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打开夏商周三代无人敢动的木盒,为周幽王烽火戏诸埋下祸根

作者&投稿:蠹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幽王昏庸,好色误国,烽火千里只为红颜开怀一笑,可是褒姒一笑,苦了诸侯,以上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对烽火戏诸侯的描述可谓十分传神,尤其“无端”、“可怜”等字眼的使用,使周幽王儿戏江山的昏庸,众诸侯千里奔波的劳苦形成强烈对比。自古红颜多祸水,褒姒一笑引炸了周朝灭亡的导火索。那么褒姒为何会出现在周幽王身边,是巧合还是阴谋?

众所周知褒姒是褒国的绝色美女,因姿色出众冠绝后宫,不仅如此,她更是王者版的戚夫人!褒姒靠吹枕边风扳倒下申皇后和太子宜臼,说服周幽王立自己为后立儿子伯服为太子,和戚夫人如出一辙的历程,却是截然不同的结局!这看似是一段再寻常不过的宫斗加夺嫡,其实隐藏了一个千年阴谋,褒姒身上藏着褒国国君的仇恨,她本就为仇恨而生。据太史公《史记》记载:

昔夏后氏之衰,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先君也”卜其龙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莫,发而观之。

相传在夏朝国运衰微的时候,有两条龙盘旋在皇宫的上空并且自称是余国和褒国的先王,大禹建立夏朝的时候灭掉了这两个国家,因而这两位国君的死后幻化为龙。当时的夏天子命人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要将龙的口水收藏起来。于是夏天子陈列祭品将策文告诉神龙,神龙留下它们的口水后飞向天空,天子用盒子藏好神龙唾液。夏朝灭亡以后,这个盒子传到了商朝,商朝灭亡,又传到周朝,经历了三个朝代,上千年岁月,始终没有一个人敢将这个盒子打开。等到周厉王,也就是周幽王爷爷时期,厉王打开了这个装有神龙唾液的盒子。

然而神龙的唾液流到地上便再也收不回,周厉王就让妇人们光着身体大声喊叫,结果漦(神龙的唾液)化为玄鼋,入王后宫。有一个小女孩正好遇到了这只神龙唾液变化的黑色大鼋,几年后这个小女孩成年,却以处子之身生下了一名女婴,出于害怕便丢掉了妖童。这时已经是周幽王父亲周宣王时代,一时间全国上下的女童都在唱这样一首歌谣:山桑做的弓箭箕木做的箭袋,它们将会令周朝灭亡。

周宣王听后惊恐万分,正好听闻有一对夫妇出售这种弓箭和箭袋子,于是派人去把这对夫妇杀掉。夫妻二人得到消息后匆忙离乡逃命,途中恰巧遇到了那个刚出生就被母亲扔掉的妖童,出于同情便带着这个妖童一起逃命到了褒国。结局很戏剧化,过了几年褒国有人犯了法,又把当年的妖童当作童妾进献给宣王赎罪,而宣王对这一切并不知情。

幽王三年,周幽王在后宫偶遇昔年妖童,这时妖童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国色天香,她就是褒姒,周幽王对他一见倾心。不仅给了她后位,给了她儿子储君之位,还为博她倾城一笑点燃烽燧,褒姒一笑便断送了周朝二百七十五载国祚。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褒姒本就是因褒国国君死后一口怨气所化,而周宣王偏偏打开了千年无人敢动的毁灭之盒,直接为幽王烽火戏诸侯埋下祸根。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传说,并不可信,只不是为一个王朝的灭亡披上神秘色彩,将罪过推脱给所谓的天命,推委给女人。




这个木盒传承了夏商周三代,为何周厉王打开之后竟致亡国之祸?_百度知 ...
周厉王知道之后大怒,便把这名宫女囚禁了起来,就这样,宫女被囚禁了将近四十年,直到周宣王继位,她才生下了一名婴儿。宫女迫于朝廷的压力,不得不把婴儿扔在了马路上。好在被一对夫妇捡到了,养父母带着这名弃婴来到了褒国,婴儿慢慢长大之后,出落得十分水灵,有花容月貌之姿。养父母给这位女儿取名...

三字经解释: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2〕周武王:文王姓姬名昌,武王是文王的儿子,名发,*了商朝当了君王,追尊其父为周文王。【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

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4年---前1273年) 42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3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10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11年 商世宗(祖甲) 子载 (...

夏商周三代 如何断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该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有名...
夏朝:大禹、尧、舜。(随着中国神话色彩的深入而成名的华夏明帝)商朝:商纣王(因为神话封神榜的大力推广,以及他的乱政程度不侃入目成为中国古代残暴皇帝的代表作)秦:秦始皇,(因为杰出的政治成绩,一扫六合,更建筑世界第3大奇迹万里长城顿时文明于世的中国第一位皇帝)汉:汉武帝刘彻、汉献帝刘协...

夏商周历史
平王东迁 夏商周都城 在夏商周三代长达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中,这三个王朝的都城屡次迁徒。这些都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陕西这四个省。它们是: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为禹所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启迁于此。)、斟寻(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太康、仲康、羿、桀等先后居于此,...

三代文言文指什么
夏商周三代,是古人所谓的“圣明时代”,所以李贽也认为没什么可评论的,即他同意前人的观点.承认前三代“圣明”.后三代,即“汉唐宋”,“中间”指从汉到宋这期间.从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取得了统治地位,孔子也被神化,孔子的观点再也没人敢于批驳.所以李贽认为这期间的人“无是非”(即不敢对孔...

王字的笔顺笔画
1、夏商周三代天子之称号。——王若曰:“格,汝众。”《书·盘庚上》2、战国时列国国君皆称王。后泛指一国君主。——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下》3、秦汉以来皇帝对亲属、臣属的最高封爵。——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史记·东越列传》4、泛指首领。——妖王...

皇帝是高于大王的,为何夏商周三代要称王不称皇称帝?
而帝指的是天神,比如禘这个字的用法和意义。皇帝一词的意思应该是戴着发光冠冕的天帝。夏不讨论,商人的王相当于祭司的首领,而祭祀和求卜对象主要是祖、帝,周人从商人这里继承了很多文化传统,王的称号也就此延续。至于所谓三皇五帝,概念出现得相当晚,商王周王都不知道,没办法用。

《三字经》历史部分有哪些内容?
《三字经》历史部分内容如下: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

铁岭市13624461412: 在<<史记>>里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地印象?把他(她)的故事简要写下来?
和油炔诺: 褒姒:我不笑,是因为时辰未到 周幽王十分为难:自己的这个宠妃褒姒,论容貌当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女,可就是不爱笑,自打进宫之后,还没有见过她一展欢颜. 周幽王从来没有怀疑过褒姒的身世.褒姒的身世说来话长,要一直追溯到夏朝...

铁岭市13624461412: 烽火戏诸侯 -
和油炔诺: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

铁岭市13624461412: 褒姒的传说? -
和油炔诺: 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在《国...

铁岭市13624461412: 褒似是何许人? -
和油炔诺: 褒姒,姓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之地就在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因此她算是一个陕西人.褒国“礼妇人称国及姓”,所以她就被叫做褒姒了.关于她的身世,史书上一本正经地记载着一个近乎荒诞的故事. 电视剧《东周列国志》...

铁岭市13624461412: 有谁知道褒姒的身世之谜? -
和油炔诺: 姒,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幽王伐褒,褒人送褒姒于幽王,得到幽王宠爱.为博褒姒笑,幽王数举骊山烽火.又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引起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反叛,幽王被犬戎杀死,褒姒被掠走.

铁岭市13624461412: 马小虎同学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下面是他写的一首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诗歌,但是其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找出来改正 -
和油炔诺: 1铁器改成青铜器.2禹改成启.3商纣改成盘庚.4文王改成武王.5厉王改成幽王.

铁岭市13624461412: 西周时期的人文和历史. -
和油炔诺: 西周时称天子叫大王,皇后应该称妾,走路为低首,前趋行,西周人是跪着待客而不是坐,烽火戏诸侯时,周幽王赏虢石父的千金,不是一千金子,而是铜(当时管铜叫金)

铁岭市13624461412: 烽火戏诸侯是为博谁一笑?
和油炔诺: 褒姒,周幽王为了她而废前王后,最后导致西周灭亡

铁岭市13624461412: 《邵公谏厉王谤》的整篇翻译 -
和油炔诺: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

铁岭市13624461412: 《礼运第三十二》古诗原文及翻译 -
和油炔诺: 作者:孔子门人【原文】孔子为鲁司寇①,与于蜡②.既宾事毕③,乃出游于观④之上,喟然而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⑤,与三代之英⑥,吾未之逮⑦也,而有记焉.” 【注释】 ①司寇:官名.掌刑狱纠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