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象忘言的原文

作者&投稿:赤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

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伪,而画可忘也。

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徵。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

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纵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译文:

(1)立象所以表出其意。作其言者,显明其象。若乾能变化,龙是变物,欲明乾象,假龙以明乾。欲明龙者,假言以象龙。龙则象之意也。 

(2)象以表意,言以尽象。

(3)“若言”能生龙,“寻言”可以观龙。

(4)乾能明意,寻乾以观其意。

(5)意之尽也,象以尽之;象之著也,言以著之。

(6)既得龙象,其言可忘;既得乾意,其龙可舍。

(7)蹄以喻言,兔以喻象,存蹄得兔,“得兔”“忘蹄”。 

(8)求鱼在筌,“得鱼”弃筌。

(9)蹄以喻言,筌以比象。

(10)未得象者“存言”,言则非象;未得意者“存象”,象则非意。

(11)所存者在意也。

(12)所存者在象也。

(13)“忘象”“得意”,“忘言”“得象”。 

(14)弃执而后得之。

(15)“尽意”可遗象,“尽情”可遗画。若尽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得同志之心,拔茅之画尽可弃也。

(16)征,验也。触逢事类则为象,鱼、龙、牛、马、鹿、狐、鼠之类。大人、君子,义同为验也。

(17)《大壮》九三有乾,亦云“羝羊”。《坤》卦无乾,《彖》亦云“牝马”。

(18)《遁》无坤,六二亦称牛。《明夷》无乾,六二亦称马。 

(19)唯执乾为马,其象未弘也。

(20)广推金、木、水、火、土为象也。

(21)一失圣人之原旨,广为臂喻,失之甚也。

(22)失鱼兔,则空守筌蹄;遗健顺,则空说龙马。

扩展资料:

该古诗词的作者是王弼。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

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出自哪里
1、原文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2、翻译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如同水一样纯净,不掺其他杂物。通过表象去判断会误以为那就是真正的感情,但是与事实却相差很多。问我该如何安身立命,前路广阔的让我无言以对。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

孟浩然的诗风
孟浩然的诗风:山水田园派。

首先提出言,意,象关系问题的中国古代文献是什么
综观学界对王弼“言意之辨”的分析,多认为在“言-象-意”这一张力结构中,“意”相对于“言”和“象”处于主宰地位,“言”和“象”都只是作为表达“意”的工具而存在,并且在把握“意”以后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这一论断基本上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论者往往将“言”和“象”放在同一...

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晚泊浔阳望庐山》
读者“弃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本阇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

忘言什么意思
6、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9、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10、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睡去已忘言语已忘我。11、蹄...

中国哲学史中的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属于正始玄风贵无学派的主张,其根源在于“言不尽意”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王弼,我简单说下 首先,王弼认为“言”、“象”、“意”为依次递进的关系,即“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以象著”、“象以言著”。他认为,一般的名言是不能完整的把握大道的,即“可道之道可名...

杜甫诗词特点?
一、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

得意忘象是什么意思
现代的人很难把握上述说法。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有类似之论。古人的心境空灵,才能有此深邃之论。仔细分析起来,这里有三重境界:得言、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西方的艺术,到现在大多还停留在第一层“得言”的境界。那些所谓概念流、抽象流,就是如此。所以才有毕加索的名言:“西方没有艺术,真正的...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出自民国时期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遗偈》。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没有杂质。如果只是看表面的现象,好像看到了真实的情况,实际上差得很远。问我要去哪里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出自:东晋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诗: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释义: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呼兰区15240534161: 《周易略例·明象》原文及译文 -
于戴曲坦:[答案]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

呼兰区15240534161: 这段话的意思???拜托 -
于戴曲坦: 【原文】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注】1、象,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之一.就卦而言,是指卦象;推而广之,是...

呼兰区15240534161: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
于戴曲坦: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般纯净没有任何功利之心;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好像看到了真实情况,实际上会差得很远;问余何适,廓尔亡言--问我将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花枝春...

呼兰区15240534161: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什么意思 -
于戴曲坦: 弘一大师病危前手书之偈语,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应该解释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般纯净,不带杂质.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是说如果...

呼兰区15240534161: 陶渊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出600字〉 -
于戴曲坦: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他的诗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沈德潜说诗“贵有理趣”①,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

呼兰区15240534161: 咫尺千里的意思 -
于戴曲坦: 咫尺千里 [zhǐ chǐ qiān lǐ] [释义]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出处] 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呼兰区15240534161: “得意忘象 得象忘言 ”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于戴曲坦: 王弼认为,象数派易学的根本错误在于“存象忘意”,把形式置于首位,而丢掉了其中的义理.王弼认为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上的错误,易学之所以陷入荒诞烦琐,“伪说滋漫”,都是由此而产生的.正确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忘象以求其意”,也就是说在“得意”(意:认识目标)以后,应该“忘象”(象:表达形式)以摆脱感性的束缚,使思维来一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立足于这样的认识,王弼进一步具体地论述了“得意忘言”的哲学方法.言:认识的工具.

呼兰区15240534161: 关于王弼:王弼的名言和小故事有什么? -
于戴曲坦: 名言: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故事:十四五岁时,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 王弼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从祖父,就是“建安七...

呼兰区15240534161: 陶渊明《饮酒》 -
于戴曲坦: 古诗全文饮酒①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

呼兰区15240534161: 三国时的经学家王弻关于言意象有何表述? -
于戴曲坦: 三国时期的经学家王弼对于言意象有以下表述:1.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2.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3.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认为,言和象是并存的,而言和象又不能分离,它们共同表达了宇宙的本体及其变化.通过寻找言和象,可以理解宇宙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王弼也指出,意是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得意之后应该忘记象,不要执着于具象的东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