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勃罗真的来过中国吗?我听过有人说<<马可.勃罗游记>>中有许多不对

作者&投稿:澄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可菠萝游记》是记录了我国哪个朝代的风土人情?~

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史籍中,虽然也有偶尔提到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在阿拉伯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所留下的许多记载中,倒是有不少谈到中国的内容,这些记载先后传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和东方仍是非常陌生的。
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的展开、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国家的产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市民群众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世俗编年史、城市编年史、世俗人物的传记和游记等随之出现。其中有些著作就是写东方国家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译《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年)出身于意大利威尼斯城邦的商人家庭,其父居古拉·波罗和其叔玛窦·波罗都是威尼斯的富商,在带马可·波罗来中国之前,他们都来过中国。
1271年,马可·波罗随父、叔启程来中国,并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上都和林。从1275年到1292年的17年间,他们父子、叔侄3人一直以客卿身份在元朝供职,深得忽必烈等人的宠信。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除了在京城大都应差以外,还经常奉命巡视各省或出使国外。据说他还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在东南各地住了3年。
1292年,马可·波罗及其父、叔奉命由海道护送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宗王波斯汗(即伊儿汗,旭烈兀的继承者),得以辗转西归,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他们由于从中国带回去的大量金银财宝和奇珍异物,而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因参加本邦对其商业劲敌热内亚的战争,在海战中兵败被俘、被关在热内亚的监狱里。作为一名见闻广博的旅行家,当时马可·波罗在意大利已经颇有名望了。因此他在狱中也受到了优待,经常有人请他讲述一些他在东方的见闻和经历。可能是厌于一一答复,他就把自己在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所见所闻口授给同狱的一个名叫卢斯第谦诺(Rusticiano)的文章高手,由其用当时欧洲比较通行的法语笔录下来,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传世之作《东方见闻录》。
《东方见闻录》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全书共分4部分:
第1部分:描述马可·波罗东来途中经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亚美尼亚、两河流域、波斯、中亚细亚、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等地的风土人情。
第2部分:记述了元朝初年的政事以及忽必烈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描述了大汗朝廷的威仪和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繁荣。
第3部分:介绍了中国邻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朝鲜、缅甸、越南、老挝、暹罗、爪哇、苏门答腊、印度和斯里兰卡,此外还提到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等。
第4部分:讲述了成吉思汗去世后、各蒙古汗国之间的战争及俄罗斯的情况。
《东方见闻录》广泛地介绍了东方各国、尤其是中国的情况,给欧洲知识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譬如:它描绘了当时中国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的繁荣、记载了中国完善的驿站制度和常平仓制度、还提到了中国已经使用的纸币(交子)和用于燃烧的"黑石头"等等。所有这些,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都是无比新奇的,从而大大地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因此它一问世就不胫而走,几个月内就传遍了整个意大利,并很快地被译成了各种文字。由于最初是通过手抄本流传的,在翻译和传抄过程中难免有所损益、以致于出现了50多种不同的版本,所以诠释《东方见闻录》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
《东方见闻录》是中西交通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要籍,其影响是巨大的:14、15世纪的欧洲地理学家在绘制最早的世界地图时,主要的依据就是《东方见闻录》所提供的地理知识;欧洲的商人们通过它了解到中国和东方的富庶,而探险家们则由它更加激起了到东方去的欲望,其中哥伦布最具典型性。哥伦布早年就仔细阅读过《东方见闻录》、并在书页上做了很多批注。1492年的那次航行,哥伦布原先就是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计划到中国和印度来的,不料却无意中到了美洲,但是哥伦布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坚持认为他到过的大陆就是印度、他登陆的岛屿(古巴)就是日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哥伦布是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发现美洲的。
然而,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却很少涉及中国的典章制度和文物,甚至没有提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也没有提到当时在中国已经广泛使用的印刷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不管怎么说,马可·波罗是第1个广泛游历东方世界、并留下有关重要文献的欧洲人。从发现一个新奇的世界、并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产生的影响来看,马可·波罗1271年的东方之行,不啻为一次走出中世纪、发现新世界的行为。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25179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设计工作始于2007年12月,在经过了概念策划和方案优化后,于2009年1月进入展示方案深化设计阶段。今年9月底,展馆的布展工程将全面展开。预计2010年3月展馆将完成布展调试,4月投入试运营。

  2009年8月20日,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主创人员集体亮相,解密展馆展示设计的亮点。展馆的展示设计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堪称是跨界艺术的体现,包括——

  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

  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

  展示影像艺术总监:著名导演陆川。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以东方为视角,以寻觅为主线。展馆共分三层,展示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


  49米——奇观体验与“国宝”亮相


  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导演陆川透露,不同于普通的影厅,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但不同空间放映的累积内容时长则达24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

  陆川告诉记者,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

  影片将给我们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陆川认为,对一些历史的诠释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柔性的关注和表现手段,使其更艺术化。

  他表示:“影片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最高水平,有许多经过好莱坞大片历练的年轻人加盟。”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面对 “国宝级”文物的再创作展现,潘公凯表示:“我们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紧接着,观众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在人们的寻寻觅觅中。


  中国馆内部效果图


  41米——10分钟“骑乘”感受智慧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姚开阳表示,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潘公凯说道,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希腊、埃及等国家,以石头建筑为主。因此,这种中国式的建筑之旅将很有看头。


  中国馆内部效果图


  33米——互动展项 畅想未来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那么这一层,则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这里,观众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潘公凯表示,下层将会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答案”。

  中国元素不等于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的下层,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给参观者提供畅想未来城市的机会,寻找中国的城市未来在哪里。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

  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个全球性的话题。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即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早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在中国,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与重要交通渠道。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来源:《上海世博》

【马可·波罗引发的争论】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游记》是否伪作?
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对东方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游记》中讲的许多事物逐渐被证实,不再被目为荒诞不经的神话了。但还有人对《游记》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直到19世纪初,学术界开始有人站在学者的角度批判此书,并质疑马可·波罗。德国学者徐而曼是最早提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的论证,认为所谓他在元朝17年的历史完全是荒诞的捏造,为游记而编排拙劣的教会传奇故事,是为了传教士和商人的利益,借以激发感化蒙古人的热情以便到中国通商而创作的。并且说,波罗一家最远不过到达大布哈里亚 (Bucharia) 境内,关于蒙古帝国的情况是从曾到过该地的商人们口中听来的;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及埃塞俄比亚的叙述则抄自阿拉伯著作。1965年,德国汉史学家福赫伯则列举了许多疑点,如扬州做官、襄阳献炮等疑点加以印证。1979年,美国学者J.W.Haeger(海格尔)翻检《马可·波罗游记》全文,撰成《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内证中看到问题》一文提出质疑。1982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英国学者C.Clunas(克雷格·克鲁纳斯)《探险家的足迹》的一文,提出四条疑问对波罗到过中国一说提出质疑。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学者也有不少人质疑马可·波罗。不过都是写些短文或在其他论文中附带提及。1995年,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把所有的疑问写成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而成为“ 怀疑论者”的代表。
国内“肯定论者”以杨志玖先生为代表。他从40年代起就不断地同国内外的“怀疑论者”进行论战。国外许多学者也认为或承认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其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傅海波、英国的亨利·玉尔和法国的伯希和。在19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一一列举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存在的缺陷和失误。他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缺陷,如根本没有记载任何关于长城、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印刷书籍、中国汉字及其它奇技巧术和怪异风俗等等,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如中国的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死事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失误、攻陷襄阳城等等。 但是他没有怀疑过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一事实。德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傅海波曾经说过,“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它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他用了一些波斯词汇)
以前,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法国的东方学家伯希和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为《马可·波罗游记》作了大量的注释,但对马可·波罗书中的疏失也是表示谅解的,基本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C2%ED%BF%C9.%B2%AA%C2%DE%D5%E6%B5%C4%C0%B4%B9%FD%D6%D0%B9%FA%C2%F0&sr=&z=&cl=3&f=8&wd=%C2%ED%BF%C9%B2%A8%C2%DE%D5%E6%B5%C4%C0%B4%B9%FD%D6%D0%B9%FA%C2%F0&ct=0

来过,就是因为他把中国描写成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地方,才激发了西欧人对东方的占有心。而且这也是激发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一个原因。

大多现代历史学家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了中国,但是有些学者认为他并没有去过那么多地方,只是记下他听说的故事。这些学者指出马可·波罗的记录不完全,很常见的东西,如:筷子、茶、裹脚布、长城等都没有提过。而且,元朝的历史记录从没有提到他是忽必烈的特使,甚至他的名字也不曾出现在中国历史中。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他描述了远东生活其它的细节,如纸币、大运河、蒙古军、虎,皇家邮政系统的结构。他并且提到中国对日本古称,是日本在西方文学里第一次出现。马可·波罗书中描写的大都附近的一座桥也较像卢沟桥。

有的就是再元代.

有啊


马可.勃罗真的来过中国吗?我听过有人说<<马可.勃罗游记>>中有许多不...
国外许多学者也认为或承认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其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傅海波、英国的亨利·玉尔和法国的伯希和。在19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一一列举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存在的缺陷和失误。他认为《马可·波罗...

海贼王700分析
第一,为人所救。海贼【排除】波尼的手下自然是不可能,他们既没有胆量也没有实力【而且波尼现在只身一人】。刚刚结束的顶上战争,海贼们都在极大的动乱之中,香克斯和白胡子的残党都不可能,他们一行动绝对会成为焦点新闻,而且也没有人人物关系的前提交代;海军【可能较小】青稚,青稚在离开军营的时候...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史上最完美的女人!古代帝后中的八大绝世才女...
可惜汉成帝并没有依靠班婕妤这个好妻子来成就皇帝的霸业,这是他不道德无耻的本性和没有缘分造成的。赵氏姐妹赵、赵合德入宫后,随汉成帝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班婕妤和徐皇后被冷落,结局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徐吃醋,在冷清的客厅立坛,诅咒赵家姐妹。事情发生后,汉成帝大怒,将徐皇后弃于昭太宫。当赵氏姐妹试图陷...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史上最完美的女人!古代帝后中的八大绝世才女...
可惜汉成帝并没有依靠班婕妤这个好妻子来成就皇帝的霸业,这是他不道德无耻的本性和没有缘分造成的。赵氏姐妹赵、赵合德入宫后,随汉成帝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班婕妤和徐皇后被冷落,结局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徐吃醋,在冷清的客厅立坛,诅咒赵家姐妹。事情发生后,汉成帝大怒,将徐皇后弃于昭太宫。当赵氏姐妹试图陷...

和硕县13052824061: 请问:马可 波罗真的有来过中国吗?我曾经在电视上观看过一个节目,大致内容是有人怀疑马可 波罗并没有来过中国.但是他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呢?请给... -
唐英哌库:[答案] 应该来过,《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是他在狱中根据回忆有另外一人整理然后面世,估计时隔多年,有些细节记不清了也是可能的.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他真的是一个骗子么? -
唐英哌库: 马可`波罗是来过中国,但请注意:《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而是他回意大利后因为某些原因被政府逮捕,在牢狱里和里面的人们说起他来咱们中国的所见所闻,恰好该牢狱里有位文笔很好的作家,就记录下了那些事情,然后经过加工,最后就有了这本书!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 -
唐英哌库: 根本没来过《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疑点和破绽:1.马可.波罗回国时没有携带任何中国特有的东西,而他带回的一些宝石倒是波斯的特产;2..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如长城、...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游记》是真实的吗?求个真实解答.... -
唐英哌库: 首先,这本书不是马可波罗本人写的,第二,这本书是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在狱中的一个狱友合作写的,可以试着想一下,假如让你口述很久很久你自己经历的事,你会记得很清楚么?答案肯定不会,而他说的这些其实是在嘲笑当时监狱的看守都没他有见识,所以他会故意的夸大渲染.再来,说他经商,其实他有三个身份,但绝对不是商人,你看完整本书就知道三种身份都是什么.所以我个人觉得他来过中国是真的.当然当时像马可波罗这种人有很多,把中国的东西带到欧洲很多,比如面条,比如瓷器.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真的是中国吗 -
唐英哌库: 有欧洲学者说,你或许会怀疑马可波罗到底都去过哪些地方,可是一旦踏上他曾走过的道路,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深信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因为他的描述太准确了.如果有人质疑,也是因代笔的鲁斯提听马可波罗口述,从而进行了夸张和想象,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 -
唐英哌库: 来过中国,也去过很多地方.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
唐英哌库: 来过,因为在元朝时有4等人分: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可见当时蒙古汗国的疆域之大,做作为汗国的宗主国的元朝,自然会有很多外国人慕名前来,而且在教科书上还有记载,马可波罗在在元朝还曾经担任过官职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他的《马可波罗行记》是虚构的吗? -
唐英哌库: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

和硕县13052824061: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来中国的意大利人吗? -
唐英哌库: 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有了3年半的时间从意大利的威尼斯来到中国,那时候中国处在元代,他到达的地点是元代的上都.由此推断,他应该是第一位来中国的意大利人.

和硕县13052824061: 谁知道马可波罗有没有来过中国
唐英哌库: xccc这是一个疑案 否定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主要也是根据这本游记.如果以记错了或应该记的没记为据.这该记的标准是什么?而且在古代,由于观察的局限,书写印刷等困难,和当时缺少科学知识,留到今天的游记有几部是记述详尽和完全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