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铜陵的历史,急

作者&投稿:家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铜陵市的名字典故或者历史~

  铜陵是千年胜游之地。据史料考查,仅唐至清代的文人墨客就有200多位来此游山玩水,并写下了吟咏铜陵的诗词400余首。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于天宝、至德、上元年间三次漫游铜陵,写下了“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及“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不仅多次游览铜陵,“觞咏竞日”,而且见这里山水宜人、风光秀丽,便让儿子黄相举家自江西修水迁居铜陵,至今已传后二十八代。

  铜陵今天的旅游业更是日新月异。在现有的二十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中,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处。其中,铜文化特色尤为明显;铜陵牡丹与洛阳、荷泽牡丹“三分天下春色”;人工养育的“江豚”等珍稀动物世所罕见。铜陵北距省会合肥只有130公里,南距世界风景名胜区黄山只有120余公里,东距华东大都市南京不足200公里,西距著名的九江庐山只有300公里,距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更是近在咫尺,只有80公里,且水、陆、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铜陵现已拥有旅行社16家、星级饭店19家、各类旅游定点单位十余家;AAA级、AA级和A级景点七个,这些都为铜陵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夏朝、商朝时期,铜陵地区属扬州。周朝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鄣郡。西汉时期,鄣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曹彬伐南唐 ,闰十月克铜陵县,初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元朝,铜陵县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 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 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铜陵解放。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2年2月4日,铜陵县改属安庆专区。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1964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3月1日,铜陵县由原属池州地区划归铜陵市辖。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安庆枞阳县划入铜陵,撤销铜陵县、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义安区、铜官区。

朝代建置名称建置时间治所级别隶属西周无无无无吴国东周无无无无越国、楚国秦无无无无彰郡西汉无无无无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铜官镇25年无乡镇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吴铜官镇222年无乡镇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西晋铜官镇280年无乡镇宣城郡春谷县、临城县东晋定陵县405年顺安镇县宣城郡春谷县、临城县南朝定陵县420年顺安镇县淮南郡,南陵郡隋南陵县589年顺安镇县宣城郡唐义安县627年顺安镇县江南道宣州吴义安县902年顺安镇县宣州南唐铜陵县951年铜官镇县升州北宋铜陵县974年铜官镇县江南东路池州南宋铜陵县1127年铜官镇县江南东路池州元铜陵县1206年铜官镇县江浙行省池州府明铜陵县1368年铜官镇县南直隶布政使司池州府南明铜陵县1645年铜官镇县南直隶布政使司池州府清铜陵县1646年铜官镇县江南省池州府,安徽省池州府太平天国铜陵县1853年铜官镇县安徽省池州郡中华民国铜陵县1912年城关镇县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铜官山市,铜陵市,铜陵特区,铜陵市1956年,1958年,1964年,1971年铜官山区省辖市、地级市皖南行署池州专区,安徽省安庆专区,铜陵特区,安徽省

不能。我铜陵,我的表弟在明年上半年,我们应该参加中考,政治历史考试为闭卷考试,你需要备份,但其实闭卷需要备份相对于开卷考试要容易得多,只要用心背书,就能测试成绩,加油!

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
  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
  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了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
  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
  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
  南唐保大九年(951),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五松镇),当时称江浒。
  北宋开宝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闰十月克铜陵县,初属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
  元朝,铜陵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
  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解放前夕。
  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
  1952年2月4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以后,铜陵县隶属安庆专区。
  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
  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
  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 ,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
  1964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
  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 ,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
  1974年11月8日,铜陵县划归铜陵市辖。 (摘自:《2008铜陵年鉴》)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享有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铜陵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安徽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园林城市。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盛度(970~1040),字公量,铜陵县石洞耆(今天门镇)人,汉族。幼小读书,敏而好学,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中进士。初任济阴尉,后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扰犯大名(今冀、鲁、豫部分地区)时,他数次上疏朝廷,陈述戍边之策。旋奉使陕西,详览疆域,并参考汉、唐故地,绘成《西域图》,呈献宋真宗,且应答咨询如流,真宗称其博学。继入翰林为学士,任兵部郎中。后几经谪起,于景祐二年(1035年)任参加政事,四年任知枢密院事。曾奉旨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并著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集和制书二集。后任应天(今南京)知府。宝元二年(1039年)辞官归里。

  陈翥(982~1061年),字风翔,号虚斋,咸聱子,桐竹君,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汉族。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后因父亲早逝、兄弟不和兼自身患病十余年之故,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60岁时,他在家中数亩山地植桐树(泡桐)数百株专事研究,除悉心钻研前人有关著作外,还“召山叟,访场师”,尤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全书除序文外,正文共一卷,依次分“叙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杂说”、“记志”、“诗赋”,凡十篇,《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6篇专论植桐技术,为全书的精粹。 佘翘(1567~1612),字聿云,号燕南,铜陵县合二耆(今郊区大通镇)人,汉族。4岁即能授书成诵,稍长,遂工习诗文,研究经史。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赴应天府乡试中举。后屡赴京会试不中。归里后,遍访名胜,潜心著书。有诗集《浮斋百韵》、《秋浦吟》,文集《翠微集》、《幼服集》、《偶记》、《白下游草》、《齐山奇记》、《三忠传》,传奇剧本《量江记》、《赐环记》,杂剧《锁骨菩萨》等刊行于世。其中以《量江记》成就突出,笔法奇特,假借神鬼,借古讽今。时戏曲评论家吕天成在其著作《曲品》中称“量江记全守韵律,词调俱工,一胜百矣。”冯梦龙称《量江记》为罕见珍本,能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并立。万历四十年(1612年),佘翘应池州知府李思恭聘请编修《池州府志》,编次未几,于同年八月病逝。

  黄进芳( 1883 ~ 1932 ),号黄三,铜陵古圣黄家村人村坐落在牯牛岭半山坡,汉族。著名的昆神盗宝的故事就发生在此。黄进芳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父母留下的只有一间三根桩的房和八分地,黄进芳那时只有个六、七岁。啥也不会,只好给村里人家放牛。黄进芳放的是一头挲牛带一头小牯子(注:挲牛指大母牛,小牯子指小牯牛犊子)。每天早上天不亮要牵牛上山坡吃露水草,小牯牛不愿出牛笼,东家就叫黄进芳抱着小牛上山。吃罢早饭东家牵挲牛到田里干活,黄进芳再抱着小牛回来。中午东家收工,黄进芳抱着牛犊牵着挲牛再到山坡放牛。下午、晚上全是如此,一天中要抱小牛八趟上山。黄进芳的臂力也慢慢练出来了,四百斤重的物件他轻松即可拎起.黄进芳带一条腰带退30清兵,便铁了心投奔自立军。他带上清兵丢下礼品和三十多杆长矛来到大通,两人一见如故,相互敬仰。秦力山委派黄进芳为秘密自立军的武术教官,暗中操练自立军。民国元年( 1912 年)秋,孙中山看到河口处船坞整齐、气势辉宏,商贾云集大通,这时孙中山想起杨万里舟过大通佳句:“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顺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芦荻偏留缆,渔罾最碍船。何曾怒川后,鱼蟹不论钱”。孙中山视察过后,回到和悦洲。这里让孙中山感觉更不一般素有小上海之美称,孙中山突然发话,要在此住一晚上,明日再走。深夜,四名刺客一式短打百钮衣,面蒙黑纱,手握短刀,避开卫士,直奔孙中山所住上房。巧被黄进芳相遇便和蒙面人打斗起来黄进芳功夫上乘,助力大如神。不一会刺客便被黄进芳摔死两个,踢伤两个。孙中山十分欣赏黄进芳的武功,更爱他那憨厚朴实的性格,便劝黄进芳跟他走,去干革命。从此黄进芳一直护卫的孙中山直到1932 年 8 月,黄进芳终因毒镖之伤,不治身亡,享年 49 岁(注:黄进芳去逝后葬于南京清凉山官基地)。

  章啸衡(1896—1965),原名章家霖,化名童天一,太平乡钱家湾人,汉族,出身贫苦。1919年进省立五中读书。1925年任贵池县卷烟税局局长。1927年3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三师六旅独立营营长。蒋介石背叛革命后,章啸衡因参加反蒋斗争被捕,后被营救归里。193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铜陵县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长。1939年,在沙洲创建本县第一支抗日武装—沙洲游击队。1939年—1940年任新四军三支队特务营营长,后改任长江游击纵队队长。“皖南事变”后,组织群众护送新四军突围人员安全北渡。1942—1945年任皖江参议会驻会委员。1946年至1949年4月,辗转宁、沪等地,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9年4月章啸衡任芜湖市军管会交际处副处长。后参与芜湖市政协筹建工作。历任芜湖市政协驻会委员、省文史馆馆员、芜湖市政协副秘书长、副主席等职。

  陈尚和(1911—1947) 又名陈唤群,化名丁长春,永丰乡湾里村人,汉族。1934年在崔村设私塾执教。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党组织破坏而脱党,1938年重新入党。历任中共铜陵一区宣传科长、中共铜陵敌后县委宣传部长、中共北二区区委书记、中共铜青南县委委员、敌工(联络站)副站长、中共凤凰区区委书记、中共铜青南工委书记、铜青南游击队负责人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尚和致力抗日,先后组织起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民兵等组织,建立民主政权,配合抗日部队开展斗争.县境沦陷后,他一面坚持武装斗争,一面坚持统战和敌特工作。皖南事变后,陈尚和安排地下交通人员接应,护送新四军突围人员。1942年,陈尚和在崔村召开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因汉奸告密,不幸被捕,遭到严刑逼供,一只耳朵被辟掉半个耳朵,但始终守口如瓶,严守机密。后被组织营救出来,未及养伤即投入战斗。1945年日军投降后,他随新四军北退,10月奉命重返皖南坚持斗争。1947年春,建立石壁乡等革命政权。同年11月16日,陈尚和陪同孙宗溶在铜南繁根据地传达中共皖南地委九月会议精神后宿营南陵张家山。次日,遭国民党军队三面伏击。在激烈的突围战中,陈尚和壮烈牺牲。时年36岁。

  巫希权(1911—1943),别名希权,福建省宁化县城关镇人,汉族。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任班长,后升为排长、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巫希权奉命留守闽浙赣边境坚持斗争.1937年任新四军二支队新三团三营营长。1941年元月,巫希权在“皖南事变”中率部300余人,突出重围,在繁昌县油坊嘴北渡归队。同年5月奉命返回皖南,任铜陵大队大队长。1943年7月16日,巫希权率铜陵大队两个排在埂塘伏击日军后,宿营顺安焦家埠目连庵.是夜,中共铜青南县委书记张伟烈在此召开工作会议.由于叛徒告秘,次日遭日伪军500余人合围。巫希权立即率部还击,掩护张伟烈等安全转移后,被迫退至范家弯河畔,弹药告罄.时正值夏讯,水深流急,巫希权振臂高呼:“同志们,游过河去,宁死也不做俘虏.” 巫希权及27位战友在突围泅渡时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巫希权等28位烈士,铜陵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元月将烈士遗骨安葬于顺安镇长龙村范家湾东侧,立墓树碑,命名为范家湾烈士墓。

  刘四姐(1912—1947),女,无为县禄丰乡虎背村人,汉族。12岁随三哥来顺安城山铺落户。1942年末,任乡妇女抗敌协会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后,隐蔽身份,从事地下工作,收集情报。1947年秋刘四姐随队参战,专司游击队后勤、伙食工作,并兼任交通员,传递信件和情报。同年8月,在高桥战役中,为游击队带路。12月31日,在青阳茗山冲天门山反“清剿”战斗中,刘四姐壮烈牺牲。建国后,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的艺术形象即根据刘四姐烈士的原型塑造。


因铜得名的城市是安徽铜陵
如今,铜陵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之一,铜产业也成为了铜陵的支柱产业,为铜陵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总的来说,铜陵这座城市与铜有着不解之缘,从古代的铜矿开采到现代的铜产业发展,铜都贯穿了铜陵的历史和现在。铜陵的名字也因其丰富的铜矿资源而得名,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

安徽铜陵在古代是什么地方?
这些古铜矿遗址不仅具有点多、面广、历史悠久的特点,而且其生产力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具有沿袭性、广泛性、多样性和配套性等特点。铜矿开采冶炼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是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铜陵的铜采冶业对解决中国青铜原料来源之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陵的历史文化也非常...

铜陵五十年的历史,急用!!!
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2年2月4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以后,铜陵县隶属安庆专区。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 ...

铜陵道的典故
铜陵道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源于汉代时期的一次历史事件。典故的故事是这样的:汉武帝下诏命令将铜陵县的一位长老接到京城。当长老出发前往长安时,他的儿子跟在后面,想要把他送到长安。但是,当他们走到了铜陵道时,儿子突然病倒在路上,无法继续行走。长老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死去,于是决定留在儿子身边...

铜陵有什么历史文化?
铜陵的历史文化?可能最显著的就是铜文化了。作为中国古铜都,铜陵的铜采冶历史有三千多年。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绵延至今。其次是佛教文化,古时地藏王上九华山修行,在大通大士阁舍舟登岸休息,,更有乾隆赐的九华山头天门的匾额。商业文化,古时大通是安徽四大商埠,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

有关铜陵的历史,急
南陵郡隋南陵县589年顺安镇县宣城郡唐义安县627年顺安镇县江南道宣州吴义安县902年顺安镇县宣州南唐铜陵县951年铜官镇县升州北宋铜陵县974年铜官镇县江南东路池州南宋铜陵县1127年铜官镇县江南东路池州元铜陵县1206年铜官镇县江浙行省池州府明铜陵县1368年铜官镇县南直隶布政使司池州府南明铜陵县1645年...

铜陵为啥叫铜陵
在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的铜矿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时著名的铜矿产地之一。到了汉代,铜陵的铜矿开采进入了繁荣时期,大量的铜矿被开采出来,用于铸造货币、兵器等。因此,铜陵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成为了一个以铜矿资源为主的城市。其次,铜陵历史上的铜业发展对城市的命名产生了重要影响。...

铜陵有什么文化
另外铜陵凤凰山产的牡丹,与山东荷泽以及洛阳的牡丹并称中国三大牡丹之乡,铜陵的牡丹为药用牡丹,畅销东南亚各地。铜陵市,别名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市,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

铜陵市是怎么成立的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

安徽铜陵名字的由来
安徽铜陵名字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其境内盛产铜矿,故得名铜陵。铜陵的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基地。铜陵地区的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矿工和商人前来开采和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陵逐渐成为了铜矿业的中心地带。在中国古代,铜是非常重要的金属资源,被广泛...

融安县17542642061: 铜陵 传说 -
浦话金荞:一 愿结连理共缠绵——铜陵相思树传说 相思树位于铜陵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为两棵,分别植于小河的东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

融安县17542642061: 明年初出差到合肥合肥哪里比较好玩,又有什么特产?
浦话金荞: 合肥,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夏商时期,合肥地域居住着淮夷族,为我国东方夷族的组成部分.春秋属楚,战国属吴.秦并六国,建立郡县制,置合肥县,属...

融安县17542642061: 安徽历史给个详细的
浦话金荞:因天柱山旧称皖山而得其简称“皖”,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建省,是取历史上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命名.位于我国东南部,处于华东腹地,距东海300公里.省域东西最大距离约45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70公里,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

融安县17542642061: 南陵湖是火山口吗? -
浦话金荞: 南陵湖应该不是火山口 南陵湖是一个神奇的湖泊,南陵湖的来历,有人说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一夜之间由于泉水暴涌蓄积而成.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咸丰年间和光绪年间就已经出现过满湖水溢的现象,那...

融安县17542642061: 铜陵的环境变化资料,要700字,很急! -
浦话金荞: 您好!您参考一下吧!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我国中部腹地承东接西、南北交流的中枢,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地理位署处在北纬29度56分到31度34...

融安县17542642061: 江西和安徽的人文地理详细点谢谢 -
浦话金荞: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200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6461万人,居全国第8...

融安县17542642061: 罗家村古冶炼遗址曾经有过哪些名人的足迹?
浦话金荞: 罗家村古冶炼遗址位于铜陵市铜山西侧.汉朝时,朝廷曾 在此设铜官,遗址南面的山峦因此得名铜官山.李白、梅尧臣、 苏轼等古代诗人都曾在此观览冶铜盛况,并赋诗赞咏.遗址规 模较大,遗存的炼渣烧结呈巨石状,最厚者达0.8米,宽约5 米,为国内同类遗址中所罕见.今在此建成古代冶炼遗址陈列 馆,展览有古代矿冶生产工具、铜锭、陶器以及古矿井的支撑 技术、提升工具、古代采冶模型等.附近碑刻多达数十万,刻 有李白等的诗篇和铜官山采冶史简介等.遗址周围绿树成荫, 环境优美.

融安县17542642061: 安徽省铜陵市特产介绍(安徽省铜陵市特产列表)
浦话金荞: 1、黄公山白茶2、铜陵顺安酥糖3、月亮牌茶干4、野雀舌茶5、枞阳大萝卜6、枞阳大闸蟹7、鸭儿池莲藕8、老洲山药9、姚岗媒鸭10、大通小磨麻油11、铜陵凤丹皮12、枞阳媒鸭13、凤丹皮14、太平大蒜15、大肠面

融安县17542642061: 请问传统的炼油方法和现在的环保型炼油方法有什么区别??土法炼油危
浦话金荞: 土法炼制的柴油,因含有石蜡馏分(石蜡基原油的烷烃成分),到了冬天会在油品中呈三维网状结构析出,导致油品的凝固点上升,流动性变差而无法进入管路.使用本简...

融安县17542642061: 铜陵市2012年中考政治历史可开卷考了?急!!!
浦话金荞: 不能.我是铜陵的,我表弟明年上半年就要参加中考,政治历史都是闭卷考试的,需要背的,不过其实闭卷就是需要背,考试相对于开卷要容易的多,只要用心背书,定能考高分的,加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