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谋士贾翊的生平事迹谁能给我简要讲明一下?

作者&投稿:友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中谋士贾翊的生平事迹有什么?~

贾诩。字文和。西凉姑臧人。号称毒士。智计无双。曾任李傕郭汜谋士。董卓被杀后。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反目。贾诩逃离。投奔张济。张济死后,张济的侄子张绣继承了他的兵马。曾两次打败曹操。

潼关之战、官渡之战都有参与。

曹操询问谁可做继承人。

贾诩没有反应,曹操再问时。

贾诩淡淡的说了一句:“我只是在想袁绍。”

曹操顿然醒悟,下定决心立二儿子曹丕为王。

曹丕即位后。官至太尉。

平生最爱明哲保身,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多次投奔。

  摘抄自漫谜百炼哥哥的百度空间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南阳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任丞相,封军师是蜀汉智比管仲、乐毅的重臣,他曾受刘备“三顾”之恩,万勉一出。定“隆中策”治大业。他烧博望、烧新野、烧赤壁有着神鬼莫测的军略;他借羽箭、借军粮、借东风又有神机妙算的奇略;他激黄忠、激仲达、激周瑜亦有神谋果敢的战略;他收魏延、收马超、收姜维还有神乎其技的谋略;他纵天火、纵孟获、纵曹操更有神伟惊天的远略。终其一生,他才智过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运筹帷幄的蜀之栋梁。

  庞统
  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襄阳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有勇有谋,只身进曹营献“铁索连船”之计,是赤壁之战的逆转战局的关键人物。投靠刘备后,被封副军师,是蜀汉的重臣,为刘备攻取西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身中埋伏,于“落凤坡”陨星。
  .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他原是曹魏中郎将,后被诸葛亮说降,最终成为继承诸葛亮衣钵蜀汉第一谋士。他幼年怀才,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又善武功是深明大义的大英雄、大智者。诸葛亮陨星后,他连年与曹魏征战,完成了“九伐中原”的创举,发扬了“汉贼不两立,王座不偏安!”的忠义精神。是一代自强不息的国之栋梁。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他辅佐四代魏主,是鹰视狼顾、权谋机诈、智巧善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野心家。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对手。他处事小心,谨慎多疑,空城中计,人言“死诸葛吓退生仲达。”

  郭嘉
  郭嘉字奉孝。公之乡人。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他能未卜先知,任军师祭酒,成功的预测了孙策之死、袁家内变等事件。官渡之战时,他历数“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料事如神。他三十八岁病逝,谥号贞侯,被世人称为“天妒奇才”。曹操用他留下的遗计,平定了辽东。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时,感叹到“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荀彧
  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当世“王佐之才”。他一生中屡建奇功,学识渊博,明察时势,且能高瞻远瞩,具有战略眼光。他以“大顺”、“大略”、“大德”的国策主张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中原的基础。他忠君爱国反对曹操加九锡,从此失宠。此后,曹操赐予荀彧空食盒,荀彧意会自杀而亡。

  .荀攸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海内名士。官宦出身。曹操的大军师。在灭吕布、战袁绍、降刘表、平马腾的战争中都有不凡的计谋。尤其在赤壁之战中他是少数几个识破火攻之计的谋士之一,被誉为“神机军师”。他反对曹操封魏王,曹操愤怒,荀攸忧愤而死。

  程昱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隐士出身。机深智远,有萧何、陈平的智慧。他献“十面埋伏”之计使袁绍大败,又在华容道献计救主,也是少数几个识破赤壁火攻的谋士之一。同时他又是曹操的金钱智囊,主管税收为魏国统一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

  贾诩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乱武”之臣。三国乱世的祸首之一。是当世一等一的“奇才”、“怪才”、“鬼才”。他处事冷静,献计狠毒,被后世称为“冷酷的毒士”。他献计使李傕、郭汜祸乱国家。之后他投奔“小本儿经营”的张绣,并用计以少胜多使曹操大败,折了大将典韦。最后他投奔曹操,并为曹操献出“奉天子以令天下”的国策,为之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进退有节,七十七岁,寿终正寝,谥号肃侯。

  周瑜
  周瑜字公瑾。孙策的连襟兄弟。雅意风流、仪容俊美、年轻有为、文韬武略、才贯古今,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才能超群的英雄。他官拜大都督,赤壁一战烧光了曹军数十万水师,名垂青史。

  张昭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是三国中东吴极不寻常的人物,他资格最老,影响也很大,可以说是东吴的三代老臣。孙策临死托弟时留下了“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遗言,让张昭成为了东吴地位非凡的托孤老臣。

  .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在政治上,他以“榻上策”订立了东吴“鼎足三分而王”的基本国策,联刘抗曹为三分天下的形成打了基础。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好好先生”。

  陆逊
  陆逊字伯言。吴郡人。他面如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其实他却是深谋远虑的杰出军事天才。他正直谦逊、风流儒雅、品格高尚。夷陵之战,他主动放弃了大片战略要地,诱敌深入,火烧连营击退蜀军。之后他又防御了数次魏国的进攻。他被孙权誉为“吴之姜尚”。


  希望能追分
  这么多很不容易的

我简单摘抄了三国志的内容,扼要如下: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看出他是个特异的人才,认为贾诩有张良、陈平的奇策。被推选为孝廉,任郎官,因为身染疾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还,到达了汧,道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和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他们所拘执。贾诩告诉他们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赎我的。”当时太尉段颎,从前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方各地,所以贾诩借段氏来惊骇氐人。氐人果然不敢伤害他,和他互结盟好而把他护送回去,其余的人都被杀死。贾诩事实上并不是段家的外甥,他能权衡变局以渡过危难,均类似这些例子。
董卓进入洛阳,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迁为讨虏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屯兵在陕地,贾诩在牛辅的军队中。董卓失败,牛辅又死,大家都深感恐惧,当时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想解散军队,乘隙走小道回还故里。贾诩告诉他们说:“听说长安中正在商议想把凉州人全部诛杀,而你们抛弃属众单独行动,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捆缚起来。你们还不如率领着兵众向西行去,在所经过的地方收编兵卒,以便迫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能幸运地达成任务,就遵奉国家的命令来征讨天下,如果没有成功,再逃走也不算晚。”大家都认为这样对。于是李傕向西前进攻打长安。
这些事迹均记载在《董卓传》。后来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想因他的功业而封他侯爵,贾诩说道:“这是救命的策略,哪有什么功劳!”坚持拒绝不肯接受。又要任他为尚书仆射,贾诩又说:“尚书仆射,是官中的师长,为天下人所仰望,我贾诩名位素来并不贵重,不足以使人畏服。纵使我贾诩昧于荣显利益,对朝廷来说又怎对得起呢!”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主管选举事,任内匡正助益的地方很多,李傕等人虽然和他很亲近,但是也都惮惧他。正巧贾诩因母丧去官,后拜为光禄大夫。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争斗,李傕又请贾诩做宣义将军。李傕等人和好,天子平安的离开长安,保护大臣,贾诩有大功势。天子离开了长安后,贾诩向天子送还印信组绶。这个时候,将军段煨屯兵在华阴,和贾诩是同郡人,于是终于离开了李傕而托附在段煨处。贾素来就颇有名望,是段煨军士们所仰望的人物。段煨内心害怕贾诩夺取了他的兵权,外表却尊奉贾诩非常厚而周全的礼节,贾诩心中愈是无法安宁。
张绣在南阳,贾诩暗中勾结张绣,张绣就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准备前行的时候,有人告诉贾诩说:“段煨对待你那么优厚,你怎么忍心离去?”
贾诩回答说:“段煨性情多疑心,有忌妒我的意念,对待我的礼节虽然不薄,但这是不可依恃的,日子一久一定会被他算计的。我离去,他一定很欣喜,而且也希望我到外头去求取大的援助,他也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张绣这个人缺少主谋的人,也希望我去,那么我个人和家庭两方都获得保全了。”
贾诩前往张绣处,张绣行子孙礼来对待贾诩,段煨果然非常的照顾他的家室。贾诩游说了张绣与刘表联合。等到太祖出兵征伐,一旦带兵退回,张绣亲自追讨。贾诩即告诉张绣说:“不可以去追击他,追击他一定会失败。”
张绣不肯接纳贾诩的意见,派兵前往和太祖会战,终于大败而退还。贾诩告诉张绣说:“现在赶紧再极力追讨,继续打下去一定可以获胜。”
张绣谢绝贾诩的意见而说:“就因为没有采用你的话,以至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何还要继续追击呢?”
贾诩回答他说:“出兵作战的形势是随时变化的,赶紧前往追击一定会获利。”张绣采信他的话,于是整收溃散的兵卒前往追击,和太祖再度作战,果然获胜而回来。
张绣回来后,即问贾诩说:“我张绣用精锐的士兵追讨引退的军队,而你却说一定会失败;等到我败退后,改用战败的兵卒进攻骄胜的兵士,而你却说一定会胜利。结果也都如你所料,为何两次相反的结果都一一灵验了?”
贾诩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绝非曹公的对手。他们的军队虽然刚刚引退,但曹公一定会亲自殿后,阻挡追兵;追讨的军队虽然精良,将军既然不如曹公,他们的士卒也很锋锐,所以知道你一定要惨遭失败。曹公进兵攻打将军从来没有失策过,还没有倾全力来应战就引兵退回,一定是国家有变故;而且又已经攻破了将军的追击,一定会以轻军急速回去,纵使留下了一些将领殿后,这些将领虽然勇猛,也不是将军你的对手,所以虽然引用败退了的兵卒也一定能获胜。”
张绣听后才信服。后来,太祖在官渡抵抗袁绍的军队,袁绍派人去招请张绣,并且写了封信给贾诩请求救援。张绣想答应,贾诩就公然的在张绣面前告诉袁绍的使者说:“回去谢绝袁本初,兄弟之间不能互相容纳,而想要能容纳天下国士,可能吗?”
张绣听后大为惊慌,恐惧地说:“何至于到这种地步!”随即私下对贾诩说:“既然如此,那么当何去何从?”
贾诩就告诉他说:“倒不如追随曹公去。”张绣又问道:“袁绍兵强曹公势弱,而且又和曹公互结怨仇,如何去追随他呢?”
贾诩告诉他说:“正因为如此更应该追随曹公。曹公尊奉天子以统令天下,这是第一个应该追随的原因。袁绍兵力强大,我们以少数的部众前去追随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属众弱而少,他能得到我们,一定感到非常的欣喜,这是第二个应该追随的原因。凡是有称王称霸于天下的雄心大志的人,一定会抛弃所的有私人恩怨,以大公无私的崇高的德行行于四海之内,这是第三个应该追随的原因。希望将军你千万不要再迟疑了!”
张绣果然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率领徒众归服了太祖。太祖见到他们,大喜,亲自握着贾诩的手说:“使我的威信显布于天下的人,就是你。”上表推荐贾诩为执金吾,又封他为都亭侯,升迁为冀州的州牧。冀州还未平定,留贾诩做司空参军。
后来,袁绍在官渡围攻太祖,太祖的粮食快要吃完,于是请问贾诩该怎么来想个法子,贾诩告诉他说:“曹公你的明智胜过袁绍,勇气胜过袁绍,用人也胜过袁绍,决策机变更胜过袁绍,拥有这四个胜券,如果在半年内无法平定他们,只是为顾念更万全之计的关系。一定要掌握溃决他们的时机,那么顷刻之间就可一举而平定。”
太祖回答说:“好的。”于是合并军队出兵进击,把袁绍三十多里的营阵全部击破。袁绍军队大败,黄河以北一带地方因而平定。太祖领冀州州牧,也升迁贾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太祖攻破了荆州,想顺着长江东下。
贾诩进谏说:“曹公从前攻破袁氏,如今又收复汉南一带地方,威望名誉远播各地,目前军队的声势浩大,如果凭借昔日楚地的富饶,来宴享所有的官吏士卒,抚慰安顿所有的人民,使他们人人都能安居乐业,那么就可以不必劳师动众而江东一带地区都会叩首臣服了。”
太祖不肯接受贾诩的谏言,出兵袭攻,终致失利。太祖后来在渭南和韩遂、马超作战,马超等人想要求太祖割让土地以讲和,并且求保举其子一人为郎官。贾诩认为可以假装答应。太祖又问贾诩该采什么策略,贾诩告诉他说:“离间他们就行了(韩遂、马超被曹操用离间计而失败)。”太祖告诉他:“知道了。”完全承用贾诩的计谋。这些事迹全部记载在《武纪》。最后终于攻破了韩遂、马超,这是以贾诩谋略为本的效果。
正当这个时候,文帝做五官将,临菑侯曹植才华名气正是显著的时刻,各人均拥有自己的党属,而魏国太子未定,太祖起初属意于植,于是有夺取宗位的议论。文帝派人去请问巩固自己的方法,贾诩就告诉他说:“希望将军你崇大德威器度,亲自努力于士人的功业,早晚勤奋不息,不违背做人子的道理,只有如此而已。”文帝听从了他的话言,努力砥砺德业。太祖也曾经摒退了左右随侍身旁的人而请教贾诩,贾诩默口不作声也不回答他的问话。
太祖说:“和你谈话,你却不回答,是什么原因呀?”贾诩才说道:“我刚才正好在思考问题,所以没有即刻回答你的话。”太祖就问他:“思考什么呢?”贾诩回答说:“思到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呀!”太祖放声大笑,因而太子位才定下来。贾诩自己认为不是太祖的老臣下,而又擅长深谋远虑,担心日久被人猜疑,因此闭门自守,退隐而不私自结交官门,儿女的婚娶,也不攀附高门第,而天下评论谁是最善用智谋的人,都公认是贾诩。
文帝即位,任贾诩为太尉,进封为魏寿乡侯的爵位,增加三百户的封邑,合并以前的共有八百户封邑。又分出二百户的封邑,封小儿子贾访为列侯。又任他的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文帝曾问贾诩说:“我想出兵攻伐不服从命令者以一统天下,吴、蜀二国以哪个为先呢?”贾诩回答道:“出兵攻取首重军权,而建国的根本在于崇尚德业教化。陛下上应天命,接受禅让,应亲自抚临天下,如果以文德来安和吴、蜀,而等待他们的变局,那么就不难平定他们了。吴、蜀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国家,却依傍着山险阻隔着江水,有天险的形势。刘备又有大才略,诸葛亮善于治国大道,孙权能明识虚实,陆议能观察军队的形势,依据天险固守要塞,在江湖上泛舟防守,都是不能仓猝间能有所图谋的。凡是用兵的道理,先要能料定可以获胜然后才出兵作战,先要估量敌情才论用哪个将军,那么就不会有遗误的策略。我私下预料你属下群臣,就是没有刘备、孙权相对立,虽然陛下以天威君临他们,也不见得是万无一失的形势。从前虞舜舞动干戚而有苗来归服,我认为当今要务是应该先以文治国然后再以武力定天下。”文帝不肯接纳他的建议。后来就发动江陵战役,士卒大多死亡。贾诩年七十七岁逝世,谥号肃侯。他的儿子贾穆嗣位,历位郡守。贾穆死,他的儿子贾模嗣位。
陈寿评论说:荀彧清秀通达而有雅识,有辅佐王室的风范,然而以他的机变明鉴和先见远识,却不能充分地实行他的心志。

贾诩生平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活命,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永汉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贾诩
剑履上殿。贾诩在此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便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但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

  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此计为众人采纳。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可以看出,贾诩的一句话虽然是为自己考虑,然而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东汉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后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于是拜贾诩为尚书。虽然如此,李傕等对等贾诩总是“亲而惮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时贾诩之母去世,贾诩辞掉官职,被拜为光禄大夫。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袭占长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权后,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多次打斗起来。贾诩每次都以大体责之,所以三人虽心中不和,但表面上还过得去。于是三分长安城,各
贾诩
守其界。同年春,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开始交兵。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以助自己。后二人罢兵,贾诩便上还印绶。

  当时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便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望。段煨怕贾诩夺其兵权,所以表面上对贾诩礼遇甚厚。贾诩看出后,心中不能自安。

  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对贾诩说:“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至张绣处,张绣大喜,果然率子孙前来迎接。而段煨知贾诩去,也果然善待其家属。

  建安二年(197年),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多次率军攻打张绣。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此时,曹操闻悉谋士田丰劝冀州牧袁绍趁虚袭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欲迎献帝号令天下,立即从穰城解围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五月,刘表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三国志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贾诩
·魏书·贾诩传》)。张绣大为佩服。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前,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先于绣坐上对来使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张绣惊惧地说:“何至于此!”并暗中对贾诩说:“若此,当何归?”贾诩说:“不如从曹公。”张绣说:“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贾诩说:“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张绣从其言,于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

  张绣的归顺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避免了两面作战,所以曹操闻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遂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时冀州尚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后曹军军粮方尽,曹操便问计于贾诩,贾诩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操称善。十月,袁绍又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至距袁军大营40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此时,许攸闻其家属犯法下狱,愤然投奔曹操
动画片《三国演义》中的贾诩
,献计偷袭乌巢。众人皆疑,只有贾诩与荀攸力劝曹操,曹操欣然采纳其计,率军出击,大败袁军。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迁贾诩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破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骁将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参见渭南之战)。马超受挫后,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又问计于贾诩,贾诩说:“离之而已”(《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操用其计,利用过去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使之落到马超手里,引起马超的疑忌,促使他们内部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当时曹操未立太子,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丕从其言,深自砥砺。后曹操为太子事屏退左右问贾诩,贾诩闭口不答。曹操说:“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说:“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说:“何思?”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操大笑,于是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立
贾诩
曹丕为太子。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贾访为列侯。以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黄初四年(223年)三月,曹丕首征东吴,以失败而告终。当初,曹丕便问计于贾诩:“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贾诩说:“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曹丕不纳,果然无功而反。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77岁,谥肃侯,长子贾穆嗣。

  贾诩,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的功劳。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候。注:《谥法考》曰: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贾诩字“文和”,因其性格与作为,周泽雄评价其为“乱武”〕。
  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1.htm

贾诩。字文和。西凉姑臧人。号称毒士。智计无双。曾任李傕郭汜谋士。董卓被杀后。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反目。贾诩逃离。投奔张济。张济死后,张济的侄子张绣继承了他的兵马。曾两次打败曹操。

潼关之战、官渡之战都有参与。

曹操询问谁可做继承人。

贾诩没有反应,曹操再问时。

贾诩淡淡的说了一句:“我只是在想袁绍。”

曹操顿然醒悟,下定决心立二儿子曹丕为王。

曹丕即位后。官至太尉。

平生最爱明哲保身,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多次投奔。

百度


寿乡侯贾诩的简介 贾诩最后结局如何历史名人
贾诩 人物生平简介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 董卓 部将, 董卓 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 曹操 ,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

跪求贾诩的生平事迹,最好从小时候讲起
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

贾祤 生平
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后来因病辞去官职。董卓死后,贾诩献计给李傕、郭汜,让他们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贾诩辗转成为了张绣的谋士。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击溃了曹操的后卫部队。次年,在贾诩的建...

三国贾诩真实事迹,他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谋士吗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

三国中谋士贾翊的生平事迹谁能给我简要讲明一下?
贾诩生平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活命,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三国志·魏书·贾...

贾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

三国里贾诩是什么人物?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董卓原为武威郡守张奂军司马,而贾诩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

《三国》中谋士贾翊的生平事迹有什么?
张济死后,张济的侄子张绣继承了他的兵马。曾两次打败曹操。潼关之战、官渡之战都有参与。曹操询问谁可做继承人。贾诩没有反应,曹操再问时。贾诩淡淡的说了一句:“我只是在想袁绍。”曹操顿然醒悟,下定决心立二儿子曹丕为王。曹丕即位后。官至太尉。平生最爱明哲保身,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多次投奔。

三国中唯一得到善终的谋士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被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曾先后担任李傕、张绣、曹操的谋士。官至魏国太尉,谥曰肃侯。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

蒲江县13411771183: 三国中谋士贾翊的生平事迹谁能给我简要讲明一下? -
敞剑恬倩: 贾诩的计谋狠毒啊 当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就有他的功劳 就是他干的 宛城之战由于他的毒计把曹操的大将典韦和曹昂给杀了 贾诩平日里地地道道不结官员不惹事 背后里毒计一出其人必死!

蒲江县13411771183: 贾诩是一个怎么样的谋士? -
敞剑恬倩: 贾诩其实是很有能力的,理由如下: 第一,贾诩的出谋之道,乃是先自身,其次主公,再时政,最后才是国家社稷,凭此顺序来制定出谋献策的缓急轻重. 在第一次张绣投奔曹操时,张绣苦于在袁绍和曹操间作出选择.贾诩劝张绣投靠曹操,并对...

蒲江县13411771183: 贾诩的外号是什么? -
敞剑恬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在三国中是个相当有智囊的人.

蒲江县13411771183: 三国里贾诩是谁的谋士 -
敞剑恬倩: 先是董卓的谋士,董卓死后成为了李傕郭汜的手下军师,接着李傕郭汜死后,跟了段煨,但因为看出段煨待人不真,跟从了张绣,然后曹操破张绣,张绣降,但因曹操霸占张绣的嫂子,张绣反,杀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明,还有爱将典韦.曹操大怒,势要杀张绣,贾诩建议张绣再降,曹操一定不杀.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果然曹操不仅没杀张绣还封为上将,贾诩以后也就成了曹操的谋士了.曹丕称帝,官至太尉.

蒲江县13411771183: 贾诩一生事迹,要最有影响力的 -
敞剑恬倩: 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谋士注定是在幕后出谋画策,为人通晓人性,事迹太多,董卓时期一直到曹丕称帝,影响深远,位至三公太尉!

蒲江县13411771183: 三国里的顶级谋士贾诩厉害吗? -
敞剑恬倩: 厉害,典韦就是他设计死的.当然没典韦曹操就死了.属于郭嘉,诸葛亮,司马懿那个档次的

蒲江县13411771183: 《三国》中著名的谋士有哪些? -
敞剑恬倩: 第一名:郭嘉(汉时分天下为十三州,其中九州为魏国领土.即:司隶、豫州、衮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凉州、以及荆州八郡,其中平定司隶、豫、衮、徐、冀、青、幽、并八州以及乌丸、公孙氏新设之平州,共十个州级单位皆...

蒲江县13411771183: 贾诩,为何称之为“毒士”他毒在何处?
敞剑恬倩: 比如说,他利用曹操和张绣的夫人偷情的时候袭击.所以给人的感觉很下作,下贱,所谓毒.其实贾诩是一个很厉害的谋士,他擅长的是人心,抓住每个人心里的弱点.而且不出则以,一出就毒死人不赔命的那种,你自己看三国演义哪里,每次贾诩献计,一般都被毒的人都九死一生的那种,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像贾诩这样的谋士,偶尔出几条很惊艳的计谋,却很容易让人忽视他.这就是他擅长人心的成果.三国里就属他生活过的最滋润了.

蒲江县13411771183: 贾诩是三国里谋士最厉害的吗? -
敞剑恬倩: 没错,是这样的.实话说,三国中聪明人的下场不一定都很好,要么早死(郭嘉,周瑜,吕蒙,鲁肃,都不到50就死了),要么被主公逼死(荀攸,荀彧,陆逊),要么打仗多次无功,忧郁而死(诸葛亮)只有贾诩,先帮李傕大脑长安,再帮张...

蒲江县13411771183: 古代谋士都有那些还有他们的事迹?希望越多越好,如:毒士贾诩. -
敞剑恬倩: 先是戏志才,智谋近百.戏志才属于为主公雄谋大略的类型的.可惜戏志才英年早逝,曹操问何人能替代戏志才?荀彧想了想便推荐了郭嘉,智谋近百.其实由此看来,应该说戏志才可能比郭嘉还牛逼.因为戏志才属于全面的,而郭嘉属于专长谋划战局鬼谋的.然后就是程昱,智谋九十多一些,程昱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死守兖州和十面埋伏了.智谋还不错.还有刘晔也很牛,发明了霹雳车,打得袁绍苦哈哈的,智谋八十多.还有俩,吕虔和毛玠,在三国志系列游戏里被当成庸才处理,三国演义也没有什么特别描述.不过我在历史书上看到毛玠对曹操说的一段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想来智谋也不会只有六十几,应该七十到八十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