想时,他毫无反抗之力。

时间逝去,再见到风筝时,作者叙述道:“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因为中年后的他发现年少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自己却把它没杀了。“我的心已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我”虐杀儿童的思想根源,来自当时封建思想的束缚。旧思想无视孩子的天性,认为守规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肃杀的严冬”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使文章含蓄又带有深意

作者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每一个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让他自由自在,就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不要扼杀儿童的天性。

  【内容提要】:鲁迅的《阿Q正传》是戏剧人一直想尝试改编的小说,鲁迅并不反对改编但反对曲解或误读。相比较而言,陈白尘先生的同名改编本忠实于原著精神,用添加人物和事件的方式,创造性地突出了他所理解的原著精神,象征性地表现了作为民众精神造像的阿Q“精神胜利法”代代遗传、子孙不绝的情景。话剧改编本在陈白尘的喜剧创作中,是一种技巧圆熟、风格深沉、内在的新喜剧。

  【关 键词】:剧本,《阿Q正传》,改编,创造性。

  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化发展中,被改编过许多次,但是,陈白尘的话剧改编本,却是最忠实于原著又最有创造性的作品。

  (一)

  陈白尘先生创作的每一阶段都有代表作,都有呼应时代的力作推动作社会的前进。但是,我格外看重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首先,因为这部作品包含了陈白尘先生创作成熟的经验和思想高度的境界;其次,因为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中所包容的思想深度和时代风物,被感受着同样的时代苦难、生活焦灼与社会责任的这样一个剧作家创造性地做了戏剧形式的诠释,一面文化大纛,一个戏剧高台,合在一起就十分好看了。

  鲁迅,《阿Q正传》,国民性,成为中国百年小说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词。《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刻画典型人物最深刻的代表,成为了现代中国戏剧舞台上被人反复改编上演的剧目,话剧尤多,戏曲样式也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陈梦韶《阿Q剧本》(1)、袁牧之的《阿Q正传》(2)和田汉《阿Q正传》(3)。陈白尘先生1963年和1981年创作的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也是鲁迅小说改编过程当中的里程碑。据资料,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和法国也有鲁迅的这篇重要小说的改编上演。1999年春天,韩国国立剧团在汉城南山国立剧场小剧场也有《阿Q正传》在韩国的首次上演,所用的剧本,其实就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该剧目是韩国国立剧团当年筹划的“韩、中、日东亚三国话剧回顾演出”的第一批剧目。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改编本的韩文剧本是由在中央戏剧大学留学的韩国留学生江春爱、董国台翻译的。作为留学生,他们选择陈白尘先生的剧本翻译过去,有眼光,够水平。因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小说史上的文化丰碑,《阿Q正传》是他的代表作;而陈白尘先生是中国现代话剧是的见证人、活动家和著名剧作家,他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阿Q正传》,技巧纯熟,风格稳健,思想深刻,作为受过鲁迅先生思想的同代滋养的剧作家理解和诠释鲁迅小说和思想,有着其思想情感、社会解析的极大可靠性。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韩国留学生的选择,是具有文化眼光和作品鉴别力的。

  毋庸讳言,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一方面增长了消费经典、借势名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对经典和名人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审慎,在解构的时髦词汇下,于戏说的潮流中,对鲁迅作品的改编也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了。大约2001年-2002年间电视台播出过一部10集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整个是鲁迅小说中未庄、鲁镇男女人物的“乱点鸳鸯谱”,当时引发过争论。我不想去评价争论,只想借我的论文表明我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陈白尘的改编,才是我心目中贴近鲁迅原作的改编。

  (二)

  早在1930年10月13日,鲁迅给一个叫王乔南《阿Q正传》改编者回信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况且诚如那位影剧导演者所言,此时编制剧本,须偏重女脚,我的作品,也不足以值这些观众之一顾,还是让它‘死去’罢。”(4)根据姜德明先生考证,这个王乔南在1930年10月5月给鲁迅先生写信,就他改编鲁迅小说征求意见。他希望在国产影片当中的时髦、热闹之外,多一点“艺术”品味,他说:“有人说现在已是‘阿 Q 死去了’的时代,但我睁眼一看,各处仍然充满了这个灰色可怜的阿 Q,我总想另给他一点生命,驱他到银幕上去。”(5)鲁迅被他的想法所触动,没有坚决制止他的改编愿望,还说:“我也知道先生编后,未必上演,但既成剧本,便有上演的可能,故答复如上也。”(6)但是,姜德明先生发现的一本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和东华书店代理发行于1932年4月署名“力工”的《阿Q及其他》剧本集,5个电影、动画剧本(7)中有一个占篇幅最大的“无声滑稽电影”脚本《阿Q》,而且,页码边线上印有《女人与面包》的字样,这正是致信鲁迅要求改编《阿Q正传》的王乔南,力工是他的笔名,他在《阿Q》电影脚本后的附言中鸣谢说:“此剧由《呐喊》中之《阿 Q 正传》改编,业经原著者许可,特此致谢。”鲁迅博物馆现存资料表明,王乔南曾将出版物转请鲁迅“教正”(8)。但是,鲁迅最后对他的答复是:“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就算与我无干了。”(9)。实际上,鲁迅并不是反对别人改编他的小说,从上述情况中鲁迅的态度看,他只是害怕别人误读甚至曲解了他的小说原意和小说人物——剩了滑稽或者滑向哀怜。因此,面对改编者,鲁迅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王乔南不但用《女人与面包》的名字吻合“洋派”与时髦的流行语,而且还标明“滑稽电影”,甚至还用过《阿Q趣史》之类的别名来称呼他的改编本。这在原作者那里已经十分犯忌,但是鲁迅只是淡淡地收兵免谈,显得十分宽容。

  1934年田汉、袁牧之编《戏》周刊时,连载了袁牧之的《阿Q正传》,致信鲁迅后,鲁迅的态度是配合的,积极的。他答复说:“《阿Q》在每一期里,登得不多,每期相隔又有6天,断断续续的看过,也陆陆续续的忘记了。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那编排,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是很好的。”(10),透出两个信息:一是鲁迅关注对《阿Q正传》的改编,“断断续续的看过”;二是鲁迅肯定了改编本“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鲁迅接下去对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的姓氏、所操的语言等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人物、事件、环境和语言不要过于囿于地域方言的具体针对考虑,应该“普遍,永久,完全”,便于“活用”。

  鲁迅曾因为希望中国社会进步,形象地提出希望自己针砭生活时弊、抨击社会痼疾的著述“速朽”,但是,无边际的黑暗与铁屋子般的现实使他更相信“韧的战斗”。于是,那些远无可能“速朽”的作品,还需要传播,成为“运行的地火”。1925年,《阿Q正传》被译作俄文的时候,他认真作序和写自传的态度,说明了这一点。他其实是想“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这样的灵魂被铸成的历史,有这样的灵魂百姓“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11)鲁迅通过阿Q及其周围的人来刻画国民性,描摹国民性滋生铸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理解,鲁迅感到人的理解与人的感悟的隔膜。“我的小说出版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后来,也有以为是病的,也有以为滑稽的;或者还以为冷嘲,至于使我自己也要疑心自己的心里真藏者可怕的冰块。”(12)失望之余,俄译本成为了鲁迅看看在俄国读者眼中的阿Q及其周围的人所表现的“情景”的新希望。

  从1925年5月到1934年底的近10年间鲁迅的态度看,显然,或译或改他的《阿Q正传》,在鲁迅都是欢迎的。问题在于,不可误读或曲解。

  在鲁迅生前的充满了误解的批评与恰如鲁迅所担心的浅薄的改编,都令鲁迅感受到更深的孤寂。而鲁迅身后的“戏说”与“糟改”,引起过激烈的争论。在这样的改编历史与文化背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就显示出了其精神上忠实原著、结构上合理延展与形式上大胆创造的特点。

  (三)

  精神上忠实于原著,首先必须讲清原著的精神。

  鲁迅解剖的麻木、愚昧、混沌的国民性,是中国历史的代代积累与社会生活的层层加压铸就的。未庄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赵太爷府上到阿Q的土谷祠是鲜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剖面,阿Q是中国国民性的精神造像,但他不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而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典型,一个杂取种种人“拼凑起来的角色”。他是中国民众在精神痼疾与体貌特征上都具有代表性的“这一个”。自高自大与自轻自贱,失败痛感与胜利幻觉,受辱的难堪与欺人的快意,盲从的本能与抉决的混沌,都可以在瞬间转换。荣辱得失的瞬间转换的利害辩证,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慰籍,忘却当中认贼作父、认敌为友、以自轻自贱为代价的获得的无责任、无负担、无使命的轻松感,这是苦难无边的小民百姓们“苟活”的法宝,也是灾难深重的民族“苟存”的温床。鲁迅先生与陈白尘先生所瞩目的,正是这种在中国漫长专制历史、暴虐制度和近代软弱又可鄙的政治权术下催生、铸成的民众性,它是民族精神气象,是国家社会心理,是民众生存宝典。弃医学文的鲁迅要疗救的,就是国民的这种精神症候。

  陈白尘的老师田汉先生在1937年也改编过鲁迅的这部同名小说,一个当年年底由中国旅行剧社演出于上海的五幕话剧。但是,田汉先生的改编意图,更注重其现实需求与生活联想的意义:“《阿Q正传》在这时上演也可以有它的意义。首先,我们应认识目前的抗战便是辛亥革命的任务的完成。《阿Q正传》写的恰是辛亥革命前后,而直至今日止,当时的革命对象依然存在。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以汉奸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左右。第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 对日抗战中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妨害我们人情谁是我们的朋友。第三,阿Q作者鲁迅之死不妥协的精神在滔滔的今日有提倡宝爱的必要。”(13)田汉将阿Q安排在麻木、可悲和愚钝的众生相当中,突出其社会基础,这一点,田汉、陈白尘师生的立足点是一致的。但是,田汉更注重小人物悲剧的催人奋起的宣传鼓动性,所以,他安排了一个情节:真的革命党马育才与假的革命党阿Q在狱中会面,无论是真革命党在狱中还是假革命党被杀,对社会黑暗依旧甚至更加恶劣的情形的揭露是形象深刻的。阿Q被杀后,马育才在狱中演讲:“死了一个天真无辜的农民,朋友们,中国革命海没有成功,封建残余野兽还在吃人,让我们继续奋斗,替千百个阿Q复仇吧。也让我们去掉每个人心里的阿Q, 争取中国痛苦人民的真正的胜利吧。”(14)热情如火,典型的田汉式的热情率真的表达。

  和他的老师的表达不一样,陈白尘没有安排“人物”来做画龙点睛式的演讲,而是把他的理解和情感,安排在人物关系与冷静的叙述评价当中。

  陈白尘先生准确地理解了原著的精神意蕴,他首先瞩目的是人物。在阿Q周围,陈白尘先生安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除了原著当中的人物外,《明天》中的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风波》中的七斤,《药》中的红眼睛阿义,《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掌柜的。这些人,与闲人王胡、未成年的小D一道,构成了一个阿Q们的世界。其实,他们生活境遇不同,但是,精神症候上,他们也是大大小小的阿Q。表现方式不一样,或生活境遇没有像阿Q那样,一旦条件变化,他们也是阿Q,精神胜利,麻木愚钝,盲从听遣,欺人自欺,都会的,无师自通。鲁迅在1934年11月18日写的《寄<戏>周刊编者信》说过:“今天的《阿Q正传》上说:‘小D大约是小董罢?’并不是的。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15)陈白尘的改编本中,其实有有意识地将小D与阿Q写成了对手戏,几乎是一种形影相随的联系。全剧序幕家七幕的8个情节单元群,除了阿Q与吴妈的情节里没有小D,其它7个单元群中,总能见到小D的影子,听到他的喝彩声。一方面他是正在变成的阿Q,他心里实际上是佩服阿Q的;另一方面他是阿Q的竞争对手,精神上佩服和“像极了”阿Q,生活当中取代了阿Q在未庄的帮工位置,这种取代,富于象征意义。陈白尘先生对鲁迅的意图,理解得深入细腻。所以,在阿Q稀里糊涂地被处死后,剧本末尾的情节是这样写的:未庄的众闲人酒徒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议论阿Q被杀头的事情,只有小D一声不吭。

  “小D(突然发问)七斤,你先前不是说,阿Q也喊过一声‘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么?

  七斤 是喊过的。可是城里人说,他到底没有唱一句戏!

  小D (独排众议)我看啦,阿Q哥他(走出酒店离开众人)还是一条好汉!……

  〔小D的精神、姿态都更像阿Q了〕

  〔解说词: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碰过女人,但并不像小尼姑所咒骂的那样断子绝孙了。据我们考据家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16)

  可以发现,陈白尘先生改编的鲁迅同名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形象。从赵太爷、赵秀才、白举人、假洋鬼子、赵司晨到地保、赵太太、秀才娘子、邹七嫂、吴妈再到衙门老爷、狱卒小鬼和未庄闲人,这些人,就是未庄、鲁镇的众生相,就是产生阿Q的社会环境。批判与解剖的笔锋,绝不仅仅局限于阿Q的举止的古怪和念头的滑稽,不仅仅让观众想到“精神胜利法”属于阿Q一个人,而属于一个群体,阿Q的精神痼疾其实是民众的精神造像,负载这种精神症候的生命个体,可以是张三,可以是李四,还可以是王二麻子。阿Q死了,还有小D。这是一种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精神的遗传,所以,阿Q子孙繁多,至今延绵不绝。那么,反思历史,改造社会,就成了我们铲除阿Q繁衍的温床的着力点。

  增加众多人物形象的作用,除了展示阿Q生长、生存的社会基础之外,还有剧情展示于人物塑造上的突出功用。我们都知道,戏剧人物是在事件当中显示个人意志,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当中表现个性特征的。没有区别,无所谓特征;没有交往,就无机会表现。有了未庄众生相,如阿Q戏弄小尼姑一节,既表现浊世俗流的生活环境,又反射阿Q的心理活动与众闲汉的心理互动,还刻画阿Q欺软怕硬性格的可恨可鄙。又如白举人,赵太爷,县太爷、老把总质检的勾结事件,补充了小说当中略写俭省掉的情节,不但使观众能更清楚地了解阿Q命运的来龙去脉,而且将阿Q这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糊里糊涂的死的背后藏着的“清清楚楚的”阴谋写得形象生动,毫无人性。这是“草菅人命”的一个案例。

  鲁迅小说的思想,得到了准确、深入、进一步的阐发。应该说,这也是陈白尘先生创造性的改编本的深刻之处。

  (四)

  陈白尘先生的戏剧创作,以喜剧著称。到了《阿Q正传》的改编,因为对社会人生,世态冷暖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去深入鲁迅小说的世界,改编出来的作品,尽管还是喜剧风格,但分寸拿捏已经十分不同了。既不可能温婉多情地处理鲁迅小说,也不适合漫画夸张地表现鲁迅小说的人物。因为未庄也罢,鲁镇也好,虽为假托,实为旧中国县郊乡镇的缩影,灾难深重,令人无法温婉面对,更无法心存多情;而生活期间的苦人儿,就是鲁迅说的几千年历史当中默默生、默默死、像在大石块下萎黄的草的生命一般的草民,与那些官场丑史中的群小,与那些乱世发财、国难发迹的群丑绝对不一样,不宜漫画讽刺而宜于细心体察,不宜猛烈鞭挞而宜于痛责之余亦有哀怜。所以,《阿Q正传》的改编,应该算是陈白尘先生喜剧创作风格的第三个阶段的第三种风格——形喜实悲的人生喜剧。

  说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是以含泪的微笑叙写、表现的人生悲剧,是因为阿Q的悲剧,实在是中国草根状态的、数量众多的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悲剧:愚昧,混沌,麻木,靠本能忍辱含羞、自我麻醉地苟活,生如草芥,死若野狗,引不起别人的同情,也引不起自己同类的同情,能够侥幸逃脱厄运就贪生苟活,不能幸免就逆来顺受,认命等死,引颈就戮。这样的悲剧中显现的既可恨又可怜的国民性,实际上是暴政的历史、专制的社会与非人的生活逐渐铸成的。所以,鲁迅的小说和陈白尘的剧本,都基于这样的事实来理解阿Q及其他周围的环境,陈白尘先生特地将鲁迅其他小说中的人物编织到剧本当中,实际上就是为了展示阿Q生长和生成的社会环境、生活基础。本质上说,小说和剧本当中表现的阿Q,其实并无多少滑稽可言,而是更多地显出一种麻木的受侮辱与受损害者的可悲与可怜。在鲁迅小说当中,阿Q的形象,农民式的狡狯和乡间闲人的游手好闲的毛病,都有表现,而且,嗜赌的恶习,也有描写:阿Q赌钱,偶尔赢了一回,却被人哄抢了,结果仍旧是输。但是在陈白尘的改编剧本当中,这个情节被省略掉了。按说,这样的情节,在舞台上热闹好看,很容易获得剧场效果。但是,该情节被省略去,一方面是作者展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妙方已经有了几次被打被欺负后的“反败为胜”的情节来表现,不必多费笔墨;另一方面的原因,我的猜测是:陈白尘不想更多表现阿Q身上的恶习和缺点,而让观众对他的悲剧命运感到“罪有应得”的释然。因为,写喜剧,把人生的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写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陈白尘先生鞭挞社会群丑与生活败类时因为是撕破“无价值的东西”,所以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竭尽夸张之能事;而在《阿Q正传》中,陈白尘先生批判当中留有余地,责备之时不无理解,调侃微笑之间常带泪花。所以,没有将阿Q写得很滑稽可笑或者很可鄙可恨,只是将他看作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民众当中的一个。

  自然,奴隶也分等级,阿Q生活在最底层。

  阿Q被赵太爷一耳光打掉了姓氏,被赵太爷、赵秀才一顿杠子打消了“女人”的念头,还因此断了生计,只好进城当了一个溜门撬锁团伙的小角色,不料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原来避之唯恐不及的未庄男女们纷纷找他买便宜货。阿Q生平记忆中赢得尊重、敬畏的情况就是两次:一次是从城里带着赃物回来后,一次是宣布自己革命后。但是,赃物被哄抢光后,人们对他的欢迎很快变为防范;宣布革命,无非是隐约听说革命和造反可以让那些可恶的老爷、阔人们害怕。但懦弱愚昧如阿Q者根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实行,只是一次幻梦里快意的畅想,将现实生活当中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的财产与被打消的传宗接代的可能美梦一番。小说中阿Q关于革命的醉意畅想与黑夜想象,在陈白尘先生那里变成了梦境表现和幻觉呈现,这样的变化,既符合鲁迅原著对人物阿Q的革命想象和想象革命的定位,又更突出了阿Q在后来的赵府被抢事件中作了官府、阔人们勾结了案的“替死鬼”的现实冤情与人生黑暗。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因为缺少广泛发动、深入宣传而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留下的“造反”、“抢东西”的变形走样的影响。

  正因为未庄的等级社会当中,并非一切人都如假洋鬼子或赵太爷那样可恨可恶,所以,个人有个人的特征,各人有各人的局限,可怜之人的可恨,可悲之人的可鄙,可笑之人的可悯,可恶之人的可耻,可弃之人的可敬,等等。面对构成未庄社会的各色人等,陈白尘先生当然没有像从前解剖群丑世界那样尽情嘲笑与尽力鞭挞,而是下笔冷静,时有温情。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看土谷祠的老头子”。他的存在,不仅是情节功能性的,作为交代情景和点明事态的人物出场,作为阿Q在土谷祠独处时思想、行动的陪衬角色出现。而且,他是全剧中唯一关心和照料孤苦伶仃的阿Q的人,举灯守候夜归的阿Q,叫醒噩梦当中的阿Q,阿Q在梦中被老把总率兵抓走时,是老人奔出来将阿Q的被子绾成一个圈套在阿Q的脖子上,怕他冻着!陈白尘先生将小说原作当中的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人物变成这么个现出关怀温情的角色,实在是他对阿Q一类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小人物的深厚同情的体现。

  阿Q可悲、可恨、也可怜,然而也可以同情。这是陈白尘先生改编剧本“形喜实悲”实质。陈白尘改编本中的阿Q, 是一个越到后来越让人无法笑起来的角色。

  (五)

  剧本在结构上采取一个序幕加7幕的8部分去演示阿Q的故事,顺序基本上按照原著的情节展开。

  序幕是赵家少爷中了秀才的事件中,阿Q在沾光“本家”的兴奋中被两个耳光“搧(删)掉”了姓氏,还被地保勒索了二百文酒钱;第一幕展现的是阿Q的三次被打和通过起伏更弱小者转败为胜的优胜纪略。三次被打中出场的打手依次是乡村流氓老拱、乡村闲汉王癞胡和假洋鬼子钱大少爷,使阿Q从被欺负被侮辱的不快中愉快起来的方法之一是去侮辱欺负更弱小的人——小尼姑。在小尼姑带哭的骂声中,酒店里的人九分愉快,阿Q十分愉快。从欺负小尼姑到想女人,酒店杂人闲汉的淫亵议论与即兴起哄,催生了孤苦伶仃的阿Q怀春,小孤孀吴妈进入了阿Q的意识。第二幕承接上一幕,吴妈到土谷祠叫醒春梦无边的阿Q,到赵家舂米帮工的阿Q锁定吴妈为目标。结果是头上挨了许多杠子,失掉了一件单衫,被地保勒索四百文钱,被赵家勒索一封香、一对一斤重的蜡烛,磕头赔礼不算,从此在未庄声名狼藉,女人躲蔽瘟疫一样躲避他。尤其要命的是,不再有人家请他帮工,生计成了问题。与小D上演一场部分胜负的龙虎斗之后,在尼姑庵后院开始了偷儿的生涯。第三幕是阿Q的短暂中兴史,从县城回到未庄的阿Q不但见过世面,讲新闻,描述看杀头的经验,而且,还带回了价廉物美的东西,成为了未庄人上上下下敬畏和追索便宜货的对象,但很快被抢夺一空,地保加倍勒索后,陷入生计的窘迫。第四幕是阿Q革命的梦境,第五幕是“不准革命”、赵家遭抢和阿Q想想革命的幻觉——白盔白甲的人马。第六幕是县衙交易与阿Q冤狱,第七幕是阿Q就刑与看客示众。

  幕与幕之间,陈白尘先生做了一些承上启下的细针密线的“缝合”,如阿Q怀春的“恋爱悲剧”的起始与结束,让闲人议论中交代吴妈于阿Q较为相宜,偏偏又是吴妈惊扰了阿Q在土谷祠的春梦,叫醒他去赵家舂米帮工。情节发展情至势顺,人物关系结缔自然。

  陈白尘先生也有意识地强化了鲁迅小说中的一种不动声色的讽刺。如阿Q的地位,在未庄的世态人情当中的升降沉陆显现的作者对那种生活环境与世态炎凉的判断。阿Q向吴妈求爱遇挫后,人们像避瘟疫一样躲避他的社会表演——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个个杠有贞节牌坊;但是,阿Q带回了“来路不明,大约有些不干净”便宜货的时候,赵太爷放下尊严,女人们不再顾及“正经、贞节”的“社会表演”的需要,而趋之若鹜,连哄带骗、亦买亦抢地唯恐得不到阿Q出让的廉价货。两相对比,不著一字,讽刺却尽在其中。

  另外,陈白尘先生采用了讲述人的方式,两个讲述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剧作家。前者全部用鲁迅小说的原话,后者间用鲁迅与剧作家自己的话,一来叙述,一来提醒观众格外注意某些细节,关注进剧作家的人物评价与时间议论去。这样的叙述方式,突出了剧作家改编鲁迅小说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和对小说人物、事件的理解,犀利的解剖,批判的态度,深厚的同情,就贯通其中了。

  应该指出,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是利于上演的。从小说到位演出改编写作的剧本,其实不仅仅是将描述性语言变为代言体语言,还要将小说当中文学叙述可以俭省虚化而舞台演出必须交代、呈现的情节补充出来,将文学情节当中十分精彩而舞台演出当中无法表演或化为行动的部分省略掉或变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这些,改编本都十分娴熟地做到了。

  另外,改编本的《阿Q正传》里特别加进了县衙门、白举人、赵太爷三家勾心斗角、制造阿Q作为“替死鬼”草草结案——冤案的情节,对于阿Q这样的草民活着给人帮工出力、消闲出气,死了替人结案、让人磕牙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控诉,更加生动、深入和深刻。
  谢谢采纳 !


谁看过寻找鲁迅的话剧,有观后感吗?谢谢!
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化发展中,被改编过许多次,但是,陈白尘的话剧改编本,却是最忠实于原著又最有创造性的作品。 (一) 陈白尘先生创作的每一阶段都有代表作,都有呼应时代的力作推动作社会的前进。但是,我格外看重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首先,因为这部作品包含了陈白尘先生创作成熟的经验和思想高...

鲁迅在广州的演出历史
它写鲁迅平易近人,通过鲁迅拾鞋、拍蟑螂、唱绍兴大班等细节描写,给人以平凡中见伟大之感。演出获得文艺界领导、专家的好评。王昆、马力在《戏剧艺术》上著文称“这出戏,在鲁迅一角的性格刻画上,超过了近期某些话剧所创造的水平”,是“近年来所看的戏曲和话剧舞台上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成就最高者之一...

急求鲁迅的文章改变的话剧,就是剧本,可以表演的!急急急!
《药》和《孔乙己》

求鲁迅故事,要适合演出来的!急!!!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

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
话剧《白鹿原》由林兆华执导,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担任编剧,演出时长超过两个小时,演职人员达到80余人。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剧中开幕和落幕都以老腔为主,而在展开剧情的时候则用秦腔做背景。为了展示白鹿塬上的陕西风情,舞台道具是从陕西实地采集。手推车、窑洞、山坡坡……仅舞台上的道具就花了120多...

关于鲁迅
30、40年代,出现过不少未经作家本人同意的盗版书,内中错误颇多,间或夹杂别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对有些作品(如《骆驼祥子》、《离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从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陆续出版了《老舍诗选》(1980)、《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老舍...

长春光华学院有什么值得参与的校园活动
《垃圾分类》,荣获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大赛及创意大赛金奖,并在吉林卫视播出;组织排演话剧,弘扬高雅艺术,大型话剧《耀眼的弧光》荣获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等奖, 原创话剧《失落的天堂》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原创剧作《熊表姐》入围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学校众多艺术作品受邀在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

初识鲁迅的作文
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

老舍.鲁迅的资料
以下分别是老舍和鲁迅的详细资料。首先是老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生平和创作 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

鲁迅的资料与作品!快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

惠州市15136014762: 读社戏有感(鲁迅的) -
称雅复方: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社戏》和王英崎的《看社戏》,感触满多的. 首先是鲁迅先生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趣事的回忆赞美农民的善良与高尚. 看社戏是从社戏的背后入手的,作者身为一个女性,更是母亲,从女...

惠州市15136014762: 关于鲁迅的电视剧或电影有哪些? -
称雅复方: 关于鲁迅的电视剧或电影有《鲁迅》. 《鲁迅》是丁荫楠执导的一部剧情片,濮存昕、张瑜、夏志卿、汤杰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鲁迅最后3年的生活,在这3年中,3场死亡成了一个内在结构:杨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与鲁迅之死,其中夹叙了与...

惠州市15136014762: 鲁迅的代表作有话剧(),() -
称雅复方: 《茶馆 》《龙须沟》是老舍的.鲁迅没有话剧创作,他的所有作品只有《野草》中的《过客》有点像话剧,但却并不是话剧,而是散文诗.这是一篇用独幕剧形式写成的散文诗,是鲁迅的创造.

惠州市15136014762: 以“看戏”为题目绕着中心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
称雅复方: 学了鲁迅先生的《社戏》,许多同学都在感叹自己没有看过戏.因为现在我们中国的戏剧已经被电视电影所压倒,已经是风光不再了.其实,这些戏剧是颇有艺术魅力的.去年我爷爷做寿,我平生第一次去看戏,并深深地被它所吸引.(在与看...

惠州市15136014762: 急需读鲁迅《社戏》有感一篇!!!!! -
称雅复方: 谈到鲁迅,恐怕大家想到的多是他深邃独到的思想和热烈冷峻的情感.他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小说笔锋锐利,直中要害.但今天我向从另一个方面谈论自己对鲁迅的一点感觉.《社戏》我最喜欢的鲁迅的文章之一.这篇散文式的小...

惠州市15136014762: 求关于鲁迅某一部作品的读后感要简短100字左右就行了,请不要太罗嗦 谢谢 -
称雅复方: 鲁迅《故乡》的读后感 当看了故乡,我感到了一种凄然的感觉,自己不禁颤了一下,难道友谊在时间的过滤之后会褪色,会暗淡吗?当鲁迅激动得叫了一声:“闰土哥!”而闰土默不吭声.之后,又喊了一声:“老爷!” 我知道他俩的友谊不...

惠州市15136014762: 鲁迅名言观后感 -
称雅复方: 鲁迅名言读后感1.鲁迅,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写的《故乡》,讲述了他与闰土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闰土会捕鸟、看瓜,鲁迅在那段时间很快乐,可正月过了,闰土必须回家.一开始,他们还相互送了几次礼物,但...

惠州市15136014762: 求伤逝观后感! -
称雅复方: 《伤逝》读后感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男女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醒者与未醒者的悲哀故事,全文描写得细腻、细心、细事无非,尤其结尾那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

惠州市15136014762: 鲁迅的杜戏读后感 -
称雅复方: 鲁迅社戏读后感范文一 童年对很多人来讲,是高兴夸姣的,是一段健忘的体会.在成人后回想往事时,对其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感情.本文作者刻画了一群淳厚心爱的乡村孩儿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搭档聪慧活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