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孟子的“四心”与“四德”之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封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提出的“四德”或叫“四端”,指的是什么?~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就是说做女子的:
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
然后是言语(指有知识修养,说话得体,言辞恰当);
其次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最后是治家之道;

扩展资料:
共产党员四德:
要有无私的品德。无私就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个人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党、全国的共同利益上来,服从大局,维护大局,顾全大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林则徐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要有敬业的品德。共产党员最大的事业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信念,归根到底都要落脚到这一基本要求上来,只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理想信念的践行者,否则就是空想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产物和意识形态,为人民服务是其外在表现和客观反映。
要有求知的品德。要把知识作为动力,作为进步的源泉。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万千荣辱集于一身,不学习,不求知,小则害个人、害家庭,大则害集体、害党、害国和害社会。人生有涯而知无涯,要把学习贯穿始终,活到老,学到老,充分获取理论知识,科学指导实践活动,将实践知识总结上升为理论知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要有务实的品德。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至理名言。有的人只说不干,虚报浮夸,哗众取宠,有的人只干不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历史是检验一切的标尺,是非自有人评说。唯有务实,才有出路,唯有务实,才有希望,唯有务实,才有民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德

仁 义 耻 智

四德说,首先是“仁”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仁”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也是仁最本质的属性,“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只有时时处处“以仁存心”,才能保身、保家、保国、保天下。“仁人无敌于天下。”“义”即知荣辱的羞恶之心,“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不用耻者,不耻……何若之有?”“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羞耻心是人的本性之一,可以醇化道德,人人争先恐后,由此孜孜不倦,自强不息,而犯罪的原因便是“耻”的结果。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以礼存心”,“以礼敬人”,这也是君子不同于一般人之处。“智”,即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予以不同的态度。“在这四德中,孟子最为重视的是仁义,仁义实则伦理道德的同义词,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是人心的代表,心是仁的生命,仁就是爱人,可见,孟子是以‘仁’为人心的完善,表现,是以人为生活中心和准则。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谈谈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死,对他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刺激。在他们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公元前四二七公元前三四七年)是贵族后裔,良好的家庭条件使他走上了政治之路,他年轻的时候充满才情,喜欢写诗及悲剧作品,直到二十岁时遇见苏格拉底,才把他以前的作品付之一炬,从此专心研究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跟随了苏格拉底八年,最后却看到他蒙受不白之冤而死,所以他对当时的所谓民主政治失望透了,他认为这种民主政治只是暴民政治。

柏拉图曾出外远游,四十岁时回到雅典,在一座称为Academus的山上盖了一座学院,所以现在称学院为Academy。他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座房子让学生自由来念书。亚里斯多德就是他的学生,跟了他二十年。

西方哲学最早的一部完整而重要的经典,就是柏拉图的《对话录》。柏拉图在学院中讲课的笔记与记录没有留传下来,但光靠《对话录》已经足以名传千古了。他为什么喜欢写对话录呢?

首先,只靠个人是无法发现真理的。因为个人在研究问题时总会有一个特定的角度,这就使得他永远无法知道从别的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因此,柏拉图认为,必须要有另一个人 以不同的角度与他对话。而且往往是相反的角度,因为如果双方立场相同,就没有什么好对话的了。比如,我说今天天气很好,你点头说是,那么,关于天气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但如果我说天气好,你却说天气不好,我就会问“何出此言”,说不定你今天心情不好,使得再好的天气也看上去不那么好,那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究竟是谁的感受才正确,诸如此类,对话才能继续下去。

对话时两人采用不同的角度,一正一反,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找到一个观点既包涵“正”也包涵“反”,称之为“合”。既然包涵了“正”“反”双方,那就是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了。当“合”出现后,又会有另外一个与“合”相反的“反”出现,而“合”则变成下一个“正”了,这样子的辨证,就会不断地向上提升、超越。

其次,柏拉图认为对话是思想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他的意思是,人的思想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比如说,我心里想,今天要不要翘课呢?按道理是应该去的。但往窗外一看,这么大的雨,不如不去了吧!转念一想,下雨算什么,不去的话,老爸那根棍子比雨点可怕多了!这就是一般人的思考过程。很少有人思考时像写论文一样,很有逻辑性地不停一连串想下来,往往在思考的过程中就有辩论,也就是对话。

到底什么是真理?在希腊文中,真理叫作alēthe?a,意思是“揭开来”。真理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过程,要把盖子揭开来,真理才会呈现。什么是盖子?盖子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各种成见,主观愿望或习惯,这些都会遮蔽真理,使我们看不清楚。那么,由谁来帮你揭开呢?很多时候就是那个跟你一起讨论的对手。柏拉图在哲学方法上特别重视对话,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柏拉图在讲真知的时候,特别提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洞穴比喻。大意如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住在一个洞穴中,每个人都被全身固定地只能面对墙壁,墙上有影子,因为座位后面有一张矮桌子,上面放了一些道具,再过去有支蜡烛。我们被固定了全身,无法回头,所以以为墙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然后,有一天一个人挣脱了捆绑,回头一看,原来那些道具才是真的。

洞穴有出口,他便沿着出口往外走,最后离开了洞穴的黑暗而进入了光天化日的世界。在习惯了外面的光亮之后,他发现太阳下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真实的世界,他豁然开朗,洞穴里原本的世界不过是影子,道具也不过是模型,上面这个世界才是真实而永恒不变的世界。

这个人很高兴,但他立即觉得不该独自享用真理,而应该告诉伙伴们。于是他又回到洞穴中。由于刚从光亮进入黑暗,一时不能适应,他显得有点跌跌撞撞。当他告诉伙伴们:“你们看到的都是假的,让我来带你们去找真的事物。”别人就说:“你连这个地方都搞不清楚,跌跌撞撞,那么笨拙,还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的。简直混蛋!”他们很生气,不但把这个人抓起来毒打,还把他杀掉了。

很明显的,比喻中的“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苏格拉底如何一步一步追求真理,最后却被杀害了。

这个比喻很生动,柏拉图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活在世界上,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所认识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变化,简直跟影子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相?

柏拉图的回答,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你指着一张图片上的牛,告诉小孩子这是牛,之后小孩子到野外看到一头真正的牛,就会立刻知道这是牛。这实在是很奇怪的现象。他以前只看过图片上面的牛,当他看到立体的牛时,怎么会知道它就是一头牛?如果他在另一个地方看到另一头牛,他也会说那是一头牛。这就更奇怪了,没有两头牛是一样的,他是如何用“牛”这个概念去掌握不一样的个体呢?

柏拉图认为,这种现象只能用一种理由来解释。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之外,另有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灵魂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在这个完美的世界里,有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完美形象,或称“理型”,也就是说,我们出生前,灵魂已经在那个完美的世界中,见到过所有事物的理型。这就类似于中秋节时,做月饼的师傅用一个模子作出了五十个大同小异的月饼,虽然每一个月饼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当我们看到模子,也就是这种月饼的所谓完美理型之后,就可以辨认出这五十个月饼都是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当我们降生为人时,灵智是处于被蒙蔽的状态,而被人告诉我们比如说“这是一头牛”之后,我们的回忆被激活,想起了那个完美世界中的“牛”的理型,从而使我们下次见到时能够辨认出“这是一头牛”

柏拉图把理型作为充满变化的世间万物的最后根据,他认为,如果没有那个理型作为我们思考的对象,人类是无法建构知识的,比如,一位医生在看病时,看了三个病例后,确定了是什么病及治疗方法,但问题是,他怎么知道第四个有相同症状的病人也是这种病,可以用这种药治好呢?因为这里有前提,就是有这些症状的都是这种病,而凡是人都会对这种病有这样的反应,凡是这种病碰到这咱药都会有同样的结果,被治好。这就是一种普遍性。

当我们在研究事物时,研究的是它的普遍性,这时我们必须把它抽象出来。这一点在数学上有最明显的表现。比方说,当我们在说一、二、三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并非有一、二、三这些具体的存在,有的只是一棵树,两朵花、三个人,但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个“三”代表的是“三朵花”还是“三棵树”,我们只需要把它抽象出来,用“三”这个数字来表达就够了。不光是数学,任何学科都有抽象性,因为它们全都是用语言组合成的,而语言本身就是抽象的结果,比方说,当我们说“树”的时候,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你眼前并没有一棵树突然出现。只是因为在你脑海中有了将你所看到的各种树抽象出来而形成的“树”的概念,才使得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山洞外的世界中光芒万丈,照耀万物的太阳。这个太阳是柏拉图心目中最高的理型---“善”。柏拉图认为,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就会一片漆黑,我将无法知道一件东西的存在与否。“存在”这个词,在英文中是Existence, 就是“站出来”的意思。比如,桌上有一个碗,为什么它是碗不是桌子?因为它跟周围的事物有明显的区分,它“站出来”显示其自身。当太阳照耀,有了光明之后,万物才能有所区分,才能呈显出万物的存在。因此可以说,太阳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请注意,这并不代表太阳创造了万物,只是说,由于太阳的光明,万物的存在才得以显现出来。这是柏拉图比喻的用意。

按柏拉图的理论,人的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是灵魂。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意志和情欲。请注意,这个“情欲”并非指“性欲”,而是指“情感和欲望”。

目前的心理学将人的潜能分为知、情、意三部份,认为三种作用是平行的,彼此之间的从属关系并不明确。柏拉图则特别强调,一定要把理性摆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你想要有高尚的人格,一定要先知道什么是高尚,先要以理性去知道我们所要欲望,意愿的是什么,这样才会成功。理性就好象一座灯塔,使我们看事情很清楚,如同在光明之中,不会模模糊糊,胡里胡涂。

人不能拥有智慧,只能拥有不断追求智慧的动力。因为智慧是对永恒事物的完全理解,而我们“身在此山中”,如何去完全理解呢?这涉及的是定义上的问题,那么,人可以拥有什么呢?

首先,可以有“明智”。可以按照时机上的需要安排自己的行为表现,能够把握各种最好的条件,做出最好的选择。希腊文中的“明智”是“聪明”与“谨慎”的合并。“聪明”是反应敏锐,知道如何选择;“谨慎”是行为上自我约束,凡事适可而止。

第二德是“勇敢”,意志需要“勇敢”去实现前述“明智”,理性的指引。

第三德是“节制”,就是节制情欲,不让情欲蒙蔽理性,误用勇敢。

第四德是“正义”,就是将理智、意志、情欲分配到恰到好处。

这四德显得相当完整,是希腊人所崇尚的人格理想。柏拉图提出,当人在实践这“四德”之后,生命将会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会真正达到“幸福”。柏拉图认为,有六种“幸福”。

最高的幸福是“合宜或中庸”。中国人也讲中庸之道,但往往被误认为是“乡愿”,任何时候都随波逐流,跟着大众的方向走。不过其实这不是中庸真正的意思。儒家所谓的“中”,并不是一根棍子的中点,而是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的中庸并非不愠不火,如果情况很坏,孔子也会有火气,并且,如果情况许可,他不会袖手旁观,而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由此看来,中庸其实很难做到。想想看,我们什么时候能说话恰到好处,做事收放自如?这种境界要靠高度的智慧,配合后天的修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希腊人所羡慕的风范,是一个人雍容大度,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内心充满自信而能镇定如恒。

第二种幸福是“比例、美或完整”。古代对美的定义是指一样东西很完整,各部分比例匀称,而且看起来很清晰。柏拉图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人格及行为处事方面样样保持完整,又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一种幸福。比方说: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只顾工作,赚钱,而忽略了家庭或运动,就会造成失衡。比例匀称不一定是一边一半,也许你在工作上花四分,家庭上花六分,就会感到幸福;而他在工作上花四分就会经济拮据从而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那么对他来说,也许工作六分,家庭四分才是最匀称的比例。

第三种幸福是“明智”,就是能将自身所有的条件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会有所错失。

第四种幸福是“知识与技术”,比如说,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学了某些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一种幸福。

第五种是“不含痛苦的快乐”。有一些快乐会带来痛苦,比如:吃巧克力时我很快乐,但吃多了造成发胖,肚子痛,高血压,这就很不理想了。

第六种是“无害地满足欲望”。也就是在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不要对人对已造成伤害,否则就是不幸福。

我们谈这六福的目的何在呢?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所了解的人生其实相当狭隘,因此我们偶尔可以参考一下古代人,看看他们如何了解幸福人生的意义所在,及如何去实践幸福人生,从这里面获得一些启发。

许多人谈到“柏拉图式的恋爱”,就会说那是完全没有行动的爱情。他们的理由是,柏拉图重视人的精神本质而非身体,所以柏拉图式的恋爱只是精神层次的,与身体不相关。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柏拉图对爱情的解释并非仅是超越感官的,其中也包括本性的欲望。换句话说,人的生命原是一股爱的力量,英文叫做Eros,很可惜现在这个词引申变成了Erotic,“色情的”,这是很容易误导人的。Eros这个词代表原始生命力的追求,属于爱在性方面的表现。但是不要忘记,性本身是中性的,并不是坏事,却反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重要的是,这种具体的生命力必须往上提升。

柏拉图从未否定一般所谓的生物性的表现,相反的,他是先承认这个部分的需要,只是不同意让人只停留在生物性的层面,柏拉图指出,这种原始的本能乃是以追求圆满为目的。他以一个希腊神话来说明。古时候的人是男女合体的圆柱体,每个人都有四眼、四耳、四手、四脚,做事快,跑起来也快,因为这个人的两部分志同道合,浑然一体。这种人实在圆满美好,不过神看了却很嫉妒,便将之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人。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追求圆满的生命,便一生都在追求另外一半。

柏拉图就是以这则神话来说明我们这一生都在追求圆满,至于这个圆满是不是一定要放在生物性层面来表示,这未必是柏拉图的意思,他更可能是指精神上的圆满。那么,我们要如何追求呢?要设法从理性出发,去找到一样东西的真正的理型,然后,以完美理型为目标,让自己在行为上不断地实现更高的价值。因此,人生并非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旅程,这正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核心所在。

有的人喜欢问一个问题:人生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有的是为父母,有的是为家庭,有的是为孩子。事实上,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不应该是外在的目的或理想,而应该是内心那个要求成全的呼声。但成全需要一个方向,柏拉图就是设法把这个方向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内心本质,是要使自己走向圆满。

  孟子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即是说,人都有“恻隐之心”即真诚的同情心理,如见到别人的小孩面临落井的危险时,不顾个人的名利而自然想去救助。这是“仁”德的开端;“羞恶之心”,即羞耻感和憎厌别人为恶的心理,是“义”德的开端;“辞让之心”,即恭敬尊长的心理,是“礼”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盂子认为,是否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四心”即“四端”,是人仁义礼智四德的来源。

孟子在反复强调人皆有“四心”,易于产生“四德”时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意思是说,个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不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个人内心固有的。如果向自己的内心求索,就能获得这些美德,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仁义礼智上的差别,不是由于“四心”的不同,而是有人“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而有人却“不能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不够。

孟子把“四心”作为“四德”的道德心理基础,并把这种“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以”合称为“良心”,形成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唯物史观认为,道德来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括条件和社会实践。尽管孟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他借助于人们质朴的道德情感来解释道德来源,便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接受,在道德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心与四端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修心”则是必修课。孟子曾提及四颗心,一个真正有福气的人是离不开这“四颗心”。一、恻隐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当我们见到不幸之事、悲惨之人的时候,内心总是会有所触动。恻隐心便是仁爱之道的开端,能够引导一个人...

什么是孟子四心说?各位大虾帮帮忙吧!十分感谢!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

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四心”?
3.奠定网络道德主体的教育基础 随着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增多,网络道德主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急需攻克的道德难题。孟子的“四心说”虽与网络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两者也有关联性,网络道德的发展和完善只有借助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才能夯实道德基础。一方面,要提高网络道德教育主体与教育媒介传播的思想认知...

四心是指哪四心呀?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1、恻隐之心: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2、羞恶之心:羞耻心是义的发端。3、辞让之心: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4、...

四心是什么?
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四心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四心”?
1. 孟子提出的“四心”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认为这四种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是性善论的基础。2.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他人的能力。先王正是因为怜悯体恤百姓,所以能施行仁政。这种怜悯体恤的心理,是仁的发端,也是义、礼、智的发端。3. 孟子通过举例说明,无论是...

四心概念与出处
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它源自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和怜悯;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它使我们懂得分辨对错和善恶;辞让之心,是礼的体现,它教导我们谦逊与尊重;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它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四心就如同人的四肢,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基石。孟子强调,每个人都有这四心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
意思是: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表达关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 们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内在联系。该句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原文节选如下: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四心是指哪四心,有懂得吗?
四心是孟子所提出的人类固有的品质,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些品质是人类仁爱和善良的基础,也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恻隐之心是指同情他人的心理,它使人们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并产生共鸣和同情之情。恻隐之心的存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互助。羞恶之心是指人们...

四心是哪四心
1、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2、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节选如下孟子曰“人皆有不忍...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中说:“仁,人心也.”并且在“四端”中,恻隐之心是核心,与之相对的“仁”,也是“四德”的核心.如何理解?请详细阐述..起码上百字.... -
邲嘉克感:[答案] 仁,一个人字旁,一个二.就是说仁就是一个比较二的人的表现.呵呵 ,说笑了.仁,就是人心的表现.儒家有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念之间就是仁.就像佛家讲的一念成佛,仁就是一个人心中的佛心.所以说仁,人心也,恻隐之心也.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关于人性论的四中观点是什么? -
邲嘉克感: 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主要论述的是: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 “端”字的本义是植物的初生、开始等,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为“四德”的开始、端绪,也就是说“四心”是“善”的开始.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 ? ” -
邲嘉克感: 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江阴市18787175249: 中国社会思想史考“四心四德”什么意思? -
邲嘉克感: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四德:仁 义 耻 智 最早见于孟子提出的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的四端说 -
邲嘉克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孟子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人心中皆有仁的端倪,同理而言也都有礼、义、智的端倪.正因为人心有这样的端倪,所以人性都是善的.也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修养工夫就是要寻求本心的善,只要挖掘出内心深处仁的端倪,仁德就会到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的学说与孔子相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圆融的程度,所有论点都相辅相成,互为依据与结论.而孟子的“四端”说,就是孟子所有学说的理论依据.

江阴市18787175249: 请解释孟子的四端说 -
邲嘉克感: 孟子提出了“四端说”,其内容即是:人之本心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性”,是为本心形上之体;本心触物发动,化显形下之用,是为仁义礼智“四德”,此四者间事实无先后,但逻辑有上下,形成“爱—→推—→敬—→别”之关系;本心体用转化建立在心理发生机制上,由不忍恻隐之心始递而生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为“四心”,乃是道德主体当下之心理情感,是形上本体向形下之用转化之开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生成之开端,故为“四端”;“四德”乃是本心之用,需在成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知天、事天中最终完成.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提到的应具备的四心是什么 -
邲嘉克感: 1. 【答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 【出处】:《孟子·公孙丑》 3.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的心性论 -
邲嘉克感: 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人有一自然给予的心灵.人的心灵不仅是认识性的,而且是道德性的.此心具体化为四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心规定了人性,人性是人心的现实化和扩大化.既然人有...

江阴市18787175249: 孟子的四心说是指什么?
邲嘉克感: 孟子所说的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

江阴市18787175249: 四心什么意思 -
邲嘉克感: 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最开始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认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不过这四心还真的是应该拥有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